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中醫專欄】地震結束後,還常感頭暈嗎?

文/吳建東中醫師 四月三日上午,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二的地震,一時地動天搖,全台灣莫不感到震動,所幸生活很快就恢復正常。在回到日常生活後,許多人仍心有餘悸,不時覺得頭暈晃動,門診裡頭暈的患者也多了起來。患者常常搞不清楚是真的在地震還是只是頭暈,這時我們必須要做鑑別診斷,趕快到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檢索是否有地震吧。 由於筆者所處的地點是台北市,就算是真的餘震,在台北也多半無感,尤其是在地震一周之後來就診的,大多就是生理上的頭暈了,這種狀況就被稱為「地震症候群」。 臨床上看到最多症狀是時不時頭暈,有時還有頭痛、耳鳴、焦慮不安、睡不著等症狀,常常覺得地板又在晃動,甚至會站立不穩,這其實是一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由地震造成的壓力所引起。平常就容易緊張、敏感焦慮的患者,更容易發生這樣的症狀。據統計,女性、較為年長、住高樓層、或者平時就容易頭暈的人為好發族群,但實際上因為這樣來看診的男性也不少。 因此,大概有兩種情況比較常見:一種是平常就有頭暈症狀的,在地震前就常常發生頭暈;另一種是因為緊張焦慮的情緒所引起,這樣的患者會有說話較急、煩躁易怒的傾向。前者可能與氣血虛的體質有關,這時我們就需要直接補養氣血,比如說黃耆、當歸等補養藥,或者是痰溼阻滯,則可考慮茯苓、白朮等用藥;後者可能有氣滯血瘀的傾向,可考慮活血行氣,如川芎、香附等,或者也有可能肝風內動,可考慮鉤藤、石決明等。 如果發生頭暈的症狀,可以考慮按壓後頸的風池穴,或者是前額的神庭穴,若是焦慮緊張引起的,還可以按壓兩手腕附近的內關穴。感覺開始頭暈的時候,試著做一些腹式呼吸之類的深呼吸,吸氣時腹部向外擴張,呼氣時腹部往內收,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穩定氣血,以減緩頭暈,但要注意,該呼就呼,該吸就吸,千萬不要憋氣,否則有可能氣滯,讓頭暈更嚴重。 除了避免過度活動,特別是頭頸的活動以外,也要避免看過於閃爍的東西,比如說手機、電視、或是電腦螢幕。平常也可以適當調理情緒,以減輕焦慮。適當的運動有助於調養氣血,穩定神經,也可以聽一些輕鬆的音樂,或大自然的聲音。飲食方面則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根莖類、或是多穀類,也有助於減緩頭暈症狀。 此時節氣已接近春夏之交,氣候變化會比較顯著,也請注意氣溫交替對身體的影響,避免吹風淋雨受寒。如果方便的話,也建議練八段錦的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讓氣血可以順利下降,回到丹田,進而減輕頭暈的症狀。  

