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環保 | 人間福報

生活

新任環長上任三大政策 彭啟明:碳費制度要找蘿蔔誘因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新任環境部長彭啟明上工首日召開「彭啟明部長與記者有約-談環境部業務展望」記者會,並針對上任三大重點政策進行說明,包含加速碳費法制作業、改善空氣品質及精進環評審查措施;他提到,台灣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未來將推動適用於台灣的蘿蔔政策。 彭啟明上任期間將推動三大重點政策,包含加速進行碳費法制作業、空品標準再檢討、環評審查精進措施;各界關注的協和電廠四接議題,目前研議增聘專家學者參與審查;此外,環部預定6月預告太陽光電應環評標準,並於12月底前發布。 彭啟明指出,賴清德總統欲推動淨零轉型五大策略,包含啟動第二次能源轉型,建構智慧共享綠能戰略;推動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形塑淨零永續綠生活;政府作為淨零轉型強而有力的後盾、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 另與內閣提出綠色成長戰略,包含綠色金融(與財政部合作)、淨零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與數位發展部合作)、綠色醫療(與衛生福利部合作)、能源轉型(與經濟部、台電合作)、增加碳匯。 彭啟明上任後即面臨碳費徵收的挑戰,他認為,台灣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強調落實目標要另找出路,美國的租稅抵減、日本發行氣候債券是值得參考的例子,未來要想出辦法讓棍子及紅蘿蔔一起發揮效用,推動適用於台灣的蘿蔔政策。 環境部於今年4月29日預告加嚴空氣品質標準後,但各界呼籲環部再加嚴標準,關於此事,彭啟明笑說:「上任後承受空汙界對我的期許,未來會跟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持續討論,著手再檢討如何分階段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空品標準,有難度,但會盡力去做。」 近期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審查常有風場重疊問題,為不造成行政資源浪費,環境部今年初與經濟部溝通,提出2階段初審新措施,並納入對環境保護及監測更高標準的檢測表。 針對協和電廠四接議題,彭啟明表示,目前台電申請延展至今年7月31日,針對各界關注的議題,包含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將邀請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推薦上述領域專家學者各1人,總計增聘6人擔任專案小組初審的專家學者參與審查。 另外,為落實公民參與,支持或反對的民眾、團體均可依規定報名旁聽初審會議,並依規定人數於會議上陳述意見,提供環委參考。 環部擬預告太陽光電應環評標準,彭啟明指出,考量位於「特定敏感區域」或「大規模」設置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已引起國內高度爭議,目前研議修正太陽光電的環評認定標準,除現有規定位於重要濕地者應辦理環評外,擬再增加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敏感區位,今年5月10日已與相關部會及地方環保局研商討論獲得初步共識,預計6月底前預告、12月底前發布。

MORE

環部強調碳費制定今年完成 3子法預計8月公告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環境部原定2024年第1季決定碳費費率,但公布期程一延再延,目前雖已召開3次審議會,但仍未有具體決議。據了解,碳費預告時程將改為今年12月預告、明年3月公布,碳費徵收恐延至後年。環境部今強調碳費費率制定是今年一定要完成的工作,而碳法子法預計8月公告。 氣候變遷因應法去年2月上路後,環境部開始研修子法,今年4月底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等3項草案;而碳費費率原訂今年3月預告,但碳費審議會至今未觸及深水區。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今天說,今年4月29日預告碳費徵收的三項子法草案,預告期間為60日,於子法草案預告期間也將與各利害關係人辦理子法草案的說明會,蒐集各界意見之後召開研商會議,預計8月底前可完成三項碳費子法的發布作業,讓碳費徵收對象能及早規劃減碳措施與至2030年的減碳路徑,並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 對於外界關心的碳費費率審議進度一事,氣候署表示,目前已依第3次碳費費率審議會的決議,進行各項碳費費率情境(含一般費率及優惠費率)之減量及衝擊評估的試算工作,將於下次費率審議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模擬試算結果,供委員作為費率審議之參考。 至於審議會的開會時間目前正在調查中,環部強調碳費費率制定是今年一定要完成的工作,將加速進行相關法制作業。 氣候署補充,5月10日邀請全國工業總會、鋼鐵公會、水泥公會及造紙公會召開第1場的碳費子法草案說明會,並報告三項子法草案內容,會中也就減量指定目標的設定方式、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優惠費率適用、自主減量計畫執行進度查核及碳費追繳方式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流。 氣候署表示,後續將針對不同產業之碳費徵收對象以及關心碳費制度之相關團體,持續辦理碳費子法草案說明,以便蒐集各界對於三項子法草案之意見與建議。

