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7成青少年從小胖到大 三撇步可避免

【本報台北訊】全球兒童肥胖問題持續加劇,而台灣兒童的肥胖問題同樣亟需關心,「小時候的胖恐怕是真的胖」。根據國外研究,有7成肥胖的青少年會變成肥胖的成年人。衛福部國健署提醒,暑假將至,別忘記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多攝取天然及原型食物、少喝含糖飲料、規律運動及減少久坐等,避免小時肥胖造成日後身體健康的危害。 小時候胖真的不是胖嗎?國外研究指出,超過一半的肥胖兒童長大後仍然會是肥胖,更有7成肥胖的青少年會變成肥胖的成年人,且增加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022年全球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中,超過3.9億人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已成為當前最需被重視的健康問題之一。 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家長、兒童及青少年,面對即將到來的暑假,別忘記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多攝取天然及原型食物、少喝含糖飲料、規律運動及減少久坐等,才能元氣滿滿、體位健康不超標。 吳昭軍表示,不良生活習慣是造成過重和肥胖的原因之一。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 7至12歲、13至15歲及1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之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6.7%、30.6%及28.9%,平均約每3位兒童及青少年中就有一位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 國健署參考WHO提出「終結兒童肥胖」報告,從媽媽懷孕開始提供產前檢查和衛教手冊等服務,並結合幼兒園、學校等跨單位資源推動飲食營養及身體活動,同時依照實證經驗,訂定「全民身體活動指引」、「肥胖防治實證指引」,讓專業人員也能參與協助推廣健康體位,建構友善環境。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陳麗娟表示,研究顯示,學生在暑假期間生活型態會改變,包括每日久坐時間增加約5%、螢幕使用時間≥2小時者增加約6%、蔬菜及水果攝取量分別減少0.6份及1.1份、糖攝取增加約10克等,且BMI也有上升趨勢。 陳麗娟建議,家長可善用三撇步,讓孩子的暑假健康不打烊,培養及維持良好生活型態,打造健康體位,輕鬆快樂的度過暑假。 撇步一:「天然又美味,原型少加工」 善用「我的餐盤」六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多選擇天然、原型、少加工食材,如全穀及未精緻雜糧、南瓜、深綠色蔬果等。 撇步二:「多補充水分,減糖少負擔」 炎炎夏日,大家喜歡喝一杯冰涼的含糖飲料,然而含糖飲料喝越多,身體負擔越大。「白開水」是最好的水分來源,可以加入少許檸檬片等水果,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讓白開水不只是白開水,又可以增加水分的攝取量。 撇步三:「快樂活動,減少久坐」 WHO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累積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並減少久坐時間及降低每日應少於2小時的觀看螢幕時間。有空不妨與家人、朋友相約公園打籃球、快步走或騎乘自行車。