MORE

挑對母親節蛋糕 健康不踩雷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為母親節,這一天你會怎麼過?除了請媽媽吃大餐,也可以帶她去世貿一館逛蔬食展,此外,不少人都習慣在這天買蛋糕當禮物,但你知道該如何挑母親節蛋糕?才能夠讓也許已有慢性病的母親,放心、開懷地吃,且讓營養師教你「挑對」蛋糕,健康不踩雷。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對媽媽來說,兒女的盛情難卻,是她們最難推辭的,常常因為不想掃大家的興,而一邊心懷顧忌、一邊仍一口接一口地,吃了一堆高熱量蛋糕,結果導致服用中的高血糖、高血脂藥物都白吃了! 於是,高敏敏營養師特別為媽媽們奉上「母親節蛋糕紅綠燈」,讓兒女們看懂「熱量」眉角,選出對母親,乃至全家人,都相對「比較健康」的那一個。 紅燈區: #重乳酪起司蛋糕 2700kcal (630g) #法式千層蛋糕 2546kcal (720g) #卡通造型蛋糕 2490kcal (950g) #巧克力鮮奶油蛋糕 2466kcal (900g) #茶歐蕾蛋糕 2005kcal (600g) #水果鮮奶油蛋糕 1754kcal (800g) 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 綠燈區: #蜂蜜蛋糕 1380kcal (400g) #海綿蛋糕 1356kcal (400g) #水果戚風蛋糕 1250kcal (700g) #輕乳酪蛋糕 1176kcal (400g) #芋泥戚風蛋糕 1008kcal (400g) #戚風蛋糕 920kcal (400g) 吃蛋糕時,應搭配無糖飲料,且吃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中午至下午時段享用,才能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圖/Pixabay   以上蛋糕大約可以切6-8塊不等,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切幾塊,再去計算一片的熱量。對於母親節蛋糕的健康挑選秘訣 ,她有4點建議: 1. 選質地蓬鬆的蛋糕,熱量較低;也可以雞蛋、牛奶等原型食材為主。 2. 減少蛋糕上過多的裝飾,例如糖衣、翻糖、馬卡龍,可以原味或是水果口味替代。 3.避開高油脂高糖內餡,如卡士達醬、慕斯、紅豆餡。 4.一起分食,分散熱量。挑選蛋糕時,以適合大小為主,並且一起分食,分散熱量、共享歡樂。 此外,吃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中午至下午時段享用,才能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吃蛋糕時,應搭配無糖飲料,避免糖分超標的手搖飲,方可與母親、家人共度健康愉快的母親節。

MORE

中醫對治消渴症 飲食保健有一套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糖尿病是一種全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原因是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利用的能力減低,最嚴重時會無法完全利用,進而使血糖上升;糖尿病早期常見症狀就是吃多、喝多、尿多,即俗稱的「三多」。中醫師表示,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症」,如能做好飲食保健,配合中醫師治療,將有機會大幅改善。 義守大學暨義大醫院中醫部主任蔡金川指出,在中醫典籍中並無「糖尿病」名詞,「消渴」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書中記載「甘美肥胖,易患消渴」。中醫認為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工作壓 力,情志失調,氣機不暢、勞欲過度等,都可誘發消渴症。 消渴症可分為三種:上消、中消、下消,中醫會依病程及體質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 「上消」:患者由於肺燥陰虛,津液失於滋潤,所以表現為經常口渴,喜歡喝水,但喝了以後又不能解渴,病根在「肺」。 「中消」:患者胃熱熾盛,消化能力過盛,表現為雖然吃得多,但還是容易肚餓,口苦,口臭,口乾,日漸消瘦,病根在「脾胃」。 「下消」:患者由於腎虛精虧,不能約束小便,出現尿頻量多、尿濁有時像豬油一樣,手足心熱,腰膝痠軟,病根在「腎」。 蔡金川說,若患者兼有肺燥、胃熱與腎虛的因素,便會同時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等徵狀。他提出飲食保健之道如下: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太甜的水果,如西瓜、甜瓜、棗子、龍眼等。圖/pexels 飲食注意3項 1. 忌食酒類及麵食類:酒類容易造成肝臟及胰臟發炎,對糖分在體內的代謝造成干擾。麵食如麵包、饅頭、包子、麵條、油條、餅乾等,容易造成身體內高血糖狀態,血糖的控制也會變得不穩定。以上兩者皆應嚴格禁食。 2. 太甜的水果不宜食用:如龍眼、棗子、西瓜、甜瓜等。 3. 平日應多飲用溫熱開水:患者體內容易出現血液濃縮狀態,多喝水能夠避免此一現象。但若是長期喝冰水的話,容易造成腸胃機能不佳,對於長期治療,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日常保健2要 1.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每周最少應有3次運動時段,運動方式不拘,但不宜過度激烈,每次運動時間應至少維持 30 分鐘。 2. 避免長期緊張思慮:注意調節勞逸,久事伏案用腦者,要注意體力活動。 本周日(4/7)下午 2點到 4點,由義守大學暨義大醫院 蔡金川中醫部主任及三義慈濟中醫醫院 葉家舟院長,在線上有免費視訊課程, 主講「中醫消渴症(糖尿病)中醫治療與保健方法」、「中醫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理論與實務」。免事先報名,屆時可以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 基金會」即可找到入口,或上「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查詢。

