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快樂之源】積極樂觀 潛在祕訣

文/本報綜合報導 面對生活的困境時,一般人總認為「要往好處去想」,但要能夠隨時保持積極的情緒,似乎說時容易做時難,尤其是事情無法掌控的時候。心理學家帕特里夏‧湯普森(Patricia Thompson)博士認為,我們應該對世界保持樂觀態度,並相信自己具有韌性。積極與悲觀的差異在於面臨相同的挑戰時,積極樂觀的人,具有一種潛在的信念,因此可以承受挑戰。 湯普森表示,樂觀會使人身體更健康,在工作方面更加成功,並且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因為積極向上會讓人變得更堅強,如果堅持不懈,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如何才能擁有正能量?研究指出,只要對日常生活進行一些調整,將有助於你成為更積極的人。  積極與悲觀的差異在於面臨挑戰時,積極樂觀的人具有一種潛在的信念,因此可以承受挑戰。圖/123RF 尋找快樂動力 臨床心理學家埃里‧奧利沃夫(Erin Olivo)博士說,當你感到悲傷或生氣時,通常這種情緒很快就出現,但快樂較不容易覺知,歡樂的情緒可能需要由特定的活動或事件觸發。什麼會讓你感到幸福?奧利沃夫表示,每個人都必須清楚自己快樂的原因,一旦知道這些誘因,就可以積極尋找方法。 保持感激之情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曾經發表的相關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使人變得更積極,例如記錄感謝日記,可在每天晚上花幾分鐘寫下心存感激的3件事。這種做法不僅會鼓勵人們欣賞生活中的積極時刻,而且也開始關注整天感激的事情。不過,奧利沃夫建議,要盡可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這些正面能量會讓人感到精神煥發 。 飲食睡眠運動 利用時間走進大自然,能為心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據研究發現,每周到戶外2小時,有助於身體和精神健康。不過,即使是在公園裡輕鬆散步,也能達到效果。奧利沃夫將運動、正確飲食和充足睡眠稱為「母親箴言」,事實證明,這些基本需求都有助於減少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  當感到壓力大或不開心時,透過了解自己來創造幸福感,也能讓生活變得更快樂。圖/123RF 嘗試靜坐冥想 事實上,如果你想要更長久地感到快樂,最好保持「善待他人」的心態。當你為他人服務或貢獻時,會產生更多的多巴胺。湯普森和奧利沃都建議,要讓身心保持寧靜,做冥想練習可以幫助集中精神、保持正念,而不是關注負面情緒。 平靜面對逆境 據科學研究顯示,無論有多麼不滿意,微笑可以使人情緒變好。行為本身會向大腦發送訊號,幫助平息可能遇到的負面想法,並釋放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從而帶來溫暖和平靜。當遇到挫折時,湯普森博士建議要說這類話,例如「我可以做到」、「我要盡力而為」、「我一定會成功」。奧利沃夫說,訓練大腦做從沒想過的事情,嘗試重新改變大腦的自然本能,將有助於更順利度過難關。 5種大腦類型 人人都想得到快樂,但要怎麼做才會快樂?腦神經科學專家丹尼爾‧亞蒙(Daniel G. Amen)指出,了解5種「大腦類型」(Brain Type),就能找到自己專屬的幸福。從腦神經科學角度的見解和看法,人會因為哪些行為而得到幸福感,其實都與「大腦類型」有關。 幸福儀式感 所謂的幸福,通常與新奇有趣的經歷、感恩、成就感、幫助他人等有關,但大多數與幸福相關的研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指標,那就是,應該要針對個人的大腦類型,擬定創造幸福感的策略。 丹尼爾表示,過去與幸福相關的研究普遍指出,人們能不能感受到幸福,其實有一半原因是取決於自己的習慣和心態,但大部分時間是可以主動地為自己創造幸福感。因此,如果能夠提早了解自己的「大腦類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幸福儀式感,或許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人。    想要長久地感到快樂,最好善待他人,當為他人做貢獻或服務時,會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圖/123RF 5大腦類型 丹尼爾透過分析15萬份腦部單光子斷層掃描(SPECT)影像後,發現5種影響人類行為、同理心和整體人格的大腦類型。 ◦平衡型大腦:這樣的人情緒穩定、頭腦靈活、做事專注,能準時完成任務、信守承諾,能夠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但由於他們遵守規則,不願冒太多風險,所以創造性、突破能力不強。 ◦衝動型大腦:這類型的人傾向於衝動行事而不遵循固定安排,不相信規則,所以更有可能擺脫固有思惟模式。他們是風險承受者,但有時會因此而陷入麻煩,由於興趣範圍廣泛,很容易分心,因此難以發揮最大潛能。 ◦執著型大腦:這類型的人能把所有事情做好,意志堅強,不願意接受否定回答。只要遵循常規,在大多數情況都能取得成功;但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會變得焦躁不安、擔心太多,對過去受到的傷害念念不忘,容易與人發生爭論。 ◦敏感型大腦:這類型的人對人和動物有強烈的同情心,很容易被聽到或看到的事物感動,但也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由於他們是高度敏感的人,有時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內心的平靜和養精蓄銳,因而常被誤解。 ◦警惕型大腦:這種類型的人,由於大腦的焦慮中樞活性增強,這通常與γ-氨基丁酸的水平降低有關,使得他們容易成癮和焦慮。而他們害怕被拒絕,需要幫助,所以總是尋求安全感。 然而,大腦分類並非絕對,有些人會同時表現出幾種特徵,所以不必過於在乎自己屬於哪一類,當愈來愈了解自己的「大腦類型」之後,就能慢慢找到讓自己感到幸福的方法。當你感到壓力大,或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透過了解自己來創造幸福感,也能讓生活變得更快樂。

