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養生 | 人間福報

醫藥

菩薩在病苦中示現

口述/張寶方(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顧問) 文/張靜慧(獨立記者) 七十幾歲的趙奶奶罹患腎臟病多年,雖然持續治療,但還是到了洗腎邊緣。她因發燒住院檢查,卻一直找不到感染源。醫師建議她洗腎,但她不願意,她覺得已經活夠了,不想承受洗腎之苦,也不想再耗費醫療資源。醫師表示,奶奶已進入腎衰竭,如果不洗腎的話,恐怕生命維持不了多久。 趙奶奶並不是台中榮總的病人,受朋友輾轉委託,我去醫院探望她。初次見面,她不是很有精神,略顯昏沉,我也觀察到她在冒汗。我問候她,聊起洗腎的事,她堅決表示不願洗腎。 想在清醒中蒙佛菩薩接引 她學佛多年,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規則,坦然接受緣起緣滅。她想好好離開這世界,在清醒狀態下蒙佛菩薩接引,不想在臨走前還要受過度醫療的折騰。 有些長輩會藉拒絕治療來吸引子女的注意,有點像撒嬌,我一開始以為趙奶奶會不會是這樣,但她的態度篤定,流露著信仰帶來的平靜,不像在撒嬌。「死亡並不可怕,我已經活夠了,很充實、很感恩。」她說。 子女陷入了兩難。他們想尊重母親的意願及信仰,但又覺得如果接受洗腎,母親還可以活下去,拒絕洗腎是不是太早放棄了生命?也擔心這樣合不合法。 我從和家屬的談話中發現,他們對安寧療護所知有限,更不用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的主張。我跟他們說:「病人很清楚自己的狀況,對將來何去何從也有準備。如果醫師評估她的狀況已符合末期,不接受洗腎不會有違法的問題。」並給他們一本《留下愛,好好說再見》當參考。 擦澡換衣,給病人最需要的 趙奶奶出現腹水、感覺疼痛,並表示想回家。她住的醫院沒有提供居家安寧療護,於是我協助她轉診到台中榮總,經醫師評估符合末期,她如願出院回家,接受居家安寧療護。 我去奶奶家探視,發現環境有些悶熱、衣服也太厚,她冒著冷汗。她持續出現腹水,腳也有些水腫。汗水溼了衣服,一定很不舒服。我幫她擦澡、換上較薄的衣服,看起來神清氣爽。「謝謝你,給我現在最需要的!」她向我道謝。 保持身體乾燥、清潔其實是基本需求,重病者因為需要他人照顧,這樣微小的需求竟格外珍貴。我很少得到病患直接的鼓勵,從她滿足、舒服的樣子,我知道自己做對了,內心更豐富。 病中依然感恩,如菩薩示現 面對困境、承受著病苦,依舊態度從容、不忘感謝他人,趙奶奶如同菩薩示現。我看過一些病人會用「我生病、我在受苦,所以我最大」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認為別人理所當然的必須承受自己的情緒、必須為自己付出,也有不少病人到了臨終階段,情緒波動很大。然而,趙奶奶完全沒有這樣,她的表情、肢體動作、說話的語氣,在在流露著平靜。 到了生命末期,還能將修為展現在日常應對,以身口意照顧和影響身邊的人,這是我從她身上學到無價的一課。 家屬本來擔心,媽媽回家後不像在醫院可以隨時找醫護人員處理狀況,但看到媽媽回家後比較舒適自在,他們也安心了。 趙奶奶回家後第六天,意識清楚,咳嗽了幾聲,面帶微笑,去世了,如願在清醒狀態下跟佛菩薩去修行了。 醫療決策 攸關生死,誰說了算? 然而,並不是每個病人都像趙奶奶幸運,到了生命末期可以自主決定不洗腎。年過八十的吳爺爺突然胃出血,住院檢查時又發現腎衰竭,醫師建議洗腎,但吳爺爺不願意,有些家屬認為應該接受醫師的建議,有些家屬搞不懂為什麼一開始說是胃出血,現在變成要洗腎,他們沒有得到很清楚的訊息,意見分歧,沒有共識。 病情急轉直下,吳爺爺陷入昏沉狀態,家屬決定讓他開始洗腎。但爺爺清醒後,表示不想再洗腎了、想回家,「就算回家等死也好。」 他回家後接受居家護理,兩、三個星期後去世了。 做醫療決策並不容易,尤其當病情複雜、緊急、攸關生命,要做決定更難。在陪伴病人與家屬的過程中,我發現醫療決策之所以困難,有幾個原因: 1.病人只對某個家屬表達意願 比如,病人可能只跟最親近的照顧者說他決定不洗腎,其他家屬不知道、各有意見,需要時間溝通、磨合,達成共識。 2.醫病溝通不良 醫師覺得該講的都講了,但家屬並沒有充分接受或理解這些訊息,家屬之間互傳訊息又有落差,最後變得訊息不完整甚至混亂。像吳爺爺的病情跨腸胃科及腎臟科,傳遞完整、正確的訊息更是挑戰。 醫病之間溝通不良,就很難建立信任關係,家屬可能不相信醫師的診斷、治療,醫師也覺得家屬處處不信任醫療團隊、心懷敵意,有時甚至因而埋下醫療糾紛的導火線。 3.缺乏主要決策者 如果病人能自主做決定最理想,就像趙奶奶,從頭到尾堅定表達不洗腎。萬一病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做決定,就需要家屬出面,如果家屬中有主要決策者,而其他家屬也能接受,那樣最好,但我常看到家屬間群龍無首,誰也無法或不願意做出攸關病人生死的重大決定。 4.資訊過多 網路查詢方便,跟醫療相關的資訊隨手一查就很多,但這些訊息不見得正確或符合病人現在的狀況。訊息爆量、缺乏整理歸納,往往讓人更不安,對後續治療也不見得有利。 隨著善終觀念普及,醫界這幾年開始推動「限時治療嘗試」(time-limited trial),也就是如果當下難以判斷治療效果,就先讓病人接受急救及維生治療(比如插管、接上呼吸器),萬一病情沒有起色,再撤除維生設備,接受自然死亡。這樣合法也合倫理,病人沒有多受苦,家屬也安心。 臨終功課 將不捨化為祝福 我看到趙奶奶的第一印象,宛如看到一尊佛菩薩。她不畏懼死亡,不願再透過洗腎來延長生命。家人要尊重趙奶奶的決定並不容易;縱然老人家能自在面對生死,家屬卻深怕自己做錯了判斷,因而忐忑不安。 我很敬佩趙奶奶家人的勇氣,家屬必須同心一致支持,才能無懼外人批評不孝的指點。理解和尊重老人家選擇自然死,這是一種很大的承擔。全家人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刻,已將心中種種的不捨,化為滿滿的祝福。 家屬為病人做醫療決定時會有壓力,義工從事服務時,也會因為沒得到反饋而感到不安。有的病人、家屬會想贈禮致謝,其實最好的禮物是即時回饋意見。對義工來說,能受到尊重及勉勵,便是最好的精神鼓勵。 社會大眾常將義工服務視為理所當然,吝於給予鼓勵讚美,這也提醒了我,要適時肯定別人的努力,並感謝無私的付出。(摘自《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法鼓文化出版)

