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閱讀

【食說新語】品享發糕福滿溢

文/朱振藩 晉代巨富何曾,日用至為奢華,飲食十分講究,即使吃個饅頭,也要有其花樣,否則絕不入口。《晉書‧何曾傳》指出:「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坼,意為裂開之意,也就是說,蒸餅上蒸不出十字裂紋,他鐵定不吃,不愧是「日食萬錢,猶謂無下筯處」(司馬光〈訓儉示康〉)。 清人李光庭《鄉言解頤》稱:「臘月望後,便蒸饅頭,分有餡、無餡兩種。有細作者,揀麥磨麵,煞費功夫……其白如雪,面有銀光,謂白包子。讚曰:『翠釜湯初沸,筠籠氣漸浮。一丸輕入掌,十字坼當頭。』」 時至今日,山東人製成「開花饅頭」,是一種頂部裂成數瓣,形似花朵的饅頭,形狀美觀,口味香甜,既是節日食品,亦為宴席點心。另,陝西人正月製作「花花饃」,亦作如是觀。 有餡且開花的饅頭,待傳到廣東後,變化而成叉燒包。成品色白、鬆軟,富有彈性,包子頂端自然開裂,餡色褐紅,略帶醬汁,鹹甜相濟,香味濃厚,乃廣式飲茶中,家家必備美點。 無餡的開花饅頭,傳入福建後經過改頭換面,其在蒸熟後,面上自動開裂,有如花蕾綻開,稱之為發糕或花糕,也有叫胖糕、臍糕的。又因容器不同,各有對應稱呼,如將原料置於碗中蒸熟,直接叫成「碗糕」;而用酒盅製成,一般叫它「盞糕」。 若用白砂糖或紅糖,則顏色不同,分紅、白兩種。此外,過去為了方便顧客,凡用碗、盞等器皿蒸出來的發糕,會備有小薄竹片,利於刮剔取出再食用。 清代乾嘉年間,福州人林光天,人稱「番薯粿先生」,以福州話撰〈村塾即景〉詩,云:「豬衙(賣豬的批發商)早起鬧嘈嘈,樵教(吵到)天光賣碗糕,連步(轉眼間)湯丸街口叫,許行(那一會兒)燒餅手中掏(拿)。」有清另一位詩人林祖燾,亦有詩曰:「春光花謝綠成蔭,迎合盤餐妙手烹。炊出花糕頤可朵,分賞先自眾鄉鄰。」說明數百年前,這種小吃就很普遍,且遍及福建全境。 至於充作年節食品,福州地區的居民,現仍保持在立夏日「嘗新饋送」的習俗;閩南一帶,則是在過年時節家家必做之食品,用於祀祖祭神。只是而今人們很少自己動手,通常買現成的,台灣也常如此。 過年圖好口采,蒸碗糕得先「發」,象徵發家致富,可以發達、發財。碗糕一旦蒸好,其頂部即向四周綻開,稱之「笑口常開」,寓意全家歡歡喜喜,來年吉祥如意,生活和樂安康,永遠幸福滿溢。 為了加強發糕氣味,商家會將已磨好的米漿再磨一次,保證質量,「開花」明顯,入口筋嫩細軟,口感滋味俱佳。我喜歡現蒸的,深粉色的盛盒雖是塑膠製品,刻畫還算深刻;紅糖帶褐發糕熱燙猶冒水氣,拈起送口一嘗,綿筋香甜,餘味無窮,「二猶以為不足」,真是小確幸啊! 待它冷卻之後,糕身已然變硬,先切片再煎、炸,等其吸足油分,整個酥中帶糯,而且馨香四溢。元旦當天一早,家母炸此尤物,亦會煎蘿蔔糕、炸甜年糕,再喝碗熱芋頭湯,道道味美可口,但覺通體舒泰,果然是好兆頭。 苗栗「九龍軒」的客家新式美點,包裝精美,取食方便,新鮮適口,當日即售畢,我每路過此,必一嘗為快。