MORE

食物過敏逐年增加「這2類」過敏原為大宗

【本報台北訊】台灣食物過敏逐年增加,根據統計,兒童與成人盛行率分別增加約1.3至2倍,且不論哪個年齡層,蝦、蟹等「有殼海鮮」都是過敏原冠軍,醫師指出,花生在國小學童中,屬於第二多的過敏原,家長須特別留意。整體而言,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比較會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5分之1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衛福部食藥署今(29日)公布,「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結果,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主任蘇冠文說,國際上約每10年進行調查,並設定抽樣範圍與形式等,這份調查是在2017年10月至11月間進行的問卷調查,抽樣1萬6800份中,成人約佔9000份,國中和國小學童則各有3900份左右,國中生自行填寫,其餘則由成人填寫。 蘇冠文指出,不論在哪個年齡層,過敏原第一名都是「有殼海鮮」,國小學童第二名至第五名為花生、雞蛋、水果、牛奶:國中生第二到五名為魚、花生、雞蛋、牛奶;成人第二到五名則為魚、花生、水果、牛奶,水果未在國中學生族群上榜,可能因為學生在填寫時,忘了自己對其過敏或漏填。 台灣食物過敏逐年增加,且生活影響巨大,在4至18歲族群,從2006年的7.7%增至10.4%、19歲以上則從6.4%增為12.5%。蘇冠文表示,食物過敏的小朋友,可能因此產生厭食,導致營養不足、體重不足等狀況;對於心裡層面也會導致焦慮,食物果敏族群會不敢在外用餐,除了覺得告知過敏原很麻煩,也擔心引發過敏需要就醫。 過去花生、堅果過敏,多發生於出生在國外的台灣小孩,但近年發現,本土出生的小孩也有增加趨勢,蘇冠文說,過去30年間,這個情形在各國增加2至5倍,目前全球都在研究,但究竟是哪個環境因素導致食物過敏增加,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答案。 蘇冠文表示,牛奶與雞蛋的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降低,有2分之1的過敏者,在5至7歲後會產生耐受性,食用後產生過敏症狀的機會減少;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則比較會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5分之1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有些準媽媽避免孩子成為「食物過敏兒」,從懷孕期間避開吃可能會誘發過敏的食物,盼能養出「無過敏體質」的孩子。蘇冠文表示,各國皆建議除非嬰幼兒在被哺餵母乳的期間出現過敏症狀,否則媽媽不需要額外避開任何過敏原,媽媽僅需要避開自己會過敏的食物,避免自己出現過敏症狀即可,如果媽媽為了預防孩子過敏,未均衡飲食,反而會讓母奶營養不足。 避免孩童過敏,不少人會認為「只要少量接觸」就能讓身體出現耐受度,達到對過敏物質的免疫力,蘇冠文表示,每個人體質不同,沒辦法都採取「神農嚐百草」方式改善過敏,需由醫師評估。 至於部分市售益生菌標榜可改善過敏體質,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健康產品可宣稱的功效中,通過功效試驗取得「小綠人標章」,則可以宣稱降低過敏原。 有殼海鮮在各年齡層均為過敏原冠軍。圖/食藥署提供 台灣食物過敏逐年增加。圖/食藥署提供

MORE

用3C乾眼症患者飆升 中醫針灸穴位搭藥飲能改善

【中央社花蓮訊】36歲陳小姐因工作長時間使用3C產品,眼睛乾癢、眼周肌肉緊繃,有時還會出現分泌物,平日雖補充人工淚液卻未見改善而求助中醫,透過針灸刺激穴位及搭配中藥飲,症狀改善。 門諾醫院中醫師程良雯表示,現代人因重度使用3C產品乾眼症問題日益嚴重,除西醫治療外,程良雯說,透過針灸、穴位按摩及中醫食療、茶飲等方式,也能改善乾眼症不適症狀。 程良雯說明,造成乾眼症主要原因可分為2大類,比較常見的是「肝腎水不足」,另一種為「發炎型」;另外,眼睛表面淚膜分泌不穩定,也會促發乾眼症發生率。 程良雯指出,為增加淚膜穩定性,中醫科運用針灸治療達到解熱功效,緩解眼睛周圍肌肉緊繃情形,透過眼睛周圍的攢竹、絲竹空、太陽穴等穴位進行針灸療程;1周2至3次針灸,約1個月療程,對於常見的眼睛乾澀、酸癢、畏光、怕風、不自覺流淚等症狀,可以得到顯著改善。 圖/門諾醫院提供 除透過中醫針灸治療,程良雯也提供自行按摩的穴道位置,讓民眾在家就可以DIY。她說,民眾可選擇位於眉頭處的「攢竹穴」進行輕揉按壓,不僅可讓眼睛周圍緊繃肌肉獲得紓緩,還可達到疏風明目效果;在中藥材選擇上,一般民眾也可選用枸杞、菊花等溫和藥材,清熱解毒,疏通散熱,有助預防及改善乾眼症不舒服感受。 程良雯說,乾眼症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屬問題,年輕人大量使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以及長期不良坐姿影響導致肩頸筋絡阻滯,造成眼睛乾澀、疲勞、紅腫等症狀;除了提醒民眾有症狀應提早就醫外,乾眼症患者應減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及保持良好坐姿,才能避免症狀惡化,讓治療發揮更好功效。 圖/記者張睿杰

