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閱讀

【寰宇采風】白朗峰登頂第一人

文/林堯 幾年前遊法國,在霞慕尼廣場上,拍到攀登白朗峰先驅——索緒爾(Horace Bénédict de Saussure)和巴爾馬(Jacques Balmat)雕像。但直到前年女兒遊法歸來,看她照片,才發現當年我竟漏掉真正第一位攀登白朗峰英雄——帕卡德(Michel Gabriel Paccard)的雕像,也因此明白了這一段誰是白朗峰登頂第一人的曲折歷史。 是這樣的,海拔四八○七公尺的白朗峰(因峰頂永遠覆蓋冰雪,不同年代測得的高度也有差異)為歐洲第一高峰,十八世紀開始成了歐洲人極欲征服的目標。一七六○年,年僅二十的瑞士自然科學家索緒爾便立志要登上白朗峰,並刊登廣告,提供優渥獎金給第一位登上白朗峰的勇士。 一七八六年八月八日,帕卡德醫生和嚮導巴爾馬從霞慕尼(Chamonix)出發,在沒有現代登山裝備的情況下攻頂,克服高海拔、惡劣天候和極端氣溫成功攀登白朗峰,打破這座山被詛咒,無法攀登的迷信。 一七八七年八月三日,索緒爾也在巴爾馬嚮導下,終於登上白朗峰,成為第三位登頂英雄,不僅實現了年輕夢想,也因設立基金會獎勵白朗峰登頂活動,戴上了「現代登山運動之父」的桂冠。 一八八七年,為了紀念登頂一百周年,霞慕尼小鎮主廣場上,豎立一座兩個男人的青銅雕像,伸出手臂指向白朗峰的是巴爾馬,另一位是索緒爾。那麼帕卡德呢?登頂百周年不是一八八六年嗎? 原來,當帕卡德和巴爾馬成功登頂回霞慕尼,受到英雄式歡迎後,巴爾馬卻獨自前往日內瓦領取索緒爾的獎金,兩人關係急轉直下。巴爾馬還告訴熟人,他才是這次攀登的真正英雄,不僅首先登頂,還把疲憊不堪的帕卡德拖上山頂,並持續自負的吹噓自己的成就。 另有一位在一七八三年與帕卡德一起登頂卻失敗的布里(Marc-Theodore Bourrit),出於嫉妒,詆毀帕卡德所扮演的角色,讚揚並宣傳巴爾馬是「更勇敢」的領導者。他甚至寫信給撒丁島國王(當時法國霞慕尼地區是撒丁島王國的一部分),國王根據布里的描述,稱讚巴爾馬為「白朗峰巴爾馬」,並將霞慕尼主廣場命名為「巴爾瑪廣場」。 所幸後來,歷史學家慢慢找出證據,包括巴爾馬本人的文件,證明這些流言蜚語都不是真的,帕卡德才是第一個登上白朗峰頂的人。就這樣直到一九八六年,也就是他和巴爾馬首次攀登白朗峰兩百周年紀念日這天,法國政府在廣場的另一頭豎起了他的銅像,向帕卡德致敬,終於洗刷他的冤屈,還他應得榮譽。 帕卡德雕像後面記載著:「米歇爾.加布里埃爾.帕卡德,1757-1821,白朗峰首位征服者,1786年8月8日」,以此來提醒人們,他是白朗峰登頂的先驅者之一。他的成就激發了後來的登山者,並為現代登山運動奠定了基礎。

MORE

【寬鼎畫語 】鴛鴦荷塘趣

文/湯富淳 鴛鴦常成雙成對而行,被視為忠貞不渝的象徵;而荷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本幅畫作中的兩隻鴛鴦面對面嬉戲,呈現幸福浪漫的氛圍,正所謂「出水芙蓉賞花趣,花開並蒂鴛鴦暖」,與荷花相互依偎的鴛鴦,更是寓意著高貴純潔的愛情。 選擇草蓆的紋理作為基底,加上畫筆的點綴,能讓水波紋路顯得生動、強化荷葉與荷花的立體感、鴛鴦的羽毛更加栩栩如生;刻意以單色系的花朵來襯托,也使一對鴛鴦的多色羽毛更為亮麗鮮明;透過不同的素材帶領,才能豐富畫作的風采。