MORE

南華健康講座大林登場 骨科達人談骨骼疾病防治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你的骨骼健康嗎?為提升社區大眾健康知識,由佛光山南華大學與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舉辦「2024現代華佗大林開講」,日前邀請新光醫院骨科主任暨微創中心主任釋高上,以「骨骼疾病的防治」為題與大家分享。 釋高上是骨科微創達人,治療過的關節炎病人超過20萬人,參與的手術超過2萬5千台,釋高上提到,即使微創手術的傷口只有一個10元硬幣的大小,但還是提醒大家要盡早保養預防,才能避免需手術治療的程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走路、運動及姿勢的正確度,對骨骼皆有莫大影響,若在日常生活中沒做好保養,不僅會患上骨骼相關疾病,也會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導致長期健康問題, 釋高上首先從新冠肺炎的角度切入並指出,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是肌肉關節疼痛,其中的後遺症則是肌肉或關節持續疼痛,甚至有些嚴重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急性肌少症。釋高上強調,肌少症目前沒有特效藥,要如何預防肌少症,只能透過營養補充和鍛鍊肌肉,以達到有效延緩或預防肌少症。 此外,骨骼疾病最嚴重的就是「骨質疏鬆症」,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如果骨量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便會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就可能會造成骨折。骨折後會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可能長期殘疾,影響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死亡。 釋高上指出,在骨質疏鬆的最新預防與治療計畫共有六點,包括良好飲食,鈣攝取量充足;足夠的負重式運動;減少鈣流失;危險因子防治;生活習慣;疾病診治。他並提醒大家,維護良好的骨骼健康,不僅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減少醫療費用和時間,並且能更有自信地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MORE

