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社論--太陽花學運十年夢醒

社論 自一月台灣選出新總統後,兩岸與美國的雙邊三邊互動均見調整,各政府都想維持台海穩定,再實踐個別自主的政略目標。 台方立法院國民黨團和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四月分別訪陸,所反映台灣新民意,旨在維穩,也有利於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拓展新治理模式。可是民進黨公職、網工,卻用中國大陸買辦、舔共、聯共合謀喬法案、助地方接中國團客有國安危機等惡向思惟,狠批在野黨。 攻訐最烈的綠營砲手,認為藍委訪中當中共資源的引路人,符合中國利益,卻陷台灣於險境,新的三一八運動可能再起。 所謂三一八運動,是指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社運團體和學生,得民進黨立委護持,侵入立法院議場,反對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煽熱反中激情,至四月十日才撤出;獲冠名三一八運動,又名太陽花學運。 此運動今屆十年時,多名參與者受訪,咸認運動最大成果是守護台灣、捍衛民主、擋下兩岸服貿協議;讓兩岸政、經脫鉤,保住年輕人公平就業機會,不再高度依賴大陸。 可是實踐證明,三一八運動掀起的反中聚旗效應(又稱聚眾效應rally effect),雖藉選舉擊敗了主張和中的政黨;但終無法兌現所懸目標。 反兩岸服貿的蔡英文上位後,台海間原有防止軍事衝突的界線,逐一遭泯除,連金馬的禁限制海域,也名存實亡。 美歐強權操弄台灣抗中,引大陸機艦繞台演習。所謂守護台灣,變成花大筆納稅人的錢買武器,再責令年輕役男延長役期,準備城鎮焦土戰。 過去八年,台灣民主質變成黨派專政與獨裁;島內反中、親中與平、戰意識分歧;監察院棄守糾察彈劾職權;選委會由民進黨擔綱;通訊傳播委員會成獨立機關的笑柄;連法務檢察系統的首長任命,都被評為清一色。 擋兩岸服貿可保住年輕人公平就業機會的夢想,變成夢魘。十年來台灣服務業失去大陸廣大市場,獲利平庸,缺乏資源研發創新,受僱勞工薪資普遍低於製造業。 批發零售、運輸倉儲、媒體傳播、醫療保健、藝文教育、休閒娛樂等服務業有市場准入規範,必須通過商貿談判簽訂協議才能大展鴻圖。與製造業產品是剛性需求,只要付得起關稅,就能爭取客戶,性質有別。 反服貿後台灣觀光業變慘業,陸客不來,補貼入境的外客消費力弱。醫療產業跨域市場變小,在線員工抱怨低薪與超時超累的工作量不成比例,護理科技大學招不足學生,有護理師證照者竟望醫院卻步。 投入服務業的年輕人失去發展機遇,看不到未來;面對房價和民生萬物上漲壓力,實質所得更低,心懷不平,但徒呼奈何。 國民黨團十七名立委訪陸,意在振興台灣百工百業,延續馬總統執政時兩岸大交流的勢頭,利台利民;那八年,陸生到台灣就學,陸客到台灣觀光,激活許多產業;鳳梨酥大賣,星級飯店、商務旅館和日月潭的阿婆香菇茶葉蛋同樣門庭若市,服務業行情不輸製造業。 代表台灣最新民意的立委們訪陸後,已帶回陸方觀光旅遊、農特產品銷陸、兩岸恢復航點等交流面的向好做法,謗之徒然自損。刻政府處於改組交接之際,允宜從善解讀在野黨心志,尊民本為執政信念。更何況十年反中的夢該醒了,應知從善如流才是正道。