MORE

【休眠淨化】正確睡姿 降失智風險

文/本報綜合報導 睡眠對於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除了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睡姿也可能對大腦健康產生影響。據研究指出,側臥睡覺能清除大腦的廢物,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發現側臥是較佳的睡姿,能防止胃酸逆流等健康問題,而趴著睡是最不好的睡姿,容易拉傷肌肉、關節,並導致背部和脖子僵硬等問題。 大腦科學研究 據美國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研究發現,側臥睡姿有助於大腦清除白天累積的廢棄物質,有益於大腦健康,從而降低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與大腦神經系統退化等相關疾病風險。石溪大學教授海倫‧本維尼斯特(Helene Benveniste)說,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大都普遍採側臥的睡姿,這可能是有根據的。 從近年來的研究推論,睡眠階段對於清除腦部的垃圾有重要作用,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持這個觀點。失智症有很多類型,多半與不良的睡眠問題有關,比如失眠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睡眠問題很可能與記憶力減退、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有關。 全世界80歲以上人口大約1/6患有阿茲海默症,僅英國就有85萬患者。這種疾病的主要臨床特徵是,腦部出現β澱粉樣蛋白斑塊。這些斑塊阻斷腦部神經元細胞之間的連接,最終導致腦細胞死亡、腦組織受損。此外,科學家還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缺乏某些對於傳遞訊息關鍵的化學物質,缺乏這些物質時,大腦處理訊息能力明顯較低。    睡眠對於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除了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睡姿也可能對大腦健康產生影響。圖/123RF 睡眠活動現象 睡覺是為了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此時血壓降低、呼吸舒緩、肌肉放鬆,整個人的活動量大減。但人體在睡覺時並非完全處於「關機」狀態,有一些活動仍在進行,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據每日醫學(Medical Daily)網站報導,人體在睡覺時,還會進行一些活動。 ● 分泌荷爾蒙 睡覺時,人體會分泌生長荷爾蒙以修補身體,此時細胞與組織更新的速度會比醒著的時候快。此外,睡眠也會使肌肉放鬆,使其獲得休息的機會。而且也會分泌飢餓荷爾蒙,人體有2種荷爾蒙會影響食欲,一種是瘦體素(leptin),另一種是飢餓素(ghrelin)。