熟齡女性防天敵 營養師教正確補鈣

文/記者陳玲芳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二○一七年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四十五至五十四歲的女性,約六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的更年期變化,而對於五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女性,則已經有九成以上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 一進入更年期,對於許多女性來說,是一個生理和心理上的轉變,尤其荷爾蒙水平的改變,跟健康更是息息相關。 營養師盧昱臻說,從青春期到二十五歲之間,被視為「儲存鈣質」的關鍵時期,但邁入熟齡、更年期的朋友鈣質曲線「走下坡」速度更快,因此熟齡、更年期的「鈣」選擇,才會顯得特別重要! 年過6旬 鈣流失8成 國內六十歲以上人口中,一成六有鈣質快速流失的問題,其中八成是女性。女性為何會容易鈣質流失?根據台安醫院資深行政副院長周輝政研究,歸納出三大原因,包括女性的骨骼通常比男性的骨骼更薄、更小;女性停經後,會導致鈣質快速流失;女性比男性長壽,所以受到鈣質流失的影響,更為長遠也更嚴重。 因此,熟齡女性與更年期婦女的當務之急,是要努力維持「鈣質曲線」,避免快速的鈣質流失進而誘發相關疾病困擾,危及往後至少二十年的銀髮生涯。 鈣質流失,可以依靠補充預防,但「吃什麼」補鈣最快?熟齡、更年期的「鈣」選擇,怎樣「吃對」,才可讓補鈣效率提升? 根據國健署去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一千毫克,但因東方人的飲食習慣與體質關係,國人常會攝取過多的「鈉」,而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曾指出,英國研究顯示,「每攝取一百毫克的鈉,鈣質就會流失一點四毫克。」 補鈣良方 飲食日晒加運動 盧昱臻營養師表示,在日常飲食中,補充足夠的鈣質以促進骨骼生長,需要「強有力」的食品,一般來說,鈣質的來源分成「動物性」及「植物性」兩種。動物性食物包括牛奶、優酪乳、優格、起司、小魚乾、帶骨魚罐頭、乾蝦米、牡蠣等;植物性食物則有豆腐、豆干、黑芝麻、海帶、紫菜、九層塔、芥藍菜、莧菜、金針、高麗菜乾等蔬菜類。 盧昱臻說,除了針對飲食攝取鈣質外,每日適度的接受陽光照射,讓紫外線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加上規律運動,也可鍛鍊肌肉,增加骨骼強健。她指出,防止「鈣流失」最佳運動,為抗壓「負重性」項目,如每周至少三天進行跑步、快走、爬樓梯、跳舞、騎腳踏車等。 倘若從天然食物、運動,都無法抵擋體內鈣流失狀況,那就要借助營養品「補鈣」來達成。然而,吃鈣也有學問,並非一股腦的大量攝取就有效。 正確補鈣 事半功倍 盧昱臻營養師分享,人體對鈣質的每次最大吸收量約五百毫克。因此,她不建議一次攝取大於五百毫克劑量的鈣,這樣人體反而會無法充分吸收;而選購鈣片產品時,可以挑選適合人體單次易吸收的劑量,例如單份三一五毫克鈣質,是較理想的劑量設計。 另外,方便入口,也可降低食用者負擔。盧昱臻建議,可挑選好入口、細顆粒的劑型,好食用、不嗆口且好吸收,更適合熟齡朋友。成分方面,市面上鈣片種類繁多,若是已面臨鈣質流失危機的更年期女性,首要考量,當然是「容易被吸收利用」的類型。 檸檬酸鈣 高吸收率達4成 盧昱臻表示,檸檬酸鈣吸收率高達四成,且不受酸鹼值影響,可在飯前、飯後食用,即便是胃酸分泌不足的人,也能夠好好利用檸檬酸鈣。 她指出,碳酸鈣因為不溶於水,需要「胃酸」協助解離鈣離子,其碳酸根結構會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導致脹氣產生;且碳酸鈣在「空腹」時吸收率較低,因為碳酸鈣需要胃酸作用,而胃酸要在飯後才會分泌。因此,碳酸鈣需在「飯後」食用,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針對最需要補鈣的更年期與銀髮族,盧昱臻營養師提醒,要挑選單份五百毫克以下的鈣劑量,並適量「多次」補充。她也針對四種不同狀況,提供以下補充建議: 一、日常保養維持:每日至少三次。 二、含鈣食物補充少:每日至少四次。 三、睡覺時抽筋∕常翻來覆去:每日至少四次(其中一次睡前補充)。 四、指數異常者∕接受療程中:每日至少五次。 補鈣禁忌 注意5大影響 吃了一堆鈣片,卻感覺在吃「安慰劑」,到底有無被吸收、真正補充鈣質,正是大家最擔心的事。 因此,盧昱臻提醒大家,有五件事要注意,包括有些食物必須避免同時與鈣片一起食用,否則,即便選對適合自己的鈣片,也無法精準維持你的鈣質曲線。 一、避免同時喝咖啡、可樂、茶:因為咖啡的咖啡因、可樂的磷酸鹽、茶的植酸,會與鈣質結合後排出體外,二者需間隔兩小時以上,避免影響吸收。 二、避免與「鐵質」一起補充:鐵與鈣會相互抑制,降低鈣質吸收率。含鐵量較高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芝麻、紫菜及海帶。 三、避免與過量含「磷」食物或肉類一起補充:磷在腸道被分解成磷酸根(Phosphate group)後,容易與鈣結合成「磷酸鈣」,沉積在腸道。過多的鈉和磷,會減少腸道對於鈣質的吸收,增加鈣流失。 四、避免「高磷」食物與菸酒:高磷食物包括燕麥片、糙米、肉鬆、雞蛋豆腐、堅果、動物內臟、蛋黃及優酪乳等。同時,應避免抽菸、喝酒,因為會使尿鈣排出增加。 五、避免同時攝取「高纖」食物,飲食中攝取過多的纖維(如豆類及蔬菜等),容易造成鈣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建議「高鈣」及「高纖」食物,可在不同餐、分開食用,以達到較佳的吸收效果。