MORE

社論--善意與敵意存乎一念

社論 近日北京釋出開放陸客赴台觀光旅遊及台灣農漁產品銷陸的正面訊息,從而讓五二○之後的兩岸前景,露出久違的一線曙光。 回顧近八年期間,兩岸缺乏政治共識,互信基礎薄弱,溝通管道中斷,在兩岸關係上可謂繳了白卷。準總統賴清德就任之前,北京透過與台灣在野黨立委會面場合,投石問路拋出一些和緩涉台政策,藉以測試新政府是否能正面回應,以扭轉兩岸停滯不前現況。 兩岸關係畢竟中斷了八年,欲重啟互動,很難一步到位,需要一個漸進過程,分階段、逐步地往前推進,在過程中建立互信,以堆疊積木方式創造新局。 以開放兩岸旅遊為例,中國大陸率先釋出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並視條件成熟進一步開放福建居民赴台團隊旅遊。 對此台灣看守內閣顯然不願被動接招,逕指大陸以附加條件方式、極度縮小開放對象、不合對等開放原則為由,推諉將由陸委會、交通部進一步釐清云云。這種制式反應,平白錯失兩岸正面互動機會。 同時北京還傳達:願加強溝通,恢復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透過既有聯繫管道,希望台灣方面盡快全面恢復兩岸海空客運直航;願意對花蓮震災提供幫助,通過兩岸紅十字會把相關物資盡快送到災區等等。 由此觀之,兩岸重啟接觸對話的機會還是存在的,關鍵是雙方必須精準掌握住稍縱即逝的時機點。 時值蔡賴政權交接期間,看守內閣不願也不宜針對兩岸做出重大決策,因此對北京的善意試探,表現得意興闌珊,消極應對,也是情理之中。期待相關人士在這段時間謹言慎行,話不說死,事不做絕,為五二○之後兩岸互動保留空間,交由新內閣拍板決策。 盱衡賴、習近期談話,一方面傳達各自堅定政治立場,同時亦涵蓋了柔軟感性一面,為兩岸前景創造一些想像空間。 準總統賴清德的兩岸論述表明仍將延續蔡總統兩岸路線──包括「堅持中華民國主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在內的「四個堅持」、沒有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同時表達願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由兩岸執政黨良性對話等。 上月舉行的馬習二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堅持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政治語言,並多次表述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兩岸一家人等感性用語。 眾所周知,賴、習二人的政治主張底線,幾無交集,對此雙方均心知肚明,了然於胸;如一味糾結於此,兩岸僵局困境難解! 估計,賴清德五二○總統就職演說中的兩岸論述,應能為各方接受,不致挑戰台海情勢;如能納入中華文化、中華民族……,或將有助於走出八年僵局,循序漸進恢復兩岸旅遊等交流交往;期盼新政府的兩岸政策能夠展現新思惟有新作為。 所謂善意的表達,並不是口頭說說就算數的,這是需要雙方皆能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否則一方自認遞出的是和平橄欖枝,卻被另一方視為帶刺的玫瑰,兩方認知差距太大,善意成了敵意,反倒另起事端,別生枝節,怎可奢望兩方會有良性互動。 兩岸主政者伸出的是和平橄欖枝,抑或帶刺的玫瑰,其實都在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MORE