MORE

異位性皮膚炎嚴重 恐伴隨心血管疾病

【本報台北訊】近日氣溫炎熱,大量流汗刺激皮膚過敏,常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出現搔癢難耐、抓到流血掉皮屑狀況。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反覆發病,併發氣喘、過敏性鼻炎,甚至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控制病情,減少身體發炎反應。 不止皮膚問題 易合併過敏症狀 根據統計,全台有百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每到換季時節,溫度變化易使皮膚乾燥或出汗,皮膚開始長紅疹。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非常複雜,主要是「基因」,再加上後天環境,患者會合併其他過敏性症狀。 氣喘、鼻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過敏疾病,黃毓惠強調,三者常會伴隨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不同病症,年幼時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會導致皮膚問題層出不窮,長大後則可能出現鼻過敏、氣喘等呼吸道不適反應。 黃毓惠指出,如果異位性皮膚炎不加以控制,除了皮膚發癢、脫屑、角質化、傷口感染外,也常衍生憂鬱、焦慮等心理壓力,發炎因子亦增加心血管、血糖代謝的負擔,不只是單純的皮膚病。 異位性皮膚炎時好時壞,患者常因搔癢及皮膚外觀影響日常生活,包括白天精神難以集中、晚上睡不好,如苔癬般黑黑皺皺的皮膚更使自信心受創。黃毓惠說,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分類以「病灶占體表面積」及「溼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為指標,患部面積逾百分之十即為中度,可考慮免疫抑制、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等療法。 注意飲食控制 補充油脂防乾燥 目前的傳統藥物治療方式,多採取外用藥膏與口服類固醇,劑量愈高、使用時間長,則提高副作用的機率。新型療法可進一步調控身體免疫系統,屬於個人化醫療照護,提供精準且安全有效的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是基因、過敏體質所致,無法百分百「根治」痊癒,需要耐心照顧。黃毓惠提醒,平時要注意環境的衛生與飲食的控制,例如杜絕灰塵、黴菌、塵蟎,避免夏天盛產的芒果、荔枝等水果。清潔保溼也不能少,補充油脂防止皮膚乾燥,遠離過敏紅腫癢。

MORE

腸病毒仍處流行期 今年累計3例重症病例

【中央社台北訊】疾管署今(28)日表示,腸病毒疫情5月中旬高峰已過,但持續處流行期,家長仍需提高警覺,上周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6歲男童就醫3天突重症,已康復出院。 原估腸病毒5月底達高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主任郭宏偉今例行疫報表示,5月19至25日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1周降15.1%,研判疫情仍處流行期。 今年累計3例重症,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2例為未滿1歲幼童,病例數與去年同期3例相當。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疾管署防疫醫師劉裕誠表示,個案為北部6歲男童,於今年5月上旬因發燒及疱疹性咽峽炎症狀就醫,3天後出現頸部疼痛僵硬情形再度就醫,經檢查疑似急性無力脊隨炎,當日收治住院。 個案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FP)採檢,因檢出克沙奇A2型,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經審查研判為確定病例,個案經治療後症狀改善、已出院。 劉裕誠提醒,有疑似症狀盡速就醫,幼兒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發現幼兒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盡速送醫。 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盡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MORE

