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態 | 人間福報

生活

研究揭恐龍活躍地球逾億年演化 關鍵是成長快速

【本報綜合報導】恐龍繁衍興旺長達1億6500萬年,其演化如此成功,其中一個特徵就是牠們的成長速度,從暴龍那樣的大型肉食動物,到阿根廷龍那種巨大植食性恐龍皆然。 路透社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可追溯到最早的恐龍,阿根廷龍骨化石的顯微特徵顯示,牠們的成長速度與當今哺乳動物和鳥類相當。 這項研究本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第一作者明尼蘇達州麥卡利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古生物學家羅傑斯(Kristi CurryRogers)說:「快速成長讓有機體得以避免生命歷程中因長期體型小而帶來的危險,讓牠們一生中有更多時間繁殖,成為讓牠們代代相傳的進化適存法門。」 研究人員針對保存在恐龍骨骼中的模式,以及2億3100萬年到2億2900萬年前活在阿根廷西北部一些牠們遠親進行研究。 羅傑斯說:「微小的骨骼礦物晶體和蛋白質結構,以及血管和細胞組織,在在反應牠們的成長相對快速。當然,這些又濕又軟的部位早在幾百萬年前骨骼變成化石的時候就腐化了,但堅硬部分持續保留著那些濕軟部位曾經存在過的空間,讓我們重建並且比較不同動物的成長模式。」 研究人員研究的5種早期恐龍共同特徵包括用雙足行走、行動敏捷、有爪、手部具抓握能力並有尖牙。 其中3種為肉食性的艾雷拉龍(Herrerasaurus)、聖胡安龍(Sanjuansaurus)、曙奔龍(Eodromaeus),另外兩種則是體型火雞大小的始盜龍(Eoraptor)和顏地龍(Chromogisaurus)。 羅傑斯說:「由於這些恐龍和作為牠們遠親的諸多其他動物都有成長快速的特徵,在動盪環境中能夠成長快速似乎對大家都好。成長快速加上生理學、生物學和行為上的諸多其他獨特面向,很可能助恐龍一臂之力。」

MORE

罕見藍喉太陽鳥 驚豔現身

桃園市復興區櫻花盛開,前天鳥友在巴陵櫻木花道附近,發現台灣罕見的藍喉太陽鳥,轟動鳥友界。圖/拍鳥俱樂部何花拔提供

MORE

海洋教育向下扎根 海保署與2博物館續簽MOU

【中央社高雄訊】海保署與科博館、海生館有5年合作基礎,雙方今(22日)續簽合作備忘錄MOU,在「世界地球日」深化合作交流,加強推動海洋生物保育及科普教育,攜手開展全面性海洋保育工作。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指出,自民國108年4月22日與海洋相關博物館簽署MOU以來,開展一系列海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研究,推廣海洋保育教育,包含講座、工作坊、推廣活動、鯨豚調查救援及海龜收容野放等,以生動有趣方式向民眾傳播海洋生物保育重要性,激發民眾保育意識。 海保署表示,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建置「中台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預計今年7月開幕,中心將結合科博館海洋生物與生態、展示、科教等研究人員專業,整合館內原有海洋主題展示,宣導海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溼地保育理念。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續簽合作備忘錄(MOU),加強推動海洋生物保育及科普教育。圖為海保署與科博館合作建置「中台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圖/海洋保育署提供 此外,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收容中心合作辦理「傷病海龜收容照養、野放及保育宣導活動」,自109年至今年3月總計收容76隻,成功野放40隻海龜。 海保署長黃向文表示,與2大海洋博物館合作不僅在科學研究上互相支持,也共同推動鯨豚、海龜及珊瑚等海洋野生動物保育,透過展覽、活動、工作坊和科普教育等,提高民眾對海洋生物保育和海洋環境問題關注度和參與度,透過這次續簽MOU共同為未來海洋保育努力。