MORE

【心理聊天室】 鍛鍊心靈肌肉,提升改變自我的能力

文/金雅拉(南韓心理諮商師) 雖然令人遺憾,但我們沒有力量去改變在這世上經歷的大小事,對於人則更是如此。不過,我們總是不斷試圖去改變身邊的某個人,想盡力用愛、教導或建議去改變對方,絲毫不感到厭煩。父母努力改變孩子的習慣,子女努力改變父母的性格;丈夫想改變妻子的行為,妻子則想改變丈夫的語氣。在朋友關係上亦是這樣,我們經常試圖去改變一個人,但不幸的是,這件事打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功。 人們經常會對心愛的人承諾:「我會讓你幸福!」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並不能為他人帶來幸福,假如對方感受到了幸福,原因絕對不是出在我身上,而是「他」自己懂得享受幸福。就算我給予了對方指導,讓他有所改變,但這種改變也不是因為我造成的,而是對方自己意識到了什麼,決心做出改變。同理可證,改變他人想法或情感的主體絕對不可能是我,心理諮商的基本原理亦是如此。 此外,我們也經常在無意間產生錯覺,誤以為自己可以改變過去。人們在經歷某個事件後,通常會不停地反覆回想:「如果當時這樣做就好了……」、「我不應該說那句話的……」然而,不管再怎麼煩惱或回顧,我們都無力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每當想起這樣的現實,就忍不住垂頭喪氣。 不過,我依然寄望我們有能力改變在世上經歷的大小事,而這種力量,正來自於改變自我──改變自己的標準或想法,放下驕傲的態度,如此一來,就能為身邊的人和事提供另一種解釋的角度。我們能改變的對象只有自己,但改變自我,就是一切變化的起點。假如我做出了改變,周圍人對我的態度也會有所變化;倘若我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過去的經歷,就足以獲得改變現況與未來的力量。我的變化,會連帶激起一切的改變。 為此,我們需要培養的就是心靈肌肉。心靈肌肉支撐著我們的變化,也讓我們得以擁有在關係中生存的能力。現在,我們將檢視一下自己是否處於憂鬱和焦慮狀態,假如我們正在經歷這兩種情緒,希望能透過心靈肌肉的培養來加以緩解。願各位讀者都能以堅韌的心改變自我,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世界。(摘自《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幸福文化出版)

MORE

慶元宵買湯圓吃 先留意過敏原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剛過完農曆新年,緊接而來就是代表春節尾聲的「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一起慶元宵、吃湯圓,與賞花燈或猜燈謎,衛福部提醒,在購買或製作湯圓、元宵時,應注意包裝食品的色素標準與過敏原標示,才可守護自身食品安全。 衛福部食藥署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消費者,產品中若含有常見過敏原,以及使用亞硫酸鹽類等終產品其二氧化硫殘留量每公斤十毫克以上者,應留意外包裝標示。 如「本產品含有○○」、「本產品含有○○,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等相關警語,以避免不小心購買及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引發致敏反應。 食藥署強調,在製作湯圓或元宵時,如果因加工所需而添加著色劑,應選用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准用品項,或符合「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的天然食用色素,並以提供著色需求的必要使用量為原則。

MORE

【養眼專欄】 為何糖尿病症患者 易有白內障?

文/陳瑩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的病患會併發眼科很多疾病,也很清楚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或是黃斑部水腫的情形會影響視力。高血糖會促使晶狀體膠原蛋白的結構變化,讓患有糖尿病的病患提早發生白內障,也加深白內障的嚴重度。 換句話說,處於高血糖狀態時會容易加速白內障的進行,而病患因糖尿病所服用的降血糖藥物也會引起白內障。白內障也是影響糖尿病患者視力的原因之一。 有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造成眼底出血或是黃斑部水腫的情形,都會影響視力。這時,醫師會建議施行白內障手術,但術後不一定能達到絕佳視力。這並不是手術沒有成功,而是病患本身的糖尿病造成眼睛病變影響到視力。 控制糖尿病,穩定血糖水平,可以減緩白內障的風險,但不能排除白內障的進展。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接受眼睛檢查,除了檢查是否有眼底病變外,也是為了確保眼睛狀態是否良好,以及是否有其他潛在的眼睛問題。 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前,必須確保血糖穩定,以確保手術的成功和最佳的恢復。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有疑問:既然開完白內障視力沒改善,為什麼還要動手術? 臨床上當病患白內障嚴重時,醫師無法透過儀器檢測做到清晰的眼底檢查,這會影響到眼科醫生的診斷,再加上糖尿病極容易引發眼底病變,而開完白內障植入透明的人工水晶體後,醫師比較容易做眼底檢查,對糖尿病影響眼底的病情,追蹤上會方便很多。 如果要用雷射治療,雷射光的能量不會被白內障吸收,雷射止血消水腫的效果將更為有效,因此還是建議病患將白內障開刀處理後,眼底檢查才不會受到白內障阻礙,可方便日後檢查、治療並追蹤眼底治療情形。 治療糖尿病眼睛病變,最主要的焦點不在白內障,而是眼底病變,白內障只能算是治療病程中的一個配角。當糖尿病病患有了白內障,心中實在不需要慌亂,認為「自己又得了另外一種病」,而是應該跟眼科醫師詳細討論,釐清病情加以治療,這才是最正確的處理態度。 眼睛內部的構造每一個都跟醣化作用息息相關,包括視網膜、玻璃體等。因此,建議血糖高的病人,每年一定要做一次眼科檢查。