MORE

環部擬加嚴空品標準 各縣市轄內所有監測站須全數達標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環境部昨日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細懸浮微粒(PM2.5)標準,年平均值將由15微克/立方公尺加嚴至12微克/立方公尺,根據環境部推動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預期2027年降至13微克/立方公尺,盼盡早達成空氣品質標準草案12 微克/立方公尺的目標。 環境部指出,以PM2.5而言,我國年平均濃度已由2016年20微克/立方公尺,下降至去年13.7微克/立方公尺,但面對疫情後全球經濟活動復甦與極端氣候影響,未來空氣品質改善將面臨更大挑戰。 環境部表示,本次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引建議之考量因素、各汙染物不同階段性目標、各國修法歷程等,加嚴我國各汙染物標準值,除PM2.5之外,也同步加嚴懸浮微粒(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汙染物濃度標準。 環境部說明此次加嚴項目,懸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標準,從100微克/立方公尺加嚴至90微克/立方公尺、年平均值從50微克/立方公尺加嚴至40微克/立方公尺;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值,從15微克/立方公尺加嚴至12微克/立方公尺。 二氧化硫(SO2)小時平均值則從0.075ppm加嚴為0.065ppm、年平均值從0.02ppm加嚴為0.008ppm;二氧化氮(NO2)年平均值從0.03ppm加嚴為0.021ppm;一氧化碳(CO)小時平均值從35ppm加嚴為31ppm;臭氧(O3)小時平均值則從0.12ppm加嚴為0.100ppm。 另修正各縣市轄內所有監測站須全數符合標準,才能畫定為二級空氣汙染防制區,取代過往以所有測站濃度平均值判定達標與否的方式,環境部盼2027年降至13微克/立方公尺,盼盡早達到12微克/立方公尺的目標。 環境部說明,此次標準修正後,我國空氣品質標準將朝向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目標邁進,其中SO2、CO、鉛(Pb)皆已達世界衛生組織最終目標或世界最嚴標準;PM10及PM2.5較日本、韓國、香港及中國大陸嚴格;NO2及O3則與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相當。 有環團認為加嚴進度龜速,應至少加嚴至10微克/立方公尺,以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值;環境部表示,希望以分階段方式逐步加嚴達成目標,未來也會滾動檢討。 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對照表。圖/環境部提供

