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態 | 人間福報

生活

綠蠵龜回小琉球產卵 海保署裝發報器掌握洄游動態

【中央社高雄訊】海保署昨天為今年第1隻產卵綠蠵龜安裝衛星發報器。這是海保署首次在小琉球進行產卵母龜洄游追蹤,期待透過後續定位回報資訊,了解產後洄游路徑及覓食棲地。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咾咕嶼協會昨天在屏東縣小琉球肚仔坪為今年第1隻產卵綠蠵龜(Chelonia mydas)安裝衛星發報器。這是海保署首次於小琉球進行產卵母龜洄游追蹤,期待透過後續定位回報資訊,提升對小琉球產卵母龜於產卵期間、產後洄游路徑及其覓食棲地的瞭解。 海保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民國102年首次紀錄編號TW4425母龜在小琉球上岸產卵,此後平均每2到3年都有上岸產卵紀錄,今年牠第5度回到小琉球產卵,經量測其背甲直線長達116公分,相對高於111年5隻產卵母龜平均值(104公分)。 海保署指出,這隻母龜已在4月產下3窩卵,等待牠第4次上岸產卵時裝設衛星發報器,試圖了解產卵期間洄游範圍,以及產後洄游路徑。台灣咾咕嶼協會為了讓海龜有乾淨產卵環境,9日在肚仔坪沙灘辦理淨灘活動,共清出245公斤垃圾,沒想到當天晚上編號TW4425母龜就上岸產卵。 海保署說明,今年委託台灣咾咕嶼協會辦理「小琉球產卵母龜生殖暨周邊海龜調查」,自3月進行產卵母龜生殖監測,並在4月3日記錄到爬行痕跡與疑似原地覆沙,直到4月17日確認此為編號TW4425的產卵母龜,協會也在卵窩放置溫度計,希望記錄全球暖化對於稚龜雌性化影響。 小琉球在102年有2筆產卵母龜產後洄游紀錄,一隻繞過台灣南部沿著黑潮往北,一隻穿過台灣海峽往中國沿岸游去,期望這次的衛星追蹤可以了解這隻母龜產後的遷徙路徑,作為規畫海龜保育措施參考。 海保署呼籲,每年5到10月是台灣地區海龜繁殖季節,澎湖望安、台東蘭嶼跟屏東小琉球都是重要產卵棲地,民眾海域或沙灘遊憩活動時務必留意。

MORE

漫步森林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南部的哈雷,遊人十三日走在當地知名的哈勒布森林,一旁是美麗的風信子。圖/法新社

MORE

蜜源作物開花不佳 蜂群納現金災害救助

【本報台北訊】今年初荔枝及龍眼開花率不佳,各地蜂蜜產量大減,許多蜂農在血本無歸下呼籲蜂蜜減產應納入天然現金災害救助。農業部預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第六條修正草案,公告蜜源作物減產達一定比例時,全國蜂群將納入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荔枝、龍眼為台灣栽種面積最大的蜜源果樹,開花時因流蜜量較其他同期開花植物大,且含天然單糖量高,蜜蜂對荔枝、龍眼具高度偏好性,為國內蜂農春季主要蜂蜜生產的蜜源,佔蜂農收入7成以上。 本次天然現金在害救助修正在於主要蜜源作物如荔枝、龍眼等開花率不佳,蜜蜂採集區域受限下造成蜂群缺糧明顯受損,因此得依該作物開花率低於5成的直轄市、縣(市),種植面積合計超過全國總種植面積7成時,公告全國為蜂群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農業部農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表示,過去天然災害救助的災害包含颱風、豪雨、寒流、乾旱等,但並未包含蜜源作物減少導致的災害,今年1月到3月國內龍眼花和荔枝果樹產區,因生育氣溫未達發芽分化條件,普遍開花率低於5成,使得蜜源大大減少。 陳怡任指出,當蜜蜂採蜜時若缺乏蜜源時,蜂群間會出現爭奪廝殺,進而致蜂群消耗壽命縮短,甚互咬致死,勢必造成蜂群受損。本次修正將追溯今年1月1日以後發生的天然災害均適用,也縮短預告期限為7天,會盡快完成修正。

