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 17 附錄③】 《法華經》文句淺釋2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王卉娟作品〈無憂無慮〉。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第八〈五百弟子受記品〉

41.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無諸惡道。

諸天的宮殿,都緊鄰虛空,人界和天界交接,雙方見面很方便,這裡也沒有所謂惡道的眾生。

42.度脫無量眾,皆悉得成就。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

這些聲聞弟子也度脫了無數的眾生,讓他們都能成就佛道。雖然尚未完全離欲,仍有些微懈怠,逐漸的終能成佛。

43.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

顯現於外淡泊寧靜的聲聞乘,雖然少欲、厭離生死,但內心是懷有菩薩的慈悲行持,實際是在建立佛國淨土。

44.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

佛陀的聲聞弟子們有時顯示出貪、瞋、痴三毒,甚至現出邪見相,其實這也是度眾生的一種方便。

45.純一變化生,具相莊嚴身,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

佛陀授記富樓那成佛的國土裡,一切眾生都是由化生而來,具有三十二相的莊嚴身,他們的飲食,只有法喜食和禪悅食兩種。

46.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

現在佛陀為了使我們(富樓那等弟子)覺悟,而說:「你們所證得的並非究竟的滅度,能獲得佛無上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滅度。」

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

47.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倍壽命,像法復倍是。

佛陀授記阿難成佛時,他壽命之長是無法計量的。為了悲憫利益眾生,他正法住世的時間,比其壽數多了一倍,像法住世時間又比正法期多了一倍。

48.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佛陀為二千位學無學人授記,大家歡喜而言:「世尊以其智慧光明,為我們授記,聞此法音,大家滿心歡喜,如同被甘露法雨灌溉一般。」

第十〈法師品〉

49.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

我們應知這種人,是悲憫眾生而生此世間的,他以願力下生此惡濁之世,來廣宣《法華經》的無上妙法。

50.若能於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如果在後世有受持弘揚《法華經》的人,就是我(佛陀)派遣在人間,做如來之事的人。

51.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弘揚《法華經》的人,以大慈大悲作為心的依止,以柔和忍辱作為莊嚴的外衣,以萬法皆空為寶座;安住這三者之中,為眾生演說佛法。

第十一〈見寶塔品〉

52.其多寶佛,雖久滅度,以大誓願,而師子吼。

這位多寶佛,雖然已經滅度很久,但為了護持《法華經》,發大願而來此娑婆世界,為眾人作師子吼,證明《法華經》的殊勝。

53.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後世如果有人演說《法華經》,則等同見到我的真身(法身)、多寶如來以及無量諸化佛。

54.能於來世,讀持此經,是真佛子,住純善地。

來世有讀誦受持《法華經》的人,可謂是真佛子,安住在淳樸良善的地方。

55.佛滅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間之眼。

佛陀滅度之後,能深解法華妙義的人,就如同諸天人一般,能為世間人的眼目。

第十二〈提婆達多品〉

56.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

為了廣度眾生,辛勤的尋求殊勝的佛法,不是為自己,也不是為了享有五欲之樂。

57.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暢達演說諸法實相的義理,開示闡揚一佛乘的佛法,廣泛引導一切眾生,令他們速成佛道。

58.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八歲的龍女以慈悲護念眾生,如初生的稚兒;他具足無量功德,以口宣說心中所繫念微妙廣大的法義;慈悲、仁義、謙讓的胸懷,意志和雅,所以能通達自覺覺他的菩提大道。

第十三〈勸持品〉

59.世尊導師,安穩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世尊是三界的導師,能讓所有的人天得到安穩;聽聞佛陀為我們授記,我們已全然安心,具足一切了。

60.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

菩薩不惜自身的身命,一心只為解除眾生的苦難,他所珍惜的是無上正覺之道,故發願:「生生世世遵循並護持佛陀所囑咐的。」

第十四〈安樂行品〉

61.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大菩薩心住於忍辱中,如大地安穩無憂,心性柔和溫順而不粗暴,亦不煩惱驚恐。

62.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在無人的空閑處,菩薩修攝自己的心,如須彌山般安穩常住不動。

63.菩薩常樂,安穩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

菩薩心常安樂、無所畏懼的為大眾說法;住於清淨居所,且能為疲倦、無依的眾生,布施床座,讓他們的身心得以養息。

64.入於佛道,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

想要進入佛道,不能有懶惰、懈怠之心,要有精勤的正念,遠離各種憂悲苦惱。

65.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

智者能安住於忍辱中,並調伏妄心,令心住於法樂中。

66.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疑。

對於三世諸佛,視同自己無上尊貴的父親,要恭敬不能有憍慢之心,如此,入大眾說法,才能無有障礙。

67.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不生貧窮,卑賤醜陋,眾生樂見。

誦讀《法華經》的人,心中無有苦惱憂悲,也能遠離病痛,臉色健康潔淨,面相端正莊嚴,不生貧窮卑賤的家庭,眾人樂於親近。

第十五〈從地踊出品〉

68.單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從地踊出的難以計數的千萬億菩薩裡,連孤單沒有眷屬、平時只樂於獨處的菩薩,也都來到佛陀這裡,數量甚至超過前面的菩薩呢!

69.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

佛陀所言絕無不實之語,他的智慧如大海,深廣無法測量,他所證得的第一義諦之法要,更是甚深叵測,難以衡量分別的。

70.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踊出。

菩薩在人間修行,不會被五欲六塵世間所染著,就像蓮華雖根植於汙泥之中,躍出於水面,卻能芳香撲鼻,沒有汙濁的氣味。

第十六〈如來壽量品〉

71.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如果眾生發現如來常住不滅,便會生起憍慢放縱之心,甚至產生厭倦和懈怠,不會有佛陀住世是難遭難遇,應當恭敬珍惜的想法。

72.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佛陀為了度化眾生,才方便示現涅槃;其實他(法身)沒有滅度,是常住於世,恆在說法的。

73.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

我見許多眾生身陷苦惱中,但先不現身,令他們生起渴仰之心;當他們有所需求,渴望得到解脫痛苦時,我才出現為其說法。

74.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凡有修行諸功德,心地柔和、質樸、正直者,就能見到佛身,聽聞佛陀說法。

第十七〈分別功德品〉

75.雨栴檀沉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

栴檀香木的細末如香雨飄落,也如小鳥由空中飛下,散布供養給諸佛。

76.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

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時,以安忍調伏其心。惡人來加害,心如大地不被吹襲傾倒。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