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職場 | 人間福報

生活

【國際職場最前線】遠程招聘 不再僅靠履歷通關

文/Sunny 全球數大科技業龍頭,在2023年1月份,大動作進行全球裁員潮,使得合計至少有5萬名曾經令人欣羨的「FAANG新貴」,被重新打回求職市場謀取新工作,然而經過疫情洗禮,職場應試的遊戲規則已徹底改變,如果不能熟悉、適應遠程面試,將很難憑藉履歷找到新工作…… 2020年是因Covid-19大流行而舉世萬事艱難的一年,當來到後疫情時代的2022年底,似乎即將脫離病毒陰霾,沒想到幾家知名的大型科技公司,竟相繼於2023年初進行大規模裁員。 令人感到震撼的是,這次大刀闊斧進行的高科技裁員潮,竟然是由FAANG科技巨頭公司領頭,在今年1月短短前3周,全球就有超過5萬人被裁員、資遣了! 科技巨頭大動作裁員 什麼是FAANG公司?FAANG是一個首字母縮寫詞,指的是5家最受歡迎和股價表現最好的美國科技公司。分別是:Meta(以前稱為Facebook臉書);Amazon亞馬遜;Apple蘋果;Netflix網飛;和以前名為Google的Alphabet。 近2年,FAANG公司名稱,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如:Facebook現在是Meta Platforms,Google現在更名Alphabet,但首字母縮略詞FAANG仍然存在,也被業界廣泛使用。 但隨著Netflix近期股價爆跌、失去投資者的青睞,以及另一家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的實力一直不容忽視,一些人開始談論另一組類似的首字母縮寫「MAMAA」,分別代表著Meta、Apple、Microsoft、Amazon和Alphabet。 薪資福利曾令人欣羨 FAANG等5家公司,除了在消費者中廣為人知之外,其股票也幾乎全是世界上總市值最大的企業霸主。FAANG公司在國際職場上廣傳的:工程師年薪千萬、多元優厚的員工福利、自由又夢幻的工作環境……導致不論是進入FAANG公司或是MAMAA公司,一直以來是年輕人的夢想與最愛! 然而,2023年才剛開始,科技業大動作裁員潮背後顯現的企業經濟,似乎表現並不樂觀,各大企業相繼提前縮減人力成本,持續推進「全球裁員」趨勢。 離職者身心備受衝擊 例如最近Microsoft裁員1萬人,及Google也裁減全球總員工人數6%(1萬2000人)的全球縮編行動,裁員潮影響、涉及公司內的各個部門,甚至被認為「帶有毀滅性的影響」,對員工個人生計、家庭和被資遣者的心理健康,都會產生嚴重影響。 此一大規模全球裁員潮,導致全球就業市場上的科技業求職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多。因為被裁員的人員中,不乏資深或甚至有超過10年以上年資者,可以想見這其中有很多人,已經多年沒有更新過他們的resume(履歷),而且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準備「再次求職」。 