當吃飽時,瘦體素就會增加,刺激腦部停止進食;當飢餓時,飢餓素就會增多,讓人胃口大開。當睡眠不足時,體內的瘦體素會減少、飢餓素會增加,這就是隔天會感覺肚子很餓的原因。 ● 增強防禦力 睡眠可強化免疫系統,促使人體釋放某些蛋白質以對抗感染,包括一種能直接造成腫瘤細胞死亡的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或熬夜會使免疫力降低。此外,睡覺時,體內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皮質醇會減少分泌,使人減少焦慮和壓力感。 ● 清理廢棄物 睡眠時,眼皮會清理眼中黏液、細菌、死去的細胞、眼皮的油脂等物質,使其堆積在眼角,進而形成眼屎。美國眼科醫師希瓦柏(Ivan Schwab)比喻,眼皮很像是從臉頰朝鼻子方向關閉的拉鍊,可將眼中各個部位的眼淚推至眼角,一路收集所有的廢棄物。 ● 能美容皮膚 這與肌肉在睡眠時自行修補一樣,皮膚也會在睡眠中進行復原的動作。此時皮膚會產生更多細胞並減緩蛋白質的分解,進而使細胞生長更快並進行修補。所以睡覺有美容皮膚的功效,但這是指晚上的睡覺,在白天睡覺,修補皮膚所需的能量被用於其他地方,所以無此效果。  蓋有重量感的被子,感覺像被擁抱一樣,除了能改善失眠、紓壓,還有許多好處。圖/123RF 蓋重被睡覺有好處 在睡覺時,蓋輕軟的棉被或重量感的棉被,哪個好?對於有睡眠困擾的人,答案可能是後者。原因是,蓋有重量感的被子,感覺像被擁抱一樣,除了能改善失眠、紓壓,還有許多好處。 醫學臨床研究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曾經發表一篇研究,調查了120位有失眠症狀者,比較蓋輕薄被毯與加重厚毯的差別。結果發現,蓋加重毯者不僅大幅改善失眠,睡眠品質及白天嗜睡程度也得到改善。加重毯組的參與者,有近60%的人嚴重失眠指數降低一半以上,失眠緩解率為42.2%,而蓋輕薄被毯後,明顯降低失眠指數的人僅5.4%,緩解率為3.6%。 實驗結束後12個月之內,研究人員持續觀察參與者,發現多數人在事後持續蓋加重毯,原本蓋輕薄被毯的參與者改成加重毯後,同樣得到理想效果。12個月後再做一次調查,發現採用重量毯的人有92%產生正面變化,其中78%參與者的失眠症狀得到緩解。 蓋重被能助眠 蓋有重量的棉被不僅可幫助入睡,還可以降低壓力及緊張感,正如人們處在焦慮、心情不好、憂鬱或是感到肌肉痠痛時,透過按摩可以放鬆。按摩在醫學上是一種深層壓力治療,可讓身體產生一些變化,重被是相同的原理,它的重量感能在身體持續、溫和地施加壓力。而且比起按摩,重被的作用時間更久,當棉被覆蓋整個身軀,會讓人感覺如同被擁抱。 重量被有什麼好處?首先,它能抑制交感神經,活躍副交感神經,平緩血壓、心跳,讓人體放鬆,更容易進入睡眠。而且使人降低焦慮、緊張、放鬆壓力,使人疼痛忍受度變高,疼痛感下降。還能刺激大腦釋放改善情緒的化學物質,例如讓心情變好的血清素,讓精神更專注的多巴胺。 不過,睡眠時的加重感不是人人都適用,對於幽閉恐懼症者,重量緊緊包住全身,可能會因此觸發恐懼感。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較容易在睡眠中呼吸暫停,棉被太重可能會增加風險。而且也不適合2歲以下的兒童,一不小心可能造成窒息。一般選購被子並非愈重愈好,被子重量大概以體重5%~10%為宜。