MORE

飽受失眠困擾這樣解 醫師教助眠儀式

【本報台北訊】許多人常有睡眠困擾,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有10.7%的人受慢性失眠症所苦,若長期睡眠不足,身體功能會出現異常。對此,醫師建議民眾平常可建立好眠習慣,除了外在環境及行為的塑造,更需要心態轉換上的技巧。 影響睡眠的因素很多,包括工作、情緒及環境,都可能造成睡眠品質不佳,根據聯安診所2023年「10大健康困擾調查統計」中,睡眠問題排名第9名。 長期缺乏足夠睡眠或睡眠品質不佳,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導致肥胖、憂鬱、認知功能下降與免疫力下降,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長期缺乏足夠睡眠或睡眠品質不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圖/Freepik 助眠儀式睡好覺 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指出,雖然無法全面掌控與改變干擾睡眠的因素,但可主動建立良好睡眠習慣,她分享6招助眠儀式,包括掌握足夠睡眠、營造好眠環境、飲食控管、限制白天睡眠時間、規律運動及主動管理壓力。 足夠的睡眠:成年人每日至少有7小時睡眠,因此需在起床時間前7.5至8小時就寢,才有辦法予以自己充足的睡眠時間。 營造好眠環境:安裝遮光效果好的窗簾、戴上耳塞、打開風扇、手機調靜音模式等等,也可透過泡澡、伸展、熱敷、寫日記等習慣,讓身心放鬆,記得保留睡前1個小時進行儀式。 飲食控管:愈接近睡眠時間,愈需要避開消化困難或分量太大的飲食,也建議避免攝取會干擾睡眠的咖啡因與尼古丁。 好的睡眠環境會影響睡眠品質,安裝遮光效果佳的窗簾有助提升睡眠品質。圖/Freepik 限制白天睡眠時間:白天睡眠時間應不超過1小時,理想的午休小憩建議20至30分鐘,如若太長會干擾晚上入睡與睡眠品質。 規律運動:規律運動有助於強化體內的清醒睡眠循環,並改善深層睡眠。睡前避免進行激烈運動,避免破壞睡前的平靜與放鬆。 壓力管理:主動管理壓力有助於維持好眠,例如整理思緒與感受,並設定優先順序,為自己做任務安排等等。冥想也有助於排除焦慮,主動練習有助於睡前放鬆。 養成好眠習慣 想要養成好眠習慣,可從小地方開始改變,除了外在環境及行為塑造,更需要心態轉換,建議可以4方面開始著手。 從小小的開始:無論是小小的比例、小小的舉動、小小的不同,從小小的開始,可以讓我們在改變時保持動能和信心。 保持耐心與持續下去:改變後的成效無法立竿見影,改善睡眠品質需數周至數月才能感受到助益,因此,請安頓急躁與受挫的自己,保持耐心堅持下去。 友善對待自己: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每天都擁有完美的睡眠,因此將注意力放在實際與可發生的期待,避免過度失落與自責。 與夥伴合作:若睡覺環境需與夥伴共享,及睡眠時間和夥伴重疊時,與夥伴合作相當重要,無論是空間或時間的安排、各自對於睡眠的需求與規畫,都需要相互了解與配合。 資料照片:失眠睡不好?因為少了儀式感!醫揭6招「助眠儀式」不吃安眠藥也能睡 想要養成好眠習慣,可從小地方開始改變,除了外在環境及行為塑造,更需要心態轉換。圖/Freepik