MORE

【草木堪為友】綠蔭如傘蓋的榕樹

文/德禪 榕樹是台灣常見的喬木,但要清楚辨認各種榕樹卻是件不簡單的事。榕樹有時是桑科榕亞屬植物的通稱,但有時也專指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榕屬,也稱為無花果屬,約有近800個物種,有喬木,有灌木,也有藤本,大部分是常綠植物。 這篇文章介紹細葉榕,也稱為正榕。株高可逾20公尺,樹皮灰白色,主幹粗壯而光滑,多分枝。枝幹具有多樹氣根,氣根接觸泥土後,能發育成支柱根;全株受傷時流出白色乳汁。 橢圓形單葉,互生,厚紙質或革質,全緣,葉基楔形,葉端有短尾尖突;葉表綠色有光澤,中脈明顯而凹下;葉背顏色略淡,中脈隆起。具葉柄,線狀披針形托葉。 春、秋開隱頭花序,在一顆小球似的隱頭花序內側同時有雌花、雄花和蟲癭花,外層像果皮的就是花托。 隱頭花序藉由榕果小蜂幫忙授粉,授粉後發育成球形隱花果,幼果綠色被白點,漸轉為粉紅色,成熟時轉為紫黑色,果序柄很短。果序單生或對生於葉腋,基部苞片宿存,被短柔毛。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中:「榕樹,南海、桂林多植之。葉如木麻,實如冬青,樹幹拳曲,是不可以為器也;其本棱理而深,是不可以為材也;燒之無焰,是不可以為薪也。以其不材,故能久而無傷。」

MORE

阿根廷入秋蚊子大軍仍多 專家曝與降雨相關

【中央社/布宜諾斯艾利斯專】南半球漸入深秋,氣溫明顯下降,然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民眾仍面臨蚊子大軍侵襲,生物學家表示,蚊子大舉入侵與聖嬰現象帶來的降雨有關。 阿根廷自去年12月起,受到一波接一波的蚊害侵襲,今年4月登革熱通報確診更是超過18萬例,創下歷史新高。 最近一波侵襲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蚊子俗稱「洪水蚊」(Aedes albifasciatus),生長在溫帶及寒冷氣候地區,對寒冷有很強抵抗力,分布範圍在南美洲,曾在巴西南部、巴拉圭南部和玻利維亞南部出現,最遠至阿根廷南端火地島,都可見其蹤跡。 洪水蚊的叮咬比其他蚊子更具攻擊性,因為牠們移動緩慢,並傾向叮咬皮膚比人類更厚的哺乳動物,所幸洪水蚊不會傳播登革熱、茲卡病毒或屈公病,目前只證實洪水蚊會傳播西方馬腦脊髓炎病毒傳播給動物和人。 寄生蟲學和媒介研究中心生科博士米希艾利(María Micieli)解釋,洪水蚊相較其他種類蚊子體型較大,腿細長,一年四季都存在,雌性蚊子在受洪水侵襲的潮溼土壤中產卵,可以抵抗長時間的乾旱也能忍受冰冷的溫度,並在降雨累積時孵化。 米西利說,洪水蚊成群入侵通常每3年發生一次,但今年已經發生2次,這狀況十分不尋常。洪水蚊的數量與降雨頻率有關,聖嬰現象產生大量連續的降雨,有利於洪水蚊產卵成長。