MORE

吃飽空腹都脹氣 小心SIBO找上門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餐後脹氣是現代人普遍的身體毛病,而若明明沒吃甚麼東西,甚至是空腹的情況下,卻有脹氣情形,且持續七、八個小時都無法緩解,醫師提醒,有可能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簡稱SIBO。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在正常的腸胃蠕動功能下,我們所吃進去的食物會在順利消化後,進入大腸才產生氣體,並透過放屁的方式,將氣體排出體外。而在SIBO的情況下,卻由於消化不良或腸胃蠕動功能不佳,導致食物沒有完全消化,並且囤積在小腸而產生氣體,就會有脹氣、腹脹不舒服的狀況。 接手家族企業的高小姐,由於自我要求較高,壓力相對較大,自覺一兩個月以來進食時常常覺得食道有卡頓感,且容易脹氣,即使空腹狀況下也有脹氣情形,導致食欲低落。雖然因脹氣情形已看過不少門診,連腹部磁振造影檢查也找不出問題。 直至透過聯欣診所功能醫學角度,經過完整檢測如腸道菌相功能檢測、腸保健康套組2.0,終於釐清相關症狀,找出真正「胃堵堵」的原因。 顏佐樺說,高小姐由於壓力大,致使腸道蠕動不良,且有消化酵素過低情形,是造成SIBO原因,這也導致她經常脹氣。脹氣是SIBO的主要症狀,經常腹脹,最顯而易見的影響即是食欲不振,面對營養及美味的食物卻不能如常享用,不僅有礙營養吸收,更會影響生活品質。 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4成因易致胃脹氣 由於SIBO非常容易復發,若只是針對SIBO所引起的腸胃症狀處理,復發的可能性極高,因此,唯有釐清成因,才能有效診治與預防。顏佐樺歸納SIBO主要成因有四: 一、胃酸酵素不足:胃酸、膽汁、酵素分泌不足,使得食物未被充分消化,促使細菌進入小腸繁衍生長,引發SIBO。 二、小腸蠕動不良:蠕動功能不佳,食物及液體停留在腸道中致使細菌生長,或小腸內的細菌無法清除,則會加劇SIBO情況。 三、藥物及免疫力不佳:長期使用制酸劑、慢性疾病用藥可能會影響胃酸、膽汁、酵素分泌;免疫力下降,易使腸道受感染,均可能導致SIBO。 四、愛吃精緻糖、易脹氣食物:食用精緻糖和易脹氣食物可能導致腸道產生過多氣體,提供細菌生長的環境,增加SIBO風險。 圖/pexels 7招化解SIBO 至於腸道環境的保健,顏佐樺建議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做起,他歸納出化解七招: 一、細嚼慢嚥、飯水分離:有助於提高食物在口腔和胃部的消化效率,促進上消化道消化。 二、適量攝取酸性食物:如消化不良可搭配一點酸性食物,如蘋果醋,可刺激胃酸分泌。 三、補充消化酵素:如食用木瓜、鳳梨等天然食物,或在醫師及營養師建議下,食用消化酵素保健品。 圖/pexels 四、避免食用過多精緻加工及易脹氣食物: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保持腸道健康。蘆筍、豌豆、洋蔥、韭菜等蔬菜,含有較高纖維和難消化碳水化合物,亦容易造成腸道脹氣不適。 五、養成每日排便習慣:醫學上定義「三天一次」排便為正常排便狀況,但「每天排便」才是健康的指標。排便不順,可進一步探討是否為水分攝取、油脂、膳食纖維或運動量不足。補充膳食纖維時,可補充可溶性纖維,如木耳飲。如為不可溶性纖維,須注意水分是否充足,避免便祕發生。 六、釋放壓力:由於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進而導致腸胃蠕動不良。應釋放壓力以維持腸胃蠕動功能正常運作,減少SIBO發生。 七、避免久坐:站立半小時,或進行適當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對於行動不便人士來說,則可透過「腹部按摩」達到效果。 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MORE