MORE

【時光走廊】民俗台灣(20-16)清代建築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淡水紅毛城原貌 1930年,淡水紅毛城原貌,建築經過大航海時代至今,歷史悠久。十七世紀初西班牙人在此建聖多明哥城,荷蘭人占領後,重建安東尼堡,漢民即稱其為「紅毛城」。1724年,台灣府「淡水捕盜同知」王汧開始整修紅毛城,增建了四座外圍城門。1867年以後,紅毛城由英國政府租用作為領事館,並在旁興建領事官邸。台灣光復後,紅毛城繼續作為英領事館,直到1980年才由中華民國政府收回產權。 淡水紅毛城是台灣少數始於明鄭之前的完整西式建築物,雖然歷代均有損毀和重建,但最後獲得良好的保存和維護。 大稻埕河岸街道 1901年,大稻埕河岸街道,右邊是德國領事館,在前方有多家洋行建築,使得大稻埕河岸呈現嶄新的西洋面貌。 曹公圳取水口 1908年,曹公圳的取水口;清代光緒年間重修之曹公舊圳制水門為五座圓拱門,進水孔前端有船形座墩。此圳於道光年間由鳳山知縣曹謹築建,起於鳳山廳下小竹上里九區小里庄,至下淡水溪(今高屏溪),灌溉面積二千二百七十八甲,後又增建以增加灌溉面積。 鳳山縣署之清代原貌 1908年,高雄州鳳山廳廳舍,原為清代鳳山縣縣署,維持清代建築的原樣。明鄭時期,鳳山屬於萬年縣。明鄭兩代,鳳山縣治在興隆莊和埤頭街兩處幾度來回遷移,此照片為埤頭街鳳山(新城)縣署之原貌。 台南安平港的清代原貌 1908年,台南安平港邊的洋式建築,左至右為安平海關、海關,怡記洋行,合記洋行,最右邊為東興洋行。(王雅倫教授考證)日本殖民統治後,掌控台灣的進出口權,交給指定的日本商社,同時也不准外商投資和經營生產和商務,外商遂紛紛離去,轉移到附近的廈門、廣州、香港,或是更遠的上海和新加坡。原本興盛的安平和打狗的外僑社區快速萎縮,洋行關閉,洋行建築也由日本殖民政府改作他用,安平港沿岸的風貌出現根本的改變。這張照片拍攝於改變之前,大致保持了安平港沿岸的清代原貌。 瑠公圳景尾舊橋 1905年,瑠公圳景尾舊橋。清代乾隆年間,開墾戶郭錫瑠由新店溪上游青潭溪口附近開鑿水圳,計劃引水至台北平原,以灌溉農作,但他遭遇到許多困難,後來與大坪林五庄締約,改由五庄墾首蕭妙興等人另合股組成「金合興」號接手施工,終於鑿通石硿圳路,歷時二十二年完工。當時稱為「青潭大圳」或「上埤大圳」,由金合興號與郭錫瑠(瑠公)共用水源,共灌溉約一千二百甲之農地:前者修築渠道、給水路,灌溉新店大坪林地區,稱為「大坪林圳」;後者則另修渠道幹線通過新店地區,並築木梘(同筧,引水管)導水跨景美溪,經過今景美、公館、大安區、信義區、松山等地,稱「瑠公圳」。此照片為景尾街附近穿越石碇川之景尾木橋。 《民俗台灣1895-1945》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 02-2368 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MORE