MORE

挑對母親節蛋糕 健康不踩雷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為母親節,這一天你會怎麼過?除了請媽媽吃大餐,也可以帶她去世貿一館逛蔬食展,此外,不少人都習慣在這天買蛋糕當禮物,但你知道該如何挑母親節蛋糕?才能夠讓也許已有慢性病的母親,放心、開懷地吃,且讓營養師教你「挑對」蛋糕,健康不踩雷。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對媽媽來說,兒女的盛情難卻,是她們最難推辭的,常常因為不想掃大家的興,而一邊心懷顧忌、一邊仍一口接一口地,吃了一堆高熱量蛋糕,結果導致服用中的高血糖、高血脂藥物都白吃了! 於是,高敏敏營養師特別為媽媽們奉上「母親節蛋糕紅綠燈」,讓兒女們看懂「熱量」眉角,選出對母親,乃至全家人,都相對「比較健康」的那一個。 紅燈區: #重乳酪起司蛋糕 2700kcal (630g) #法式千層蛋糕 2546kcal (720g) #卡通造型蛋糕 2490kcal (950g) #巧克力鮮奶油蛋糕 2466kcal (900g) #茶歐蕾蛋糕 2005kcal (600g) #水果鮮奶油蛋糕 1754kcal (800g) 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 綠燈區: #蜂蜜蛋糕 1380kcal (400g) #海綿蛋糕 1356kcal (400g) #水果戚風蛋糕 1250kcal (700g) #輕乳酪蛋糕 1176kcal (400g) #芋泥戚風蛋糕 1008kcal (400g) #戚風蛋糕 920kcal (400g) 吃蛋糕時,應搭配無糖飲料,且吃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中午至下午時段享用,才能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圖/Pixabay   以上蛋糕大約可以切6-8塊不等,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切幾塊,再去計算一片的熱量。對於母親節蛋糕的健康挑選秘訣 ,她有4點建議: 1. 選質地蓬鬆的蛋糕,熱量較低;也可以雞蛋、牛奶等原型食材為主。 2. 減少蛋糕上過多的裝飾,例如糖衣、翻糖、馬卡龍,可以原味或是水果口味替代。 3.避開高油脂高糖內餡,如卡士達醬、慕斯、紅豆餡。 4.一起分食,分散熱量。挑選蛋糕時,以適合大小為主,並且一起分食,分散熱量、共享歡樂。 此外,吃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中午至下午時段享用,才能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吃蛋糕時,應搭配無糖飲料,避免糖分超標的手搖飲,方可與母親、家人共度健康愉快的母親節。

MORE

後疫情時代 健康飲食5大關鍵

文/記者陳玲芳 經過三年多疫情,生活終於逐步回到正軌,然而疫情已經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與飲食型態。專精於健康營養行銷的好食課,由營養師與行銷團隊觀察與整理國內外市場及各項調查報告,首次揭露《2023全球與台灣飲食熱潮與趨勢》,其中5大關鍵更引領國內外飲食市場,好食課希望與國人攜手邁向更健康的後疫情時代。 關鍵1 蔬食風潮不僅健康,更成為時尚、環保代名詞 「經過疫情,消費者更趨向選擇蔬食!」好食課二○二二年針對雙北十八歲以上成年民眾進行的網路問卷調查,發現疫情下有近兩成民眾為了健康傾向蔬食飲食,讓這種飲食方式受歡迎程度僅次於均衡飲食。而有別於過去素食者多數與宗教相關的刻板印象,時下年輕人更在乎的是蔬食帶來的時尚風潮、環保議題與健康需求等三大重點。 國際上,根據日本環球訊息的統計,美國植物性替代品在二○二○年時銷售額增長百分之十七,更預測二○二一年至二八年全球純素包裝食品年複合增長率達百分之十一。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不僅在於傳統加工與食材,香港、新加坡更積極發展「細胞培養肉」,甚至出現「細胞培養魚」、「細胞蝦」等新創技術。過去已熱銷多年的植物肉亦加強營養訴求,像是添加菊糖、纖維素、鐵質、維生素B群、蔬果萃取物等,全球皆從各個面向推動著「無肉」蔬食飲食。 台灣業者亦紛紛搶進蔬食無肉市場,如便利超商推出蔬食專區;連鎖咖啡廳不僅有燕麥奶、豆奶、植物奶可以替換乳品,同時也逐漸納入更多蔬食餐點;而許多餐酒館開始提供無肉菜單,以及「零酒精」飲料;在大環境蔬食消費者的需求下,手機App也早已加入戰場,蔬食餐廳資訊或店頭蔬食現貨的地圖,都已建成App可供下載。例如,《人間福報》的蔬福生活App便有找餐廳、福報購的功能。 關鍵2 蛋白質持續發燒,更追求方便即食 因應「肌少症」、「增肌減脂」、「運動風氣」潮流,近年來消費者重視蛋白質的攝取量,全球蛋白質補充品市場規模仍持續以百分之七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在台灣,這五年間已處處看到訴求高蛋白的食品,如:包裝豆漿、便利商店鮮食等。 而在疫情後,消費者不只是追求蛋白質含量,更尋求「方便即食」、「植物來源」與「娛樂性」,從常見的乳清蛋白,到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形式亦從需要沖泡型態至瓶裝即飲品、甚至訴求高蛋白無酒精啤酒飲等。攝取蛋白質已是全民共識,而下一步,須開發出隨時隨地、方便補充的蛋白質食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關鍵3 休閒零食健康化,機能性添加成顯學 「疫情期間,確診、失業、家庭成員長時間居家相處,大幅提升消費者的壓力,許多研究皆顯示疫情期間憂鬱與焦慮症罹患率有提高現象,此狀態反應在零食消費市場上。」營養師張宜臻說,因應消費者健康意識崛起緣故,休閒零食更傾向「營養補給」、「天然與原型」、「機能訴求與認證」三大方向發展,市面上已可看到許多蔬菜片、鷹嘴豆脆片、益生菌薯片、營養穀物棒等健康化的休閒零食。 果凍、軟糖也開始添加機能性成分,在台灣已有添加膠原蛋白、葉黃素、蔬果酵素等機能性添加物的軟糖商品。根據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Mintel GNPD)指出,軟糖是近年全球保健食品成長最迅速的劑型,在歐美與大中華地區更備受期待。因此,台灣零食與機能性食品業者可更加關注此劑型,在浪潮來襲前開發出熱門商品,成為市場首發品牌。 關鍵4 失眠嚴重,消費者對現有商品不滿意,助眠補充品呈高度需求 根據全球知名補充品生產商PharmaLinea數據,睡眠補充品連兩年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補充品類別,消費者需求高,但滿意度卻相對低迷。營養師楊哲雄說,超過三成歐洲消費者認為,目前睡眠補充品無法滿足需求,近五成消費者期待有新的睡眠補充品。 二○二一年時,具助眠效果的「GABA」已成為日本最受歡迎、最常使用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在台灣,疫情因素使更多人失眠。回應市場需求,目前有許多商品不只添加GABA,也開始強化「助眠」有關的芝麻素、色胺酸,如GABA奶粉、高芝麻素含量芝麻粉;含GABA的茶與巧克力,也成為多家品牌添加助眠原料的項目。 關鍵5 在永續、環保、健康議題助攻下,本地粗糧、辛香料等在地農作物更受重視 永續、環保、健康意識下,全球興起「少添加」、「無添加」、「裸食」風潮,更多人在乎食物原始的美味以及本地的食材。因此,花東地區的鷹嘴豆、樹豆等粗糧或馬告、野薑花、魚腥草等辛香料皆有諸多應用,市場上也出現樹豆能量棒、樹豆榖粉、馬告茶、馬告餅乾等,即充滿本地風味的食品。 林世航、張宜臻、楊哲雄異口同聲表示,疫情後,生活、飲食已產生許多改變,若政府單位與一般食品、保健食品相關產業能掌握潮流,洞悉民眾真正的需求,推出相關政策或商品,方能真正貼近民眾、解決痛點,一同讓生活更快回歸正軌。

