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物產生態大觀 ( 16-4)日本殖民:稻米

THE MERIT TIMES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稻田中的收割景象 1920年代,南台灣稻田中的收割景象。收穫的季節,農民們正忙碌收割金黃飽滿的稻穗。台灣的稻米通常是二期稻,也就是一年可以種植及收穫兩次,較南邊的地方甚至可以到三次。一般二期稻大多是在5至6月以及10至11月收割,收割前可見猶如金色海浪般的稻田,是農村特有的美麗景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在水田裡工作的農夫 1930年代,南台灣的水圳與水田,一位農夫在水田裡工作。水稻在插秧後,日常的工作除了除草、除蟲、施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灌排水。這也說明了水圳對水田的重要性。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用而字耙犁田的農夫 1920年代,台北郊外的農田,農夫在水牛後方用而字耙犁田。而字耙又稱為「耖」,是用來整地的農耕工具,多以鐵或木材製成,因為形狀像「而」字得名。下方的尖齒同時具有碎土及耙開泥地殘株的作用,也可以將泥土中的草根拔起。 而字耙依據不同的田地有不同的使用時機,通常水田會在插秧前使用,而旱田則是在栽種前或整地時使用。雖然水牛能夠拖引而字耙前進,但還是需要靠人施力才能達到深耕的效果。儘管日本時代為稻米耕種投入不少基礎設施,不過農民耕田主要仍依賴獸力,光復後20年間仍是如此,要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大規模實現機械化耕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南台灣的水圳與不平等的生產關係 1930年代,南台灣水圳與水稻栽種。農作物的栽種,尤其是水稻,需要定量的水源澆灌。有些田離河川水源有些距離,在耕作上就較為不利,或是只能種植旱作,無法耕種水稻。也因此,水圳的修築給農業帶來巨大的轉機,像是1930年代完工的嘉南大圳,就使得嘉南平原的水田大幅增加到30倍,稻獲量更增加到了原先的4倍。 儘管農業基礎設施大幅增建有助於稻米生產,但對於台灣農民的生活並無太大幫助,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所有權分配嚴重不均。當時,台灣大部分的農民是沒有土地的佃農,必須繳納稻穀做為租稅,連自己種的米都吃不上,生活十分貧困。而此種現象,一直到光復後的土地改革,才從根本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係。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農夫踏踩龍骨車之農村景象 1920年代,南台灣兩位農夫踏踩傳統的龍骨車,將溝水引向較高的田地中,農民在烈陽下的古銅色肌膚,輝映著金色稻穗、綠地藍天,美景天成。龍骨車為中國古代的灌溉工具,因木片連成脊椎形狀,有如龍骨,故名之。宋朝著名詞人蘇東坡在〈無錫道中賦水車〉中,生動地形容龍骨車:「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确确蛻骨蛇。分疇翠浪走雲陣,刺水綠針插稻芽。洞庭五月欲飛沙,鼉鳴窟中如打衙。天工不見老翁泣,喚取阿香推雷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穿過稻米田和甘蔗田的水圳 1930年代,南台灣水圳,右邊是稻田,左邊是蔗田,清楚地反應了嘉南大圳的功能,主要是為增加稻米和甘蔗的生產。然而儘管產量明顯增加,但農民的生活並沒有改善,反而因大規模的作業造成更嚴重的剝削,從而興起了波瀾壯闊的農民組合運動,反對殖民政府壓迫剝削的政策。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