多發性硬化症診斷不易 發於年輕女性

【本報台北訊】5月30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神經內科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年輕女性,早期診斷及用藥是治療關鍵,且即使病人身上沒有明顯症狀,也建議仍要用藥降低神經損傷、避免腦部傷害。 病友卓小姐,30歲前出現手腳、肚皮等不同部位麻木感症狀,確診為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後續又出現視神經遭破壞等狀況,右眼幾乎全盲。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病患自體免疫系統引起發炎反應,導致髓鞘破壞及神經系統受損,嚴重時恐會引發神經功能障礙。 因病灶位置可能出現在全身不同部位,加上症狀與感冒相似,診斷不易,而疾病早期未正確診斷、治療,恐會導致一再復發。 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症狀多元,高達47%患者曾出現認知功能受損的症狀,過去曾有患者被誤診為精神疾病,且即使沒有症狀,也不代表患者體內沒有多發性硬化症引起的發炎情況,從影響學檢查中,可看到不少患者沒有明顯的身體症狀,但大腦其實處於發炎狀態。 高達85%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是復發緩解型,即疾病會反覆發作。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徐榮隆表示,此類型患者容易出現大腦容積流失,大腦萎縮的速度是30歲左右正常人的5倍,影響患者認知、心智功能,包括記憶力、閱讀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43%患者曾因此失去工作,呼籲患者穩定用藥,減緩腦損傷;除過去使用的針劑外,現在也有口服藥物等,增加患者用藥便利性。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好發於20至50歲女性,發生率為男性的2至3倍,目前全台約有2千多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則表示,此疾病好發於年輕女性,對於家庭、社會影響不言可喻,呼籲落實前端診斷,配合藥物積極介入,讓病友不至於因疾病而失能,及早調控免疫系統,才能降低患者神經損傷。 除疾病治療外,面對疾病未知發展,患者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MORE

藍莓含花青素抗氧化 有助對抗心血管疾病

【本報台北訊】藍莓是極品養生水果,可以延年益壽。研究發現,藍莓含有花青素,屬於天然的抗氧化劑,是對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好幫手。 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食材熱量多寡是選擇的一大考量,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100公克的藍莓約含15克碳水化合物,熱量60大卡左右,富含維生素跟礦物質,而不同製程和儲存環境,都會影響維生素或花青素含量。 藍色、紫色的蔬果都富含花青素,不只藍莓,黑莓、覆盆子、櫻桃、桑椹、枸杞、蘋果、無花果、李子、紫葡萄、石榴、茄子、紫花椰菜、紫地瓜、紫胡蘿蔔等也都是花青素來源,屬於天然抗氧化劑。蔡一賢指出,經常攝取這些蔬果,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保健都有幫助。 與生食隔絕 放冰箱最高層 藍莓怕高溫,如果放在室溫下,花青素會隨溫度遞減,如果放在冷凍庫裡,花青素的保存會比較好,不過一旦藍莓破損,則會流失更多花青素。 蔡一賢說,若是將藍莓放在冷凍庫裡保存,一定要非常注意包裝及儲藏環境,建議使用保鮮盒等容器貯存於零下18°C,並與其他生食隔絕,可避免交互汙染,吃下肚可能會拉肚子。 有些民眾會將冷凍的食品放到冷藏解凍,蔡一賢強調,要將食物放在最高層,否則解凍的汁液如果滴到,就可能汙染水果,建議由高到低放置順序為水果、生菜沙拉、肉類、海鮮等,還要保持良好通風,存放也不要超過6成滿。 藍莓可以製成果乾、果醬等不同食品,但額外攝取的糖分和熱量可要注意了。蔡一賢認為,藍莓製成果乾,經過加熱可能會流失部分營養素,雖然從衛生安全角度,可以保存較久,但花青素可能減少;做成果醬的話,每家品牌的藍莓果醬不太一樣,甚至可能有添加劑、增稠劑等,若是「適量」塗抹果醬都還好,但要注意糖的含量。 圖/FREEPIK 多樣性水果 攝取宜均衡 蔡一賢也很喜歡吃藍莓,建議早上可以泡燕麥,用熱水稍微泡開後,加優格或鮮奶,並撒上藍莓、腰果、紅莓、黃豆、南瓜子等,民眾不用局限在「無糖優格」,早餐也許甜一點點,不過可以攝取到不同的物質及營養。 「多樣性的水果加起來,抗氧化性比單吃同一種來得高。」蔡一賢強調,飲食應該要均衡,成人每日應攝取2份水果,可以將份量換算成2個拳頭大小,建議可以選擇不同水果搭配,不要「覺得哪種好,就只吃哪種」。