避免吃進塑膠微粒 飲用水要過濾煮沸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許多研究都顯示,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正影響人類健康。從廚房用具到居家用品,甚至兒童玩具,塑膠微粒無所不在。研究指出,塑膠微粒與癌症、心臟病、失智症與生育問題相關,但長期的影響仍是個謎。既然它無所不在,在家中如何避免吸入(吃進)塑膠微粒?以下是專家的建議。 1.做好居家清潔、除塵 即使是縫隙中的灰塵,也可能含有塑膠微粒。2019年,科學家估計,每小時約有16顆塑膠微粒進入我們的呼吸道。不可避免的是,其中一部分來自居家環境,定期除塵有助於減少吸入過多塑膠微粒。 2.避免使用人造海綿、超細纖維布 由人造纖維製成的海棉、超細纖維布和刷具等清潔用品,在使用時會有塑膠脫落。專家建議使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產品,例如棉和亞麻。 伯明罕大學生態水文學和生物地球化學專家Stefan Krause教授說,纖維種類繁多,有合成的聚合物纖維和天然纖維,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出盡可能減少顆粒脫落的產品。 3.不要使用塑膠砧板 雖然塑膠砧板方便又容易清潔,但卻可能在切碎食物的過程,讓塑膠微粒進入食物,從砧板上的切痕就可證明所言不假。美國化學會2023年一項研究發現,塑膠砧板是人類食物中塑膠微粒的重要來源。Krause教授建議人們改用木頭砧板。 4.最好別用不沾鍋 不沾鍋除了與危險化學物質有關連,也可能讓烹調的食物沾上數千種塑膠微粒。根據2022年的研究,只是一個鐵氟龍不沾鍋上小小的刮痕,就可能導致超過9000個塑膠微粒脫落。 澳洲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演算法,計算日常使用時,這些看不見的小刮痕釋放了多少塑膠微粒。結果估算出如果不沾塗層破裂,烹飪時可能會釋放出多達230萬個微小塑膠碎片。專家建議改用不鏽鋼鍋、鑄鐵鍋或陶瓷鍋。 圖/FREEPIK 5.過濾飲用水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9年的分析,在歐洲,約72%的自來水樣本含有塑膠微粒;美國的情況更糟,達到95%。把水煮沸或者過濾,是從飲用水中去除大部分塑膠微粒的方法之一。 中國大陸暨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將水煮沸,然後用咖啡過濾器過濾,可以去除將近90%與癌症和生殖障礙有關的塑膠微粒。另外,如果使用的是硬水或富含礦物質的水時,將其煮沸特別能有效去除塑膠微粒。因為在高溫下,水垢會變成固體,有效地「包裹」塑膠微粒,使它們更容易透過過濾器去除。 6.少買塑膠商品、化纖衣物 普利茅斯大學環境汙染專家Fay Couceiro教授說,接觸高濃度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出現類似氣喘、組織損傷和纖維化症狀,但在製造塑料的環境才可能發生,一般家庭環境不會達到這樣的毒素水平。但他建議,適度換掉家中的塑料商品,例如,地毯換成非塑料地毯或不用地毯。「我們穿的許多衣服也是塑膠,避免穿聚酯纖維和尼龍材質的衣服,也能減少接觸塑膠微粒。」 7.避免用一次性包裝 生活在現代社會,飲食中幾乎難以避免塑膠,水果、蔬菜、肉類多用塑膠包裝。但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裝,如瓶裝水和即食食品,可能有助減少吃進塑膠微粒的量。

MORE

保護膝關節 骨科醫教你穿對鞋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2012年戴大為從成大骨科到新化分院開設骨科門診,免去老人奔波市區就醫之苦,並且著重加強衛教、宣導正確膝關節保養及治療方式,希望可以造福山區老人「膝」望無窮。今年4月出版《退化性關節炎診治照護全書》,強調對膝關節退化患者或是想預防膝關節退化民眾來說,「選對鞋子」也很重要。 戴大為強調,鞋子與膝關節健康息息相關,民眾若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膝關節比較不會痠痛,全身也會放鬆。 如何選一雙對膝關節較好的鞋子?戴大為歸納出5個原則提供大家參考: 1. 鞋底至少1公分 鞋底若太薄,除了腳感不佳之外,也會有相當大的安全隱患,例如走路踩到釘子等。因此,選擇鞋底至少1 公分的鞋子,不僅更舒適,也更安全。 2. 鞋底前後高度一致 若鞋底後方(鞋跟)較高,會讓膝蓋受力不均,有增加膝關節負擔的風險。因此,建議挑選鞋底前後方高度差不多的鞋子,讓膝蓋受力更加均勻。 3. 彈性佳 除了鞋底高度外,彈性也是挑選重點。彈性差的鞋子,如硬底鞋或是軟芭蕾舞鞋,容易讓腳的動作不自然,增加膝關節負擔。因此,建議選擇慢跑鞋、氣墊鞋等彈性較佳的鞋子,讓腳的動作更加自然流暢。 4. 選輕一點 穿輕的鞋子走路比較輕鬆自然,腳步才不會在地上「拖」行。 5. 特殊需求 例如扁平足或高弓足等,建議選擇針對專門需求的鞋子,以更有效地保護膝關節。也可考慮使用鞋墊等輔助用具,以減少膝關節負擔。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MORE