MORE

黑翅蟬 白天上演羽化秀

立夏剛過,天氣轉熱,南台灣的蟬隻已開始羽化。其中黑翅蟬俗稱「紅娘子」、「紅鼻蟬」,是低海拔常見的中型蟬,身上的紅、黑色彩是自然界演化出來的「警戒色」,因此不怕天敵,可在白天蛻變羽化。文/記者江俊亮

MORE

外來斑腿樹蛙擴散 林試所針對生態敏感地區加強管控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受到了外來入侵蛙類的威脅。林試所今天指出,近10至20年間台灣出現5種外來蛙類,包含亞洲錦蛙、海蛙、斑腿樹蛙、海蟾蜍以及溫室蟾等,其中斑腿樹蛙繁殖能力強,研究發現同一棲地的原生種布氏樹蛙鳴叫聲相對減少,未來將針對生態敏感地區採取管控措施。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表示,外來蛙類的入侵對台灣生態系統造成問題,牠們有些經由人類有意或無意的帶入台灣,有些是作為寵物引進後被丟棄或逃脫,有些是隨著景觀植物或貨物來到台灣,過去曾發現美洲牛蛙,近年又新增5種。 比起原生蛙類,斑腿樹蛙在繁殖能力上有著很大的優勢,林試所指出,班腿樹蛙每次產卵數量可以高達近千顆,讓牠們快速佔據棲息地,並對原生蛙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壓力;且斑腿樹蛙與原生蛙類之間存在著競爭,斑腿樹蛙蝌蚪的數量可能導致原生蛙類的食物短缺,影響牠們的成長與生存。 林試所說明,斑腿樹蛙中型蛙體長大約5至7公分,外型與原生種布氏樹蛙非常相似,除了後腿內側的花紋上能區分之外,外觀不易辨識;但斑腿樹蛙的叫聲像機關槍一樣的快速連續「噠噠噠噠」,比布氏樹蛙的叫聲快上許多,兩者在叫聲上有非常明顯的不同。 林試所提到,當斑腿樹蛙入侵之後,原生種布氏樹蛙的鳴叫聲明顯減少。研究人員分析了2015、2019與2023等3年在翡翠水庫周邊的聲景監測資料,發現斑腿樹蛙的叫聲越來越多,而與牠們生態習性相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則越來越少,目前仍需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制定相應的策略,保護台灣的原生蛙類。 東華大學教授楊懿如與其研究團隊的「外來種斑腿樹蛙控制與監測計畫」報告中指出,除了台東縣以外,斑腿樹蛙已經在全台灣擴散,目前已進入「長期管理」的階段;從長遠來看,通過持續監測外來蛙類的分佈和數量,可以預測受威脅的生態敏感地區,並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控制。 此外,透過向公眾宣傳外來入侵蛙類對原生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加強飼主正確觀念,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從源頭上減少外來入侵物種的傳播。 林業試驗所表示,未來將加強對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通過保護牠們的棲息地,以及控制外來入侵蛙類的擴散,可以減輕外來入侵物種對原生蛙類生存的影響。同時,針對受外來入侵蛙類影響較大的區域或是重要的原生動物棲息地,可以進行外來蛙類的清除和管理工作,以恢復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 隨著全球貿易的增加,各國都面臨著外來入侵物種的問題。林試所說,外來蛙類對台灣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威脅,但通過適當的管理措施和社區參與,可以降低外來蛙類對原生蛙類以及生態系的影響,保護台灣獨特的原生動植物和多樣的環境。