MORE

攔截骨折骨鬆 骨科權威劉有漢 翻轉長輩輪椅文化

文/胡蓬生 梓榮醫療社團法人弘大醫院院長劉有漢是骨科權威,弘大在他帶領下,26年來朝向骨科專科醫院發展,以「成為社區民眾值得信賴的骨科、健康促進醫院」為使命,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劉有漢的祖父、父親都是醫師,祖父是台北日本總督府醫學校出身,父親在台大前身的台北帝國大學學醫,他從小傳承將來要當醫師、行醫救人的觀念,早已認定當醫師是他人生必走之路。 高醫畢業、服役結束後,劉有漢即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骨科專業,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由於他個性比較傾向當外科醫師,因此選擇走骨科專科。返台後,他在中國醫藥大學、高醫大擔任骨科副教授一段時間。30多年前他回到苗栗家鄉行醫,並且在老家的土地上創設弘大醫院,服務鄉親至今已26年,對他來說特別有成就感。 劉有漢訂定的醫院發展目標,是打造弘大成為以骨科為重點的優質醫院,目前院內骨科醫師有6位,還有其他不同科別醫師搭配。除骨科要持續精進,弘大也率先在苗栗加入「骨科聯合照護計畫」並取得國際認證,同時有跨科別團隊介入評估,一起「攔截骨折骨鬆」,希望在病患發生骨折前就提供防護。 推健走杖運動 改善肌少症 苗栗老年人口已近20%,弘大去年成立「健走杖推廣中心」及「弘大不倒翁學校」,希望藉由健走杖運動推展和練習,循序漸進,讓老人「站起來、走得穩」,翻轉中老年人常見的肌少症問題及輪椅文化。 2022年,劉有漢獲頒「日本整形外科學會」認證整形外科專門醫,成為台灣唯一擁有日本整形外科學會頒發的證書,相當於台灣骨科醫學會頒發的骨科專科醫師證書。他解釋,日語所謂的整形外科,並非一般人認知的美容外科,其實就是骨科。 「醫病醫心」的核心價值,劉有漢認為,醫師要懂得關心病患,心中有「仁」,眼中才會有病患這個人,病人知道醫師是真心關心他的病痛、肯傾聽他的話,醫師能把關心傳達出去,病患真的會好起來,醫療一個人不只醫表面上的病,用心治療病人,就能得到正向回饋的快樂。 踩飛輪練心肺 蔬食為主 劉有漢每周都會安排一次「總查房」,帶各科主治醫師一起查房關心病患,也要求院內醫師參加學會汲取新的醫療技術,每年還提供2名員工以公假騎單車環島,一些「抽中」的員工往往會認為不可能完成環島行程,但最後都通過挑戰。 劉有漢喜歡踩飛輪健身,每周3天踩飛輪,以較劇烈、高強度的運動發汗,強化心肺功能並培養肌力,天氣好也會和朋友一起騎單車走錫隘隧道。 生活作息規律的他,每天清晨5、6點起床騎單車晨運,7點回來,晚上11點就寢,中午一定午休約1小時。近年開始以蔬食為主,對澱粉量攝取特別節制。 旅遊、爬山、散步,都是劉有漢的紓壓方式。每年他會安排和家人一起出國自助旅行,旅遊地點以歐洲為主,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特色,因此每次只選一個國家,像去義大利看教堂藝術,或到西班牙看城堡。平日偶爾會與友人聚會,周日則陪伴家人,與子女參加活動,有空就爬山、散步。