MORE

垃圾源頭減量預算年平均0.8億 環團籲新政府提高經費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面對新政府就任在即,綠色和平今天表示,政府推動垃圾減量政策長達20年,但垃圾量沒有顯著下降,顯示預算分配錯誤,末端處理與「源頭減量」相差22倍,呼籲新政府上任後投注更多經費資源在源頭減量,避免製造更多垃圾山。 綠色和平今日舉行「政府預算分配本末倒置,全台垃圾山危機」記者會。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台灣政府推動垃圾減量政策長達20年,近年更著重推動減塑,但垃圾量沒有顯著下降,家戶垃圾中塑膠垃圾成長尤其明顯,從 2018 年約17%,成長至2022年約28% 張凱婷提到,全台各地公有焚化爐陸續歲修且年限將屆,過量垃圾進不了焚化爐,只能露天堆置於各清潔隊、掩埋場;根據環境部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台無法處理的暫置廢棄物已達約75萬公噸,全台每個縣市至少都有一座暫置場,裡頭垃圾堆積如山,大小火警頻傳,成為各地的不定時炸彈。 她指出,垃圾暫置場中更有8處鄰近水源保護區、60處鄰近學校,垃圾山造成的問題已影響民眾日常生活甚鉅,呼籲即將接任的新政府,應更慎重解決此影響民生安全的垃圾危機,首要應從提高源頭減量預算著手。 綠色和平盤點2018至2024年環境部(含原環保署)與廢棄物處理相關預算,分析政府各別投入「末端處理」經費,包含協助地方興建和升級焚化爐、垃圾打包、海洋廢棄物清理等,與「源頭減量」的工作經費,包含禁限用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補助設置飲水機等。 張凱婷提到,「末端處理」經費7年間總共投入新台幣124億,平均每年17.7 億元,相較「源頭減量」的5.7億元,平均每年 0.8億,整整差了 22 倍。 新竹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指出,新竹垃圾山就造成當地水汙染風險,再加上焚化爐歲修及垃圾未確實減量,垃圾山如今已越長越高;而面對垃圾多數人想的都是立即去化,但實際上垃圾量源頭減少更是重要,希望政府能增加預算資源,從源頭解決垃圾總量成長問題。 綠色和平呼籲新政府承諾在任內解決百座垃圾山問題,挹注更多預算採取行動,包含加強執行禁止使用免洗餐具與瓶裝水於所有政府出資或是提供補助之活動;擴大禁用免洗餐具場所,補助業者轉換環保餐具;補助推動各種行業試辦自主填充、重複填充瓶器計畫;加強部會合作,共同推動重複使用產業鏈。

MORE

新北深坑大火臭味瀰漫 綠盟:政府應檢討監測項目及方法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新北深坑鋰電池工廠前日發生大火,臭味瀰漫雙北地區,環團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稍早於臉書發文指出,監測品質與民眾聞到的空品實際感受不符,強調政府應落實民眾環境知情權,並檢討針對火災空品的監測項目、標準作業流程及方法。 綠盟指出,工廠含有大量鋰電池,燃燒會釋放鎳、鎘、鋁、鋰、銅等金屬氧化物的顆粒,並產生苯乙烯、丙烯醛、氟化氫等許多有毒氣體,以致雙北多處瀰漫燒塑膠的刺鼻味,影響範圍非常廣,從深坑、木柵、新店、中和、永和、公館、甚至中正區、大安區、中山區、信義區、萬華區、板橋區都有民眾聞到臭味。 綠盟提到,根據空汙法第33條,因突發事故大量排放空氣汙染物時,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應發布空氣品質惡化警告及採取因應措施;但因為台北市與新北市政府的怠惰與疏失,並沒有讓受影響區域內的民眾,第一時間了解發生什麼事、空氣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質、哪裡是汙染範圍、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危害風險等。 綠盟表示,新北環保局晚間6時已至現場監測空氣品質,現場風速2.3m/s,電子鼻讀值為0,多功能氣體偵測儀數值皆為0,但這樣的監測品質明顯與民眾聞到的空品實際感受不符,這也是長期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的原因。 綠盟認為,空品監測除了常態性監測的PM2.5、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也應針對火災可能產生的氟化氫、苯乙烯等有害空氣汙染物進行定性分析及濃度監測,強調符合空品標準並不代表對人體沒有產生危害,環保機關應全面檢討針對火災空品的監測項目、標準作業流程及方法。 綠盟指出,政府應從兩個方向進行檢討改進,一是落實環境知情權 ,發生重大空汙事件時,透過細胞簡訊、廣播、有線電視,向受影響居民發送空汙惡化警告,說明空氣中可能的汙染物質及濃度,特別是有害空氣汙染物的危害、及如何因應等。 其二是檢討監測方法 ,具有代表性的採樣,是需測得靠近火場擴散煙流的原始濃度,以及火場下風處與上風處不同距離的汙染物濃度,針對包含粒狀物、酸性氣體、戴奧辛、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進行定性分析與各種物質的濃度監測。 綠盟最後提醒,若仍受異味影響,室內請關閉門窗、打開空氣清淨機,減少外出時間,外出時也請戴上口罩,減少受影響的風險。