社論--美國大選顯示的政治道德觀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開跑,拜登和川普將代表兩個主要政黨參選,他們是第二次對壘,這次競選的口角爭鋒比前次猶有過之。他們爭執的焦點在於誰在毒害美國?兩人互責對方破壞美國利益,指控對方沒有政治道德,至於實際作為上究竟誰比較沒有政治道德,就有待選民評判了。 這次大選出現一個前所未見的場景,就是川普成為美國歷來卸任總統唯一受刑事控告者。他近日接受法院有關支付「封口費」案件的刑事審理。如果被定罪而仍贏得選舉,法律並未禁止他擔任總統,只可能影響原本會支持川普的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川普還面臨其他三項刑事起訴,總共九十一項重罪指控。 不過民調顯示,他每當面臨法律挑戰,民意支持率都會上升,他目前在多個搖擺州對現任總統拜登還有幾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這個現象顯示美國一般選民更在意誰的政策路線符合己意,至於他的道德素養如何就非關緊要了。川普所言所行表現的道德水平低落,但已牢牢控制住共和黨,將其完全掌控。 他言論荒誕而善變,多數共和黨員卻如痴如醉。政治立場儼然成為最高政治道德,美國多數選民以為其立場符合我意者就有道德,不合己意者就不道德。 川普最受美國民意青睞的是反移民態度,他批評拜登開放不設防移民進入美國,所用語言極其凶狠,處置移民宣告的對策更是嚴厲無比。民主黨的支持者認為他對待移民違背道德原則,恰恰在這一點上,拜登被共和黨支持者認為極不道德。 因為拜登當總統以來對非法移民入境採取開放政策,備受各方民眾非議,許多選民相信民主黨對非法移民寬鬆以待,不是出於仁慈,而是為了厚植自己的票倉;這將犧牲美國的治安,認為拜登用這種手段爭取勝選,極不道德。 拜登和川普針鋒相對,互以粗鄙語言攻擊對方,所反映美國政黨與意識形態的對立、撕裂已到無法調和的地步。選民相互仇視,也仇恨對方支持的候選人,雖也覺得自己的候選人有缺陷,同樣對於兩個年邁老人再度對壘不以為然,但政治對壘凌駕一切,咸認非我族類其德必低。基於這種心態,選民檢驗政治人物政治道德的高低多懷雙重標準,寬以待己方,嚴以對他方。 川普和拜登在財政問題上都有違背道德問題的嫌疑。川普任內大幅減稅,給富豪及企業助益甚多,但對美國政府財政十分不利,美國國債因之大幅增加。拜登更是揮霍無度,延續川普政策大發新冠病毒補助金,進而在基礎建設、芯片補助及抗通膨、綠能補貼上大筆舉債支出,致使美國國債暴漲。這些作為有益於厚植個人政治資源,但也使美國政府債上加債,留下潛在的重大禍患。這也是政治道德低落的表現,但美國一般選民似乎不太在意,只要自己支持的領導人聲望因之上升就好。兩位候選人更加如是觀。 美國是民主典範國家,如今在政黨惡鬥與意識形態撕裂的對立中,政府領導人及候選人為爭取民意認同而不擇手段,大肆揮霍國家資源,結果都嚴重惡化政府財政,其支持者不以為意,反而鼓掌叫好。上上下下都在踐踏政治道德,戕害民主品質,其所造成的破壞既深且遠,令人浩嘆。