MORE

【寶島踏查】霄裡石母娘娘浣衣池

文/apple 霄裡,位於桃園市八德區。因地形關係湧泉不斷,能提供小鎮百姓農業灌溉與日常所需,並流傳著一句:「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斬不完的鷹哥竹。」就因為霄裡一年四季水源充沛,孕育、滋養出一片樂土。 也因為水源豐富,霄裡約有十處的浣衣池,成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而「石母娘娘浣衣池」,便是其中最享盛名的。 霄裡的石母娘娘浣衣池建於清朝,位在有兩百六十年歷史的石母娘娘祠前方;石母,是客家民間信仰中,能驅禍避邪、讓孩童平安健康長大的守護神。相傳,當時吳姓族人為尋找水源,發現了三顆閃耀的大石頭,信其有靈,虔誠祭拜、焚香祈禱,並奉為「石母」,肇建了石母娘娘祠。後成為霄裡廊道、水資源的守護神,也是八德重要的文化古蹟。 石母娘娘祠因在吳家先祖根基的吳氏至德堂旁,故又稱「至德石母」,有飲水思源之意思;而祠前的浣衣池,便被稱為石母娘娘浣衣池。浣衣池因為石母娘娘的庇佑,終年不乾凅,也因為靠近人潮熱鬧的龍岡忠貞菜市場,成為八德區的輕旅遊景點。 石母娘娘浣衣池周遭是青翠的稻田,還有大榕樹可遮蔭,水質純淨清澈,上、中、下游並分作不同功能的用水區。浣衣池水不僅可拿來洗滌蔬果,也是婦人洗衣兼話家常的聚集地,更是夏日孩童戲水消暑的好去處,甚至還能免費裝取池水回家飲用、泡茶。當日到訪時,果然看到有人一桶一桶大方地將水提走呢! 因為這些浣衣池,就算洗衣機早已普及的年代,霄裡居民還是習慣到這裡洗衣服,日復一日地敲打、洗濯衣物。如此綿延了上百年,不但成了霄裡的日常,也變成在地的一種特色,以及客家傳統教育與當地觀光發展的亮點。 霄裡的石母娘娘浣衣池,演繹了一場人與水相親、和諧的景象;水的無私貢獻、人們的愛護珍惜,也讓霄裡成了在石母娘娘保佑下得天獨厚的水天堂。由古至今,無論春夏秋冬,不舍晝夜地汩汩流淌、無窮無盡……

MORE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金剛遇到新朋友

文/林文貞 微笑讓心和心靠近 相遇的時光是美好的禮物 註:主角金剛是牛,遇到國外來的朋友。

MORE

【護生畫集】鶴能檢書

文/林少雯 衛濟川養六鶴,日以粥飯啖之,三年識字。濟川檢書,皆使鶴銜,取之無差。 ──《金城記》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體型、長相皆跟人類形似的猩猩,經過多年訓練後,能識字、辦色,甚至還能玩迷宮遊戲。這些訓練過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或是電影中都曾放映過。 研究猩猩,是由於牠們智商高,平均約等同四歲孩子的智能。猩猩的基因跟人類幾乎完全一樣,只有些微差異而已,因此人們研究猩猩,想透過牠們更了解自己。但是鶴對人類來說,卻是很神祕的動物。同為有情眾生,人類卻不明白鶴的許多行為有什麼意義,腦海裡在想些什麼?更別提優雅的鶴夫妻為何會如此恩愛,可以為另一半殉情? 中國文人自古愛養鶴,牠們的美麗和形象,更添主人的清雅。〈鶴能檢書〉這則故事出自《金城記》,敘述一個名叫衛濟川的讀書人很喜歡鶴,家裡養了六隻鶴,陪著他讀書、遊賞。衛濟川很疼愛鶴,每天餵牠們吃粥,這幾隻鶴也十分聰明乖巧,不但聽得懂指令,甚至還識字。 衛濟川花了三年時間教會鶴認字,從此,他想讀哪本書只要對鶴說一聲,聰明的鶴就會到書房裡將那本書銜過來,從來沒拿錯過。可以想見,這六隻識字檢書的鶴在當時一定名聞遐邇,讓主人風光一時。 人類還真的不能小看各類有情眾生,應多多學習牠們的單純和專注,除了要懂得欣賞牠們之外,更要尊重、愛惜牠們,才不枉為萬物之靈!

