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中國大陸經濟傷痕未癒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58觀看次
社論

中國大陸經過三年的強力整頓與疫情防控,致使經濟體傷痕累累,行進艱難,活力不足,因此近期出現諸多黯淡數字。去年底脫離防疫管控,市場原本預料經濟將強勢回歸,為疲軟的全球經濟提供強大動力。但第二季至今,非僅未能拉抬全球經濟,本身甚至呈現改革開放以來罕見的慘澹局面,消費疲軟,進出口衰退,投資不振,房地產市場危機四伏,青年失業率創高,地方政府債台不斷攀高,勉力採取的降息、財政擴張與救援房地產措施也不見成效。

中共當局感知事態不妙,近幾個月從方方面面著手,試圖提振內外資產業界的投資信心,也採取多種救市措施。李強總理近日會見科技企業龍頭加油打氣,也表明了近三年對平台企業的整頓告一段落,希望藉此恢復民間企業的信心與活力,也對外資頻頻釋出善意。然而,這些措施猶未見效,往日熱絡景象杳無芳蹤。各方不禁產生疑慮,擔憂大陸經歷三、四十年的快速成長後,是否正步入日本後塵,將陷入長期低迷停滯的深淵?同時,美國遏制大陸先進半導體和其他技術供應的鎖喉動作愈來愈用力,益使疲軟的大陸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近期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癥結在於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在於企業與民眾忙著還債,無暇投資與消費,也在於受損的供應鏈尚未復原,所以,即使政府採取強力刺激措施,協助金融業處理壞帳,支持民營企業家的承諾一再重申,但都無法消除深重的悲觀情緒。人民幣匯率近期跌入多年未見的深淵,企業與民眾儲蓄金額攀高,都是信心萎弱的指標。

其中原因有短期的偶發性因素,幾乎每個層面都黯淡無光,顯示當前的經濟困境有其深層肇因,非一般性刺激措施可以緩解。關鍵問題在於經濟發展驅動力嚴重欠缺,民企普遍失去了積極性。過去三、四十年,民企蓬勃發展,尤其是平台經濟,深深改變了產業結構與民生樣態,也造就了大量的高技術含量與市場價值的就業機會。然而,政府對民企的政策時緊時鬆,從而對民企的發展造成困擾,讓民企對於未來的確定性缺乏十足信心,近三年來採取的雷厲風行治理與監管,更是嚴重挫傷民企的信心。

民企的發展承受政策性制約,外資企業近來同樣如同驚弓之鳥,比如西方管理顧問公司、審計公司等機構頻頻遭遇突擊搜查、調查和拘留行動。在此同時,《反間諜法》的適用也使外國公司高管愈發緊張,擔心在中國開展市場調研等常規商業活動可能被視為間諜活動。由於營運環境持續惡化,加上這類政治性疑慮,已造成外資對中國深重的信心危機,再投資意願低落,資金外移規模之大也前所未見。

一個信心跌落谷底的經濟體,最大的危機是陷入通貨緊縮局面,中國近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都在通縮的指標邊緣,三十年前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後的一些徵兆,中共當局如果不能在路線與政策上做破釜沈舟式的調整,中國經濟可能步上失落之途。當今之計,唯有改變政治凌駕經濟的思惟與路線,放開過度管治的韁繩,讓經濟的歸經濟,逐漸恢復民企的信心、創意與活力,再創經濟榮景。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