MORE

碳費公布一延再延恐衝擊民生 環團籲盡速出爐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環境部原定2024年第1季決定碳費費率,但公布期程一延再延,環團憂心碳費費率的決議持續延宕,不光讓有心減碳的企業無所適從,甚至淪為房地產業假借碳費之名加價,肆意推高價格,進一步衝擊民生經濟加劇通膨,呼籲環部加速提出明確碳費方案。 綠色和平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今日在環境部前共同發布《有效碳費機制與公正碳費收入使用之規範研究》報告,並將報告書遞交給環境部碳費推動組組長周仁申,盼環境部與碳費審議委員會能加速訂定碳費徵收辦法,緩解如今社會共有的碳焦慮問題。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表示,目前環境部對碳費費率的決議持續延宕,不光讓有心減碳的企業無所適從,甚至淪為房地產業假借碳費之名加價,肆意推高價格,進一步衝擊民生經濟甚至加劇通膨。 徐祥誠進一步指出,綜觀目前國際間的碳定價制度,許多國家地區政府皆考量通膨因素而調漲碳費費率,以確保企業能有效減碳並盡快擺脫化石燃料,如荷蘭、挪威、加拿大、冰島、盧森堡等皆是如此。 根據IMF今年2月發出的歐元區碳定價與通膨研究報告,即使歐盟於2030年將ETS價格大幅提高至150歐元(約新台幣5235元),對於通膨的影響也僅有0.4%,相較於國際能源價格飆漲對經濟的影響是微不足道。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去年環境部花費大量時間處理與減排目標毫無關聯的碳權交易,卻忽略碳費機制和排放指標的設定工作,至今,碳費的實施仍然未見踪影,令人懷疑是否有意拖延碳費期程。 呂冠輝強調,今天所遞交給環境部的這份研究報告,是環團參酌過去國際經驗所完成的,也呈現目前國際上排碳成本內部化的努力,延續這份報告以及環境部過去的研究,環團認為在碳費時程嚴重延宕的前提下,應該以500元價格起徵,才能在2030年順利達到排碳成本內部化的3000元價格。 最後綠色和平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共同呼籲,有效碳定價必須每噸500元起徵且逐年提升才能有效降低碳排,否則只會讓台灣離淨零排放目標越來越遠;同時,環境部必須盡快公開包含優惠費率的衝擊評估報告,並於短期內密集召開碳費委員會、加速碳費審議時程。 氣候署碳費推動組長周仁申表示,環境部已對報告內容有所了解,環團給予可行、具體的建議已納入氣候法;另針對碳費相關子法預告期程,一切按照法治程序推動,會盡快預告並在子法召開後的5至7天內安排碳費費率審議會。

MORE

氣候變遷影響 台灣森林火災風險升高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高溫多濕,但其常綠森林非常豐富,這些條件,過去大大減少了大規模森林火災的發生。但現在,台灣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正在改變;包括過去玉山國家公園在內、國內近期發生的幾次森林火災事件,除了證實也凸顯面對氣候變遷,更顯現火災管理與預防策略的緊迫性。 中興大學與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跨國合作一項最新研究,對不同氣候情境下未來森林火災風險進行了全面分析,發現台灣森林火災風險呈現增加的量化趨勢;研究作者群包括我國自然碳匯專家、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柳婉郁、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教授王世宇、及中興大學博士生俞鈜文。 研究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Climatic Change」期刊,研究分析從2021年到2100年在不同暖化程度下的預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森林火災天氣的嚴重性未來將明顯增加,特別是在11月到4月的乾季;森林火災高峰季節將因降水特性和溫度上升的改變、提前到來。 柳婉郁說,火災天氣嚴重性的增加在不同地區表現出差異,這在北部和中部的風險更為顯著;預測還強調了天氣狀況、台灣火災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敏感性,顯示未來火季延長和植被類型改變有顯著關聯性,需要採取調適性管理策略。 她表示,研究成果中,這些預測在過去幾場林火都被證實,例如2023年6月苗栗縣大湖鄉的森林火災和2023年4月高雄的火災,這些事件因地理位置和所需的大規模資源投入而難以管理,凸顯了將氣候變化預測整合進森林火災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未來森林火災風險將顯著增加,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現行的森林火災管理策略;未來台灣不能置身事外,調適氣候變遷對於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命財產將非常重要。 王世宇表示,將最新的氣候預測融入森林火災風險管理中,可幫助台灣發展出更有效的策略,以減輕森林火災的影響。目前林業署開發出林火預警評估系統,為未來可能的林火提供風險預測,政府與社會也需持續努力,通過精進相關法令,提升防火教育,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對台灣安全、生物多樣性等的威脅。

