蔬食

哈佛醫師教抗癌 素食蔬菜湯成良藥

【本報台北訊】病從口入,疾病與飲食息息相關,而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預防癌症其實可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哈佛醫師高橋弘專攻免疫學,他發現將蔬菜熬煮成「常備抗癌蔬菜湯」,且不加任何調味,湯裡滿滿的植化素就是最好的防癌良藥。 高橋弘醫師長年在哈佛大學留學,研究癌症與免疫功能,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過許多論文,綜合長期研究結果,誕生出「常備抗癌蔬菜湯」。 常備抗癌蔬菜湯具抗氧化、清除體內活性氧、排毒、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防止動脈硬化、促進代謝、降血壓、改善腸胃狀態、調理腸胃功能、改善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症等功效。 常備抗癌蔬菜湯具抗氧化、清除體內活性氧、排毒、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圖為示意圖。圖/Unsplash 高橋弘建議,每天可以喝2碗抗癌蔬菜湯,若用餐前食用可避免暴食,適合減肥者。為保持蔬菜湯新鮮和衛生,建議煮適量即可、不用煮太多。 熬煮常備抗癌蔬菜湯基底食材有高麗菜100克、帶皮南瓜100克、帶皮紅蘿蔔100克、洋蔥100克及水1000cc,因果皮含有較多植化素,建議蔬果不用去皮;也可加入任何自己喜歡的食材,如番茄、馬鈴薯等。 首先將高麗菜、紅蘿蔔、南瓜及洋蔥切塊,切好後蔬菜放到鍋中並倒入水,水量須高過蔬菜,接著以大火將水煮滾,再轉小火煮20分鐘即完成。 由於抗癌蔬菜湯富含鉀,腎臟病患不宜飲用,低血糖及低血壓患者亦不宜飲用,若有疑問建議向醫師詢問。另,因湯底含有洋蔥,若不食用五辛者請自行斟酌。 因抗癌蔬菜湯富含鉀,腎臟病患不宜飲用,低血糖及低血壓患者亦不宜飲用。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MORE

健康彩虹飲食法 營養師分享菜單

【本報台北訊】近年「蔬食環保愛地球」已不是口號,攝取多樣化蔬食已被證實對多元性腸道菌相有所助益,並能有效預防大腸癌發生,另也可穩定血糖,促進膽固醇代謝,更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聯欣診所營養師李亮儀表示,可透過「彩虹飲食法」(Rainbow Diet)落實每天盡量吃到彩虹顏色的食材,最好以攝取紅、橙、黃、綠、藍紫、黑、白的各色食材為主,多吃天然新鮮蔬果滋養身體、保持健康。 彩虹蔬果飲食法中的植化素有其健康價值,各種顏色的食物五花八門,每種都有不同的屬性與營養價值,因此多吃不同顏色的食物非常重要。 紅色 蔬果:番茄、紅甜椒、紅辣椒、甜菜根、蔓越莓等。 植化素:茄紅素、辣椒素、鞣花酸、花青素等。 營養價值:保護心血管、強健泌尿道系統、降低罹癌風險等。 圖/Freepik 橙色 蔬果:南瓜、紅蘿蔔、木瓜、柑橘、柿子、薑黃等。 植化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柚皮素等。 營養價值:維護視覺健康、調節上呼吸道免疫力等。 圖/Freepik 黃色 蔬果:黃玉米、黃甜椒、黃豆、柳丁、芒果、鳳梨等。 植化素:玉米黃素、薑黃素、異黃酮素等。 營養價值:抗氧化、維護視覺健康等。 圖/Freepik 綠色 蔬果:菠菜、青花菜、蘆筍、青椒、奇異果、酪梨等。 植化素:葉綠素、兒茶素、穀胱甘肽、芹菜素等。 營養價值:維護視覺健康、強健骨骼及牙齒、降低罹癌風險等。 紫(藍)色 蔬果:藍莓、葡萄、茄子、紫薯等。 植化素:花青素、白藜蘆醇、酚酸類等。 營養價值:抗氧化、保護心血管。 白色 蔬果:蘿蔔、山藥、洋菇、白花椰等。 植化素:蘿蔔硫素、薯蕷皂素、榭皮素等。 營養價值:保護心血管、降低罹癌風險。 圖/Freepik 黑色 蔬果:黑木耳、香菇、芝麻、黑豆、黑米、奇亞籽、黑糙米等。 植化素:類黃酮素、多醣體等。 營養價值: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罹癌風險。 一日三餐可以這樣吃 若以外食族、自煮族群的每日三餐舉例,李亮儀透過彩虹蔬果飲食法原則,提供建議菜單。 例如外食族可選擇相對清淡的滷蔬菜,或無糖豆漿、茶葉蛋、沙拉等,這些都可在便利商店買到;自煮族也能發揮想像力,每天變換豐富菜色。 外食族 早餐:無糖豆漿(白)+光合沙拉(紅、橙、黃、綠)+茶葉蛋1顆。 午餐:健康蔬食便當+紫米飯(紅、橙、黃、綠、紫)+1顆蘋果(紅)。 晚餐:滷味蘿蔔(白)、黑木耳(黑)、豆乾、香菇(咖啡)、綠花椰(綠)、香菜(綠)。 圖/Freepik 自煮族 早餐:酪梨奇亞籽火龍果牛奶(綠、黑、紅)+水煮蛋1顆。 午餐:鮮蔬豆腐鍋含豆腐+蛋+杏鮑菇+青江菜+大番茄+藜麥麵(白、紅、綠)。 午茶:香蕉或橘子1顆(黃、橙)。 晚餐:檸檬紙包腐皮(黃、白)+三色彩椒炒天貝(紅、黃、綠)+涼拌海帶芽(黑)+十榖米飯。 圖/Freepik 李亮儀表示,若蔬果顏色沒湊齊也沒關係,可以喝1杯營養的精力湯,有機店或蔬果汁店都可購買。 自煮者則可將自己喜歡的蔬菜,搭配些許蘋果與鳳梨,以增添口感,擔心過寒涼還能加入溫熱性質的薑黃粉。 她建議,持續做21天養成習慣,找出對食物的敏感度,讓富含生命力的蔬果為自己補充能量。 資料來源:外食族必看!超商也能吃出「彩虹飲食法」?營養師列精選菜單教你挑