MORE

解密植物 10年收集逾千種子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自然觀察家弗雷(Jonas Frei)痴迷研究植物,他從2014年走遍了歐洲、北美的花園、植物園及公園,只為了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各種植物家族,例如堅果、玉米等,10年來收集到約1000種植物種子,除了為每一顆種子建立數位檔案,還出版多本關於植物紀錄的書,讓更多人透過他的研究,知曉地球植物多樣性的魅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被稱為「玻璃寶石玉米」(Glass Gem Corn)的品種。若不是弗雷在網路平台分享真實照片,難以想像玉米竟宛如一顆顆天然的彩色寶石、光彩奪目。 透過出版書 推廣植物之美 住在瑞士北部的沙夫豪森(Schaffhausen)的弗雷自認是一名探險家。但當他在城市散步時,他並不是在尋找黃金或金錢,而是尋找稀有或是能輕易看見的各種植物。他表示,在52次城市漫步中,他見證了城市植物群的多樣性,以及大自然植物在不適合居住的環境中,所展現的適應性,「許多人從未發現,其實稀有植物就生長在路邊或是我們熟悉的街道轉角處」。 他寫了幾本關於研究植物的書:例如《野生植物之城》(Stadtwildpflanzen)、《核桃》(Die Walnuss)、《榛子》(The Hazelnut)等,許多插圖都是他親自繪製、觀察記錄的資料。弗雷表示,希望這些書籍裡面豐富的資訊,能成為植物愛好者,以及想接觸植物民眾的雙眼,讓他們看到家門口的美麗。 弗雷致力於讓科學易於理解,並在視覺上吸引普通觀眾。以《榛子》、《核桃》為例,他收藏且深入研究各項植物的品種、歷史及文化。 弗雷表示,這兩本書從植物群的角度描繪超過5000萬年的歷史,從最古老的化石到史前用途,再到現代堅果生產讓讀者明白,各個植物科/屬物種的植物,切開來的雙面照片都是獨一無二。 弗雷指出,榛果是冰河時期後最早在歐洲傳播的植物之一,滋養了歐洲大陸的古代人民。因此,榛果與人類有密切的文化聯繫,且在美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的書是第一本透過詳細照片,展示所有栽培類型及雜交榛果品種的書。 戰勝白血病 重啟研究之旅 弗雷指出,城市植物群變化極大,並隨著人類的使用而演變,它們也是全球化及氣候變遷的見證者,「研究植物是我的目標,但我更想透過寫作以及呈現植物多樣性的美學,讓更多人容易理解這些知識」。 然而,弗雷的人生道路並不平坦。2021年他不幸成為白血病患者,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中斷研究,並在他的IG持續發布研究圖片,如今已累積10.7萬名粉絲追蹤。 近日,他剛經歷了化療及幹細胞移植的艱難過程,不過正如他對植物生命力的讚歎,他的鬥志及恢復力同樣令人敬佩,3月20日他在臉書宣布戰勝病魔,並稱有信心再度踏上研究植物之旅。

MORE

全球首見!活青蛙身上長蘑菇影片曝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群生物學家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發現一隻活體青蛙身上竟然長出一朵蘑菇,這種狀況可謂是前所未有。 《紐約時報》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河流與溼地專家洛西特(Lohit Y.T.),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的池塘進行金背蛙的生態時,意外發現一隻活體青蛙身上竟長出一朵蘑菇,團隊成員進行研究,牠身上所長出的蘑菇是屬於傘菌目小菇科(Mycenaceae)的菇類,不過研究團隊並沒有為了做實驗或是觀察而捕捉青蛙,因此不清楚這隻青蛙後續狀態。 康乃爾大學獸醫學院學者卡加納(Alyssa Wetterau Kaganer)指出,這種蘑菇是一種腐生真菌,本來是長在植物上面的,沒想到竟然能在動物身上生長,「這種罕見狀況可以說是全球首見」。    