MORE

社論--居心邪惡的「新邪惡軸心」

社論 台灣要特別注意美國最近頻頻拋出來的「新邪惡軸心」論。因為台灣正是美國未來發動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軸心國」始於二戰的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結盟;而「邪惡軸心」的概念則起自小布希時代,美國在九一一之後,急於尋找替罪羊,遂以攻打阿富汗,抓賓拉登為由發動戰爭。後以伊拉克有毀滅性武器為由,發動侵伊戰爭,實則對伊拉克石油、兩河流域古文明遺產,發動掠奪。此時為了強化其戰爭正當性,拋出「邪惡軸心」一說。將伊拉克、伊朗、北韓三國稱為「邪惡軸心(Axis of evil)」,非將其消滅不可。這意味著美國打完伊拉克,打算接下去打北韓和伊朗。 然而伊朗背後有中東伊斯蘭石油國家互為支援,且伊朗有核子武器,美國不敢輕舉妄動;而北韓更迅速發展核子武器,經過核武與飛彈試射之後,終於制止美國的攻打。川普還曾與金正恩在新加坡會面,當做外交成功的樣板。應知只有以真正的毀滅性武器自保,才能制止美國的進攻,這是北韓所做的示範。 最新的「新邪惡軸心」計畫則是始自二○二二年二月,美國評論員普萊特卡在《國家評論》中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伊朗、朝鮮為「新邪惡軸心」。二○二三年十月,美國參議員麥康諾在接受採訪表示:「我們必須挺身而出,應對這一邪惡軸心──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這是緊急情況,因為它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 更逼近的是,二○二四年一月,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在眾議院作證時,稱中國、俄國、伊朗、北韓和委內瑞拉為「新邪惡軸心」。 二○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對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表明,將中國、俄羅斯、北韓和伊朗之間的關係描述為處於新生階段的「邪惡軸心」,「我們應該採取相應行動」。 這整個過程可謂步步進逼,雖然口徑尚未一致,但顯示出美國正在將中國塑造為一個邪惡軸心國,而美國要結盟北約,打擊俄國;結盟以色列,打擊伊朗;再結盟日本菲律賓,打擊中國。 這中間唯一很難「套」進去的是中國,因中國通過一帶一路、上合組織、東盟諸國,建立較多的結盟國家。它並且從未使用武力攻打任何國家,跟各方生意做得好好的,說它「邪惡」,也只能在與俄國外貿,銷售綠能車等這些小事上打轉,實在找不到明顯證據。 從小布希時代「邪惡軸心」以降,不難看出美國的論述總是圍繞著其本身利益打轉。 即使像後來證明伊拉克沒有毀滅性武器,但國家已經被美國占領,博物館文物被劫掠一空,政權已經滅了,你能奈何? 到最後,只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則:沒有足夠的武器自我保護,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抵擋侵略,這才是硬道理。北韓就是一個例證。 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台灣應該體認的是,當美國開始發動輿論戰,戰爭的發動機就開始啟動了。 台灣要更小心應對,民眾在意見的表達上,更應有主動的反戰、要和平聲音,才不會被美國犧牲,成為美國的馬前卒,讓台灣的年輕孩子變成大國的砲灰。 那種生靈塗炭的悲劇,我們在烏克蘭已看到最後可怕的景象。台灣,千萬不要變成那樣。  

MORE

社論--馬斯克啟示錄

社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腳剛走,特斯拉老闆馬斯克突然訪問中國大陸,還在中南海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馬斯克到訪當天,北京當局就宣布特斯拉通過中國汽車資料安全四項檢測要求,成為首家批准的外國汽車製造商,為特斯拉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FSD)清除一大障礙。  正當中國積極尋求外資重返之際,馬斯克此行極可能成為重要的分水嶺,不僅涉及特斯拉本身的發展,也關乎中國能否突破美國的科技封鎖。  二○一八年特斯拉曾經面臨「生死存亡」,距離破產僅一步之遙。那年七月,中國政府伸出援手,邀請馬斯克到上海與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面,正式敲定設廠大計。中方以「半賣半送」把上海自貿區大片精華地批給特斯拉,還透過中資銀行團提供十四億美元五年期低息貸款,協助特斯拉度過難關。 中國政府藉著引入特斯拉設廠,希望複製「iPhone模式」,帶動電動車上下游產業鏈。近年中國電動車廠比亞迪、理想、蔚來、小鵬等強勢崛起,證明中國與特斯拉得到雙贏。 但隨著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壯大,也為特斯拉帶來沉重壓力,今年第一季交付車輛首次衰退,拖累股價下跌,讓馬斯克失去世界首富寶座。 面對困局,馬斯克決定押注於FSD技術,預定今年八月八日公布CyberCab無人駕駛車款。FSD市場潛力巨大,但特斯拉的FSD技術目前只在美、加市場獲准使用,至今測試里程只達到十億英里,距離全球監管機構要求的六十億英里還很遠。  中國於是再度成為特斯拉的救命丹。據外媒報導,在馬斯克與李強會面過後,特斯拉已經與百度達成協議,百度將允許特斯拉使用其車道級導航系統,允許特斯拉使用其測繪許可證收集中國公路數據。華爾街日報分析,與中國公司合作將為特斯拉在中國提供駕駛輔助系統掃除重大監管障礙。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一旦向FSD「開綠燈」,將對特斯拉「自駕」美夢帶來巨大提振。換句話說,中國有可能第二次救了特斯拉。  對北京而言,透過引入特斯拉FSD技術,除了可帶動中國「新質生產力」的提升,以對抗美國的科技封鎖,也藉此向跨國企業表明,中國市場還是很有吸引力,讓各國企業安心、放心地投資中國。  北京以高規格接待馬斯克,顯然還看中其統戰價值。雖然如今抗中已成了美國的「政治正確」,但商界有獨立於政界以外的利益,在圍堵中國這個問題上,華爾街步調未必完全與華盛頓一致,這給了北京透過商界影響美國政治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不只是特斯拉老闆,他旗下的Twitter(已易名X)社交平台,對美國以至國際輿論都具有重大影響力。在近兩年俄烏戰爭期間,SpaceX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星鏈(Starlink)衛星接收器,被視為烏軍能撐到今天的關鍵之一,這家公司的老闆也是馬斯克。 因此有人推測,中國政府二度援救特斯拉,對馬斯克的要求,肯定不會只限於FSD技術的提供而已。  