幾乎全改採遠程招聘 對國際職場來說,這是個淒涼和動蕩不安的時期,做為一位資深的國際人資顧問,我為那些受到影響的人表示同情,並提醒仍在積極尋找國際職涯發展工作者:人才招聘在Covid時代,早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與以前截然不同的「遠程招聘」(Remote Recruitment)面試方式,已被多元並普及化的運用了! 「後Covid時代」(Post-Covid)遠程招聘的多面向發展趨勢與快速轉變,令人感到驚嘆,求職與招聘再也不僅僅是要求應徵者準備好一張履歷而已。在過去的兩年間,新的招聘面試形式,因著遠程招聘的需求,添加或更改了如下的明顯形式: 熟悉視訊軟體及形式 ★幾乎全部改採遠程線上視訊面試(Remote interviews)。 運用如:Microsoft的TEAM meeting , Google的Google Meet,Zoom雲端視訊會議……等軟體,是目前企業慣用的面試視訊工具,一般使用者均可在線上免費下載使用! ★採用遠程視訊提問與各類線上測評(Remote video application questions and assessment system)。 ★錄製影像視頻作為招聘過程的一部分(Recording a video as part of a recruitment process)。 線上測評更體現實力 據觀察,大多數求職者並不容易適應線上視訊面試,因為這除了需要提前確認設備都準備好外,也要確實且提前準備及掌握好應用程式的軟體,以及網路連線狀態…… 遠程招聘所使用的應用程式中,不論視訊提問或是線上測評,有時可以是非常有趣和好用的,例如:職業心理測試、人格特質的分析,和語文程度的評估……等。 這些測試或評鑑完的結果,往往比簡歷上的文字,更能「真實」體現出面試者的實力與背景分析;此外,這也更能讓個性閃耀的候選人,有更多機會展示他們的職能與特質,但另一方面,這也會給求職者帶來無可迴避的莫大壓力。 (本文作者為國際人資專家,現居於德比荷邊境) 真實做自己 耐心待伯樂 一般來說,視訊軟體的功能,在電腦版、網頁版看起來會較完整,所以建議求職者,盡量使用桌上型電腦作為視訊面試的標準設備。因為若是面試官要求做特定的操作,卻因為使用手機面試而無法操作,而造成面試過程變得慌亂,很可能直接損害了你的專業表現,便可能會失去進一步面試的機會。 同時,一些過去未使用過的新面試技能,建議最好盡可能事先重新學習, 例如: ★線上或線下錄音或錄影(Recording) ★線上演示或線上分享資料(Presenting) ★螢幕前自在展現笑容(Laughing in front the monitor) 更重要的,視訊面試雖然面試官只看得到你鏡頭前的樣子,但仍建議穿著打扮,還是要比照實體面試──著正式的服裝與妝髮,這樣也可以幫助求職者,在整個面試過程,呈現更專業的狀態。 此外,在視訊面試或任何面試中,展現笑容本身就是一種技巧,幽默可以讓壓力大的面試過程變得比較輕鬆。其實面試過程中,雙方可能都會意識到,另一方──不論招聘官或求職者,其實也同樣感到緊張。 面試過程,最終主要目的是想更多地「了解」人才,而不是「審問」人才 。所以面試時一個隨意的話題,或一個簡單的笑話,當面試者笑了,招聘人員應該也會跟著笑,氣氛就會輕鬆一點,面試成功的機會就更高了。 不管遠程招聘的發展如何,在任何面試情況下,做「你自己」很重要。這雖然是很陳腔濫調的建議,但其實背後就是要你「做你自己」,才能更多的展現你的真實性,得到最適合你的工作。「你就是你,永遠不要為了謀職,而刻意改變成另一個人。」