MORE

不慎購買汙染土地整治需花千萬 環部提供3招自保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近年來常發生土地、廠房遭不法業者棄置、掩埋廢棄物的情事,有民眾購買法拍土地與廠房後,發現用地土壤已有重金屬汙染,後續整治使用要花費數千萬;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呼籲民眾謹慎,購買或租賃前確實查資料、看現場以及參考專業人士意見。 環境部今天舉辦「土地交易查看聽 掌握要訣好安心」記者會;有民眾購買法拍土地與廠房,先前為廢棄物處理廠使用,廠內外曾堆放含重金屬汙泥,經環保機關主動查證,確認用地土壤已有重金屬汙染,所有權人必須清除廢棄物及進行土壤汙染整治。 另有事業設廠前進行用地評估調查及土壤檢測,結果發現用地土壤重金屬銅超過法規標準(管制標準),環管署表示,由於事業尚未營運,即可釐清該汙染應非該事業所造成。 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提到,現在進行汙染整治花費高,普通廠址要花費數千萬,甚至到上億都有可能,雖然汙染整治技術已經多元化,但每一種金額都很高,所以能夠做好事先預防工作,就能避免後續花費的時間跟金錢。 劉瑞祥指出,廠房、土地遭到廢棄物棄置掩埋,不僅容易衍生土地土壤汙染的問題,甚至可能造成地下水汙染;土地汙染整治需花4到6年,若牽涉地下水汙染,則需耗費6到8年的時間。 環境管理署呼籲,民眾購買土地或廠房,要掌握「查、看、聽」3要訣,也就是查資料、看現場以及聽意見,避免購入遭廢棄物棄置或已有汙染的土地;民眾出租廠房或土地時,也要特別注意承租者實際用途。 環境管理署說明,民眾可於環境部列管汙染源資料(含裁處資訊)查詢系統,查詢用地事業的環保列管情形;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網查詢用地是否為汙染場址;民眾亦可透過申請土地登記簿謄本確認有無汙染場址資訊登載。 其次,民眾可看現場有無異狀,並視需要進行評估調查及檢測;民眾可聆聽熟悉用地相關人士的看法,並參考各種專業人士的意見;藉由「查、看、聽」3要訣,民眾可更加瞭解用地的歷史背景與品質狀況。 此外,土地所有人、使用人與管理人均應善盡責任,掌握「查、記、報」3要訣,定期巡查土地並做成紀錄,倘發現涉有環境汙染情事,可利用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通報環保機關查處。