MORE

素食者補充高蛋白 挑選指南3重點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幾年健身風氣盛行,為了擁有良好的體態,除了勤加運動外,補充「蛋白質」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尤其補充「高蛋白粉」更是一個便利的選擇。但對於不少素食者來說,常為了怎麼挑選「全素」可食的高蛋白粉,感到困擾。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營養師李亮儀表示,其實想要補充能量、滿足每日蛋白質需求並不難,只要找對原則,也能輕鬆補給、不怕蛋白質不足。她提供的挑選指南,特別強調三個重點原則。 早在1954年美國知名營養學家Brenda Davis所著的暢銷書《吃的營養科學觀》中,便已提到蛋白質對人體的重要性,從肌肉的維持、頭髮養護、皮膚彈性、神經免疫系統、應付情緒與壓力的能力、睡眠品質是否良好、體重控制等各層面,都與蛋白質息息相關。 李亮儀建議素食者,每日飲食生活,務必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來提供與支持身體所需。想知道一天到底要吃多少蛋白質才夠,可參考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提供的建議,以一位健康的成年人舉例,每公斤的體重需攝取1克蛋白質,因此,一位56公斤的女性,每天至少需攝取56g蛋白質。另外,若有健身或是運動量較大的狀況,可以適度增加攝取量,但請勿單次食用過多,以避免消化吸收不良。 營養師表示,若有健身或是運動量較大的狀況,可以適度增加高蛋白攝取量。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素食者食材多樣化 素食者因食物的選擇較少,因此蛋白質來源經常是以豆製品為主,為了協助素食者營養均衡,所以在諮詢過程中,她都會建議素食民眾除了豆漿、豆腐、豆乾、溼腐皮等黃豆製品外之外,可選擇多種類的植物蛋白質,如鷹嘴豆、黑眼豆、毛豆,或是全穀雜糧類、種子堅果類等,讓食材多樣化。 如果真的很難在三餐中「吃足」每日所需的蛋白質份量者,李亮儀會建議可直接購買「植物性蛋白粉」,來補充不足的營養。 挑選蛋白粉3原則 一、選擇素食來源:常見蛋白粉來源很多,民眾較為熟知的為乳清蛋白。然而素食者若想選擇其他優質蛋白粉來源,則有三種,包括「大豆分離蛋白」:是最常見的植物蛋白質來源,民眾可選擇罐身有標示非基因改造黃豆來源的產品。 「豌豆蛋白」:亦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但口味上容易有特別的豆腥味。「米蛋白或糙米蛋白」:經常與豌豆蛋白混合作成產品,適合敏感體質者。 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二、注意機能性添加物:市售高蛋白粉產品經常添加一些機能性的添加物,如益生菌、螺旋藻、膳食纖維等來增加產品的價值,選購前可視需求決定是否有需要此機能性添加物,以及此添加的劑量是否充足。 如「水溶性膳食纖維」,適合排便較不順的族群;「BCAA支鏈胺基酸」,主要提供增肌需求者使用,如健身或年長者;「益生菌」,不同菌株的益生菌會有不同功能,如TWK10菌株可強化運動表現、比菲德氏菌或乳酸桿菌能協助腸道健康。 三、口味選擇:不少人選擇高蛋白最擔心的就是口味不佳,因此喜歡選擇含有不同風味的高蛋白粉,建議補充「無添加糖與化學香料」產品,若擔心味道不習慣,可選擇天然成分的添加物,並注意是否添加糖、人工香料或代糖。

