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絮頭

THE MERIT TIMES
文/吳守鋼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文/吳守鋼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皎潔的月夜,長安卻沉浸在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李白聲色俱全的詩句。美是美,但有誰見過這擣衣的工具?不僅如此,大概連還沒走遠的搓衣板也已記憶模糊了吧,在這全自動的時代。

外衣、內衣、毛衣、毛巾,凡是穿過、用過都可放進去,按一下電鈕……三、四十分鐘後打開,衣服乾淨了,髒汙沖走了,省事更省力,歲月靜好,有它就好。

洗衣機,這一解放了雙手的神器在現代社會已站穩在常識性的位置上。

當然,也微顯不足。

洗完後,洗衣機裡總會留下些棉絮頭、細碎小垃圾。一次兩次不多,幾次、幾十次以後,會慢慢在排水口的過濾板上,或者專為收集棉絮頭之類的小袋袋裡積存下來。因為阻礙水流,勤快的,會把它剔除掉;不在乎的,留著也無妨。

想過嗎,要是將家用洗衣機擴大十倍、百倍、千倍時會怎麼樣呢?



生產毛巾的工廠就是一個擴大了十倍、百倍、千倍的洗衣機。

瀨戶內海的愛媛縣有一個叫今治市的地方,是洗臉、擦汗毛巾的產地,因手感柔軟而聞名,生產量占全國總量的近六成。

在那裡,材料要先洗晒,然後染色,再編織、加工成毛巾。所以,清水漂洗、乾燥的過程中,會從材料裡產出大量的棉絮頭。據稱,一個工廠一天會有一百公升抑或三百公升不等的棉絮頭。

這數字該是個什麼概念?

就好比超市裡銷售的一‧八公升大口瓶裝的可樂,每天會有一百瓶到三百瓶規模的棉絮頭。

何等壯觀!

細微的棉絮頭,在家用洗衣機裡並不怎麼顯眼,而出現在生產現場會相當礙事。棉絮頭有如積灰,輕、多,易燃是其特點,影響產量,消耗電力不算,更容易引起火災。所以,不僅每天,一天裡就得剔除四五次這些在排水口的附著物。

多少年來,對這挺麻煩的存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剔除。剔除出來的棉絮頭直送垃圾場,理所當然。但是,有一天,有廠家突然醒過來似的,覺得與其扔掉,不如利用其易燃的特點製成點火燃料。

這,怎麼說?

看官您是有福生在了天然氣普及的時代。站在瓦斯爐旁,按一下開關,爐台上立即會竄出火苗來,微火、烈火隨意調節,煮菜、燉湯也聽便。

而俺小的時候哪有如此幸運?

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生個煤球爐子,把那些由煤炭粉末加泥土搓圓的煤球點燃。

那可是一樁十分費勁的技術活兒。點火需要火柴、引火紙、劈碎的一堆木柴……一樣連接一樣,缺一不可。

點燃煤球需要一定的時間,直到爐膛裡的煤球燒旺後才能做飯、燒水。所以,燒開水,煮泡飯的正常運轉至少要在半小時、一小時之後。遇上黃梅天、下雨天那些陰陰溼溼的倒楣日子,煤球還會耍脾氣不聽話,一再怠工。只有煤煙裊裊,不見火苗上竄。

難!

而利用棉絮頭製成的點火燃料一點就燃,省卻了一道道的工序,瞬間會讓煤餅、煤球等發熱、產能。

看官一定會嘀咕,在這方便舒適的時代,這易燃品會有銷路嗎?

正因為是生在這方便舒適的時代,所以偏要不方便、不舒適的大有人在。比如去人煙稀少的地方過一段野外生活,比如爬山、露宿,甚至去鄉間的小屋等,都需要在篝火上生個火、從壁爐裡取一下暖吧。這樣的時候,乾柴是有的,烈火卻難找,於是,這點火燃料即時管用。

所以,愛媛縣今治市那些毛巾工廠的副產品一出廠,就成了熱銷品。

起先廠家還挺難為情的,覺得出售積灰,讓人掏錢包並非積德,有些羞羞答答。



不然。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讀書可以不啃書本,結賬不用去銀行,走遍天下不帶一分錢的如今,為什麼不能允許垃圾當作黃金賣?

觀念常常與時代共舞。

以前,電影裡凡是帥哥都菸不離手,那裊裊上升的煙霧是帥哥的最佳,現在?行不通了。

小學時寫作文,翻來覆去老是「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也不是……」那麼枯燥的幾句,所以,常挨老師罵,說得再具體一點。有一次斗膽問,怎麼才算具體?

老師脫口便是:「工廠裡機器聲隆隆震耳,高高的煙囪在藍天裡吐出滾滾濃煙」就是具體。一轉眼,當年的「大好」放在今天便是破壞生態環境的活標本。

許多年前開始,重視生態環境的島國形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不需要,或者使用壞了的東西,要在指定的日子處理,並要分門別類:鐵罐歸鐵罐,塑料管塑料,瓶是瓶……一個人人皆知的口號:「混在一起不如草,分開分類才是寶。」

一句話,廢物其實不廢,可以再利用。

俺也無能,有時僅會把看完、對自己已不再有價值,放在家裡占地方的書,拿到附近的圖書館供人任意挑選,當然,也從別人手裡拿到自己想一睹為快的書籍,以物易物。看似不再值錢,對需要的人竟價值依然。



不僅僅垃圾、不僅僅棉絮頭,有時換個角度,也許會有別樣的天地。♣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