MORE

氣候變遷加劇 全球紅樹林生態岌岌可危

【中央社/日內瓦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發表的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遷、森林砍伐和環境汙染,全球一半的紅樹林生態系統面臨崩潰風險。 法新社報導,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聞名的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首次盤點世界紅樹林,並對36個不同地區進行評估。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祕書長艾吉拉(Grethel Aguilar)表示,這份評估凸顯出協調保育紅樹林的迫切需求。 紅樹林分布於赤道附近,主要生長在海岸線和感潮河段的海水或鹹水中的樹木或灌木。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在報告中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所評估的紅樹林生態系統有50%面臨崩潰風險,被歸類為脆弱、瀕危或極度瀕危。 根據這份評估報告,20%的紅樹林面臨嚴重崩潰風險。 紅樹林受到森林砍伐、開發、汙染和水壩建設的威脅,因為海平面上升以及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嚴重風暴更趨頻繁,紅樹林承受的風險持續增加。 世界上約15%海岸被紅樹林覆蓋,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 由於海平面上升,氣候變遷威脅三分之一的紅樹林生態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表示,據估計,以目前的速度,未來50年預計全球會有四分之一的紅樹林被淹沒。

MORE

委內瑞拉外海 數百水母漂浮

委內瑞拉中北部阿拉瓜州(Aragua)外海,近期有數百隻水母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造就彷若異境的景觀,卻令當地漁民感到擔憂;圖為5日拍攝於阿拉瓜州一處外海的砲彈水母(cannonball jellyfish)。圖/法新社  