MORE

【走過歷史】走讀牡丹社事件地景

文/黃筱婷 「瑯嶠」為恆春舊名,早期原住民多為排灣族,而後卑南族由東海岸遷居至此,並自稱「斯卡羅」,下有四大家系番社,其勢力範圍下的排灣、斯卡羅等番社,統稱「瑯嶠十八社」。 一八七一年,一艘準備返回琉球的貢船遭遇颱風擱淺在八瑤灣,三人不慎溺斃,高士佛社原住民收留了其餘的六十六人。琉球人擔心遭原住民加害,不久即逃離高士佛社,族人因憂心部落位置被發現前去追捕,結果造成五十四名琉球人遇害。劫後餘生的十二人,則在楊友旺等人的幫助下返回琉球,史稱「八瑤灣事件」。 三年後,日方以八瑤灣事件為由,出兵攻打各社,造成眾多死傷,此即「牡丹社事件」。日方當時於保力溪出海處登陸,後因淹水將軍營移至現今的海生館旁,豎立於此的「日軍營址紀念碑」,原書寫有「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等字,可惜因長時間風化,已看不出文字的痕跡。 八瑤灣事件中被殺害的琉球人,其屍首便是由時任保力庄長的楊友旺、統埔庄民林阿九與林椪獅父子等人,協助葬於琉球蕃民紀念園區內。墓碑上刻有「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墓塚前方靠近地面的方形紅瓦,則刻有「大日本琉球藩民墳墓,埋葬人楊友旺、林阿九統帶、張眉婆眾人等,經理人林阿九之子林椪獅承祀」等字,供遊人憑弔。 接著來到「石門古戰場」,眼前為雄偉的虱母山與五重溪山,兩山斷崖間的隘口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即被稱為「石門天險」。一八七四年,牡丹社頭目阿祿父子與許多原住民均在石門戰役中傷重不治;之後日軍開始大舉進攻牡丹社與高士佛社,但因水土不服折損戰力,便與原住民斡旋停戰。眼前的石門古戰場,是牡丹社事件中極為關鍵的歷史現場。 石門古戰場上有一座「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原是為紀念牡丹社事件的日軍統帥西鄉從道所建;光復後,政府將紀念碑文字更改為「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直至二○二○年才予以修復還原。該紀念碑的右前方,本是紀念牡丹社事件傷亡日軍的忠魂碑,目前僅剩下基座,石碑早已不復存在,僅能在黑白老照片中窺得全貌。

MORE

【書藝心語】 慷慨大方

文/廖慶華 慷慨大方也是一種美德,我們和這種人在一起,會感到特別的開心溫暖。這樣的人不但不讓朋友吃虧,還會熱情分享他所擁有的,完全不計較;他並不是隨便揮霍或是喜歡當凱子,而是善待朋友,有大肚量、大氣魄。 慷慨大方的人有福了!因為他贏得了許多珍貴的友誼。

MORE

【名士風骨】光武帝 成人之美

文/雲蘇 人們常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親戚故舊當上了高官,一般都會希望藉由這個人謀得一官半職,看看是否能夠從此飛黃騰達。然而孟子說「人人有貴於己者」,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貴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追求尊榮顯貴,還是有人視富貴如浮雲,即便皇帝親自將官爵送上仍不為所動,例如東漢時期的高士嚴光。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做太學生時和嚴光結為好友。登基後,光武帝想起好友,想給他一個官爵,奈何嚴光行蹤飄忽居無定所,且刻意避不見面。為了順利找到嚴光,光武帝讓畫工畫出嚴光的肖像,四處打探消息。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有人在富春江畔看到垂釣的嚴光,光武帝立刻派人將他接來洛陽。 光武帝聽聞嚴光來到洛陽,喜不自勝,第二天一早就來到嚴光下榻的客棧,但嚴光卻賴在床上不肯起來。光武帝也不生氣,他對嚴光說:「都是老朋友了,為何不願來幫我治天下呢?」 嚴光緩緩起身,態度十分嚴肅地說:「以前堯帝請許由出來做官,許由聽說後急忙跑去水邊洗耳朵,怕這些話汙染了自己。人各有志,你又何必為難我呢?」光武帝聽了也不好再勉強他,只能嘆著氣離開,放嚴光回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實,光武帝大可以帝王之尊將嚴光留在身邊輔佐自己;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尊重嚴光的意願,這正是論語所說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而嚴光面對高官厚祿亦不為所動。照理來說,好友是皇帝,要官位或財富皆易如反掌,但他卻堅持做自己,一生高風亮節,活得真誠坦蕩,同樣令人佩服。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裡就這麼稱讚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嚴光的風骨與光武帝的胸襟,讓這段因緣成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MORE

