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家庭 | 人間福報

閱讀

【女子生活學】好好生活 從吃飯做起

文/曾箏 以往,上班時間總是塞得滿滿的,下班後已筋疲力盡,快速吃飯、照顧孩子、處理家事,睡覺時間就到了,天亮之後,再次重複同樣的一天。當時還覺得自己能力頗佳,能在有限時間裡處理好所有事情,今年換了工作之後,新公司不再像以往衝衝衝的步調,剛開始不甚習慣,現在慢慢發現,留有餘裕是件美好的事。 年輕時我喜歡跟著好吃好玩跑,假日休閒就是奔著美食前進,一直到有了小孩,才停止追逐美食的休閒娛樂。後來成為蔬食者,發現在外面花了大錢吃的也還是蔬菜豆腐,頂多改了樣貌,跟我在家裡自己煮沒差多少,漸漸地,也就沒了興致,寧可在家一鍋煮,抱著書或追個劇,就是美好的休閒了。等到時間不再是壓縮狀態,才有精力發現其他可能,慢悠悠地在廚房料理一、兩道菜,已漸漸有了趣味。 我喜歡以麻油清炒福山萵苣,香脆甜的口感百吃不膩,我一個人就能吃下一大盤。颱風天前後葉菜類價格高到菜攤老闆都哇哇叫,備了不少菇類與根莖類,杏鮑菇、金針菇剝成絲,豆干與酸菜也切絲,菇類各自炒香後加點鹽、胡椒,再加豆干、酸菜拌炒,十分下飯,我家女孩配著饅頭吃,欲罷不能;山藥紅蘿蔔香菇紅燒,就是我晚餐的主食;陽台上的香椿長得甚好,摘幾片葉與蛋同煎,又是一道便當菜。有時米飯、有時麵食,一餐餐過去,有了耐心之後,食物變得可口多了。 原來不只畫作需要留白,人生也需要。留白後的人生,才能品味日常,自然不需將夢想或渴望寄託在退休後的未來,對50+不久的人來說,退休極有可能是想像,日日盡心工作、日日靜心生活,活在當下才是我輩中人最能掌握的呀!

MORE

【字話同修】 喜極而泣的父親節

文/高愛倫 原來,孩子把爸爸弄哭也是天大的好事! 這天,我們從基隆城上城長途跋涉到新店台北華城,參加山上四戶人家合宴父親節party 。 傍晚庭園晚風吹,泡湯啤酒抽雪茄。稍後,各家子女攜伴前來,三十幾個人,一屋子歌聲繚繞,一院子青春歡笑。 外燴自助餐擺設完畢,甜點水果、沙拉起司、烤牛排、戰斧豬、葷蔬熱食、無糖飲料……分布在不同檯面,且都以漂亮的鮮花點綴;並不誇張的說:家庭外燴,只要安排妥當的廚藝專業與親密朋友,真的比在飯店吃自助餐更讓人心曠神怡、喜樂自在。 開吃囉!主人宣布! 在大家取食卻尚未來得及下口時,客廳再進來一個客人,當下,一陣稱奇驚呼、一陣歡聲雷動、一陣騷動擁抱…… 主人之一的朱凱民醫生,剎那淚湧而出,更別提被兒子抱著,聽到他親口一句「父親節快樂」有多激動了。 這個「快遞回家」意外節目,是兄妹二人的禮物,他們把爸爸唬弄得很徹底,因為爸爸說:「早上通電話還在聖荷西,怎麼突然出現在這裡?」 朱凱民是內湖三總心臟血管科的「名醫」與「良醫」,但是因為病號過多,實在沒有時間和病人閒話家常、施展親和,所以,在職場上,醫術被誇的他同時傳出「看起來很嚴肅」的威名。 而今,是生醫上櫃股票公司董事長的朱凱民,從服務作出發,只能以有限時間保持一周一次的門診。喜歡音樂、擅長中西日閩歌唱的他,半年時間不但學會薩克斯風,而且任何歌曲的吹奏都淋漓盡致,是懂得生活又保有藝術家氣息的另類醫生。 微醺的時候,凱民醫生說了兩、三遍:「我兒子比我優秀。」還為兒子唱了一首「我等的花兒都謝了。」女兒笑:「你這是什麼跟什麼,那是情歌耶。」 山上人家都有優秀的下一代,也都是在國外受教育,有的學成歸國,有的海外得意。 高松山老爺子說:「我三個孩子都是在英國受教育,我思考很久,總算把他們陸續『拐』回來,他們在我身邊才是做父母最大的圓滿。」 另一個主人孟繁文,至今還在職場,公事如麻,一個女兒在加拿大發展舞藝,一個女兒在台灣組團演唱,太太兩地飛,上下兩代親情維繫得很緊密。 最年輕的主人楊至欽,德國科技精品事業做得很好,女兒在德國唸資訊大數據,兒子在法國攻讀法國文學。這一對被譽為天才型的子女,擺明對爸爸的事業沒有興趣也絕不會接手。 小楊先生跟我家先生感傷的說:「讓他們根據自己所愛到國外受最好的教育,結果所有的為他們好,造成我們失去兩代共度未來的人生;他們有了自己的生活圈,不會回來就業、定居了。」過年過節,貌美如少女的媽媽,總是為思念孩子而落淚。 這些一家之主,對子女的心,跟妻子一樣的柔軟,他們心知肚明兩代關係的重要。 一個青年專程返鄉說了一句「父親節快樂」,讓父執輩都被牽動同賀情懷;告訴我,你可曾給過父母「喜極而泣」的機會?