MORE

社論--北京積極開展大國外交

社論 習近平主席近日出訪歐洲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國,並預計在五月六日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及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舉行三邊會議。 這是五年來習近平首次訪歐。中方稱習近平訪歐「能為中、歐各自發展和世界和平做出積極貢獻」。稍前大陸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已於四月底赴歐盟總部,與歐盟對外行動署祕書長薩尼諾就中歐外交戰略進行磋商,為接下來的中歐領導人會晤預作準備,雙方表示願「妥善管控分歧,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習近平此行將會見范德賴恩,但她是否能續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存在變數。六月初將選出新的歐洲議會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是熱門人選。而據彭博報導,馬克宏與包括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在內的一些歐洲政府領導人溝通協商後,有意推出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取代范德賴恩;主要理由是過去五年來,范德賴恩在貿易談判、歐盟氣候變化以及對應美國的關係等方面,並未做到捍衛歐洲的利益,不適繼續領導歐盟。 五年前,范德賴恩之所以能夠擔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馬克宏發揮了關鍵的力量,當時正是由於他和時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達成了協議,范德賴恩才能夠出任這個職務。范德賴恩上任後就強調要把歐盟執委會改造成「地緣政治委員會」,如今馬克宏顯然已不支持過於政治化且立場明顯偏向美國的范德賴恩。若范德賴恩無法連任,美國將在歐洲失去重要槓桿,因此並不樂見,目前雙方仍在角力。如果馬克宏能藉著放話迫使范德賴恩收斂、做出政治讓步,她仍有機會在各方妥協下出線。但無論如何,這一連串的動作顯示,法國等歐洲國家已對美國放出「歐洲要走自己的路」的強烈心意。 另一方面,大陸外交部四月三十日證實,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瑪斯)代表,近日應中國大陸之邀,到北京就推進巴勒斯坦內部和解進行對話。中方表示,雙方表達了通過對話協商實現和解的政治意願,爭取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團結統一。這是繼二○二三年三月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在北京進行和平對話後,中國大陸對穩定中東局勢做出的又一震驚國際社會之舉。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離開中國,美國後院國家三外長就接踵訪問北京。阿根廷外長蒙迪諾、玻利維亞外長索沙和秘魯外長哈維耶,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邀請,在四月底連續訪問中國大陸。王毅並與玻、秘兩國外長就加強中方與加勒比國家團結合作,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等議題,進行會談。 而阿根廷的立場則比較有意思。眾所周知,阿根廷去年新當選的總統米雷伊,選前立場十分反中,但當選後態度丕變,不但迅速接見北京特使,還致函中方請求支持並加快推進兩國貨幣互換協議。 在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方酣,與美中關係持續低迷之際,北京正積極展開大國外交。與美國提供軍援及實施各種制裁措施等做法不同的是,中國努力促成各方對話,企望為和平與合作尋求新的出路。在這兩股不同力量交織之下,國際局勢會出現什麼樣的發展,值得密切觀察。