MORE

赤腹游蛇保育升級 改列瀕臨絕種保育類

【本報台北訊】過去常見於池塘、草澤、水田等淡水溼地的赤腹游蛇(Trimerodytes annularis),近50年來因棲地消失及農藥汙染等因素,導致族群岌岌可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將赤腹游蛇提升保育等級,由原本珍貴稀有改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今(2日)公告生效。 林保署表示,赤腹游蛇過去廣泛棲息於台灣西半部低海拔溼地、草澤、水田及池塘等淡水域環境,1970年代以前被視為台灣常見的蛇種。然而因使用農藥及低海拔溼地、草澤等天然棲地陸續因土地開發而大量消失,赤腹游蛇於2008年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林保署指出,2009年委託專家學者進行為期4年的全台灣半水棲蛇類族群分布調查,發現新竹以南的赤腹游蛇族群恐怕在調查之前早已消失殆盡,而台灣北部殘存族群數量更是岌岌可危,分布更為稀少。 林保署說明,針對保育赤腹游蛇已和多個單位擬定保育行動計畫,同時推動的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是由政府提供「生態薪水」給協助維護瀕危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生產者與在地居民,讓保育成本不再只由農民或在地居民承擔。 赤腹游蛇現已於2023年納入生態服務給付標的物種,只要在現存赤腹游蛇族群分布範圍之農牧用地,農地面積至少100平方米(0.01公頃)以上,全期農地維持蓄水,且全期農作不使用除草劑、具水生物毒性農藥、油劑與皂素類的防治資材,每年每公頃核發最高3萬元獎勵金;若進一步營造適合的棲息環境如埤塘等,經執行機關評估確認具備赤腹游蛇可棲息利用的條件者,每人每年再加發最高3萬元的獎勵金。

MORE

野保法修法僅全面禁獸鋏 動保團體籲包含山豬吊等獵具

【本報台北訊】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在本周四(11日)審查「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中「全面禁止使用獸鋏等」,許多動保團體今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傷害野生動物不只獸鋏,也應包含更具殺傷力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套索陷阱等獵具,呼籲朝野修法勿玩半套。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動物共生聯盟、台灣愛狗人協會、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等今天發表聲明呼籲,朝野修法勿玩半套,傷害野生動物不只獸鋏,也應包含更具殺傷力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套索陷阱等獵具。 動保團體指出,2月15日行政院版本第十九條並未禁用山豬吊,而部分委員版本除禁用之外,並沒有禁售、製造,也未包含電商販售平台,另現況相關罰責還是只限於罰保育動物,動保團體呼籲應涵蓋一般野生動物,否則修法後又開一個大漏洞,動物的生存權還是受到極大威脅。 動保團體推估,以僅剩約500隻珍貴的保育動物台灣黑熊為例,據統計近四年來共16隻遇難、其中5隻死亡,光去年數量更攀升高達9隻,監察院也因此主動啟動調查。 該聲明指出,自2020年10月林保署消極的推行交換精準改良獵具,主要在仿造日本縮小踏板直徑預防黑熊誤踩,但其他線徑、壓力調整、限位器等改良機構實際上也無法證實能防止誤捕其他野生動物,且獵具再怎麼改良,如果沒有可落實執行管理的控管機制,勢必如同過去一樣造成動物傷亡慘況完全失控。 動保團體表示,禁止使用補獸鋏及金屬套索陷阱山豬吊等非人道、無差別捕捉陷阱器具已是全民共識,但應全面禁用、持有、販售、製造、陳列及輸出入,才能杜絕利用漏洞傷害野生動物之不法行為。而販售禁止之陷阱管道應包含廣告、網際網路等電商平台。 此外,依本法例外使用捕捉野生動物方式,不管農損或原民祭儀等,皆不得利用捕獲之野生動物進行宰殺、加工、販售及其他營利行為,以杜絕利用漏洞造成野生動物傷害之不法行為,並行商業營利之實。 該聲明強調,另違規行為人使用之工作物、施工材料及機具,亦應納入沒入範疇,以避免違規行為人心存僥倖,動保團體長期關注補獸鋏及金屬套索陷阱山豬吊等非人道、無差別捕捉陷阱器具對動物造成傷害,高度關注此一修法過程。