【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3) 台灣南部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延平郡王祠(日本時代開山神社) 1900年代初,台南延平郡王祠。最早明朝永曆年間,台南已有民眾建廟祭延平郡王鄭成功,清朝時因政治忌諱,改稱「開山王廟」。 1874年,清朝同治年間,福建船政欽差大臣沈保禎因牡丹社事件來台,接受台灣府進士楊士芳、道員夏獻綸與知府周懋琦等人的稟請,與閩浙總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及福建將軍文煜等人一同上疏,請求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編入祀典中,亦即請求朝廷為鄭成功建立官廟,公開祭祀。此時,距離明鄭王朝滅亡大約200年。 事實上,大清皇帝康熙對鄭成功孤軍奮戰的精神始終抱著敬意,曾撰寫對聯一幅:「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因此,同治皇帝即刻批准建祠之奏,並聘請福州師傅林恩培前來營造。 此時的延平郡王祠設有三川門,前殿、後殿、東西廡、東西轅門、儀仗所、祭器庫、廨舍,四周為高2丈多的紅磚牆。東、西轅門上分別有「聖朝褒祀」及「明室遺臣」之木匾;三川門正面中央有直書「奉旨祀典」及下方橫書「明延平郡王祠」之石製門額,左門為「擎天」,右門為「闢地」,皆為沈葆楨所書,後方則掛有木匾「前無古人」。 延平郡王祠完工後,閩台官員雲集,沈葆楨撰聯:「闢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流傳後世。成為官廟後,每年固定時間祭祀,各級官員和文人紛紛落筆,一敘心跡。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由於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被視為日本與台灣血緣和歷史的連結。延平郡王祠改名為「開山神社」,成為日人在台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戰前日本海外殖民地神社中,唯一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台灣光復後,開山神社改為延平郡王祠和鄭成功紀念館,再次重建並舉行國祭,以紀念鄭成功的忠烈精神,同時祈禱國泰民安。 台南孔廟大成殿 1920年,台南孔廟大成殿,為孔廟建築群中位階最高的,是台灣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典故,為國定一級古蹟。 1662年,鄭成功來台之初忙於軍務,無暇顧及文教建設。鄭經在位時,輔政的陳永華見在台各項建設已漸次就緒,才奏請「建聖廟,立學校」。明鄭滅亡後,清朝繼續推動台灣儒學教育發展。1778年,台灣知府蔣元樞進呈〈重修台郡建築圖說〉,描繪了修復後的「全台首學」景象。簡單說,從明鄭到大清兩百多年間,孔廟是台灣舉行科舉考試的地方,等同最高學府,創立時間最早、位階最高,故有「全台首學」之譽。東大成坊外北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12字,推斷為清康熙年間所刻,反映了孔廟極為崇高的地位。 日本時代,孔廟仍然受到尊敬。日本人深知中國古禮,對於沒有經過平民革命的日本而言,儒學精神的鞏固甚至超過中國。因此,日本殖民政府將台南孔廟視為日本文化的根源之一,不只各級官員前來祭拜,連皇族來台也會到孔廟致敬。光復後,台南孔廟經過多次整修,不僅是旅遊勝地,也是實踐中華古禮的信仰中心。 日本親王妃參拜台南孔廟 1929年10月,日本東伏宮依仁親王妃周子參拜台南孔廟。由於日本也有孔學,對孔子學說十分崇尚,因此日本王族和高官訪問台灣時也會參拜孔廟以表敬意。 台南孔廟一隅 1920年,台南孔廟部分建築,古意盎然,是台灣文化氛圍最濃厚的地方之一。 台南孔廟占地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2169.9平方公尺,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三合院,三進兩廂,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右廟第一進為大成門,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第二進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第三進為崇聖祠。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堂前原有兩廊,分列六藝齋、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東邊建朱子祠(日本時代毀壞)。 鄭成功木雕像 1920年代,台南延平郡王祠內的木雕神像。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附日本寺院與神社》 定價2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1500元,意者請洽新世語文化: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MORE