MORE

打瞌睡傷頸椎 醫推薦3招保護

【本報台北訊】我們有時在上班、搭乘交通工具時不自覺打瞌睡,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粉絲專頁中表示,根據最新的研究,坐著打瞌睡,其實對頸椎有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在長途旅行中,往往會在不舒適的座位上打盹,卻不知這樣做可能對頸椎,已造成嚴重傷害。 他表示,研究發現,坐著打瞌睡與頸椎傷害之間的聯繫。根據一篇研究,長時間,保持低頭或不正確的姿勢打瞌睡,會增加頸椎負擔,導致肌肉疲勞、頸椎不適,甚至加速頸椎退化。特別是在「坐著的狀態下,缺乏對頸部的支撐」,更容易造成頸椎受傷。 黃軒表示,還有另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當我們坐著睡覺時,頭部往往會不自然地歪斜或垂下,導致頸部肌肉一邊過度拉伸,另一邊則受到壓迫,極易造成「落枕」。更糟糕的是,在遇到「突然顛簸或急煞車時,頭部的搖晃可能會導致頸椎錯位,甚至受傷」。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但是,不自覺就打瞌睡,怎麼辦?黃軒醫師有以下3點建議: 1、使用頸枕:專家建議,長途旅行時,最好準備一個頸枕。頸枕可以有效固定脖子,減少頭部的搖晃,從而保護頸椎不受傷害。 2、選擇合適的坐姿:盡量保持正確的坐姿,避免長時間處於歪頭或低頭的狀態。間歇性調整坐姿,有助於減少頸部肌肉的疲勞和壓力。 3、定期變換姿勢:如果情況允許,可以嘗試站起來,伸展一下腰背和頸部。這樣不僅可以放鬆肌肉,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圖為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MORE

不可輕忽近視 逾500度病變和失明風險增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使用3C產品愈來愈普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近視問題已成全球流行病,估2050年全球將有50%的人罹患近視。台灣近視病醫學會示警,年紀愈小近視,平均每年近視度數會增加100度,一旦達500度以上高度近視,容易有病變機率,甚至有10%失明風險。 台灣近視病醫學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院長賴旗俊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2022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為4.75%、小學1年級8.75%、6年級62.7%,高中後10人中更有9人近視,且有3.5人是高度近視。 台灣近視病醫學會執行長、高雄長庚醫院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表示,近視度數若未控制,將逐年增加,從幼兒園開始到國中近視,平均每年會增加100度,高中後約每年增加50度。 若達到5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失明危機。 近視度數若未控制,將逐年增加,從幼兒園開始到國中近視,平均每年會增加100度,高中後約每年增加50度。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然而,台灣近視病醫學會調查3000個、家中有6至15歲孩童的家庭發現,家長雖對近視有認知觀念,卻有9成孩童沒有從小定期檢查視力的習慣,其中更有超過5成家庭的兒童罹患近視,甚至有近百位孩童已是高度近視。 吳佩昌說明,一旦開始近視,眼睛健康就不可逆,建議孩子應從3歲起就定期做視力檢查,及早進行近視控制,而非單純近視矯正,才能避免度數持續飆升,導致未來眼睛病變、失明等更併發症。 他表示,目前已有多種治療可減緩近視增加的速度,如低濃度散瞳劑藥水、角膜塑型片、治療性鏡片或日拋軟式治療性隱形眼鏡。 孩子應從3歲起就定期做視力檢查,及早進行近視控制。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若想矯正近視度數,常見方式有配戴傳統鏡片或隱形眼鏡,可恢復當下清晰視力,但如果不良習慣仍無改善,度數依然加速惡化。 吳佩昌分享,近視應及早開始控制與預防,研究證實每天120分鐘的戶外運動,最能保護眼睛。 他建議爸媽可透過4招,與孩子一同建立良好的生活用眼習慣,包括每日至少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注意用眼距離及姿勢,眼睛與書本保持最少35至45公分距離;用眼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充足睡眠、均衡飲食。 台灣近視病醫學會也在今年推出新版兒童近視衛教手冊「近視病知多少」,整理相關近視衛教資訊,納入目前經過許可的近視控制治療方案,如近視控制治療性軟式隱形眼鏡及近視控制治療性光學鏡片等。 資料來源:近視成全球流行病!醫揭:年紀越小「近視度數飆越快」10%恐失明 圖/資料照片