MORE

【院線片】《BIG》 活著 就是給自己最棒的禮物

文/簡妙容(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 魏德聖導演在電影中,鋪陳了六個家庭的故事,還巧妙以動畫詮釋抗癌小鬥士與病魔纏鬥的過程,這橋段與宮崎駿的《魔法公主》,有著莫名的熟悉感與感動,小鬥士的裝扮也讓人聯想到他的作品《賽德克巴萊》。 《BIG》是魏德聖導演的作品,不同於以往,這次是以癌童和陪病家屬為主題的電影。描述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不同面向的六組家庭,因同住八一六病房,過程中孩子面對疾病的童言童語、為彼此加油打氣,陪病家屬的心酸不捨、面對病況的起伏,努力在孩子面前堅強、強顏歡笑。這群人彼此從陌生衝突到相互關懷、相互支持,交織出有笑有淚的故事。 生命誕生見證感動 六個家庭有各自的狀況與相處方式,其中想特別提到的是由鄭又菲飾演的源源一家、曾珮瑜與黃鐙輝飾演的是延一家,以及范逸臣與田中千繪飾演的大杉一家。 源源是個懂事的孩子,總是用笑容來面對每段療程。當源源跟媽媽(曾佩慈飾演)在醫院長廊中彼此約定痛要說出來、難過要哭出來時,母女間情感流動、孩子的貼心著實讓人心疼,看到如此懂事的孩子,同樣身為母親的我,心中充滿同理與不捨。 是延的爸媽是一對吵鬧不休的離婚夫妻,兩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孩子,常忍不住翻舊帳指責對方,當孩子的病情加重需要再接受手術時那種擔心與內心掙扎;當失去是延後,半夜悄悄回病房收拾,見到同房病友忍不住失聲嚎哭,當下的懊悔不捨與自責,每一幕都牽動人心,讓我眼淚流不停,浸溼了整條手帕。 范逸臣與田中千繪繼《海角七號》後,這次飾演罹癌十四歲少年大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癌細胞一再轉移,夫妻間感情也愈來愈疏遠,衝突與無力感隨之而來。不知道是不是導演巧思,十五年前的《海角七號》,十五年後的《BIG》,彷彿另類的延伸。 很喜歡導演安排的巧思橋段,彷彿能透過電影穿透人心,凝聚成一股暖流並湧入心底。當信仰地藏王的羅恆爸爸與信奉耶穌基督的努拉家在手術室外一起為羅恆祈禱時,對照害怕手術失敗的恐懼,此時信仰彷彿成為一股安定的力量,支持著焦急等待的父母。羅恆手術成功伴隨著新生命誕生時的喜悅,讓病房中原本低迷的氣氛為之一振,如同雲霧中透出的光束般,希望也重新充盈八一六病房。 冒著風險前往動物園看猩猩帥妞生產的過程,是一段冒險旅程、一趟心靈療癒之旅,見證生命誕生的感動,也修補了原本不睦的夫妻裂痕。 勇敢面對未來未知 劇中專科護理師馬馬如同諧音「媽媽」,是兒癌病房的定心丸,照顧與陪伴著每個病童,適時安撫病童家屬的情緒。馬志翔演的醫生名叫「溫暖」,臉上卻總是繃著冷酷的表情,他會為了無法挽回是延而躲在天台難過;為了不想失去羅恆堅持要進到手術室幫忙;面對夜訪動物園歸來的病童父母時滿腔怒火,卻因孩子的童言童語頓時熄火;或是用自己的經驗來鼓勵面對病魔的孩子,這樣的溫醫師是可愛的、是暖心的。 電影中,除了鋪陳六個家庭故事,還巧妙以動畫詮釋抗癌小鬥士與病魔纏鬥的過程,看著小鬥士一次次勇敢地面對魔王大軍,或許有人傷痕累累、不支倒地;或許魔軍節節敗退,暫時凱旋,但只要魔軍再襲,小鬥士就會堅強站起來對抗,一次又一次努力下去。看到動畫的部分,腦海中浮現宮崎駿的《魔法公主》,有莫名的熟悉感與感動,小鬥士的裝扮也讓人聯想到魏導的作品《賽德克巴萊》,很喜歡這樣穿插動畫的方式,比起一次次真實地看著孩子在生死關頭奮鬥,這樣的呈現讓我在觀影上得到適時的喘息。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懂得活著就是給自己最棒的禮物,身為癌友的自己也要更珍惜生命,要照顧好自己,勇敢面對未來未知的難關,更要好好去陪伴家人,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MORE