【走讀城鄉】通往煤礦的故鄉 鄉長厝橋

文/丹青 在五堵火車站附近的星光橋,是新北市著名的僅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的景觀橋。但自二○二三年二月四日起,在更靠近五堵車站處,落成了一座由舊長安橋拆除、改建的鄉長厝橋,也是連接基隆河兩岸的人行跨河橋,不過建築工法更特別,除具有耐震和抗洪能力外,橋跨中央特別設置的遊憩觀景空間及蒸氣機關車(三分仔車)等地方文史意象,讓遊客認識汐止是煤礦的故鄉,也配合既有的自行車路線,成為汐止地區指標性橋梁。 此橋取名鄉長厝橋,乃因今鄉長里舊名鄉長厝之故。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據前期,位於汐止基隆河北岸的鄉長厝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鄉長厝庄」。在日據時期,該庄的鄉長厝山發現煤層,因此開發了合興煤礦,光復後更名為東山煤礦。 為了運煤出去,一九二五年曾在基隆河上建了運煤專用的吊橋,上面鋪設台車軌道,由車伕以人工方式運送煤礦到五堵車站,再由火車轉運到各地。煤業興盛時期,每日經此橋輸送出去的煤礦,常高達數百輛台車。及至一九七○年左右,煤礦採竭,產業道路也開發了,此吊橋才拆除改建為水泥橋,即長安舊橋,仍是煤礦區的鄉長里與五堵車站這邊長安里的交通要道。而礦坑廢棄後,東山煤礦辦公室改為煤礦博物館。 但四十多年前興建的長安舊橋,因當時造橋技術尚落後,原設計橋面高度不足,且於河道中有三處落墩,常造成基隆河排水受阻,颱風季節更容易溢堤,導致封橋改道,車輛和行人皆無法通行。市府於二○一二年底,配合基隆河整治計畫,以兩百年洪水頻率規畫河道整治,在距離舊長安橋二百七十公尺處興建了新長安橋。 新長安橋完工後,本應拆除舊長安橋,但當地民眾認為若拆除舊橋,將造成居民不便,甚至夜間返家用路的危險,未來若遇火災等緊急危難,消防車無法由新橋通過里內狹窄的鄉友街,屆時恐造成更大的災難,故強烈反對拆除舊橋。經不斷溝通協調,汐止市公所終於和社區民眾達成共識,另外興建一座現代化的橋梁,以鄉長厝為名,設計上保留部分煤礦區的歷史軌跡。 二○二一年十月啟動舊長安橋拆除及鄉長厝橋新建計畫。首先將橋面抬高二‧五公尺,並採單跨不落墩的橋式,以符合防洪標準。其次,此橋梁最引人矚目的特色,係採用國內少見的「旋轉工法」施工,即工程以舊橋橋面當作鋼構組裝場地,組裝完畢後再利用千斤頂將橋身旋轉推至定位,不但節省施工便道與構台的經費,也克服天候跟防汛期的問題,大幅縮短工期。 鄉長厝橋經一年多施工,於二○二三年二月完工開放通行,橋長約一○三公尺,橋寬七公尺。此橋採「華倫式」桁架,設計簡潔,透空性佳、結構量體輕巧,橋上增設可供行人休憩的觀景平台、人行步道及自行牽引道串連河濱自行車路網,還布置了舊礦區文史資料展示,提供民眾多樣化的休閒空間,現已成為基隆河上的新地標。

MORE

【戀戀台灣風情】輕便鐵路駛台車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日據初期,尚未有汽車行駛的公路,火車以外的交通工具,就是輕便鐵路上、由人力推進的露天木箱,叫做台車。木箱裡設有坐位,可供四個人乘坐。因為台車是露天的,乘客需自備雨傘,避雨遮日,晚上還要點些蠟燭。 台車,日語又稱トロッコ,就是英語track的轉音。日本明治時代開發北海道,採行奴工制度,建設輕便鐵路行駛台車,殖民台灣後,就引進台灣使用。但由於台灣工資低廉,到處都找得到推台車的苦力,故不必效行奴工制度。 台灣總督府的日人官吏進入「番界」時,當然也少不得乘坐台車。官吏坐的台車,立四根柱,上面撐有白布做的車頂,台車上擺有籐椅可坐,比普通台車舒服得多。 台灣人坐台車旅行,中午時,會停下來吃路邊的切仔麵、炒米粉、菜頭粿之類的點心充飢。日本人不敢吃台灣人賣的東西,因此自備便當、熱水瓶坐台車。熱水瓶宛若施行魔法般可以保溫飲品,故日語也稱熱水瓶為魔法瓶。  日據大正年間(大正元年為一九一一年),台灣島上行駛台車的輕便鐵路,像蜘蛛網似的密佈於全境。其中也有長距離的幹線鐵路:「北部比較長距離的幹線,有基隆、金包里(今金山)、淡水線,沿著北海岸而行,有山有海,風景頗佳。也有自桃園經大嵙崁(今大溪)到角板山的幹線,有深山幽谷之雅趣。」 中部長距離的幹線,是台中到埔里之線,清晨自台中出發,深夜始到埔里。有時中途要過夜,隔日才能到達。沿途有烏溪(即大肚溪)的山水,處處都值得遊觀。 南部台車長距離的幹線,有台南、新化、噍吧哖(今玉井)線,沿途山丘竹樹甚美,到處都種有芒果、龍眼等熱帶果實。另有自高雄經九曲堂到番薯寮(今旗山)的幹線,沿著下淡水溪(今高屏溪)北行,沿途淨是種植香蕉的果園。 日據昭和年間,汽車行駛的公路慢慢建設起來,台車就逐漸沒落,僅在煤礦地區擔任運輸煤炭的角色至台灣光復。