MORE

北美職場 高薪搶人才

文/派翠西亞 根據外媒報導,隨著疫情遠揚,美國就業市場迅速回溫,但各行各業卻不約而同面臨「缺工嚴重」的窘境,美國勞工部也進一步統計指出,美國每位失業者,平均有1.9個工作機會在等著他。 報導中提到,一名美國費城的大學生,去面試壽司連鎖店的工讀生,不但5分鐘就被錄用,而且他得到的時薪為每小時20美元,遠高於當地法定最低工資7.25美元;此外他介紹了2個同樣沒有壽司店工作經驗的同學也都被錄用,所以他還可以獲得每人500美元的介紹費。原因無他,壽司店實在找不到有經驗的師傅,只好採用有意願的新手員工。 這則報導聽起來令人吃驚、意外,不過這樣的現象似乎正在全美國各地持續發生。 美國勞工部去年9月公布雇用調查指出,非農部門的雇用需求為1071.7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測的980萬人。據估算,每一個失業者,大約有1.9個工作機會在等著他,也由於企業一直苦於找不到人,導致薪資明顯上升。 此現象最明顯的,特別顯現在旅遊產業上。去年夏天起,美國民眾就迫不及待想出遊,卻發現不少航空公司班次取消,原因是「機師人手不足」,目前北美地區的機師缺口,就高達8000人。 美國這幾年因為疫情之故,加上軍方大量使用無人機參與作戰,軍事飛行人才大量減少,使得不少航空公司找不到駕駛員,迫使航空公司不得不降低門檻,也開辦自家飛行學校,培養大批生力軍進入航空產業。 聯合航空執行長克比坦言,疫情前各公司就很缺機師,疫情爆發後更有上千名資深機師順勢退休,航空業根本沒有辦法快速填補機師空缺。今年初,北美航空業想要雇用1萬3000名飛行員,但過去10年總計也只有5000到7000人加入,缺額情況十分嚴重。 更令業界憂心的是,機師缺口還在不斷擴大,而且預估2025年,人力缺口將達到3萬名,因此航空業已計畫在未來4年,為機師逐步加薪34%,快速吸引人才投入航空業。 微軟總裁史密斯表示,美國企業正面臨人才荒的新時代。以往美國每5年約有500萬名新鮮人投入就業市場,但近年已減至200萬人,未來還可能進一步減少。除了人口結構因素外,政府疫情期間給予援助、民眾擔憂染疫與照顧孩童等需求,都導致美國目前勞力短缺情況。 因此職場專家預測,隨著進入就業市場人數大量下滑,高薪搶人可能成為常態。事實上,這波薪資通膨,已在2022年才投入職場的新鮮人身上顯現。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金融、科技與管理顧問行業,當地不少大企業,給去年才大學畢業的無經驗員工,開出10萬美元起跳年薪,約合台幣近300萬元。此一固定薪資,還不包括一些額外紅利。人資顧問公司也指出,自疫情流行以來,20幾歲的新鮮人1年賺10萬美元已成為常態。

MORE

百萬缺工潮成常態

文/珮潔 缺工問題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普遍面臨的困境,台灣也出現同樣的狀況。據去年9月的一項統計,光是單家人力銀行全站工作機會數,就已達101.7萬個以上,創下歷史新高…… 事實上,從數年前中美貿易戰開始,不少台商回流,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逐漸增加;又因遇上疫情,不少國人提早離開職場,在在擴大缺工的嚴重性。 