MORE

社論--兩岸和平之道 全面恢復交流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等十七位立法委員訪問中國大陸拜會大陸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饒權主動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幾乎同時,大陸國台辦也呼籲台灣方面盡快恢復兩岸五條海上客運直航,並開放三十個空中客運直航。我方陸委會和交通部反應冷淡,認為「相關安排既不符合對等開放原則,也不是觀光旅遊常態,將進一步釐清做決定」。可見雙方互信仍不足。 去年一年,兩岸兵凶戰危的說法甚囂塵上,尤其賴清德當選總統之後,由於他的「務實台獨工作者」標誌鮮明,大陸對他疑慮甚深,武統的聲音加大。美國也多方疏通,包括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一年五度訪台。愈是接近五二○賴清德就職日,情勢就愈加緊繃。各方無不希望台海情勢能夠緩和。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四月十日會見前總統馬英九時特別表示,「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就是這句話,讓兩岸因賴清德當選而劍拔弩張的情勢緩和下來,也讓大陸各涉台部門動起來,積極展開兩岸恢復交流觀光的部署。 除了文旅部宣布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之外,大陸海關總署也宣布,將在科學評估基礎上依法批准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儘管腳步不大,幾乎是全面性釋出善意。大陸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表示,已促請台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而大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也致函台方,希望恢復開通天津等三十個空中客運直航。 大陸利用傅崐萁等十七位國民黨委員到訪期間釋出善意,也順便做球給賴清德政府,希望兩岸能夠透過這些善意,逐步實現大交流。而陸委會和交通部的回應顯然仍是蔡政府時代的膝射式反應,認為大陸不對等,而且如同擠牙膏式的行事作風,沒有誠意。問題是蔡政府從來就無心於兩岸交流,所有的善意都被扭曲成糖衣毒藥。由而惡意螺旋不斷上升。 其實賴清德未必希望兩岸長久都不交流,他說過他會務實處理兩岸關係。日前賴清德還喊話,希望兩岸執政黨負責任地展開良性對話。如他真心為兩岸好,不能只是停留在喊話階段,要務實的做點事。他還希望「中國要有自信,要願意面對台灣人民託付的民選政府,這樣才是兩岸交流正道」。如今大陸已經釋出善意,也逐步動了起來,問題回到賴清德,秉持自信,接受兩岸大交流。 兩岸人民本是同根同源,沒有必要走向戰爭一途。從二戰之後,美國日本等國際勢力就利用各種途徑製造兩個中國,藉以削弱中國的實力,台獨說穿了不過是美日運用分化中國的工具,對他們而言,最絕的就是掀起台海戰爭,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就像美國在烏克蘭製造戰端一般,戰場在烏克蘭,美國只要不斷賣武器,目的在削弱俄羅斯。這樣清楚的局,全世界都看懂,民進黨豈會看不懂? 台灣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習近平也說,「兩岸同胞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也提到「我們將採取更有利的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促進心靈契合」。兩岸要能夠和平、不戰爭,交流是唯一的手段。五二○之後,是賴清德展現自信的時候了,讓兩岸交流起來吧!