MORE

生活減塑大挑戰 地球公民一起來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嗶嗶!你今天追查「角落怪塑」了嗎?慈心基金會於今年3月中旬,啟動2024「bb減塑大集合—角落怪塑Bye Bye」活動,號召全民一起以淨街、淨灘、淨山、減塑等,追查四散各地的塑膠垃圾,投入守護環境海洋行動。 塑膠垃圾的反撲與危害,已是全球亟思對應政策的環境議題,慈心基金會本著守護環境生態的責任,多年來偕同產官學界,投入減塑教育、政策倡議與產業連結等,倡導「生活減塑」的理念。 繼2022年首次舉辦「bb減塑大集合—追查角落怪塑」活動,推動「全球淨街」,獲得各地學校與民眾熱烈迴響,認知源頭減塑及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科學家首次在近80%的受測者的血液中檢測到「微塑膠」。國際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可能造成肝臟發炎及硬化,對腸胃道、肺部、基因功能也會造成影響。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指出,人類使用的塑膠製品及清潔用品等常會添加塑化劑,透過食物、空氣、皮膚接觸等方式在體內形成「假性荷爾蒙」,進一步干擾內分泌系統,間接影響心血管、代謝、甲狀腺、神經系統。 根據聯安研究統計台灣3千5百筆檢測「環境荷爾蒙分析」資料顯示,近4成的人有塑化劑指數異常情況,顯示環境荷爾蒙早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體健康。 從近年,來台灣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的整理數據,可發現塑膠材質的海洋廢棄物占9成以上。以最新2023年資料來看,塑膠類材質的廢棄物,占91.1%,而其中的75.2%又與飲食有關。 「bb減塑大集合—角落怪塑Bye Bye」活動開跑海報。圖/慈心基金會提供 慈心基金會今年「bb減塑大集合—角落怪塑Bye Bye」活動,共分「全球淨街」、「生活減塑大挑戰」及「領航企業」三面向。3/15~5/15「全球淨街」起手式,4/14~5/11進階版的「生活減塑大挑戰」,帶動民眾認知塑膠汙染與自身行為的關連,歡迎各界志同道合者,點開活動網站 https://bbrally.org/,共同響應。

MORE

零浪費餐廳 不需垃圾桶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餐飲業也往綠化、零剩食努力,英國倫敦有家餐廳「SILO」早在2015年就開始實踐零浪費,這家餐廳沒有垃圾桶,從食材的選擇與運送、菜餚的烹調方式,都依循環保理念,就連桌椅、餐具、廚具等,不是用再生材料製成,就是二手物品,2021年還獲得米其林綠星肯定。 SILO創辦人道格斯.麥克馬斯特(Douglas McMaster)表示:「現今食品產業可說是一團混亂,世上半數農作物都遭到浪費。但比浪費食物還要糟的,是我們每天吃下肚的食物──全都是化學合成品!」SILO只選擇天然食材,並用自然方式烹調,沒有添加物或加工食品。 蒐集包裝塑料 化身牆上畫  SILO不僅自製醬料、發酵醋及飲品,甚至自行栽培香菇,當天剩餘食材、咖啡渣等,則會製成堆肥。SILO的理念是:「SILO的初衷,便是來自我們對食品產業革新的實踐及『尊重』──尊重大自然、尊重農夫,尊重食材。我們透過減少食物里程、避免過度加工,保留食材最初的養分和純淨。」 德國柏林也有個餐廳「FREA」致力貫徹零浪費理念,考量到外包給其他廠商,會增加運送的碳排放量,從酸麵包、沙拉、義大利麵、康普茶等,都是在店內發酵、製作;他們與有機農場合作,使用裸包裝運送食材,並設置化肥箱,讓廚餘變成肥料。 創辦人蘇奇(David J. Suchy)表示,「打造餐廳的過程中,難免有塑料包裝,我們將這些塑料蒐集起來,送到可分解的公司,將它們重新利用」,例如牆上的畫,便是15公斤的塑膠改造而成。另外,餐廳的桌椅都是二手,燈具則使用英國品牌「Tŷ Syml」,利用菌絲體(Mycelium)研發的燈罩。 讓剩食變美食 每天換菜單 「Instock」是荷蘭一間販售剩食再製餐點的餐廳,4名創辦人原本在連鎖超市工作,每天目睹許多食品遭棄置,在公司的創意提案中,他們組隊發想出如何把剩食變成美食的計畫,成員梅爾說:「我真的無法忍受這麼多可以吃的東西被扔進垃圾桶。」 2014年,他們運用創意提案拿到的獎金創辦「Instock」,每天都會開著貨車到超市取得要被丟棄的麵包、蔬果,也到傳統市場、甜點店蒐集樣品、邊材,由於「收成」不一,所以菜單每天都不一樣。 Instock強調,他們的材料絕對都處於新鮮的狀態;開店前,他們都會開會討論菜單,一開始得花一小時,現在不僅能很快配出菜色,還能針對特定食材醃漬、加工,延長保存期限。

MORE
/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