MORE

午睡三十分鐘最佳 可提振精神與記憶

【本報台北訊】你有睡午覺的習慣嗎?研究顯示,午休小憩好處多,包括恢復體能、提高學習能力等,對健康有正面影響。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強調,適度的休息很重要,但午休不要超過一小時,以三十分鐘為佳,只需「閉目養神」即可。 許多人午餐後會昏昏欲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部分是因為白天消耗體能,導致午餐時段特別想睡;另一原因是攝取的食物讓血糖升高,人體分泌大量胰島素來平衡,因此產生睡意。 不過,林舜穀提醒,午睡不要超過六十分鐘,否則會讓大腦進入深層睡眠階段,醒來後易有昏睡感,且影響夜晚的睡眠品質。尤其午後有重要活動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應避免過長的午睡。此外,有嚴重失眠問題的人,過度依賴午睡會打亂夜間的睡眠模式。 午後小憩片刻  中風風險減半 午睡的五大好處有: 一、修復大腦系統。白天小睡可以促進大腦的海馬體,讓腦部清出儲存空間,加強工作及學習效率。林舜穀說,若是前一天晚睡、熬夜,午睡片刻能達到提振精神,對保持記憶功能有正面影響。 圖/unsplash 二、降低心血管疾病。睡眠不足易引發高血壓,林謂文指出,因為身體原本要運作副交感神經,進入心跳變慢、體溫和血壓下降的休息狀態,但如果睡眠不足會刺激交感神經再度反應。適度的休息很重要。 三、眼睛徹底休息。一上午緊盯電腦,需要闔上眼睛讓睫狀肌得到充分放鬆,同時分泌淚腺滋潤眼球,減少眼睛疲勞,午睡是讓眼睛徹底休息的好機會。 四、改善腦供血。國際刊物《Heart》雜誌曾發布一項研究,偶爾午休(每周一到兩次)的人,與完全沒有午睡習慣的人相比,中風/心力衰竭發生的風險幾乎減少一半,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八。 五、提升免疫力。在睡覺的過程中,可以刺激身體裡的淋巴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活性。 睡太久反傷身  恐增失智機率 睡午覺好處多,不過睡錯了也會造成身體傷害,包括胃食道逆流、增加失智風險、視網膜血管缺氧、晚上睡不著等,以下為NG的午睡行為: 圖/unsplash 一、吃飽就睡。吃飽立刻躺著,會讓胃腸的蠕動變慢、減少消化酵素分泌,易增加胃酸逆流的機會;最好餐後散步十幾分鐘再休息片刻。 二、睡太久。午睡可以幫助睡眠不足的人維持記憶功能,但是睡太多反而會增加失智風險。林舜穀以國外研究分享,午睡的時間愈長,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愈高;過度午睡與認知功能的下降可能有雙向影響,應關注老年人的日間睡眠休息習慣。 三、趴著睡。有人午睡後,會覺得眼冒金星或視線模糊,原因是趴睡姿勢,手肘直接壓著眼球,導致血流量不足有關,嚴重可能造成青光眼、黃斑部病變。建議靠在椅子上午睡,或使用午睡枕支撐頭部重量,避免眼疾上身。 四、太晚午睡。午睡會影響夜間睡眠,不要超過四時;已經晚睡了,瞇一下就好,不然兩到三個小時後就要晚餐,打亂生活作息。