MORE

社論--國際刑事法院與中東和平動向

社論 二○二三年十月哈瑪斯向以色列南部展開的入侵行動,致使約一千四百名以色列人和外國公民遇害,哈瑪斯明顯已觸犯了《國際法》的危害人類罪以及戰爭罪。但隨後以色列所展開的報復反擊行動,造成巴勒斯坦平民大量的傷亡,似乎更違反了比例原則,引起了全球的批判聲浪。 根據《國際法》原則,衝突雙方不能以對方違法為藉口,合理化己方的戰爭罪行。面對以哈雙方的反人道嫌疑,國際刑事法院究竟能否發揮其制裁功能,從而保障人類和平,便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據以色列多家媒體及《紐約時報》的報導,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CC)近期可能針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及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等人發出逮捕令,同時也可能對哈瑪斯領導人發出逮捕令。消息一出,引起全球的高度關注,支持者都認為這有助於維護人類的和平。 無論國際刑事法院的這項起訴行動最後是否成真,或者未來的判決能否真正落實執行,都已經昭示了和平、人道、正義乃是當今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維護世界和平已成為全球多數國家的共識,聯合國的成立就是以維護國際和平為宗旨。《聯合國憲章》第一條表明,聯合國的宗旨為:「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並為此目的:採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於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之破壞;並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 據上述的聯合國和平共識,《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於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七日獲得通過,並於二○○二年七月一日生效,國際刑事法院開始正式運作。依據《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內容,國際刑事法院可以就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侵略罪以及妨礙司法罪等,針對個人進行起訴。 在此情形下,任何破壞人類和平的個人,再也不能躲在國家的保護傘下,逃避戰爭等罪行的制裁。儘管截至目前為止,國際刑事法院的功能仍然相當受限,但倡議國際和平的努力與潮流已經無法逆轉。 《羅馬規約》的締約國目前已達到一百二十三個國家,已獲得全球多數國家的支持。儘管中國大陸、印度、印尼、美國及俄羅斯等大國均未參與締約,但不妨礙國際和平共識的推廣與普及。事實上,國際刑事法院在堅持理想及抵抗霸權方面,已有相當程度的突破。 二○二三年三月,國際刑事法院以普亭入侵烏克蘭觸犯戰爭罪為由,對普亭發出拘捕令。由於普亭乃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俄羅斯的首腦,國際刑事法院此一舉措,無疑具有不屈服於霸權的意味。眾所周知以色列乃是美國的重要盟邦,此次國際刑事法院對以、哈領導人倘正式發出逮捕令,也同樣是一種不屈服於霸權的表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四月二十九日的中東之行中表示,將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壓力,以增加對於加薩走廊的人道主義援助。同時,布林肯同時也力促哈瑪斯盡快接受旨在確保人質順利獲釋的加薩休戰協議。布林肯的和平倡議若能順利成功,也可視為國際刑事法院近期努力的附帶成果。  

MORE

社論--保證良好的電業環境

四月中因台電機組連續跳電,桃園等地有多起停電事故,居民生活和產商業務都受影響。立委提案修法延用核電,地方首長指責中央能源政策荒腔走板;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為此請辭負責,但兩天後又聲明不辭了。 王總在留任的聲明裡激越地說:「我厭惡台電被當做政治鬥爭工具。」其實台灣人認知的台電是國營獨占企業,不是政治鬥爭工具。用電戶唯求穩定供電,合宜計價,不要無預警停電。 台電會自認變成黨派腦鬥爭的犧牲品,像對號入座。因為爭點在於上位能源政策,下游台電的發、輸、配電等業務得失,只是辯論政策的引據。 由執政者律定的能源政策,未獲電業專家和守護生態者認同,在野黨派、民選公職據以提出諍言,使電力公司成燃點。因為停電,百工百業有感,生活不便時民怨高漲,矛頭皆指向政策偏差。外商、台商這些年不斷建議政府應穩定供電,科技廠甚至要求允許自建電廠,自力更生。 台電是順應政府能源政策的國營公司,必須與政府共同承擔民意問責;鬥爭說像自設悲情,所以挨批取媚當道。 王總還告訴媒體,電力系統很單純,就是把電透過一萬多條饋線、三百萬根電桿、一百五十萬顆小變壓器、一百五十個開關,送到家戶。桃園停電是末端一、二故障,屬事故停電;難道核能多放幾部,末端萬條饋線就不會跳了嗎?抱歉,會繼續跳,繼續停電。 如王總所說,電力系統很單純,發、輸、配電而已。但論及實務操作與資源配置,管理到位即單純;管理不逮,資源匱乏時,會狀況不斷。 停電因素絕非單一,遇地震、颱風、戰爭,神仙公司也莫可奈何。台電之病是承擔政治任務致鉅額虧損,怎可能還有餘力更新設備、確保末端饋線無虞呢? 台灣有僑民旅居德國魯爾區杜伊斯堡四十年,從未遇停電;德國也關核電廠,卻能維護輸配電正常運行。可證台電的困境,得向上位追究,是多大的政治力介入企業營管,才導致台電不能像台積電那般討喜。 王總是宅心仁厚的管理幹部,眼看部屬櫛風沐雨,保障事故停電於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他說:「噴口水的人也許不在乎,可是我台電二萬八千多弟兄姐妹每天為此奔忙,我非常在乎他們。」 台電工會力挺在乎員工的好長官留任。其實更多用電戶都知道台電員工的付出,見證過颱風後台電員工搶修線路的辛勞;地震連發,台電技術人員和許多消防、救難人員一樣並肩涉險,檢查設備,幫助民眾重整家園。 當今社會,誰無難為人言的心酸呢?百工百業亟需互助,共擔風險。警察維護治安,隨時隨處都有難測危機;空軍官兵不分晴雨,須幾分鐘內緊急起飛,趕赴任務空域,壓力山大;醫護人員全天候輪班,救命於俄頃,身心豈會鬆弛。 術業有專精,電力系統的「眉角」行外人難測,可是用專業訕諷輿論辯證能源實務,就是反智。台電既獨占供電事業,更應科普(popular science)電業知識,為己謀,爭取認同;為台灣好,可形成共識,匡補政府的能源政策。 天上不會掉下免費又美味的餡餅,台電若期待良好的電業環境,須從自我力行起步,實事求是,誠信敬業;事宜對人言時,多言直諫,至少去化些空自淒涼的心酸。