【我們這一家】 多了個犬子

文/日日春 連生兩個女兒後,老公勢單力薄,常常感嘆仿如住在女子宿舍般,身不由己陪著女兒玩芭比娃娃、玩家家酒,翹起小指喝下午茶…… 有一天他興沖沖地提著大包小包返家,原來公司同事撿到一隻小浪浪,可房東明令不許養寵物,他自告奮勇接下狗爸的位置,沒跟家人商量。 其實也不必商量,有哪個小孩捨得對寵物說「不」。兩個女兒一見到牠像中了大樂透,尖叫歡呼抱著牠轉圈圈,想著替牠取名字,「肯尼」成了吉娃娃浪浪的新名字。 這下老公可高興了,他有了肯尼當兒子,再也不是3:1,而是3:2,大人小孩都滿意。女兒自己分配照顧肯尼的工作,餵食、遛狗、洗澡、陪玩,她們製作了肯尼日誌,每晚請爸爸簽名,因為女兒的聯絡簿簽名所有權歸我,他只管肯尼這小子。 肯尼像家中的小弟弟,激發了大姐姐的責任感與同理心,除了不會說人話外,我們是將牠當家人對待的。姐姐寫功課牠趴在腿上、我煮飯牠窩在腳旁、老公滑手機左邊位置一定是牠,家中隨時都有牠的位置,圈起一家人寵牠的心。 姐姐漸漸長大,肯尼也變胖變老,唯一不變的是仍舊那麼可愛討喜,牠的心裡住著全家人,眼裡永遠有家人,一心一意的全心愛著。我們一家五口寫成一個大圓,圓圓滿滿、幸福天天。