MORE

【歷史趣聞】守望蘭陽大烏龜

文/王文隆 二○二四年四月三日,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達七‧二的地震,造成嚴重災情,不僅全台搖晃強烈,連中國大陸的江浙滬一帶與福建沿海、日本沖繩南部,都有明顯感覺。據新聞報導,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在這次地震中,龜首部分邊坡土石坍塌,也讓大家再度留意到了這座無人小島。 其實,這座小島一開始並非無人島。 龜山島之得名是因為狀似浮龜,清代道光年間陳淑均所寫《噶瑪蘭廳志》提及:「龜山一名龜嶼,在廳治東六十里海島,以形得名。」該島依照地勢可分為龜首、龜甲、龜尾三部分,最高處有二四四公尺,海岸線約九公里,距離台灣島也約九公里,是一座火山島,在龜首與龜甲各有一個噴發口,附近也有許多噴泉湧出。 此地為西太平洋暖洋流必經之路,因此有清一代便有漁民在此地漁撈,夏獻綸於光緒五(一八七九)年所繪《台灣輿圖》中,能看到在島上標有居民和駐兵。幾年後,在滬尾(淡水)傳教的馬偕醫師,也登上了龜山島。他記錄中的龜山島陸地上有淡白色的灰燼和熱水冒出,島上有一個村落,居民約三百人,原籍多為漳州,多半為漁民,間或種植番薯、玉米和幾種蔬菜。 日本統治下,龜山島隨著頭城所屬而更迭管轄,最終編為台北州宜蘭郡頭圍庄龜山保,首任保正為陳火旺,之後接任的是其子陳阿爐,接著是陳龍寶;島上駐有日籍警察一人,肩負維持治安與教育的工作。在皇民化運動下,島上的水泉邊曾修有一座神社,但無論是日語的普及運動或是皇民化的推展,在島上的成果都不是太好。及至日本投降前,島內人口約莫五百人上下。 台灣光復後,龜山島一度改名為椒山村,隸屬宜蘭縣頭城鄉,在頭城升格為鎮之後,改稱椒山里,一九五五年改為龜山里。日本統治期間,該島並無任何教育機構,直到一九四九年秋季,方設置頭城國校分校,解決了當地學童就學的困難。次年該校改隸大溪國校,至一九五五年獨立為龜山國校,學校隔年招生一次,然而當地學齡兒童就學率不高,輟學率亦高,雖曾辦過成人識字班,不過回響不大。 一九五○年代,當花蓮港整建更新後,龜山島居民逐漸外流,待一九五九年南方澳漁港擴建完成後,龜山島居民更是大量移駐;至一九六七年時,已有近百戶居民遷往南方澳,約佔島上居民半數。一九七四年,受颱風及豪雨多次侵襲所害,船隻無法停泊,致使補給困難,島上居民近乎斷糧,經此之後,許多居民決意離島,經里民大會同意集體遷居頭城鎮大溪里,僅有九戶居民堅決不走。 隨著一九七七年民政廳在大溪里所建國宅完工,龜山島居民陸續遷入,成立仁澤社區(現稱龜山島社區)之後,島上剩餘的居民又由於軍方以軍事需求封島為詞被強制遷出,成為無人定居的離島。現在,平民百姓僅有原居島民能以祭掃為名,或透過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規劃的登島旅遊,方能一踏龜山島的土地,但並不能在島上過夜。 自台北搭乘北迴鐵路,穿越草嶺隧道後,遠遠地就能看到海面上龜山島的身影;自台北開車走北宜公路,一過了北宜縣界準備下坡,也能遠眺龜山島。站在蘭陽平原的海邊,就能見到龜山島,因此,雖已成為無人島,龜山島卻是蘭陽人的共同記憶,也是宜蘭的最佳象徵。