台灣外食比例高 平均「腸齡」老10歲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表示,腸道健康跟身體狀況息息相關,腸齡愈高、大腦跟肌膚的衰老程度愈高,因此,照顧好腸道,百利而無一害;國內醫師江坤俊指出,相較於日本,台灣外食比例偏高,在實踐「腸活」中,需要在外食攝取上,做好把關。 因應國人日益重視腸道健康,由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主辦、台灣大正製藥贊助的「健康新定義 天天新腸活」座談會,特別邀請台日健康專家一同交流,為國人腸道健康提出具體建議。考慮到台日文化、生活習慣差異,希望透過台日健康專家們的交流,找出適合國人日常執行的「新腸活運動」。 第二大腦「新腸活」 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首席顧問陳佳煌博士表示,國人因工作繁忙、長期久坐,以及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腸道壓力增大,造成便祕、腸脹氣、腸發炎、免疫下滑等不適症狀。因此,特邀請來自日本研究腸道細菌的「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以及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高韻均營養師,共同分享腸活秘訣。 在日本蔚為風潮的「腸活」是什麼?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因腸道與大腦之間,存在頻繁的雙向連結,故只要維持腸道菌叢健康,就能進一步改善身心平衡。腸道又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若腸道菌叢失衡,也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以及睡眠品質等,將造成身心上各種不適症狀。 現年76歲的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發覺現代人均因飲食不均衡、壓力大、缺乏運動等問題,造成腸道環境紊亂,受腸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所困。於是從性別、年齡、生活習慣等切入分析,說明人們生活習慣、型態與腸道間具有密不可分關係。除了用「吃」改善,也要多「動」,適量的腹部體操,有助刺激腹部肌群,更能促進腸道蠕動。  圖/資料照片 外食族3多3少成隱憂 「台灣人平均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老快10歲,而 7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江坤俊認為,台灣外食族常見隱憂是「3多3少」:精緻澱粉多,精緻澱粉屬高GI食物,吃多容易造成肥胖;鈉多,與高血壓有關;第3多則一次性餐具,當熱騰騰食物裝入其中,可能溶出的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容易造成過敏與癌症。「3少」則是膳食纖維少、維生素不足以及鈣不夠。 江坤俊分享「 5R」,針對腸道修復,從清空做起再填補的觀念,從「移除」、「酵素取代」、「菌叢種殖」、「修復」、「身心靈平衡」等五大階段,再到簡單落實、天天新腸活,以達成「日腸」醫級生活好習慣。 高韻均營養師補充道,民以食為天,健康飲食對身體有深遠影響。畢竟人體是由每日所吃之營養素堆疊而成,「高纖」飲食不但能幫助腸道蠕動,也是腸道菌叢主要能量來源。此外,除了攝取膳食纖維,也要增加腸道內好的益生菌數量,才可「腸」保健康。 圖/資料照片

MORE

水果很甜可吃多嗎? 營養師破解迷思

【本報台北訊】糖吃多不好,很多研究指出攝取過多添加糖有礙健康,包括蔗糖和果糖,但有些水果也很甜,營養師解釋,水果中的糖都非屬上述的添加糖,水果中的果糖含量很安全,更可以每天攝取。 水果對身體的益處 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提到,水果含有膳食纖維,需要時間咀嚼和消化,可以增加飽足感,且水果更有對身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包括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各種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合物。 她表示,食用水果這類低熱量的天然食物,取代飲食中的高油高糖食物更有助於減肥。而且,水果可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及第2型糖尿病風險。 最適合吃水果的時機 水果適合的食用時間,可依身體狀態分類。一般人任何時間都能吃,腸胃道不論是空腹、吃飽後,時時刻刻都有準備好可以消化水果;減肥者建議飯前吃,且多選高纖水果可增加飽足感。 吃完大餐後,可選擇木瓜、奇異果及鳳梨等有益消化的水果來促進代謝;運動完把握運動後的1小時內,吃一些酸味的水果更能幫助肝醣再生、修復肌肉。 吃完大餐後,可選擇木瓜、奇異果及鳳梨等有益消化的水果來促進代謝。圖為示意圖。圖/Unsplash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重點,應選擇如芭樂、聖女番茄等低GI水果,並適量攝取,且最好飯後食用水果,因為水果與蔬菜及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吃,可讓血糖波動更小,盡量避免空腹吃。 胃食道逆流者應避免睡前3小時吃水果,且避免柑橘類、高酸度水果,以免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 程涵宇表示,水果是天然低熱量的好食物,水果當中的果糖也都是安全含量可以天天吃。 她提醒,特定慢性病疾病者盡量多挑選特定水果吃,以及注意攝取時間,對身體一樣有正面幫助。 資料來源:水果空腹不能吃?太甜會胖?何時吃最好?營養師一次破解水果迷思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重點,應選擇如芭樂、聖女番茄等低GI水果。圖為示意圖。圖/Unsplash

