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十五)

THE MERIT TIMES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星雲大師的生命示現:

對佛教的寧靜革命

在上周的文章裡,我談到從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我們可以看到星雲大師的生命示現。師父上人以他的慈心悲願,帶領四眾弟子從事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各種弘法事業與各項弘法工作,開創佛光世紀,弘揚人間佛教;當我們走進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以及全球的佛光道場,在在處處都可以看到師父上人窮畢生精力將佛教現代化的一種「普門示現」。接下來,我要談的是師父上人對佛教的「寧靜革命」。

從清末到民國初年,列強入侵、軍閥割據、日寇侵華等等內憂外患,佛教本身因為長期封閉保守落伍,與社會嚴重脫節,又遭逢亂世池魚之殃,一度面臨滅亡危機。太虛大師為了佛教的復興,提出了「三種革命」的主張:一是教理革命,二是教制革命,三是教產革命,可惜未及實現。師父上人也很服膺太虛大師的理念,一直將上述三點主張與自己的思想結合,且以「寧靜革命」的方式,孜孜不懈地實踐,終於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

談到「革命」,一般人聽了難免會有負面的感覺或印象,以為是要去打倒別人,要去革人家的命。不過,師父上人所說的「寧靜革命」並非如此,而是富有建設性及增上性的,具有除陋更新、除舊布新的意義,是一種讓大眾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歡喜接受的改革;因此,能夠以「寧靜革命」的方式,來帶動大眾親近佛教,來促進佛教的現代發展,讓人間佛教推廣到全世界,不也是一種弘法度眾的「普門示現」嗎?

那麼,師父上人是如何實現「寧靜革命」的呢?以下就太虛大師所提佛教「三種革命」之一的「教理革命」理想,略述師父上人的一些翻轉傳統守舊的觀點及做法。

黃金不是毒蛇、夫妻不是冤家、

兒女不是討債鬼

師父上人認為,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淨財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佛教並非不重視倫理,而且還要積極倡導人倫道德;佛教不但不是批評家庭親情,更要提倡及建設和樂淨化的家庭關係。因此,如果按照過去佛教的說法,讓在家信眾把黃金看成毒蛇、把夫妻視為冤家、把兒女看做討債鬼,那麼他們還能擁有什麼呢?這樣反而會讓一般大眾望而卻步,嚇得不敢親近佛教。

因此,我們要改良佛教的弘法布教方式,讓大家了解「黃金不是毒蛇」,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還要進一步「用之有道」,將錢財運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就是功德善事。何況西方極樂世界不也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行樹羅網,種種的莊嚴環境,大眾不也都欣然發願往生?為何佛教還要說財富是醜陋的、不淨的呢?

至於夫妻相親相愛,這是人倫之間的重要善緣。就是佛陀本身也重視人倫關係,不但為父擔棺、為母說法,還特地開設方便法門,讓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也能出家成為比丘尼。再說,佛教裡面有四眾弟子,除了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是獨身,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五戒、菩薩戒,是可以有居家生活的。如果說夫妻是冤家,每個家庭內部都相互衝突不和諧,連帶地子女兒孫也都不幸福,那麼佛教要到哪裡去找幸福喜樂、正知正見的善信護法居士呢?所以師父上人鼓勵在家信眾,推廣佛化婚禮、組織佛化家庭、成為菩提眷屬、建立三好家園,在現實世間具體實踐人間佛教。

此外,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在佛經裡面也有許多講述「四小不可輕(星星之火不可輕、小水滴不可輕、小王子不可輕、小沙彌不可輕)」的事例,為什麼我們還要將兒女說成是討債鬼呢?難道國家社會的將來,不需要由他們擔負起重責大任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教育幼兒、青少年,未來的他們要承先啟後,續佛慧命。也因此,為了佛教,應該大聲疾呼的第一聲是:重視家庭人倫!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傳統佛教的說法多半偏於消極、負面的解讀與詮釋,令人卻步,無形中就阻礙了佛教的傳播與發展,而師父上人對佛教的解讀與詮釋,則是非常積極且正面的,令人歡喜,無形中就開拓了佛教的傳播與發展的大門與道路。

在佛陀紀念館成立之初,師父上人為成佛大道兩旁八座中國樓閣式的寶塔命名,並且作了一首四句偈:「一教二眾行三好,四給五和六度寶,七誡八道要趁早,人人都能成佛道」,人間佛教的積極正面理念,很具體地呈現在這首四句偈中,這也是師父上人對佛教的「寧靜革命」與「普門示現」。(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