MORE

口腔疾病好擾人 日常保健可預防

【本報台北訊】口腔疾病除了造成疼痛,也會產生心理壓力,牙醫師表示,口腔內有高達700多種細菌,僅約20種是壞菌、2種會造成牙周病,維護口腔健康看似簡單,但其實受口腔疾病困擾的患者多不勝數,蛀牙是最大宗,其次為牙周病。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副理事長、芳鄰牙醫診所牙醫師黃耀慧說明,口腔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除了疾病本身的疼痛與不適,身體其他部位的生理功能,如失智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也有相關。 口腔疾病若置之不管,長期下來恐對健康造成影響,也會因外觀不佳導致內心恐懼、焦慮和自信心低下等心理疾病。 若口腔疾病長期置之不管恐對健康造成影響。圖/Freepik 牙周病恐增心理疾病風險 他舉例,2021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一份探討牙周疾病對健康影響的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也是全球第一篇研究心理健康與牙周疾病關聯的文獻。 研究指出,分析64379位牙周病成人患者發現,牙周疾病將增加心血管、心臟代謝、自體免疫及精神等疾病的發生,且患有牙周病者出現憂鬱、焦慮的風險增加37%。 飯後潔牙很重要 黃耀慧指出,飯後盡快刷牙是標準做法,若當下不便刷牙,可先漱含氟漱口水或嚼無糖口香糖做初步清潔,再用牙線和牙刷徹底清潔。 他進一步解釋,並沒有飯後刷牙的時間限制,牙齒琺瑯質不會因進食產生酸性物質,使牙齒表面變得太過脆弱,因此即使飯後馬上刷牙,也不會傷害牙齒。 飯後潔牙有助維持口腔健康。圖/Freepik 唾液可抑制細菌生長 黃耀慧說明,唾液含有蛋白質和礦物質可鞏固牙齒、抑制細菌生長,降低蛀牙和牙齦疾病風險。 咀嚼是刺激唾液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論是咀嚼食物或嚼無糖口香糖,都有助唾腺分泌透明水樣液體,可保持口腔健康。 黃耀慧補充,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一項針對無糖口香糖保護口腔健康的文獻研究證實,嚼食無糖口香糖能降低28%蛀牙發生率,可作為出門在外不便刷牙的替代方案。 日常保健防口腔疾病 黃耀慧建議,日常生活中應落實愛牙4招,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包括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使用牙線(棒)清除齒縫殘渣,以及吃喝完食物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 他提醒,唯有透過正確的方法清潔口腔,才能享受健康的幸福生活。 資料來源:飯後多久該刷牙?牙醫建議「這時間刷」最好:做不到先靠2招初步潔牙 日常保健口腔的方法包括吃喝完食物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MORE