MORE

善用中醫針灸 擺脫失眠之苦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研究發現,長期失眠也是一種慢性疾病,超過三分之二的失眠症患者,其睡眠問題長達兩年以上。從中醫觀點來看,失眠又稱為不得臥、不得眠、不寐、目不瞑。中醫師建議,目前已服用太多藥物,加上有睡眠障礙困擾者,不妨利用針灸方式來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葉家豪表示,中醫對失眠可區分為「外感」和「內傷」兩方面。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見於各種熱病過程中。由內傷引起者,則多由於肝氣鬱結、心脾兩虛、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痰熱內擾、胃氣不和所引起。一般來說,外感所引起的失眠,以實證較多。內傷所引起的失眠,以虛證較多。因此,長期失眠者以「內傷」所致為常見。 若從中醫病因病機來看,如果過喜、過怒、過思、過悲耗損五臟精氣,將使臟腑功能失調情志所傷導致的不寐。勞心過度,傷心耗血,導致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無以奉養心神而致不寐。先天不足,房勞過度等,而致腎陰虧損,腎水 不足,不能上濟于心陰。或心陽衰弱,心火不能下溫腎水,心腎不交導致的不寐。 血虛肝旺,魂不守舍,或暴怒傷肝,血虛肝旺而致不寐。心氣素虛,遇事易驚,心神不安,終日惕惕,心虛膽怯引起的虛煩不眠。脾運不健,或嗜食肥甘,聚溼釀痰,痰鬱化熱,或痰邪入裡,灼津煉液,痰熱擾心神導致痰熱內擾而不寐。胃氣不和,氣機不暢,宿食內停,心神被擾導致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針灸治療睡眠障礙,常選取穴位有耳神門、攢竹、三陰交、百會、四神聰、內關等穴位處理。但是針灸治療睡眠障礙有其侷限性,往往當天針灸時會睡的較安穩,但卻無法像藥物一樣維持太久效果。此時,若能配合睡眠衛教方式,不排除可以減低安眠藥劑量。 本身害怕針灸也不想吃安眠藥者,建議要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上述提及穴位,也可運用指壓方式來幫助睡眠。平時也可以自行按壓耳神門穴、內關穴、攢竹穴,每次 5-10 分鐘,讓心情較為穩定,有助入睡,擺脫失眠之苦。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MORE

非病因性脹氣不適 5種飲食調整方式可改善

【本報台北訊】暴飲暴食、攝取過多高油高糖的食物,可能會讓胃腸功能異常,導致脹氣、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在排除病因的情況下出現脹氣情形,衛福部食藥署指出,民眾可透過避免吃入過量食物,或減少攝取澱粉含量高、不易消化的食物或經發酵製成的食物等方式改善;如果已經感到不適,建議先停用咖啡、酒、乳製品、碳酸飲料、高油高糖食物等。 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指出,人體的消化道中都會存在氣體,這些氣體來自於吞嚥時吞下空氣、受到食物種類的影響、或食物消化分解過程造成的氣體,身體會透過打嗝或放屁的方式適度排放。 但若過於大量、無法正常排出,就會產生脹氣,讓人感到腹脹不適、噁心、嘔吐,甚至腹部痙攣、絞痛,食藥署表示,暴飲暴食、攝取過多高油高糖的食物,可能會讓胃腸功能異常,導致脹氣、胃食道逆流等讓人不適的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會發生症狀持續或加劇。 食藥署說,如因疾病造成脹氣,就要就醫獲得正確且有效的治療;若排除病因性原因,可藉由最基本的飲食習慣來做緩解,也可諮詢藥師使用緩解脹氣的非處方藥,這類緩解脹氣的成分如Dimethicone、Simethicone,作用像界面活性劑,用來降低氣泡的表面張力,讓消化道中的氣泡張力改變,氣泡就會比較容易破裂,並藉由打嗝或放屁排出,進而減緩脹氣不適。 此外,非病因性的脹氣,可從以下5種飲食調整方式進行: 1.避免吃入過量食物:每餐盡量不要吃太飽或過量,可以減少氣體產生;當脹氣不舒服時,也可以考慮適量減少進食的分量。 圖/Unsplash 2.避免食用產氣的食物:產氣性食物種類多,包含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或經發酵製成的食物,應依照自身體質,減少食用容易脹氣的食物;如果已經感到不適,建議先停用咖啡、酒、乳製品、碳酸飲料、高油高糖食物等。 3.避免吃東西時吃入過多空氣:用餐時盡量減少交談,而細嚼慢嚥也可減少脹氣產生。 4.適度運動以促進腸胃蠕動:建議做伸展、瑜伽、散步等舒緩運動,以達到幫助消化、緩解脹氣的功效,但要避免飯後做激烈運動,否則會得到反效果。 5.養成規律排便習慣:肚子累積太多糞便時,會感到脹氣不適,養成固定時間排便,有助於腸胃蠕動。