MORE

【生活感悟】過節 可以不一樣

文/陳招池 愈來愈多人認為:「台灣人過節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別無他樣,當屬不懂得營造節日氣氛之族群。」此話不差!記得之前中秋節前後,路過社區,家家戶戶煙霧瀰漫,大人蹲在地上忙著烤肉,小孩子圍在旁邊忙著吃;散步歸來,飽餐一頓後,眾人紛紛躲進屋內,人散廊道空,留下烤肉架和木炭餘灰,似乎已完成過節的儀式。 經我如此輕描淡寫的敘述,也許你會感同身受:「對呀!我就是這樣過的。」或許還會反問我:「不這樣,要怎樣過?」是的,目前只能這樣,可你的創意被電視媒體、商家廣告制約了,它們只會報導某地萬人空巷烤肉去,然後提供萬頭鑽動的熱鬧場景,久而久之,這便取代了賞月的意義,變成約定成俗的節慶活動,好像不這樣做,就沒有過節似的。 平心而論,被簡化的中秋烤肉節,也沒有什麼不好,家人聚在一起吃吃 喝喝,不用勞駕家庭主婦忙做羹湯,一舉兩得,不也是慶團圓嗎?然而,換個角度想,習慣會傳遞與複製下來,影響既深且遠;上一代這樣做,下一代也會照樣做,一代傳一代,烤肉成為台灣最低俗、最不健康、最不環保的節慶活動,值得社會大眾省思。 試想:一年難得盼到月亮最皎潔圓潤的中秋,我們並沒有把它視為一年當中最耀眼的主角,反而低下頭來盯著食物瞧,關心的是餵飽五臟廟而已;讓一盞明月孤獨的散步在天際間,日日年年,眼界只停留在眼前的口腹之慾,如何要求未來主人翁要有國際觀與宇宙意識的情操,更別奢談放眼天下呢! 回憶在物資匱乏的兒時,沒有五花八門的月餅,只有中間凸起來的肚臍餅;沒有改良過的甜柚,只有又酸又苦的原生土柚,但是我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長輩會帶著我們營造過節的氣氛。從玉盤尚未從東方升起時,庭院已擺了一張小圓桌,放著應景的肚臍餅和酸柚子,圍繞在祖母身旁聆聽月姑娘的神祕故事,也不時舉頭望明月,月中那會裊裊纖動的陰影,埋下我對它無限的遐思,也記憶著彼時彼景。 今年中秋節,雖然兒孫都不在身旁,但是讀著宋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提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了我心靈極大的慰藉,作者在品嘗寂寞的當下,沒有憤世嫉俗,而是以月亮為思念家人的載具,寫出生命感懷。讓人從自然現象得知人生不是一直是滿月,有圓滿的時候,也有缺憾的事實,團圓固然幸福喜悅,不能團圓也能存著他日團圓的期待。 在月圓人團圓之際,他孤獨的身影與月亮對話,說出多少遊子有家歸不得的心聲,也道盡多少父母盼子早歸的願望,盡己之力,賦予人們對月圓的意義。今年中秋節已過,逝者已矣,來者應可追,國家社會要清明潔淨,人人都有移風易俗的使命,但願往後的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都有個不一樣的過節興味。

MORE

【莞爾一笑】飛機攪局

文/鄒玉宜 前幾天和退休老師聚會,提到多年前,帶我們偏鄉小朋友去桃園參加足球友誼賽的趣事。 正式上場比賽,雙方踢得如火如荼時,天空出現一架飛機,準備下降,其中一位小朋友指著天空喊著:「飛機、飛機!」其他小朋友也全都看傻了!定格了!教練和觀眾都大喊:「踢球、踢球!」大家又氣又好笑,結果對方已經踢進球門了。 再次提到這件事,我們還是大笑不已。

MORE

【轉換思維】 幸福近在咫尺

文/錦江沙 卸下忙碌的工作,回首望去,這輩子,曾經風光,也曾經失落。一個人不論多麼勤快,最後還是不得不停下來,既然停下來了就要忘卻過去,不論好的記憶,還是不好的記憶,全部按下刪除鍵,放下身段過自己的日子。 陡然一身輕裝,迎向陌生旅程。一個人獨自走在別人眼中的窮鄉僻壤,沒有安排歸程,隨心而遊。午後,走到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落,村名叫草塱村,我更願意叫它草浪村,因為村前綠草如茵,成片小草揮舞著雙手,流暢的舞姿彷彿波浪般溫存柔美。 不忍破壞草浪賣力演出的彩帶舞,繞走小徑到溪邊,彎腰掬一把水拍在臉上,一股勁涼沁人心脾,所有的煩憂隨著臉上的水滴掉落,被潺潺涓流帶走,頓覺無比舒暢。前方一陣撲鼻花香,閉眼深吸一口,張眼跟玉蘭花說聲謝謝。玉蘭花邀我在樹下歇息,我欣然接受地坐在樹下,聞著花香,與花草攀談,與蟲鳥對話,心情漫隨樹影婆娑,悄隨綠草起舞。 繞過溪邊小徑進村,映入眼裡的是村民的悠然時光,幾個年齡不一的村婦,忙完農活後,在風景如畫的山坡前玩牌。稼穡沒有假日,村民天天都要面朝黃土背朝天。想起李紳詩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詩境,這意境,此刻掠過心頭,令我感動不已。村民玩牌不是苦中作樂,而是在享受生活,在辛苦勞作之餘給心靈留下一個忙裡偷閒的空間,不會像城裡人整天忙忙碌碌,忙到不知所以然。 信步走到陳氏祠堂。一位村中耆老坐在祠堂前的長凳上,一邊看書一邊啃著甘蔗。我甚是好奇,以前只見過人家邊看電視邊吃飯,從來沒見過看書和啃甘蔗在同一個畫面中。人不見不親,見面三分情,趨近打聲招呼:「阿伯,看你邊看書邊咀嚼甘蔗,如沐春風,悠閒自在,好像沒有一點煩憂,這樣的生活真所謂的簡單幸福。」耆老笑道:「哈哈哈,如要說幸福,我這把年紀還啃得下甘蔗就覺得很幸福了。」 淡淡的一句話,不是什麼人生勵志的大道理,也不是什麼經典名言,卻如醍醐灌頂,在我心中震撼迴盪。耆老尚能啃甘蔗的幸福感,啟發我從細微處去發現幸福,頓覺幸福離我近在咫尺,隨手一抓一大把。細細一想,很多時候,換個思維真的可以讓生活變得很愜意。