MORE

桑葚營養高 補血護心增免疫力

【本報台北訊】桑葚季來囉!春天是桑葚盛產期,擁有酸甜好滋味的桑葚,營養價值高,小小一顆桑葚,富含花青素、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維生素C、鐵、鈣、鉀等營養素,抗氧化力很強,具提升免疫力、避免骨質流失、補血、保護心臟等作用。 早在兩千多年前,桑葚是皇帝御用水果,被形容為「養心益智」的好水果。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桑葚富含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菸鹼酸等植化素,多吃可讓心情愉快,又被稱為「抗憂鬱」水果。桑葚成熟後為紫紅色或紫黑色,屬於「紫色食物」,含有豐富花青素和多酚類,是有效抗氧化劑,可護血管、護眼、護心、抑制發炎,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目前市售有圓形及長條形的桑葚,前者酸甜多汁、後者汁少但甜度較高,兩種的營養素差不多。桑葚的熱量低,又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排宿便、改善便祕。 劉怡里提醒,未成熟的桑葚含有鞣酸,容易造成過敏肚子不舒服,攝取太多會影響人體對鈣質、鐵質的吸收,所以,正在補充鐵劑、鈣片的人,最好跟桑葚分開食用。  

MORE

【禪居食堂】古早味下飯菜 菜脯蒸豆包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禪居食堂」利用軟嫩的豆包和具有爽脆口感的蘿蔔乾,端出充滿古早味的「菜脯蒸豆包」,是道非常適合搭配白飯或稀飯享用的下飯菜。 豆包濃縮各種營養素,比豆腐、豆漿更加營養,位居「豆腐界」蛋白質含量之冠,還有鐵、鈣、鋅等人體所需的18種微量元素。 豆包所含的鐵、鋅和維生素B1在所有豆製品中含量最高,鋅有助於預防改善骨質疏鬆症,是維持骨質的重要關鍵,可幫助細胞利用鈣質來製造骨骼,達到預防改善骨質疏鬆症的效果,此外還含有大量卵磷脂,能防止血管硬化、改善血管疾病及保護心臟等功效。 蘿蔔乾俗稱菜脯,由白蘿蔔醃製而成,可搭配不同食材變化出各式料理,是客家文化的美味傳承。 圖/記者張穎容 食材 蘿蔔乾1/2碗 嫩豆包1斤 胡椒粉 油 蓮藕粉 圖/記者張穎容 作法 1、菜脯泡水去除鹽分後切碎;嫩豆包切碎;將兩樣食材放入一個大碗中,加入胡椒粉、油、蓮藕粉拌勻,放入方形器皿中壓實。 2、電鍋外鍋放1.5杯水,將菜脯蒸豆包放進去蒸熟,等電鍋跳起後,用盤子倒扣後切塊,就可直接上桌。 (料理示範/妙具、拍攝剪輯/張穎容、張睿杰) 圖/記者張穎容