MORE

社論--讓兩岸關係邁入新局

準總統賴清德最近陸續公布內閣人事,其中在國安、外交與兩岸的布局,被認為「保守謹慎、知中務實」,意在向對岸釋出交流訊號;進而又拋出「兩岸執政黨」展開對話,呼籲北京要有自信,面對台灣人民託付的民選合法政府。 賴清德上述動作,明顯是為了因應五二○上任後的國內外局勢,希望透過人事安排與政策的鋪陳,向對岸傳達善意,讓兩岸恢復交流與對話。 做為「蔡英文路線」繼承者,賴清德沿用原有的國安團隊以及有經驗的兩岸事務人事,不僅對民眾宣告會延續蔡總統「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也是在向北京以及美、日強調,他上任後「確保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以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 至於他使用「兩岸執政黨」和「民選合法政府」,避開兩岸是兩國,這條被中國大陸視為不可逾越的紅線,則是希望對岸看到他用詞背後所隱藏的政治密碼,重點在政黨與政府,而非「中國與台灣」,藉以克服兩岸難解的主權爭議。 但他也強調,若對岸一直不願面對台灣民選合法政府,只和在野黨從事設定前提之下的交流,將不會得到人民的信賴支持,長期下來對大陸也不見得有好處,對兩岸和平發展,更不會帶來正面影響。 應知過去八年兩岸僵局的形成,並不在於陸委會、海基會用了什麼人,而是兩岸缺乏實質的對話政治基礎;對岸的慣用說法是:「兩會協商機制能否恢復,關鍵在於台灣當局是否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那麼兩岸僵局如何才能解開呢?在「馬習二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為九二共識解套,將核心內涵闡述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似乎給了賴清德為民進黨兩岸論述解套的契機。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即將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在新政府國安團隊亮相的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時表示,會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基礎,處理兩岸事務。鄭文燦特意提及的《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就有「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區」的意涵,似在隔空回應對岸「不分裂國家」之說。當然,賴清德五二○就職演講才具有決定性。 無論如何,維護和平是兩岸共同的責任,而維持台海的穩定則不僅是兩岸議題,更是全球關注的安全事務。日前G7外長會議又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整體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澳洲前總理莫里森提到,隨著中國在印太區域的威脅日增,台灣猶如「礦坑裡的金絲雀」,是世界各國看待中國如何影響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訊號。 賴準總統釋出善意不變的訊號、營造對話氛圍之時,北京也有必要回應全世界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在複雜的台海局勢下控管衝突風險,重新累積互信,以交流與對話開啟良性互動,讓兩岸關係邁向新局。

MORE
/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