MORE

【圓夢計畫】 尼泊爾, 我來了!

文/蔡田 好友參加尼泊爾珠峰基地營EBC路線健走團,看著他傳送回來一張張高山健走的照片,讓我回想起一個曾熱切想望,卻未曾圓夢的願望! 當年,在一本有關登山的書籍裡,讀過這樣一段描述:「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只見一群上了年紀的日本老奶奶、老爺爺們,熙熙攘攘的在世界第一的聖母峰山腳下行走,有說有笑的他們,臉上不時泛著歡喜和滿足的表情,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人間仙境」,說到這兒的美麗,足以讓人忘記世俗裡的憂愁和煩惱。」 那時刻,「美麗得讓人忘記憂愁和煩惱」,深印在我心底,我對自己許下一個夢想,有朝一日我也要像那群日本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一樣,行走在那個我心中的夢幻國度。 可惜的是,曾經有二、三次的機會,朋友組團前往尼泊爾健走,我都因其他事務纏身錯過,後來有空了,卻因疫情,組團工作也就被延擱下來,直到最近才陸續恢復出團。 朋友的照片觸動我曾經的熱情澎湃,我自問:「廉頗老矣?尚可飯否?」希望答案是絕對的肯定。趁著現在還能跑能跳能動,我要去尼泊爾健走,走在聖母峰的山腳下,體驗那種忘記人世間所有憂愁和煩惱的感覺,一償我未曾圓夢的想望!

MORE

【生活快門】捧場的貓咪

文/舒眉 從馬那邦山下來,飢腸轆轆,就近在汶水老街覓食。 非假日又過了用餐時間,街道顯得冷清。一股濃郁香味撲鼻而來,店門口圍著幾個人,我也好奇駐足觀看。原來是磨醬機正研磨芝麻,從機台下方壺嘴緩緩流出黏稠芝麻糊,店主一邊比手畫腳、一邊滔滔不絕陳述吃芝麻的各種好處。 突然瞥見街旁牆旮旯裡伏著三隻貓,模樣可愛至極。牠們面部都朝向店家這邊,神情十分專注,讓人真以為牠們也在津津有味聆聽,為首的那隻虎斑上半身還立了起來,深怕錯過什麼似的。 害羞的浪貓經常能見,鏡頭尚未對焦,一溜煙便消失無蹤,像這般熱烈捧場、扮演好觀眾的貓咪,卻是頭一回遇到。

MORE

【生活快門】幸福的連結

文/枯葉蝶 寒帶的熊跟亞熱帶的桐花有什麼關聯呢? 在竹東文創藝術園區裡遇見一面彩繪牆,羨慕藝術家無邊際的想像,把都是白色的熊與桐花,畫在同一面牆上,感到很驚豔。陽光裡,桐花排成圓圈,像是一顆要飛上天的球,而球繫著桐花連成的線,剛好落在白熊的頭上,熊的耳邊也帶上一朵桐花。 光芒裡,白熊微笑著。彷彿天使從天上撒下朵朵桐花,讓白熊與桐花有幸福的連結,一起成為美麗的畫。

MORE
/20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