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靠力行實踐的智慧農業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有某股票上市公司總經理,打算退休後建智慧化植物工廠,享受那分目睹土地能育成瓜果糧食,從無到有,且每天生長變化的過程;其人出身嘉縣朴子鄉,自幼幫忙務農,年幼時就見證農作物能滿足民食需要。

何謂智慧化農業?就是運用現代科技,幫助農民更有效率的經營管理農場,生產消費者需要、安全、安心及可追溯來源的農產品。

現在地球的極端氣候日趨嚴重,農業生產風險大增,國際衝突會干擾食物鏈運輸與成本。英國媒體報導俄烏戰爭造成能源危機,冬天生產一公斤番茄得用掉一公升柴油;英國的連鎖大型超市限購,每人只能買三顆。

英國本可從摩洛哥、北非進口番茄;而今這兩地天候不佳,又有病毒肆虐,因而媒體報導英國人出現吃沙拉危機。

可是北海寒冬仍有許多業者持續供貨,原來他們利用溫室水耕,搭配LED燈光照,仍能產出蔬果。

運用科技產銷農產品是時代趨勢,台灣小農在東部花、東,善用沒有工業廢水、空氣汙染的環境,利用秀姑巒溪和卑南溪的充沛水源,生產有名的池上米、富里米,透過小包裝和網路行銷,價格稍貴,仍有市場,且創造了農村團結合作的新貌。

台灣以熱量為基礎的糧食自給率不到四成,進口糧食多,便宜的泰國米在雲南餐館、泰菜餐廳成特色米飯。花東農民在農會契作輔導下,從田間監測、種植、碾米到包裝,都經檢核,保障品質安全。

曾赴日本學習自然農法的池上小農,出書介紹有機米可以成功,農民必須對自己負責。池上米有自己的產地證明,消費者花較貴的價錢,但可安心食用溫度、溼度、無蟲害的好米。種稻因科技而轉型。

台灣久已缺雞蛋,近數月為甚,價格變高。早餐店生意難做,赴超商買不到茶葉蛋。媒體幾乎每節新聞都報導店家應變招術,包括消費者自帶雞蛋上門,餐點可以減價;三明治缺雞蛋,用皮蛋代替;有蛋可賣處常見排隊的人龍。

反諷的是,農委會推動智慧農業計畫,擬定了生技農產業、精緻農產業、精準農產業三大領域,選擇十項領航產業優先推動。包括家禽(水禽)、生乳、蝴蝶蘭、種苗、菇類、稻作、農業設施、養殖漁、溯源農產品、海洋漁業。

很多國家都講求智慧農業,論文、計畫長篇累牘,如用無人機巡田、藉各種感測器觀察葉片水分、土壤,好像農民坐在家中,就能上雲端查大數據,統整農作物收成。實則科技是工具,仍須農民知其所以然,並熟悉操作方法用心勞作。

德國農業技術一流,養雞農場自營自銷,消費者開車進場,走進販賣部選購冷藏雞肉、蛋,嗅不出一點雞場異味;四周圍籬攀爬著桑椹的枝藤,結滿紅紫色果實,一派農場風光。

德國萊茵河畔留著一長條洪泛窪地,水未越堤時長滿青草,乳牛散布其間悠哉覓食,待夕陽餘暉時,牛群才漫步回高聳的牛舍。

台灣地處亞熱帶,病蟲害多;又地狹人稠,自與土地廣袤的國家發展智慧農業,有因地制宜的不同辦法。台灣的蝴蝶蘭技術先進,海洋漁業發達,顯得智慧之鑰。智慧農作重點端賴想好操作方法,身體力行,絕非僅紙上文章或計畫就能得償所願。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