MORE

啟動自我修護 回到脊椎原廠設定

文/林恩能醫師 許多患有脊椎病變的人,長期感到全身僵硬、肩頸痠疼、腰痠背痛,往往來到門診諮詢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病痛其來有自,早在日常生活種下了惡因,舉凡錯誤的站姿、坐姿、躺臥、行走等不良習慣,都會加劇脊椎的惡化程度,不可不慎。 如果完成脊椎手術以後,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個新的調整,這段內部磨合和修復的時間,使裡面的結構重新找到新的位置,包括神經本身、其餘脊椎、附著在旁邊的肌肉、韌帶,甚至內臟、筋膜,等於是重新回到脊椎的原廠設定。 回頭來說,脊椎病變都是因為長期錯誤的姿勢,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與工作環境,使身體漸漸失去平衡,才導致問題的產生。 當病人的脊椎問題經過治療並恢復良好之後,應該下定決心改正過往的陋習,可從「省思環境」和「自我保養」做起。 切勿久站和久坐 針對上班環境,就要檢視桌子、椅子和電腦螢幕的高度,因為每個人的身高都不同,需要找到適合自身的高度和工具,也可以參考市面上的升降桌、升降椅。 針對居家環境,也是同樣的道理。比方,腰椎開刀的病人要避免坐矮板凳和太軟的沙發,因為身體的髖部過曲,會使壓力集中在骨盆及腰薦椎下面。雖然一開始坐下去很舒服,但是不好起身,久了以後,反而造成身體的壓力。再者,頸椎開刀後就要避免過度彎曲脖子。 「林醫師,到底什麼才是『好的』姿勢?」 所謂「好的姿勢」,簡單來說就是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像是避免久站、久坐,留意適度的休息。 其實,老天爺給我們一副脊椎,是讓我們可以在草地上奔跑,而不是久站、久坐。人類是由哺乳類慢慢演化而來,如今拜科技文明所賜,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科技時代的3C產品與工作型態,卻也在無形中傷害著我們的脊椎。 每個人的身體,若是排除一些先天性的遺傳病變,基本上都呈現著健康狀態,而且大部分的脊椎病變,大多因為後天使用不當所造成。 所有脊椎病變的處理目標,就是希望盡量回到原廠設定。 因此,當我們重新調整想法以後,會驚訝地發現保護脊椎和身體,其實並不困難,只要能合乎時宜且順其自然地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 平時要強肌和拉筋 日常中的所有活動,包括運動、姿勢、飲食、生活環境的調整,同樣朝向恢復脊椎的原始設定。 其中,運動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肌肉是否強健、筋膜是否經常拉伸,都會決定術後姿勢是否能夠良好維持,以及術後會不會持續痠痛。 當脊椎角度修復好以後,仍會有一個限制範圍,主要用來保護神經。此外,人體動作需要依靠其他節段的脊椎跟旁邊肌肉、骨骼協調,通過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幫助,可以發揮保護脊椎的作用,減少損傷風險。以「核心肌群」為例,當我們具備良好的核心肌群,自然容易達到比較困難的動作,也能避免脊椎受傷。 因為筋膜附在肌肉上面,做過脊椎手術的病人,筋膜比較不穩定,或是姿勢不良,筋膜就會糾結在一起(沾黏)。舉例來說,正常的筋膜就好像一張平順的網子,如果從沒有開過刀,就會呈現出平順感。或像是一張保鮮膜,攤開後自然呈現完整的平面。但經過切割、縫補後,就會變成扭曲、沾黏、不平整的狀態。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洞距就會變更小、變更密,逐漸糾結。 所以經常聽到專家說:「我們要常常拉筋!」平日可以練習伸展運動或是瑜伽,有助避免筋膜發生沾黏、糾結的情形,也能維持肌肉的彈性。 脊椎平衡 痠痛不再 伸展跟收縮具有相對性,亦即要保留組織的適當空間。許多人之所以感到痠痛,都是因為這個平衡跑掉了,然後過度代償,該伸展的不伸展,該收縮的不收縮,我們可以朝此方向來做拉伸運動。 