也有專家指出,缺工主因還包括戰後嬰兒潮世代開始退休,但新世代出生率年年創新低,因此預測未來人力缺口會愈來愈嚴重,缺工情況將成常態。 各行各業缺工缺人才 「不止餐飲業缺工,各行各業都遇到人力不足問題。」事實上,從台灣勞動力人口結構進行分析,企業並不只是找不到「人才」,而是年輕人真的變少了,所以連不少待遇、福利俱佳的大企業都找不到人,更遑論中小企業想要補足缺額?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統計指出,隨著少子化影響,44歲以下的人口正在逐年遞減,45歲到64歲以上的勞動力人口,占比增加到了37.91%,顯示台灣整體核心勞動力正在逐年老化。 勞動力老化形成缺口 國發會統計指出,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從2016年就開始減少,那年最高峰時還有1737萬人,之後便陸續減少,加上現代人想追求「第三人生」,影響一部人的勞動參與率和就業意願,使得勞動力大量流失。 據統計,2010年時勞動力年齡還集中在25~34歲,2020年時已提升至35到44歲,但展望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會持續往後遞延,一旦這些人屆齡退休,勞動力將出現龐大缺口,未來不僅缺工,更缺乏年輕人口投入。 虛位以待持續事求人 yes123求職網近日發布「解封轉職潮與復甦缺工潮調查」顯示,高達83.3%企業表示,目前屬於「缺工狀態」;這當中又有36.4%的公司指出,人力達到「異常吃緊」。 yes123求職網認為,雖然企業仍「保守謹慎」看待今年市況,招募動作採取「滾動式調整」,不過仍看好解封後的勞動市場,持續處於「事求人」狀態,缺工嚴重的行業,呈現「價量齊揚」榮景:起薪增加,職缺數也增加。 顧客回流員工補不齊 104人力銀行也表示,雖然全球景氣不確定因素升高,很多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卻並未衝擊國內就業市場。該平台去年9月,工作機會數便達101.7萬個,創下歷史新高。 缺工行業中,以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人才缺口最大,疫後解封大爆發的住宿、餐飲、旅遊、休閒、運動業等民生消費產業,也大幅徵才。 職場專家指出,目前的情況是:不少餐廳好不容易在疫情的兵荒馬亂中存活下來,但在國人能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用餐人流迅速歸隊,但餐廳員工卻不如過去好找。 祭出高薪福利吸人才 以餐飲百貨業集中的台北市東區為例,以前兩個星期就能找到人手,現在可能要一、兩個月,所以在銜接上常會出現空窗危機。業者還發現,疫情之後不少年輕人不想外出工作,或想自行創業,都使缺工問題短時間難以解決。 獵才顧問也指出,近3年「有經驗的各類工程師(約3~10年的資歷)」基本年薪漲幅約3成,甚至有人拿到千萬獎金。企業想要招募中高水準工程師,必須有「付出高額報酬」的心理準備,因為每個工程師手中的offer(職缺機會)都和參考書一樣厚。 換句話說,過去是「人求事」,現在則是「事求人」。想要吸引優秀工程師,不僅是薪資要好,福利、休假、調薪機制、辦公室環境,甚至連HR的印象分數,都要考量進去。