MORE

把關供水安全 防震後降雨原水濁度飆升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擔心強震後降雨會導致原水濁度飆升,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副分署長林玉祥今(4/7)日指出,一旦掌握到高屏堰濁度達到8000NTU、甲仙堰達1200NTU以上都將會減量取水到南化水庫,改用伏流水備援,以確保民生用水水質正常。 林玉祥表示,因應花蓮大地震,南水局加速各項水利設施巡檢,並以無人機巡查邊坡、護岸及水庫,同時進行防汛整備維護工作;目前檢視各項水利設施結果為功能正常,因應餘震並持續加強監控測水庫集水區及邊坡區。 他表示,南水分署針對水庫旁邊坡的檢視,如曾文大壩左岸茅埔地滑區,全面進行震後巡查有無異常變化,也針對甲仙攔河堰堰區右岸國有林崩塌潛勢區進行地貌目視、空拍巡查,植被有無完整或崩塌等改變,並派員持續巡檢、觀測監測儀器以監控其數據變化。 氣象預報,近日天氣變化,會出現大雨,分署擔心強烈雨勢沖刷,恐會挾帶因地震崩落的土石與雜木導致原水濁度飆高等,所以會有專人巡檢與移除雜物。 另有24小時監看CCTV及儀控設備數據比對,一旦高屏堰濁度逾8000NTU、甲仙堰濁度逾1200NTU,就會減少原水取用量,並增加伏流水的使用比率,避免豪雨沖刷造成民生供水的濁度。 圖/水利署提供 分署表示,南部用水已採多元供水,且有備援措施,例有伏流水、抗旱水井等,其中高屏地區興田伏流水有10萬噸、抗旱水井124口,最多可取水約32.1萬噸等。分署說,因應颱風、豪雨或地震帶來的水資源供應問題,已擬定因應措施,足以調度正常供水無虞。

MORE

台灣林地野生動物出沒調查 這三種動物最易曝光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林業保育署今天公布長期監測資料,8年間在所屬國有林地區設置自動相機,總計攝得48萬餘張野生動物照片,數量前三名為山羌、獼猴、鼬獾;另台灣水鹿拍到之樣點比例在8年間上升至30.66%,其活動範圍從以往的中、高海拔已向下擴散到接近平地的低海拔地區,最低分布紀錄是海拔135公尺的高雄市杉林區。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15年9月開始在國有林地區設置紅外線自動相機進行野生動物監測,近幾年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教授翁國精、嘉義大學副教授劉建男、中央研究院等單位協助,在不同海拔區域擴大增設相機,已有387處監測樣點,可長期監測中、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的族群變動情形。 林業保育署指出,此項野生動物長期監測系統的樣點設置與資料下載,由林業保育署各分署的森林護管員執行,從基本的相機設置、換電池到影像資料回收、影像動物辨識,都採標準化作業模式,降低對野生動物的干擾,經多年資料累積及統整分析,才能獲得可觀的具體成果。 據林業保育署統計,從2015年9月至2023年7月累積的影像紀錄已逾1億2千4百多萬小時,共拍攝約48萬張有效相片,由於各物種攝得的相片張數能反映其相對豐富度,今日也公布入鏡最多的前十名。 依序為山羌(28萬7957張)、獼猴(5萬4359張)、鼬獾(4萬8389張)、松鼠(1萬8470張)、白鼻心(1萬5731張)、食蟹獴(1萬2334張)、水鹿(1萬2146張)、野山羊(1萬371張)、野豬(6700張)、麝香貓(6264張)。 林業保育署指出,由於自動相機拍攝的主要是在地面活動的動物,因此獼猴與松鼠的相對豐富度會被低估。圖為台灣獼猴。圖/林業保育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表示,野生動物的相對豐富度和其趨勢的長期變化,是保育決策的重要參考;例如2019年依據野生動物資源評估現況,將山羌、台灣獼猴、白鼻心等3種哺乳動物由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曾有民眾擔憂這些物種未來是否會因遭受過度獵捕而需要保護。 而林業保育署說,從長期監測的結果顯示,山羌的OI值(相對頻度),2019年時是19.4,至2022年增長至31.4;同樣期間,台灣獼猴的OI值由3.85增長至5.43,白鼻心的OI值由1.26增長至1.33,顯示3種動物的族群狀況良好。 此外,台灣水鹿為保育類野生動物,雖也是原住民的傳統狩獵物種之一,其OI值仍由2015年的0.61 增長至2022年的1.79,族群豐富度逐年上升;而且水鹿被拍到的相機點位數,也由2015年的1.63%,上升至2022年的30.66%。 林業保育署指出,過去水鹿多分布在中央山脈的高海拔地區,近年來逐漸下擴,在海拔1000至2000公尺範圍的族群豐富度增加趨勢最為明顯,且持續往低海拔山區接近,監測相機拍攝到的最低分布紀錄是海拔135公尺的高雄市杉林區。 自動相機監測除了能了解物種分布及族群趨勢以外,也能獲知動物的生理周期或動物行為,林業保育署以水鹿為例,其全天皆會活動,但以清晨4至6點為高峰;每年春季是公鹿長茸角的季節,之後茸皮退去便進入硬角期,也是水鹿的繁殖季,幼鹿則多在天氣最為炎熱的夏季出現。 圖為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之台灣黑熊。圖/林業保育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補充,台灣黑熊被拍攝到的紀錄也越來越多,族群豐富度的OI值逐年上升,更多次拍攝到小熊或母熊攜帶仔熊的照片,不僅代表族群分布範圍變廣,也顯示其繁殖狀況良好。 林業保育署表示,自今年起將再大幅增設自動相機點位,使野生動物的長期監測能從國有林地區擴大到全台的淺山丘陵與平原地區,以掌握全國更多的野生動物族群變動趨勢,以制訂更精準的野生動物經營管理政策。