MORE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植物想說的話】陽光是方向

文/林文貞 班鳩帶我 乘著樂音的風 飛向陽光  

MORE

【徐謙‧物猶如此】犬哺貓

文/林少雯 這則「犬哺貓」的故事,出自《宋史》,是一則感人肺腑的動物有情有義的慈悲故事,值得古往今來的人們學習。 話說宋朝時有兩兄弟,哥哥名叫張孟仁,娶妻鄭氏,弟弟名喚張孟義,娶徐氏為妻。兄弟倆兄友弟恭,妯娌相處也極為融洽,沒有嫌隙,不分彼此,兩家通好,也共同生活在一起,沒有分家。兩家和諧,公私分明,公共財物寸縷都不入私室,也不藏私。 這樣的和樂家庭,是社會上的典範,人人稱頌,自然也家和萬事興。有一天,張氏家中飼養的母貓生了小貓仔,正在哺育小乳貓,小貓都還沒斷奶呢,母貓竟被人偷了去。小貓沒了媽媽,鎮日裡喵喵喵地哭叫著,找不到媽媽的小貓很茫然,肚子餓了,怎麼辦?主人家生起了煩惱。 剛巧這陣子,他們家養的母犬也生了小寶寶,正在給小狗餵哺奶水。狗媽媽發揮母愛,不分是貓是犬,學主人一樣兩家通好,就將小乳貓攜回自己窩裡,當成自己的寶寶餵養起來。小貓有奶水可吸吮,停止了哭叫,家中又回復了祥和。 這件美事,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宋太宗耳裡。家風竟能影響家中所飼養的畜生,讓犬貓亦能一家親,這種仁厚、體恤和慈悲之情,讓家中人畜平起平坐一視同仁,不但令家族榮耀,也讓太宗深受感動,於是特地下旨表彰張氏家族,稱讚他們的家庭為「二難」。實在不容易啊! 誠如古詩所云:「未聞黃耳哺烏員,失乳遺孤慘可憐。一視同仁忘物我,滿庭春盎太和天。」

MORE

【書藝心語】生活的詩意

文/廖慶華 林語堂先生說:「活著,就要不斷去找尋生活的詩意和歡樂。」用心感受生命之美並且體悟人生的意義。細細品味人生,詩意無所不在。

MORE

【遺澤流風】初夏「芒種」的熱情

文/陳正平 六月雲天,初夏的熱浪,已經一波接一波而來,感受到熱情洋溢的氣息,從四面八方而來。走在阿勃勒樹下,頭頂上一串串的金黃花序噴發式地綻放,加上湛藍的天際,帶來舒適與清爽,稍微令人忘記熱情的氣息,先讓視野接收新清洗禮。節氣來到「芒種」,今年國曆是二○二四年六月五日,這是夏季節氣的代表,預告天氣即將要開始炎熱了。「芒種」的意思是:有芒之榖可稼種,意指有芒作物的種子已經成熟;有芒作物的主要代表,北方為小麥、大麥,南方則是稻穀,因地理環境關係,正是所謂「北人食麵,南人食稻」。 此時稻子慢慢開始吐穗,也就是稻子進入開花的階段。稻子開花也相當特別,先吐出一條條的細蕊,再從一條條的細蕊上,開出小小黃黃細微的花,最後由花至果實,所以稻子是結一串串的稻穗,尚未成熟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細小小的「芒」,亦可稱之為「毛」(芒較硬而毛較軟)。小小的穗慢慢接受熱情的夏風薰陶,與來自土地的滋養,慢慢結實累累,成為一串串的稻穗,便會可愛羞怯地垂下頭來感謝滋養它的土地,而稻子的穀粒也漸漸變為成熟飽滿而堅硬的果實,可以成為未來稻米的「種」子,所以將這個節氣稱之為芒種,可見古人之智慧,來自於細微的自然觀察。 芒種時節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很奇妙的分界點。到了這個時候,梅雨季節就要進入尾聲,天氣越來越熱,亦越來越乾燥,空氣中迴盪著燥、熱、乾、燙的因子,讓身體感到不舒服。天氣將從梅雨季節陰雨綿綿的濕涼,轉變為夏日型午後雷陣雨的炎熱。 雖然某些農作物的存活率,會因為氣溫高日照強的天氣而降低,但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輪迴的寶典,舞動著該有的旋律:春之萌發、夏之舞動、秋之轉變、冬之收斂,跳著屬於自己的四季舞曲,自然美妙,格外迷人動聽。你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就是在此時節生長得欣欣向榮:紅荷嬌豔動人,白荷潔白清新脫俗,再映襯翠綠荷葉的鮮美,這是芒種時節裡十分美麗的景象! 我在開車回家路途中,迎來一串串結實纍纍的芒果,青澀中帶點微紅,像憨厚的傻小子對我傻笑一樣。哈!哈!我不禁會心一笑:芒果,「芒」果的果實,可以成為「種」子了,只要他們繼續接受氣候熱情的擁抱和親吻,很快就會達標,名符其實的「芒種」。 芒種是熱情的節氣,是熱浪來襲的季節,有「芒」之榖可稼「種」,田園中的大麥、小麥、稻穀等有芒作物種子將逐漸成熟,農家也要開始搶收作物的「忙」碌時節。有芒作物開始成熟,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農夫們要開始「忙」碌的播「種」,畢業的學生也將開始「忙」碌於自己的未來,「種」下希望的種子。六月的雲天裡有著蒸騰的熱氣、歡愉慶典、豐收喜悅的前兆訊息,亦有汁多鮮甜的水果,一起交織在多情、柔情又熱情的初夏芒種季節裡!

MORE
/12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