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台積電劉德音突然宣布退休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社論

一九九三年進入台積電服務的劉德音,是在二○一八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接任董事長,至今僅五年時間,再加上劉德音做出多項重大決策,包括到美國、日本和德國設廠,但美廠和德廠出現不少阻礙,此時他宣布退休自然引發議論。

台積電美國廠的投資計畫大幅改變,投資金額由原先的一百二十億美元,提高到四百億美元,比原先規畫的規模多了兩倍以上;此外,台積電美廠將引進先進製程技術,令不少人擔心台積電是不是會變成「美積電」?儘管經濟部長王美花一再保證,最先進的製程一定會留在台灣,但專家提醒,海外投資案多且金額高,恐將壓縮台積電國內布局的能量,影響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向美國政府爭取了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補貼,而美國在台積電美廠動工後才宣布,申請補助的企業須「超額利潤分潤」,並限制赴陸投資,還要提供新設廠區營業祕密資訊給美國政府等等。劉德音表示,很難接受相關補助條件,因此台積電還要再跟美國政府討論。截至目前為止,雙方仍遲遲未能達成共識;更別說,由於台積電的工作文化和施工模式被認為在美國水土不服,因而屢屢傳出工會掣肘,進度大受影響,量產時程確定從二○二四年延到二○二五年。

台積電德國廠也一度因德國補貼金預算有問題,令人擔心德國之前補貼台積電五十億歐元(約新台幣一千七百四十億元)的承諾會跳票,幸而近日有消息指出,德國預算僵局已化解,因此應可執行對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的補貼。

即使台積電最後確實能夠得到德國政府的補貼,但美國經驗殷鑑不遠,德國會不會也對補助提出一些附帶條件,劉德音也沒有把握,只能說:「會持續跟德國政府溝通」。歐洲工會向來比美國工會更為強悍,正式進入施工後,會遇到什麼樣的考驗,現在還很難預料。何況,劉德音之前也承認,他還蠻擔心當地供應鏈和人力資源這兩大問題。

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下,台積電不得不跨出亞洲,在主客觀條件不見得合適的美、歐設廠,其過程一波三折;在台灣,被尊稱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同樣也面臨龐大的政治壓力,特別是一遇到選舉,不少縣市就大打台積電牌,全然不在意當地條件是否適合設立水電等資源需求量驚人的半導體廠,而拚命拉攏台積電設廠。面對缺電危機,劉德音曾說:「政府說電力是夠的,我們也只能相信!」語氣中的無奈,不免讓人為台積電全台多個二奈米廠的未來捏一把冷汗。

有人猜測,劉德音突然宣布退休,與美國建廠不順利有關,不論是否真是如此,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廠還沒有正式投產,主其事的劉德音就退休了;後續發展會不會受到影響,當然會令人不安;畢竟他提前退休,似乎暗示了台積電的海外投資確實如不少人的提醒,存在相當大的挑戰。當初一心一意鼓吹台積電赴美歐設廠的蔡政府應該要成為台積電的後盾,幫助台積電與各國政府談判,除了落實之前的補貼政策外,也要為台積電爭取更好的產銷條件,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有的作為。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