脊椎具有S型的自然弧度,呈現前凸和後凸的完美曲線,而且從上到下、每個節段有它自己的角度,以形成生物力學上的平衡。這些曲線分別為頸椎的前凸、胸椎的後凸、腰椎的前凸和薦椎的後凸。 大部分人是過直,少部分人是過彎,其中太直、太彎都不行,姿勢不良就容易過直或過彎,導致駝背、圓肩、頭部前傾。 其中,「脊椎過彎」也是一種壓力的呈現。「小的S型」是平衡,然後「大的S型」則是壓力過大,因為每一節脊椎,各自能夠承受的壓力是固定的。如果曲度改變太多,就容易產生脊椎側彎或駝背,造成脊椎不穩,甚至神經壓迫。 若是脊椎曲度過少,反應在外就是「脊椎過直」,例如常見的「僵直性脊椎炎」。因此,脊椎太直,身體就沒有彈性、沒有緩衝;脊椎過彎,身體就會出現不良姿勢。彎或直,過猶不及。(見圖1) 一般人在使用3C產品時,頸椎常常太過前彎、前傾,胸椎就會後凸,自然會變矮。我們看看佝僂的長者,因為胸椎過於後凸,看不到前面的路,只能將脖子往前伸,此時頸椎就會過於前凸,慢慢形成「大的S型」,在走路、站立、日常活動時,就會變成奇怪的姿勢。 此狀況除了脊柱變形,附著在旁邊的肌肉和筋膜也會跟著變形,因為它們原來都有一個自然、固定的弧度,最後一起變成「過度彎曲」或「過度僵直」。不管過彎或過直,都希望病人的脊椎能回到原廠設定,並在日常中好好地維護它、使用它。 脊椎保健 導正錯誤姿勢與觀念 若是透過手術矯正完成,已經回到脊椎的原廠設定,此時,就要改正過往不良的習慣、錯誤的姿勢。 ◎觀念導正1 不用刻意抬頭挺胸,但要縮小腹! 臨床中,經常發現有些十分關注脊椎健康的人,往往矯枉過正,站立時,刻意抬高下巴,像軍人一樣地抬頭挺胸,以為這樣才能呈現出好的體態,殊不知已經傷害了脊椎健康! 我們可以練習腹式呼吸,先縮一下小腹,就是縮肚,或是擴肚(吸飽氣),同時想像自己的頭腦上方,用繩子輕輕地拉引著,但身體是輕鬆的,類似做「頸椎拉伸」,不用刻意地抬頭挺胸,身體自然就回正了。 若是故意抬頭挺胸,反而會讓頸椎曲度跑掉,所以抬頭挺胸並非脊椎正確回正的姿勢,而要看「每個人的姿勢原來是屬於什麼狀態」,才能進行判別與調整。 大部分具有烏龜頸的人,若是挺胸不當,就會變成身體重心失衡,主因是胸椎過於後凸,反而矯枉過正。(見圖2) 此時,比較自然的姿勢應該是坐在一個適合自己身高、腳長的椅子,然後縮小腹或擴肚,小腹是核心,透過「腹式呼吸」將肚子脹滿,然後吐氣的時候,將肚子往內縮,如此一來具有支撐性,就會覺得自己的腰、胸、脖子,感覺像是有一條線從頭頂的上方拉著,如同玩扯線木偶般,達成一個自然放鬆的狀態。(見圖3) 因為我們不習慣正常的姿勢,所以這種姿勢反而要透過一些訓練跟發想,自覺式、自發性地去調整,此後回到正確的姿勢,就會感到無比輕鬆。 ◎觀念導正2 不要再坐板凳的三分之一! 「林醫師,到底要怎麼坐,才不會傷到脊椎啊?」門診中經常有人這麼問我。其實答案很簡單,只需要「坐滿椅子」! 板凳,切記要坐滿!正常椅子的高度要從鞋子或者腳踏地到膝蓋後緣,呈一直角,椅背的深度要從膝蓋後側到屁股,這樣子是最舒服的坐姿。每張椅子的設計、材質不同,若是椅背依照人體工學角度設計,可往後貼近;若是直立型,則可放置一個靠墊以符合自己的腰椎曲線,並把握椅背高度到肩膀高度即可,太過前傾或後傾都會破壞平衡。(見圖4) 由於每個人習慣的姿勢不同,我會建議腰椎開刀完的病人,回家可以改坐餐桌椅,如此一來,整體就可以有很好的支撐性。 此外,椅子跟桌子的高度都要調整到適合個體化的狀態,電腦、電視的螢幕高度就是眼睛平視或略低於眼睛五至十公分。 當我們的姿勢都調整得既標準又適當,記得再按個鬧鐘,提醒自己每半小時起來活動一下。因為再好的姿勢,一旦僵在那裡太久,也容易造成乳酸堆積,進而導致肌肉痠痛。有時候三十分鐘放空三十秒、一分鐘,喝個水,或是讓視線看向窗外,一方面保護眼睛,一方面活動一下筋骨,反而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甚至是在辦公室坐太久時,若是桌子屬於升降型,也可以彈性調整高度,改為站立辦公,讓工作環境與相應的身體達成一種平衡感;抑或是扶著椅子,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都是很好的方式,同時提高整體效益。 (摘自《脊椎不痛 能走能動:神經外科林恩能醫師的脊椎病變整合醫療照顧》,博思智庫出版)

