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跨境美食:粿條

THE MERIT TIMES
文/王文隆
字級
收藏文章
60觀看次
文/王文隆

粿條(Kué-tiâu)是台灣常見的庶民小吃,在街邊麵攤就有,做法也不繁複:由白米磨成粉,加水製成漿後,再蒸煮成薄片,最後切成條狀即成。能乾吃,能和湯吃,下鍋炒也行,拌上醬料、配菜,再叫上一些小菜,就是豐足的一餐。

粿條是閩南人與潮汕人的主食之一,是米飯之外最受歡迎的選擇。隨著閩南和潮汕移民走遍天下,這般美食也跟著擴散到了海外,尤以東南亞為最。

泰國是一個潮汕移民眾多的國度,人數達五百萬之譜。粿條因為製作簡單、口味親民,隨著潮汕移民也落腳於此,成為市井小民口中的美食。為了吃粿條,潮汕人還引入了筷子,使泰國成為筷子文化圈的一員。

而粿條在泰國的發音,一如其原鄉,也稱為Kué-tiâu,然而做法已經在地化,且多了許多新的型態。乾粿條在潮汕大多沾沙茶醬、芝麻醬或是其他醬料,但在泰國則改用黑醬油、胡椒粉或是辣椒粉、糖、萊姆汁這類組合來調味。一般商販也都會在桌邊提供辣椒粉、白砂糖、醋等調料,供客人自行添加。

潮州的湯粿條主要是清湯,搭配各類丸子,泰國的湯粿條通常有清湯、冬蔭、鑲豆腐三種口味。冬蔭由南薑、酸子、香茅、青蔥、酸檸檬、辣椒熬製湯頭;鑲豆腐則是加入豆腐乳、糖等食材,煮成酸酸甜甜的粉色湯頭。或許是條狀食品在泰國並不多見,幾乎所有麵條狀的食品都能稱為粿條,跟店家點粿條,有時店家還會多問一句:「要的是哪一種?」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也是閩粵移民集中的區域,粿條也如泰國一般,隨著移民來到當地,發音也沒變,一樣是Kué-tiâu,如以當地的英文拼寫,則變成kway teow。

乾粿條在新馬可說發展到了極致,尤其是炒粿條,不僅各地做法不同,連加進去炒的東西都不大相同。唯一沒有變化的是基底,都是黑醬油,有的會連同辣椒醬或是甜醬下去炒,有的會用上白糖,還有的則是炒好了端上桌,再由食客自己加上辣醬或其他佐料,口味都是比較重的。相對來說,湯粿條的做法就比較清淡,會配上丸子、蔬菜搭著吃。

與粿條長得很像的,還有廣府人常吃的河粉,以及客家人常吃的粄條。所不同的是,河粉切得更薄,乾炒的話常用醬油、韭黃大火拌炒,溼炒的話就加上勾芡。湯河粉的做法就跟一般麵條相近,而且還能用蒸的。不光是廣府人吃河粉,越南著名的料理中,河粉也占有一席之地。

粄條則是以在來米磨製成米漿,澆灌於平底鍋皿平均鋪放,再將鍋皿置放於蒸籠內蒸熟,形成晶瑩剔透的成品。通常比粿條厚一些,同樣有拌炒、乾拌與煮湯等幾種做法。

閩粵一帶的粿條、河粉與粄條,隨著移民的遷徙,不僅匯聚於台灣,也匯聚於東南亞,搭配上當地不同的食材、醬料與香料,用上不同的做法,就成了變化多端的菜餚。在滿足海外遊子口腹之欲與思鄉情懷之際,也逐漸上了當地人的餐桌,成為在地化的美食;不僅變成當地餐食的招牌,甚至還回銷到原鄉,成為一種「舶來品」,豐富了米食文化的多樣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