FMD飲食 提升代謝、免疫力

編譯/韋士塔 斷食療法由來已久,支持者認為,這種飲食方式能減輕體重,甚至排除體內毒素、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但醫師提醒,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引,貿然採用斷食飲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不過,斷食療法確實有醫學依據,近來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也發現,採用所謂的擬斷食飲食(FMD),能夠在不捨棄必要營養素的情況下帶來一系列益處,包括降低患病風險、延緩細胞老化。 FMD飲食每個周期為5天,期間透過精準計算熱量來設計食物,提供身體所需的最低熱量,每天攝取的熱量不超過1000卡路里,食物內容則是特定比例的植物湯、能量棒、薯片、茶、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藉此提高不飽和脂肪、低熱量、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美國南加州大學老化研究中心的專家朗戈(Valter Longo)長期關注人類老化機制,他發現FMD飲食方法,可幫助人們避免斷食時產生的飢餓感,還能延緩老化,讓人在生理上更年輕。朗戈指出,FMD飲食可減緩人類免疫系統老化的速度、減少胰島素阻抗及肝臟脂肪,從而降低生理年齡。此外,這種飲食方式不僅能達到傳統禁食(僅攝取水分)的效果,還能保有吃東西的樂趣,免除斷食的痛苦。 朗戈的研究團隊與耶魯大學醫學院、義大利AIRC分子腫瘤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兩項臨床試驗,募集了144名年齡18~70歲的受測者,進行3個周期的FMD飲食;檢驗數據顯示,受測者的糖尿病風險因子明顯降低,包括胰島素阻抗以及血糖水準都明顯下降,生理年齡平均降低了2.5歲。 朗戈表示:「這次的臨床實驗,證實了FMD飲食可降低生物學年齡降低的證據,以及幫助代謝及免疫功能恢復活力。更重要的是,受測者的健康狀況改善,並不是體重減輕的結果。也就是說,這種飲食方式除了幫助減肥,還有延緩衰老、降低罹患疾病等好處。FMD的另一個優點,是無需大幅改變生活型態,只需調整飲食方式。」 目前,許多醫師及倡議者已在美國、歐洲推薦FMD飲食,他們認為,FMD擬斷食可讓細胞自噬(autophagy),清除舊的細胞組件中已損壞的部分,修補人體的細胞與組織。 FMD飲食也可降低身體吸收的熱量,減少胰島素的波動。此外,FMD飲食也有助提升專注力,因為人體依賴醣類為主要能量來源,若透過FMD飲食讓身體習慣使用酮體及脂肪代謝來滿足能量需求,將使身體狀態轉變,代謝過程產生的氧化代謝物較少,使神經傳導更靈敏,進而提高大腦清晰度,提升工作效率與表現。 不過,許多醫師對斷食或FMD等飲食方法持審慎態度;他們表示,斷食確實已有醫學基礎,但各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最安全的做法,是徵詢專業醫生或營養師後再採取這種飲食方式。  

MORE

雙重磁刺激搭配中醫治療  中風患者重新站起來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52歲張姓男子中風後,復健5個月仍無法走路,心情非常沮喪,轉至員林常春醫院復健2個月,搭配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磁波(SIS超磁場治療)及中醫併進治療,如今終於可以靠著助行器走路,重新站起來,讓張男心情也日漸開朗,也期盼其他病友不要放棄。 張妻說,先生有10年高血壓病史,控制得還不錯,病發前無其他症狀,病發當天甚至還騎車外出買早餐,但回家開後開始走路不穩,緊急送醫後發現是腦幹堵塞,打血栓溶解劑,一度昏迷還在加護病房住院3周,但出院後身體右側肢體仍有中風後遺症。 常春醫院復健科主任吳俊諺說,張男復健約5個月後,轉由常春醫院收治,當時右側手腳仍無足夠動作,行動需要輪椅輔助, 移位需要別人的幫忙 ,所以心情非常沮喪,每每提到病情,情緒就激動得哭出來。 吳俊諺說,他為張男擬定的復建計畫,是藉由在長庚醫院顱磁刺激學習工作坊裡的經驗,讓患者接受傳統的顱磁刺激治療時,同步進行誘發動作的訓練,剛好常春醫院有良好設備,便透過經顱磁刺激搭配SIS超磁場同步的新式治療方式,加強大腦刺激及周邊刺激,強化大腦可塑性的恢復,並搭配物理、職能、語言等治療團隊,張男2個月後終於能拿助行器走路,復健信心也回來了,走路愈來愈穩。 物理治療師張佑安說,張男到院時,患部手腳僵直,膝蓋無法抬高、伸直,不過在第一次的經顱磁刺激及SIS超磁場同步治療後,肌力已展現出來,對於從零到一的復健過程,幫助患者省下很多時間。 張妻說,陪著老公復建半年多,雖然目前語言功能仍在持續復健中,但可以開始練習走路已經讓老公更有信心。如今醫療團隊詢問張男病況,張男已可開心的得比出OK和ya的手勢,也讓人感受到他想站起來的渴望。

MORE
/3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