MORE

回歸以人為本的初心

主述/陳宗鷹醫師、文/吳宛霖 科技的浪潮一波一波的襲來,醫學教育更是要走在浪頭,不但要跟著做,還要做到與眾不同。現任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的陳宗鷹醫師不斷思考,還需要為學生做些什麼?什麼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 二○一九年世界醫學教育的趨勢已經闡明,醫學教育者應該要教學生如何去區別知識和訊息、如何使用AI,但歷久不變的,是「醫病關係」。 醫學教育終極目標 「科技的東西是很炫沒有錯,但不是把教學都變成花俏的東西而已,我們要把握做這些的目的是什麼。」陳宗鷹想著,有沒有科技無法取代的部分?當拉高視野,會看到這就像是一個時代的趨勢變化一樣,不論如何變,還是要回到原本的初心,回歸教育原本的目的。 如今各種假訊息橫流,要怎麼讓學生辨別真偽?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現在教育趨勢如此多元,未來醫學系有可能不再固定要讀滿六年,「以學生能力為導向」可依據學生的能力縮短或延長修業年限;「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則是當學生達到足夠的勝任能力,就能夠被信任而放心獨立執行的醫療行為。但不論是教學方法或是新興科技,陳宗鷹浸淫醫學教育多年,他有自己的體會:「我們曾經被PBL(專題式學習)誤導過,以為只有PBL才是正統的教學方法。其實並不完全錯,而是要更開放一點,PBL很好,但只是其中一個教學方法。」 「這也一直讓我們在想,到底要怎麼去塑造未來的學生?」陳宗鷹思索著醫學教育的價值和使命。「因為疫情,很多東西會變,但很多東西是不會變的。通常方法改變,但實質內容不變。例如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會因為疫情而改變,但我們對教育的使命,要培養良醫的目的,這都是不會改變的。」 大體老師教會尊重 以大體模擬手術為例,雖然利用AR、VR或MR很炫,但真的可以全部取代實體的手術嗎?醫學院的大體解剖實驗,有真實的大體老師,從家訪、解剖到為大體老師進行縫合、入殮、送靈、追思會等人文儀式,讓醫學生可以感受到面對的是「人」,才是醫學院育才的重點。從慈大畢業的醫師,在經歷多年的歷練之後,回頭去看求學生涯,大體解剖或模擬手術,無疑對他們都有很大的影響。 六年制第一屆的畢業校友趙若辛,認為慈大帶給她最大的影響力,就是「對人的重視」。她說,大體解剖時,她在過程中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感受「人」這件事情,同時也感受到學校很認真的希望學生可以好好記得這位老師,並身為一個人,應學會認識、尊重一個人的感覺。 七年制最後一屆的林宜臻也分享,當去家訪或是認識老師的生平,之後再到解剖台上,便會連結到老師原本也是活生生的一個人,而自己也才了解這樣的恩惠是怎麼來的。當儀式最後的送靈,陪著老師們最後一段路,林宜臻會覺得,其實這樣上課,自己沒有額外付出過什麼,最後只能付出這一段時間,來表達內心的感激跟虔誠。 科技無法取代之事 「如果今天捨去真的對人的情感與重視,利用科技來進行,或許對醫學生來說,可能就是把『人體』當成一個『物件』或『教材』。」陳宗鷹看過國外的一些例子、還有國內一些醫學院校,因為沒有足夠的大體老師而以科技來取代,目前也都遭遇這樣的問題,而必須另外以義診或其他服務方式,來補足人文的學習。「但我們擁有這樣的資源,我們不能捨本逐末就不要了!」 重要的是,或許將來有科技的輔助還會發展出更新穎的應用方式,「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能懂得感恩,要知道這些資源還是都來自於大體老師和他們的家屬,他們願意捐獻出自己的身體,家屬捨得願意成全,我們才有辦法有這人文與專業兼具的課程,也才能逐步建立這些數位人文資料庫!」 陳宗鷹不排斥科技,希望加入科技,但沒有要取代原有的東西,因為「我們原本有的東西就很好!」醫療最重要的初心,就是「以人為本」,全人照顧的初心與人文素養,才是慈濟醫學教育的重中之重。 徐達雄教授曾在與新進醫師的座談中提及:「看各位的心,能不能看見病人的痛苦,能不能幫病人解決痛苦。」而一路走來,陳宗鷹覺得科技再厲害也不能取代的,只有一個字,就是「情」。 (摘自《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心靈工坊出版)

MORE
/1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