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後冷戰後的真相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社論

俄烏戰爭打了超過六百天,中東又爆發以巴戰爭,加上中國大陸和俄羅斯「公開抱團」,使美國再度關注自身能否同時應付兩場大型戰爭。

日前美國國會發表報告,主張美軍應假設需同時跟中俄兩個核武強國打仗,還列出八大措施,要求做好跟中俄進行戰爭的準備,包括加強核武等軍事力量。美國擺出的架式,彷彿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擊鼓備戰。不過才三十多年前的冷戰末期,當時的全球氛圍完全不是這樣。 

一九八五年戈巴契夫接任蘇共總書記,為挽救垂危的經濟,開始推動市場化改革,並嘗試與西方和解。當時媒體上經常可見他和美國總統雷根、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同台出現,彼此更像老朋友而非敵人。 

進入一九九○年代,世局的變化更是驚人,首先是東歐共產陣營崩潰,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蘇聯解體,東西冷戰就此結束。然後以巴衝突居然可以達成《奧斯陸協議》,南非種族隔離制度也告終、曼德拉和末代白人總統戴克拉克共同獲諾貝爾和平獎,世界彷彿再不會有你死我活的鬥爭。 

當時曾流傳一個名詞叫做「TINA」(This Is No Alternatives的縮寫),意指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是人類未來的唯一選擇,沒有任何其他選項。 

我們今天熟知的全球化時代,也是從一九八九年開始的,那一年的三月十二日,英國電腦科學家柏內茲李率先提出「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構想,開啟網路時代的濫觴,打破了阻礙訊息流通的壁壘,助推地球村的形成。 

民主化、訊息化與科技化,這三者分途發展,就足以撼動人類既有的秩序規律;一旦合體運行,聲勢更是驚人。當禁忌打破後,資訊更加流通,改變隨時在發生,但人類社會是否變得更好? 

二○一一年「阿拉伯之春」爆發,任職於Google中東及北非地區行銷經理的戈寧,被視為是最重要的推手。當時的他躊躇滿志,以為網路可以改變世界。但戈寧後來公開承認他錯判了情勢,低估了網路的負能量與破壞力,反而形成「群體極化」現象,更不利於社會的整合與民主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互聯網剛出現時,當時全球的主流觀點,都認為它是加速自由主義傳播、令全球獨裁政權解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完全沒想到獨裁國家竟可以自築「防火牆」,阻止境外訊息流入,再利用民主國家的開放性弱點,透過散播假訊息等「銳實力」反過來影響對方。 

同樣地,西方原以為全球化後,原本的專制國家將走向民主化。沒想到事與願違,這些國家不但沒有出現「和平演變」,還藉助經濟發展使獨裁體制更加鞏固,甚至開始有實力來要求改變現有的全球體系。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於是開始進行圍堵,但已無法阻止全球新態勢的形成,乃至於美國竟至需為同時應付兩場大型戰爭做準備。全球化至此變成「半球化」,這就是後冷戰後的殘酷真相。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