MORE

食物放涼再包保鮮膜 避免吃進毒素傷身體

【本報台北訊】國人最常見的食品保存方式,是將剩菜剩飯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中,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保鮮膜方便且便宜,但選用材質及方式得格外注意,錯誤使用反而將毒素給吃下肚。 市售保鮮膜分4類材質,分別為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PE)、聚甲基戊烯(PMP)。顏宗海表示,聚甲基戊烯(PMP)耐熱程度最高,但坊間較難買到該材質的保鮮膜,目前保鮮膜最常用的材質為聚乙烯(PE)及聚氯乙烯(PVC),兩種材質的耐熱程度都不高。 聚乙烯(PE)可分為「低密度聚乙烯」與「高密度聚乙烯」,前者耐熱溫度僅70∼90℃,後者為90∼110℃,雖然多數保鮮膜會採用高密度聚乙烯,但保鮮膜與保鮮盒相比,穩定度仍舊較低;聚氯乙烯(PVC)的耐熱溫度則落在70∼90℃之間。其餘兩種材質,聚偏二氯乙烯(PVDC)及聚甲基戊烯(PMP)的最高耐熱溫度,約在140∼180℃間。 顏宗海指出,聚氯乙烯(PVC)及聚偏二氯乙烯(PVDC)都有「C」作為結尾,表示有添加「氯」,保鮮膜添加氯可幫助產品變得柔軟,可隨意塑形,但同時也會添加大量塑化劑穩定材質,這兩類材質碰上高溫,如直接包裹食物放置微波爐或電鍋加熱,就會釋出塑化劑汙染食物。 加氯保鮮膜 恐汙染環境 保鮮膜中的氯還會造成環境汙染,顏宗海表示,保鮮膜使用後成為垃圾,進入到焚化爐焚燒,如果溫度無法瞬間達到850℃以上,含氯成分的物質加熱就會形成「世紀之毒」戴奧辛。 顏宗海認為,保鮮膜的穩定度都遠低於保鮮盒,因此無論是什麼材質的保鮮膜,都不要包裹著食物直接加熱,即使是耐熱程度最高的聚甲基戊烯(PMP)也不要直接加熱,畢竟民眾難以確定保鮮膜是否會釋出有毒物質。 民眾使用保鮮膜的時機,大多是包裹剩菜剩飯,也有不少民眾是把飯煮好,直接先裝妥隔天便當的飯菜,顏宗海表示,剛煮好的飯菜仍處於高溫,不建議馬上包上保鮮膜。 圖╱Pexels 高油脂菜色 應避免不用 特別是食材屬於「高油脂」的菜色,或是經過高溫油炸的食物,即使使用的是耐高溫的保鮮膜食材,碰上高油也會釋出有毒物質。 有民眾擔心食物包裹保鮮膜放置冰箱冷藏後,保鮮膜會產生冷凝水,若沾染到食物上,是否也可能汙染食物?顏宗海說,目前尚未有相關的研究,但是如果是飯菜的高溫,導致保鮮膜上產生蒸氣的水分,再滴到食物上,確實有可能因為高溫,讓保鮮膜釋放出塑化劑等,透過水分再汙染到食物。 顏宗海建議,保鮮膜使用的時機,應該等待食物放涼,且食物應與保鮮膜保持距離不直接接觸,食物包裹保鮮膜時,不直接加熱,這些方式都能避免保鮮膜釋出有毒物質,而影響身體健康。

MORE
/3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