MORE

【禪居食堂】甜苦結合好滋味 南瓜炒苦瓜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禪居食堂」將香甜的南瓜和帶有苦味的苦瓜一同烹調,雖然味道不相同,但料理後,苦瓜不會傳苦於他物,反倒融入南瓜之甜,變成一道美味佳餚「南瓜炒苦瓜」,兩者食材都防癌之效,相當營養。 南瓜從外皮到籽都富含營養價值,堪稱「超級食物」,是美國癌症研究所挑選15種防癌食物之一。 南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鋅、硒等營養素,且南瓜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經人體代謝後可以還原成維生素A,可保護視力。 圖/記者張穎容 南瓜的硒能防止癌症發生及惡化的效果;南瓜籽富含的鋅相當高,能有效預防攝護腺腫大或病變成癌症,也可維持紅血球的成熟,故民間因而有「南瓜補血」一說。南瓜皮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鈷,鈷能活躍新陳代謝,促進造血功能。 《本草綱目》記載,苦瓜有助除熱及解勞,適量攝取有助補充多元營養、促進食欲,含有葉酸,維生素B1、B2及鈣、鎂、鉀等礦物質,營養價值相當多元,其中維生素C在瓜類中排名第一,而有「瓜中C王」稱號。 苦瓜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但因為苦味,讓很多人敬而遠之,但其本身雖苦,但從不把苦味傳給其他菜,不論配什麼菜烹調,除本身的苦味外,其他的菜則不受影響,照樣保有原本滋味,故苦瓜又稱「君子菜」。 《延伸閱讀》 古早味下飯菜 菜脯蒸豆包 食材 南瓜1/4顆 苦瓜半條 鹽 胡椒粉 油 圖/記者張穎容 作法 1、南瓜用熱開水燙5分鐘,會比較好切;苦瓜洗淨。 2、苦瓜對半切開去囊,切成薄片;南瓜切開,取1/4顆去囊切成薄片。 3、起油鍋,將南瓜先煎熟,再放入苦瓜,加入鹽、胡椒調味,再倒入一點水並拌勻,煎熟後就可以起鍋上桌。 (料理示範/妙具、拍攝剪輯/張穎容、張睿杰) 圖/記者張穎容

MORE

【蔬食人生】健護教練甘思元 茹素讓體力更充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擔任過多名國家級運動選手專用健護教練的甘思元,已經茹素3年多了,不僅體重增加,自覺體力更好、肌肉更精實,他分享茹素的方法並鼓勵更多人蔬食,既是養生也是環保愛地球的行動。 甘思元以健護教練聞名。大學主修資訊,是電腦、程式設計的高手,原本會是一名科技人,但是熱愛運動的他,進入職場時從身體保健品做起,還代理品牌,目前是力格健護中心創辦人,也出版過多本有關健身的書籍。 因為代理運動保健品,又赴德國接受健身保養等專業訓練,於是在返國後,他開啟了健護運動的風潮,也提供民眾健身及相關保健諮詢。甘思元說,隨著高齡社會到來,很多退休族知道運動及肌力維持的重要,所以健護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很多中壯年者都了解「肌不可失」的重要性,使得退休後的銀髮族已成了健護中心的主力了。 圖/甘思元提供 甘思元了解如何維持好的體態,如何在運動後讓肌肉得到休息及營養補充,所以該如何補充蛋白質或飲食成了健身者不能忽視的課題。 在一次特別的因緣,甘思元腦海頻頻浮現生鮮被撈起痛苦掙扎的畫面,他反覆的思索著,畫面又屢屢再現,於是他內心獨白「如果一定要吃葷 、寧可不要活!」於是當下他決心追隨已經茹素逾一甲子歲月的母親,自2021年起開始吃素。 圖/甘思元提供 甘思元說,3年來,他的體態、肌肉更精實,線條也更緊實、皮膚顯亮,雖然偶爾有「容易餓」的感覺,不過自從調整為一天4餐加睡前堅果當消夜之後,直覺氣色明亮滋潤;體重也從原來的72公斤增加到76公斤,特別的是減量體脂,讓自己的體態毫無贅肉,而且感覺皮膚每個毛細孔都能暢快呼吸、健康飽滿。 甘思元說,茹素不必擔心運動體力的問題,因為他了解如何補充體能所需要的蛋白質。 他舉例說,補充肌酸可促進運動表現及肌肉生長,特別是爆發力及力量表現,建議素食者攝取肌酸,另外也建議有在運動的人,可以補充Omega-3脂肪酸,對運動表現及健康有很大的益處。 圖/甘思元提供 「素食不僅是健康的選擇,更是環保愛地球的實踐。」他給純素者蛋白質攝取建議採「多元互補」方式。 他說素食者,務必要攝取蛋白質,建議以豆類,如大豆、毛豆、碗豆、鷹嘴豆、班巴拉豆都是優蛋白。榖物主張採糙米、胚芽米、藜麥,少食用白米飯並增加天然發酵食品,如天貝、豆腐乳、臭豆腐、味增、納豆等。另外,堅果及海中植物,諸如海藻、海帶等,他還建議茹素者避免吃太多油炸物,而水果及蔬菜不能少。 圖/甘思元提供 甘思元大力推薦《人間福報》舉辦的「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活動,不僅是健康飲食,也是大眾反思、實踐環保愛地球的契機。甘思元有多次參加蔬食文化節的經驗,他在現場交流蔬食資訊,讓更多人了解蔬食是體內環保,更是節能減碳的力行者。「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於5月10日到13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 《延伸閱讀》 純素飲食饗宴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5月登場