MORE

年後重新出發? 梳理清楚 再評估去留

文/Peggy Sha 一年又要結束了,不少基層員工正在一邊倒數領年終的日子,一邊在糾結到底該不該準備換工作。而身為主管的人,平日身上總是背負著各種責任,有一大堆要忙的事情,一心想離職卻沒有時間好好思考這件大事,遇到此時難免徬徨。 來自美國的多位職場專家,提供3種情況,幫助在職場已小有成就的男女,判斷到底是不是該開口提離職了。 意欲離職卻感到迷惘 據微軟在美國進行的一項針對3萬人的大型調查,發現有將近一半(46%)的在職員工,正在考慮於後疫情時代轉職或更換領域。不過,對於工作小有成就的專業人士或管理階層員工而言,要跳脫既有舒適圈,阻力有時比想像中得還要巨大。 很多人在面臨「該不該辭職他就」的年終關卡時,常不知該如何評估現況並突破盲點,所以在開口提離職前,不妨先檢視自己是否遇到以下4個「症頭」,再以專家提供的3原則,做為職涯評估的準則。 在職涯輔導的過程中,來自IMD的教授與副教授Bill Fischer、Heather Cairns-Lee歸納出了4種在高階領導者身上常見的症頭。 專業領導者常見4症頭 第一種:凡事都「太靠自己」。大部分的領導者都具有非常強大的獨立工作能力,然而,這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很難得到他人的反饋或是向外尋求幫助。 第二種:「過度思考」常是專業人士、領導階層需要克服的難關。對於領導者來說,敏銳的邏輯和分析能力非常重要,然而,過度思考卻也容易讓人忽略一些直覺或感官上的線索,讓自己聽不見內心真正的聲音。 第三種:過度「追求正解」導致擔心、懷疑、執著。追求「正解」(標準答案)是許多人從小被教導的準則,但這些人往往忘記了,生活與職業選擇其實沒有唯一答案。 第四種:最後,最大的魔王關卡則是「拖延」。身為高管,身上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責任和緊急工作,這些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容易讓小有成就的專業人士及小主管,專注眼前而忘了未來的長期規畫。 先排除迷障再行判斷 也正因為這4種常見思惟,所以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某些人常會想要一拖再拖,或逃避模稜兩可、難以預料的情況及決策。 話說回來,究竟該如何判斷該不該離職?除了內心的心魔之外,還有許多因素也會阻止人們離職的腳步,比如說還沒找到下一份工作、擔心薪水沒著落等。而有些時候,離職的念頭來了,則會擋都擋不住。 美國職涯專家Alison Doyle建議,如果正處在負面情緒中,就不該匆促決定生涯前途,想辦法回家冷靜一下;而若是因為很久沒休假才想要離職,也不妨把假通通給它請下去,還自己一段能冷靜思考的空間,再思考離職是不是真心的選擇。 嘗試改變找出新轉機 其實,對於轉職深思熟慮並非壞事,但上述提到的職場4個「症頭」,在一般情況下是相當常見影響工作開心與否的職場特質。有時,我們只是需要一個改變,比如尋求他人的意見,來擺脫單打獨鬥、用思想練習找到內心的聲音,或是透過實驗去確認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就感來源。 無論是因為現實因素,或是上面提到的心理門檻,而無法離開原本的職場,都可以嘗試跨出第一步,去梳理自己對於職涯的想法,或許也會有些新的啟發,讓自己能在真正適合的地方發光。 (本文原載於「科技橘報」) 這些情況下 應考慮離職 當真實遇到了以下幾種狀況,專家認為:離職或許會是更好(更明確)的選擇: 1. 工作成長進入停滯期 當工作變成平平無奇、水波不興的日常,無法讓你獲得成長時,可以先嘗試做出一些改變,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工作,或是小小的轉換一下推動的方式。若是這些改變仍然沒有任何效果,那就該move on了。 2. 長期疲憊兼缺乏動力 如果每天都得「強迫」自己去上班,想到工作便感覺疲憊不堪,這份工作可能是太操勞,不然就是根本不適合你。假設想到工作就讓你痛苦,那就應該考慮拋下它。畢竟人生苦短,本來就該將時間花在值得的事物上。 3. 工作環境有毒難防避 所謂「有毒」的範圍其實很廣,可能是企業本身的文化與你的相衝突,也可能是同事或上司對你言語羞辱、情緒勒索甚至是精神控制。如果這份工作影響到你的身心健康,請不要猶豫,早點轉身離開。 事實上,台灣的職場專家也證實,絕大多數離職者通常不是因為「做不來」、「對公司不滿」而離職,將近7成至8成的人,是因為和上司或同事「處不來」、「無法合作」,或遭到不平等的對待,才會動念想要離職,或乾脆憤而提出辭呈,且不接受更高主管慰留。 當自己的啦啦隊! 想找回工作熱情,擊退工作倦怠,首先要能成為「自己的啦啦隊」,也就是說:當工作不開心,也失去了工作成就感,又不知該如何突破時,不妨以下列幾招來找回工作樂趣,同時為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擊退工作倦怠。 1.跟自己聊個天 心情煩悶又找不到家人、朋友聊聊時,不妨找個靜謐的空間,放上舒服的音樂,好好跟自己對話,瞭解自己的想法,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透過這幾個問題,找出工作對我們的意義: .部屬或同事敢對你說出真話嗎? .為什麼要工作?想從工作裡獲得什麼? .當初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原因是否還存在? .有哪些事情會讓我感到有成就感?哪些事情會讓我很開心? .如果我失去現在的工作,最糟糕的狀況是什麼? 2.對自己說一聲「辛苦了!」 當主管從不曾表揚或感謝你的努力和付出,不妨拍拍自己的肩膀,當一回自己的嘉獎員吧!準備一個小本子,每天睡覺前花 10 分鐘的時間,回想一下今天工作的內容,然後找出開心、好玩、突破或創新、有成就感的點……把當時美好感覺記住,並嘉獎自己「今天也做的很棒!」 3.何妨來個小冒險 利用周末或閒暇之餘,幫自己安排些小冒險吧!讓自己從快樂的事中,接觸平常工作中不會接觸的領域。透過這些小冒險,會有機會和不同的人對話,幫助開拓視野,產生新的刺激,也才能開發不同的可能性。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