MORE

林芝宇 賴瑋婷 讓台灣雜草被看見

文/程憲 即便是家族在台灣已傳承數代的人,或是徒步、騎單車環台多次的人,相信少有人知道:原來台灣竟有200多種雜草可食! 2020年底,台北市延平北路三段大橋頭(延三市場)附近,一間老宅改造而成的「雜草町Grassland」正式掛牌開放了,在無處不文青又充滿設計感的空間中,充滿了青草晒乾和沖泡後的芳香,希望讓人在其間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台灣雜草半數能入口 「雜草町」兩位創辦人林芝宇、賴瑋婷,悠然寫意的在町內或上課教學,烘晒各式經查證安全可飲的雜草;或拿著書法謄寫的茶單,向來客介紹多達101種台灣雜草茶;或讓出空間請專人來分享書香及各國旅遊經驗;或彈奏來自蒙古草原的馬頭琴,再隨性吟詠一段草原民族熟悉的「呼麥」(阿爾泰山脈一帶居民模仿自然界聲音的「雙聲」演唱技法)…… 參與其中的,有不少是上了年紀的老台北人,或隨口唱一段「思想起」的阿公阿媽,但更多的,是口耳相傳後尋覓而來的好奇年輕人,對雜草學內涵感到新鮮的年輕學子,以及自日本、香港慕名而來的眾多觀光客……並因而在國內各地進行駐村研究,去年9月更受邀前往日本西會津和松戶參與分享會和講座。 拜師式微的青草藥學 2014年,因為一趟單車環島旅遊而愛上台灣雜草的林芝宇,曾在南台灣跟著老師尋找各地特有雜草,也喚醒她幼時成長於彰化員林的記憶,於是創立「雜草稍慢Weed Day」,雖然平日在設計工作室,從事大學所學「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但閒暇時全都在向青草藥師學習,同時找草、玩草、種草、晒草、喝青草茶…… 取名「雜草稍慢Weed Day」的喻意:除了希望日常生活中,日日有雜草相伴而活,更期待現代人在「稍微慢一點」的步調裡,與土地一起生活、一起脈動,隨興品嘗一杯充滿草香、淡而有味的不知名雜草茶。 好夥伴加入如虎添翼 「成立前4年,我經常到田野採草,學習製作青草茶,希望讓雜草被人『看見』,雖然創業過程收入微薄,但感受到土地的豐盛和愈來愈多的回響。」林芝宇最感謝的是,2018年,另一位團隊夥伴賴瑋婷出現了,兩人理念相同、一拍即合,賴瑋婷更向家族長輩,提議想將大橋頭伯公舊診所改造為文青小館。 嚴格說起來,兩人的相識,算是「千里有緣來相會」。 賴瑋婷的父母在國中時期,舉家移民美國。賴瑋婷是在美國出生長大,中學時,因為爸爸任職於美國一家國際企業,正巧被派任為台灣區負責人,那幾年,賴瑋婷在台北美國學校就讀,大學時則獨自返回美國一所女子大學讀哲學系。 「大學時必須住校,學校正好位於郊區,校內校外有很多天然的植物花草,我也因為喜歡在大自然沉思,愛上花草樹木……」賴瑋婷在美國讀完大學後,因為思念台灣,也覺得在台灣更能有所發揮,決定再度返台,從事藝術策展工作。 跟著媽祖遶境去採集 兩人相識後,決定辭職離開辦公室,除了環島採集野草,也遊走城市、鄉村與自然山野,環島拜訪各地小農家、有機農場、了解自然農法,並曾跟著大甲媽祖遶境路線採集沿線閒花野草,經過挑選、剪段、日晒,沖泡出一壼古早味青草茶…… 兩人並設計各種有趣的體驗課程、戶外活動和工作坊,透過親近大自然的方式,結合理念相近的組織和社團,引導人們認識周遭的雜草,重拾對土地的尊重,努力傳遞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真實卻又深不可測的訊息。 改造老屋為土地煮茶 為了全力推廣雜草學,兩人決定斥資將賴瑋婷家族的老宅,改造成「雜草町」藝文空間,做為推廣基地。然而就如眾所周知,想要改造一個閒置多年的老宅,光是清除充滿記憶的數代祖輩留存的器物及照片,擺平親友間的疑慮和建議,就是無比重大的工程。 所幸在兩人的堅持和努力下,「雜草町」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故事的場所,不但凝聚瑋婷家族親戚們的心,得到令評審驚豔的老屋新生大獎,更在疫情期間正式對外開放,實現兩人「為土地煮一鍋茶」的心願,也展現了她們對於傳承和創新的堅持。 天生地養的孕育配方 近3年來,林芝宇和賴瑋婷被外界形容是「採集藝術家」,她們曾和百年老校太平國小借用一塊校地,以隨風吹來及土地本身蘊藏的種子,種出「天生地養」的雜草,作為「土地孕育的配方」。 「不少人一看到草地,就會直接聯想到『有蛇』,其實蛇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之一,要在都市環境生存還真不容易。」林芝宇經常認養草木自由叢生的綠地,最受困擾的就是常被舉報「有蛇藏匿其中」,此外不少餵食浪貓浪狗的愛媽,常喜歡將食物放草地中,吸引貓狗群聚踩踏,也讓兩人困擾不已。 建立人與土地心關係 在台推廣雜草學近10年,林芝宇著有《雜草稍慢 Weed Day》小誌及《台灣雜草茶系列.土地孕育的配方》系列創作,希望能建立「人」與「土地」的心關係。 林芝宇說,在人們視野中並不起眼的雜草,其實擁有強韌的生命力和多樣的潛力,雜草在生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土地中的先驅植物,可為土地開路並維持生態平衡、增加有機質,是環境永續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林芝宇和賴瑋婷都認為,台灣的土地生態是被漠視和干擾的,也痛心台灣連原始深山都會噴灑除草劑,因此積極發起「當代採集」行動,透過雜草的認養行動,嘗試在都市中復育綠地,讓雜草能夠在各種土地上自由地生長,維護土地生態和孕育生物多樣性。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雜草的美感延伸到「草根筆」的藝術創作,以視覺方式呈現植物的原貌,同時透過飲食、採集和製作,讓人們親近雜草,了解到雜草的價值。 「雜草蘊藏台灣的百草文化,也是耐受性強,能夠維護生態多樣性的植物,與其丟棄,不如煮一鍋雜草茶,為土地發聲,讓大家了解雜草可以如此親近人。」林芝宇、賴瑋婷希望現代人,都能透過和土壤、植物、昆蟲、一陣風、一杯茶……的連結,重新體會到與土地相處的踏實感,重新連結上自然的生命力。

MORE
/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