MORE

味噌湯營養可口 具改善免疫系統功能

【記者趙奕寧綜合外電報導】味噌湯源自日本,據報導,約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每天至少食用一次味噌湯,它不僅是營養豐富的菜餚,也是良好的益生菌,可改善免疫系統功能。 簡單的味噌湯僅由味噌醬和高湯製成,味噌醬有許多不同品種,最常見的是米味噌,它是一種由大豆、米麴和鹽製成的發酵糊。 高湯通常由海帶、香菇、鰹魚片和小鯷魚製成,因成分含魚,高湯並非素食可食,但可用香菇、海帶及另添加額外食材製成素食版本,例如海藻、蔬菜和豆腐。 味噌湯廣受歡迎原因有幾項,除了它嘗起來十分美味,天氣寒冷時,它能帶來溫暖舒適,同時,它還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錳、維生素K、銅和鋅等營養素。 由於味噌湯是用發酵糊製成,因此它也是益生菌的良好來源。研究表明,這些益生菌有益人體腸道健康,可改善消化並減少疼痛症狀,如便祕、腹脹,且具改善免疫系統功能。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值得注意的是,味噌湯很鹹,一份味噌湯含有多達2克的鹽。有意控制飲食、減少攝取鹽分者,應避免食用味噌。儘管如此,研究也表明,和其他食物中所含的鹽相比,味噌所含的鈉對健康的影響程度較低。 2012年,一項研究將味噌與加工肉類、鹹魚和醃製品等食品進行比較,雖然後3項都會增加胃癌風險,但研究結果顯示,味噌湯不會增加胃癌風險。 醫學博士麥可·格萊格爾(Michael Greger)在NutritionFacts.org網站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味噌湯中鹽的致癌作用被黃豆的抗癌作用抵消。 營養豐富的素食味噌湯,如杏仁味噌湯、海藻蔾麥杏鮑菇味噌湯、味噌蘑菇湯等風味。 海藻蔾麥杏鮑菇味噌湯,藜麥營養豐富外,杏鮑菇提升味噌湯口感,海藻也讓湯頭增添些許鮮味;味噌蘑菇湯改用蘑菇取代雞肉質地與口感。 圖/VegNews

MORE

鳳梨盛產期 掌握挑選守則

【本報台北訊】每年3至7月是鳳梨盛產期,農業部表示,產地由南往北進入盛產,鳳梨生長在氣候溫暖且陽光充足的環境特別香甜多汁,想要品嘗果香滿溢的鳳梨好滋味,就要把握現在。 農業部在臉書分享挑選鳳梨3撇步,第1,鳳梨大小約是1至1.5公斤的中小型果,適合小家庭一次食用,且果實結實飽滿、呈短圓筒狀,聞起來有濃郁香味,果皮無裂縫及碰傷,果目大而開展,果梗切口小並新鮮。 第2是留意果皮色澤,鳳梨成熟是由頭部往尾部(冠芽端),慢慢從綠色轉變成橙黃色,但季節不同其最佳成熟度之轉色程度不一,如春果(2至3月)可挑選五分之三轉黃至全黃、夏果(4至7月)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轉黃即可。 圖/unsplash 第3,手指輕彈果實,如同選購西瓜一般,挑選鳳梨可以用手指稍微輕彈果實。 若是鼓聲果(手指輕彈鳳梨聲音似打鼓聲),肉質細緻且耐存放,轉黃程度愈高,甜度及風味愈佳,室溫下可儲放約1周,是購買首選。 肉聲果(手指輕彈鳳梨聲音似彈肌肉聲)則是多汁低酸,纖維稍粗,不耐存放,天熱易有發酵味,要盡早食用完畢。 每年3至7月是鳳梨盛產期,產地由南往北進入盛產。圖/中央社

