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服務長者的時間「存入」帳戶 在未來「提領」 印度時間銀行 改善長照人力不足

THE MERIT TIMES
編譯/韋士塔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愈來愈多人支持時間銀行概念。圖/法新社、網路
印度許多高齡者,面臨無人照顧的情況。圖/法新社、網路
「健康印度基金會」推動時間銀行平台。圖/法新社、網路
時間銀行的觀念,逐漸擴及世界各國。圖/法新社、網路
編譯/韋士塔

高齡化趨勢成為世界各國普遍現象,全球人口最多的印度也面臨此一問題;隨著老年人口占比攀升,許多年長者因子女離巢、配偶辭世等因素而乏人陪伴、照顧;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印度的非政府組織「健康印度基金會」(Nirogi Bharat Foundation) 正在推動「時間銀行」(time bank)倡議,期盼透過這項行動,解決當前長者照護的問題,也為日後的社會照顧體系奠定基礎。

「健康印度基金會」指出,隨著印度的大家庭制度瓦解,小家庭數量增加,愈來愈多老年人獨自生活;這種狀況容易讓高齡者感到孤獨、被忽視及沮喪。隨著年齡增加、行動能力下降,健康狀況不佳,許多老年人只能待在室內,無人陪伴。

為了緩解這項問題,「健康印度基金會」尋求透過社區計畫,為孤獨的高齡者提供平靜、愉快、與人互動的社交生活。基金會採取會員制,任何人都能加入,為長者提供各種服務。會員提供服務所花費的時間,將存入專屬帳戶,供會員在需要時使用。

「時間銀行」的概念並非印度首創,早在1980年代,美國耶魯大學法學教授卡恩(Edgar Cahn)歷經心臟病瀕危情況,促使他興起整合協助高齡者、弱勢族群的念頭。卡恩教授把貨幣儲蓄的概念導入社會照護服務,也就是只要提供服務,把這些時間「存」下來,未來就能「提領」,讓自己獲得各種照顧。

卡恩教授的理念,是透過戶戶互惠的機制,為社會創造更公平、更包容的環境。他也強調,以金錢換取各種服務,只是建立了交易關係,而且將因經濟能力的差距形成落差;相較之下,時間銀行具有更正面的效應,有助推動族群融合,也能推廣更多社區復興、環境保育等不同領域的行動,並且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

卡恩教授在1995年創辦「美國時間銀行」(TimeBanks USA)後,這個理念大受歡迎,其他國家也紛紛效法。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逾30個國家地區實施時間銀行計畫,包括歐洲、非洲、日本、中國大陸、俄羅斯,台灣也有類似的機構。

隨著時間銀行的概念日益成熟,其運作模式也日益多樣化,服務內容更加全面;例如,時間銀行可透過平台,列出可提供或是想接受的服務,包括食物烹調、家務。

推廣時間銀行的人士指出,在高齡化趨勢的背景下,這種創新的非金融服務有助應對多項社會、環境挑戰。數位技術的進步,更有助時間銀行的普及。時間銀行當前面臨的阻礙,主要是無法明確保障長期的信用價值,民眾也因此擔心,自己存下的時間,未來可能因時間銀行消失而無法「兌現」。但這項服務的前景確實值得期待,只要持續推廣,提升當局與民眾的認知,時間銀行將獲得更廣泛的支持,也將逐漸成為永續的體系,並成為長照人力與資源不足的有效解決方案。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