MORE

躺平族日增 留意隱藏情緒危機

【本報台南訊】近來不想做任何事的「躺平族」日增,許多抱怨萬物齊漲,收入無法像工時一樣增長,挫折壓力超載、出現情緒障礙甚至身心耗竭。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今提供他多年觀察癥候心得,提醒大家留意身邊親友隱藏的情緒危機,及早發現因應,才能防止意外。 謝光煬指出,處在困境、情緒受苦的人可能出現特徵: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社交退縮、不與他人互動,無心工作或不專心,曠職或工作表現退步,最嚴重的憂鬱發作時,人會恍惚遊蕩猶如「行屍走肉」、或是整天躺平像「一灘爛泥」,出現這些狀況要小心是重鬱發作。 「重度憂鬱」發作會使整個人看起來無精打采,會整天躺床,什麼也不想做,哪兒也不想去,如同一灘爛泥,恍神、反應變慢、魂不守舍,有如行屍走肉。邋遢、凌亂、不梳頭洗臉、不整理房間,有沒有吃喝、有沒有睡覺什麼都不在意、都不重要了。 謝光煬指出,這樣的狀況持續兩周以上,就要趕快就醫,有些人持續長達數月,經常出現輕生絕望言詞。重鬱症的終身盛行率超過10%,即每10人就有一兩人在一生當中經歷重鬱發作,遺傳影響高達四成,絕對不是罕見疾病,親友發病也不應該有異樣眼光看待。 謝光煬說,重鬱症不只是一時心情低落,而是重大情緒疾病,造成嚴重社會、職業功能障礙,不易自己痊癒,可能一再復發。發病期間病人內心極其苦悶煎熬,就像經歷心靈的重感冒或暴風雨,卻往往不被理解,被認為無病呻吟。時遭汙名化貼上「懶惰、軟弱、抗壓性差、消極頹廢」等負面標籤。 謝光煬表示,重鬱發作是人類情緒最低落的谷底,所謂「黯然銷魂」描述的就是這樣的狀態。經歷重鬱發作的就是重鬱症的病人,需要專業的協助。很多患者不承認有病、不願就醫。大家要改變觀念、現在「看精神科」已很普遍。 重鬱治療以症狀完全緩解為目標,研究顯示,若僅部分緩解,可能慢性化,未來復發機率提高3倍。積極藥物治療一般三個月內三分之二可完全緩解;難治的還有較新的心理治療、電痙攣、重覆式經顱磁刺激(rTMS)等有效方式,可達成完全緩解。 謝光煬提醒,發現疑似重鬱發作,務必就醫,尋求專業治療協助,不要獨自承受,不要諱疾忌醫。病人需要理解和支持,包容和鼓勵。而關懷、陪伴、傾聽、同理、不妄加評斷,就是最好的支持。

MORE

點眼藥水舒緩不適 避免這些NG行為

【本報綜合報導】現代人不論學習、工作皆離不開3C產品,但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恐致眼睛酸澀,不少人會選擇使用眼藥水來舒緩眼睛的不適,不過日本眼藥水廠牌樂敦製藥提醒民眾,最好不要在睡前滴眼藥水,也不要同時使用2種以上眼藥水,以免眼睛受到損傷。 據日媒《grape》報導,眼藥水對於長時間使用電腦或眼睛容易乾澀的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過製藥公司樂敦製藥株式會社在官網上指出,許多人喜歡睡前先滴眼藥水再入睡,認為可以趁睡眠不須用眼時,保養一下疲憊的眼睛,這種想法本身沒有太大的錯誤,不過若沒正確使用,恐對眼睛造成損害。 樂敦說明,由於人在睡眠時並不會眨眼睛,導致睡眠期間眼睛裡分泌的淚水大大減少,此時若滴入眼藥水,其成分就會在眼睛中停留較長的時間,進而對眼睛造成潛在的損害。 圖/123RF 為防止這樣的狀況發生,樂敦建議,若民眾在睡前使用眼藥水,至少等待5至10分鐘,待身體將眼藥水的成分吸收後再睡覺。 此外,樂敦也提醒,若同時使用且連續使用兩種以上的眼藥水,眼藥水的成分混合後效果恐銳減,因此建議2種眼藥水的使用間隔約留5分鐘左右,如此一來眼藥水才能發揮出更好的功效。

MORE
/19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