MORE

【蔬食人生】健身父子檔余柏賢、余承翰  藉茹素挹注正能量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走進位於台中市區的健身場館,有著壯碩體格的余柏賢,正悉心教導學員肢體動作,臉上陽光笑容加上開朗性格,令人難以想像看起來樂觀的他,過去曾與重度憂鬱症纏鬥逾二十年之久,直到靠著茹素、健身,才得以逐漸走出生命幽谷、重啟新生。如今他不僅四處演講、化身蔬食推廣大使,還開設全台首間街頭健身館「小龍健身」,以親身經歷宣導蔬食與健身好處。 余柏賢曾與憂鬱症纏鬥逾二十年之久,靠著茹素、健身,才逐漸走出生命幽谷、重啟新生。圖/記者羅智華 回首那段與憂鬱症為伍的日子,余柏賢說自己從念高職時就罹患憂鬱症,那時家人帶著他遍尋各地名醫仍未好轉,只好被迫休學。離開學校後,余柏賢為了養活自己,因緣際會開始幫補習班發放招生海報,沒想到成績亮眼,甚至開啟創業路,年僅二十多歲就已年收數百萬元。 但年少得志卻讓他變得輕狂自負、成天酗酒還揮金如土,導致公司經營不善、最後關門大吉,就連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淪於拍賣窘況。面臨人生挫敗的他為了養家,只能選擇到工廠做工,月領兩萬五千元薪資,今非昔比的巨大落差,不僅讓求學時代的憂鬱症再度找上門來,還罹患恐慌症,每天得吞進十幾顆藥丸才能勉強穩定情緒。 「當時的我,每天就像是身處絕望谷底,看不見陽光在哪裡!」余柏賢談到,最嚴重的一次是在二○一八年,某天他與兒子余承翰外出搭火車,卻在途中因憂鬱症跟恐慌症猛烈發作而臨時下車,整個人倒臥在火車站門口、無法動彈,直到一連吞下好幾顆鎮定劑,才有辦法搭車返家。 余柏賢、余承翰(左)藉由健身、茹素,讓父子關係更融洽。圖/記者羅智華 余柏賢說,當時他看著兒子擔心又害怕的神情,心想身為父親的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回到家後,他跪在佛菩薩前發願一輩子茹素,戒掉酒癮等惡習,有能力時要幫助別人、回饋社會。 說來也奇妙,自從在心中許下「和菩薩的約定」後,余柏賢不僅從蔬食中找回人生再出發的「心」力量,還在偶然機緣下,在網路看到國際知名街頭健身達人Frank Medrano的影片,決定透過自學方式學習當時台灣還不風行的街頭健身。他利用從工廠下班後自主練習三小時、天天持之以恆,不僅順利考取健身體適能教練證、重量訓練證等證照,還到公園免費教人練習,並進一步成立臉書粉絲頁「小龍健身」,透過社群網路分享健身與蔬食。 有別於傳統健身模式,余柏賢說,所謂街頭健身主要為徒手式運動,是藉由將自己身體的重量當作阻力來進行訓練的運動方式,從兒童到長輩都可依照自身體能情況來訓練、強化肌耐力。 看到父親透過茹素逐漸走出憂鬱低潮,目前就讀高中的兒子余承翰說,自己因不忍看到動物為了人類口腹之欲被殺生,幾年前也耳濡目染、父唱子隨,除跟隨父親腳步由葷轉素、愛上蔬食的天然好滋味,也一起投入運動行列,用健身強健體魄。年紀輕輕的他不僅能輕鬆完成「人體國旗」、「單槓倒立」等高難度動作,更是許多學員的健身教練,父子檔攜手推廣蔬食與運動,在健身界蔚為佳話。 余承翰不僅能輕鬆完成「人體國旗」等高難度動作,更是學員的健身教練。圖/記者羅智華 有些人擔心只吃蔬食會不會影響健身成效,余柏賢笑著說「一點也不會!」,只要善用蔬菜、豆腐等天然食材的搭配,一樣可攝取健身所需的蛋白質等多元營養素,讓自己吃得健康又美味。對此,他也樂見《人間福報》每年舉辦「國際蔬食文化節」活動,不僅向社會大眾推廣健康蔬食、也藉此發揚環保愛地球精神。「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於5月10日到13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 《延伸閱讀》 純素飲食饗宴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5月登場

MORE
/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