【水火——郭芳純、林娟藝術創作展】聽雨纏綿

文/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提供 跨足美術、教育、電台廣播、藝廊策展等領域的郭芳純與林娟,偶然的機緣相遇,發現原來水火非但相容,且是可以互搭的好素材。 郭芳純的水墨創作,介於象形與寫意的轉折,從墨與水接觸化開的那一刻,世界產生了變化。正如她從水墨藝術中領會「成住壞空」的生命道理,表象世界的無常與因緣合和,從無限生命的起心動念得以輪轉。 林娟的烙畫,又稱作燙畫、火筆畫,用火燒烙鐵再熨出烙痕作畫。烙畫要把握火候、力度,也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不僅保有國畫的勾、勒、點、染等傳統繪畫的風格,又可展現豐富的層次與色調。 展期:即日起~9月17日 時間:10:00~18:00(免費參觀,周一休館) 地點: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佛光山屏東講堂

MORE

【走過歷史】 時代留影 ──麵粉袋裝

文/宋玉澄 二戰後出生的人們,通常都很惜物、勤勞、節儉。說是美德有點自誇,實在是生於憂患、長於貧困,在困窘環境下,不得不的作為與應對。 在日常習慣的縮衣節食中,讓我印象更為深刻的是「縮衣」。 大傳小是通則,兄姐傳給弟妹,算是另類的「兄終弟及」;或是縫縫補補又三年,褲子的臀部、膝蓋是最易磨損的地方,會另外加塊或圓或方的舊布墊底縫補。迄今,仍不知那時的自己為何喜歡圓形,由小圓到大圓,就像層層的標靶,左右臀各一;也像厚實的疤痕,數十年後仍烙印在心頭。 再來,就是將麵粉袋洗淨改裝而成的褲子,更是那一代人難忘的回憶。褲子後有「中美合作」、前面有「22公斤裝」等字樣,常成為取笑揶揄男生的重點,我還記得自己臉紅又尷尬的樣子。 至於那奇怪的公斤數,網路上有人解釋,說因為麵粉在美國包裝,規格是50磅,由英鎊換算公斤而成。但這其實只說明了一半,根據資料顯示,麵粉這些美援物資是在1951年2月正式進入台灣,原包裝100磅,且包裝袋上全為英文;1953年以後,政府為了方便與效能,將進口麵粉改為小麥,到台灣後再加工分裝為50磅一袋的麵粉,袋子上方才出現了中英對照或全中文。 事實上,當年的麵粉袋不只做成褲子、汗衫、圍裙、睡褲、抹布,根據國家文化庫的資料:當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台灣分署鑒於各監獄囚犯多衣不蔽體,遂利用麵粉袋製成囚衣,計有6000餘件。總之,物盡其用背後顯示的是國窮家貧之面目。 「窮則變」,是天下通行法則。美國在1929年發生經濟大蕭條,許多人的房產、財物一夕化為烏有,那時,許多中下層的美國人也穿麵粉袋製成的衣物,稱做「麵粉袋裝」或「飼料袋裝」,可謂國無恆富的寫照。 歲月匆匆,昔時的孩子已成了耄耋老人;而當年的麵粉袋裝或是縫補褲,如今在年輕人眼中都成了天方夜譚。

MORE
/12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