MORE

2024世界竹博覽會 雲林竹療育登場

【記者江俊亮雲林報導】2024世界竹博覽會雲林展區19日登場,主辦單位以「竹療癒」為主題,在古坑鄉草嶺石壁竹創森園區,打造全台首座森林療癒基地,搭配10座竹構裝置藝術,讓高濃度的負離子幫助身心放鬆,尋求環境永續與推動淨零減碳目標。 開幕儀式由雲林縣長張麗善主持,她表示雲林是這次竹博覽會中,唯一擁有自然場域的展區,呼應這次主題「竹療癒」,在為期10天的活動中推出竹林療癒工作坊、竹林療癒市集、螢光露營、石壁竹創森自導式體驗、竹療癒展覽等體驗。 張麗善指出,石壁竹創森園區有多達363種植物、196種昆蟲和83種鳥類,經台大實驗林團隊長時間監測和研究,證實園區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及高濃度負離子,能幫助人們放鬆身心,透過活動能與自然建立深層連結,修復身心靈,獲得內在的寧靜。 配合世界竹博覽會在台灣舉行,主辦單位在石壁竹創森園區打造「松竹廣場」、「瀞座」、「低語軒」、「風之舞台」、「五元二角」、「微風小築」、「明陣」、「靜思坪」、「穹頂竹棚」、「小柴軒」等10座竹構藝術設施,供民眾開啟五感體驗的療癒空間。 主辦單位指出,竹子生命力強韌,固碳效果良好,是一種能達到完全循環的植物,希望透過世界竹博覽會與其他國家交流,啓發更多對竹的關注與投入,讓竹文化進入民眾的生活之中,共同為環境永續和環保努力。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表示,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多項指標,活動期間有森林療癒師帶領體驗森林香氛、竹蟬笛童玩、森林戲劇、步行禪、瑜珈、頌缽音療等活動,提供不同以往的互動方式,期望參加者獲得療癒,身心平靜。

MORE
/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