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副刊 | 人間福報

閱讀

【詩】大地震!我隔海大喊

文/煦天 日本NHK報導 能登半島大地震 房屋倒塌,道路破壞 我看到了,隔海大喊 加油啊 同窗校友去電話 問候驚魂未定的関根先生 二十五年前921 南投集集大地震 斷腸碎骨,停電缺水 我看到了,隔海大喊 救命啊 山下先生來台灣 探望餘悸猶存的葉醫師 今天台灣島又天搖地動 花蓮大地震 山崩落石,交通阻斷 我看到了,隔海大喊 趕緊啊 土耳其無人機馳援來 搜尋音訊全無的斷岩下

MORE

【小品人間】夾縫裡的靜光

文/徐絹單 那天是公司的十五周年慶祝酒會,手邊的工作必須趕在中午之前結束,一日的工作量要擠在半天完成,人被高度壓縮成不規則狀。下班後到美容院迅速整理髮妝,趕搭火車急急奔赴左營站,再轉搭高鐵。當鮮明的橘色車廂開動,窗外高速翻閱的風景,樹影婆娑,遠山迷離。但只能看一眼,在車上仍緊盯著手機,回覆不斷發出快連音的Line訊息。 快快快,倉促忙碌,心亡矣。那是上班族的日常,而心裡多想偷得浮生半刻閒。抵達台北後轉乘捷運到達會場附近,看看時間還早,就在便利商店買了咖啡,坐在樹下慢慢啜飲淡香的Latte,一小口一小口嚼著麵包,填補午餐未食的空虛。 看著路上的行人,腳步聲達達,或講電話,或嚴肅無表情,匆匆走過。而我停下來,去感受,台北的陽光煦煦,秋風颯爽;去觀看,樹下小鳥跳躍覓食,靈動可愛。夕陽把餘暉塗灑在高樓與大廈,輝煌的霞彩走馬燈似的轉換,我彷彿坐在露天電影院看著《楚門的世界》,人來又人往。 就靜靜的欣賞街景與眾生,在夾縫裡覓得一縷溫暖的光,讓身心充電,繼續前往觥籌交錯的酒會。

MORE

【分享時刻】只是祝福

文/琹涵 《人間福報》是一份乾淨、溫暖而且言之有物的報紙,從初刊開始我就很喜歡。 曾經有一年我同時在《人間福報》上有兩個專欄,後來實在忙不過來就沒有繼續再寫,或許是忙著出書。 一停,竟也好多年過去了。 有一次想起,開始再投,直接投給副刊。 由於我在很短的時間內連投了兩篇,第一篇很快地刊出,不久,主編跟我說:另外一篇會在當月的最後一天見報,他將離職,轉到雜誌社工作。 如此交代清楚,顯現了他的認真負責,真是難得。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李時雍。 最近,我有機會讀到李時雍的書《給愛麗絲》,有著年輕的情懷,優美的文字如詩一般,相當清新可喜。 書裡,寫他的成長和歷練,也寫他今生所遇的人事物,描繪的筆觸細膩而輕柔。他的喜好,如音樂、舞蹈、閱讀、電影,都給了他文學創作的養分。年輕真好,有著無限的可能,值得期待。 《給愛麗絲》竟然是他的第一本書,成績不俗。 想到工作態度的用心,我相信他的自律嚴格,只要走有興趣的路,未來也必然是光燦的。 只是深深祝福。

MORE

【獻給動物朋友的詩】一隻貓勝過千本書

文/小熊老師 「你是熊?」 嗯,我是熊 叫一聲熊掌門吧 吧台上有熊掌 多肉植物一般肥厚 有時會在夢裡不斷攀爬 熊掌遮天 「貓在哪裡?」 貓跑出去玩了 在牠該去玩的地方玩著 有時貓會躺在書櫃上 變成靈動的字體 三花是牠母親送給牠的拉花 爪子是敵人給牠的 「這家店是什麼店?」 咖啡店或者書店 或者有賣咖啡的書店 或者有很多書的咖啡店 這裡的書有蔬菜水果的面相 擺在故事停留的角落 你來這裡翻閱陽光 熊熊 也被微風翻了一頁 ──〈養熊也養貓〉 二○一五年我回到台中霧峰老家,偕內人韋瑋開了一家「熊與貓咖啡書房」,是書店也是咖啡館,但不止於此,小店誕生在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農業城鎮,開著開著,成了外界認識此地的窗口,也成了各方達人的交流客廳。取名「書房」而非「書坊」,想強調它是作家書房的延伸,既有資源分享的意味,也有地方書寫的念想。後來,我們建構了在地漂書系統,協助山村社區蓋了故事屋,也出版好幾本地方主題的著作——書房更像一個共好智庫與行動基地,把經營範圍擴及書房有形空間之外,另一種「不安於室」。 店名為何是「熊與貓」?因為男主人之前行走文壇的外號就叫「小熊老師」,女主人喜歡貓,養過一隻貓兒子。店名有貓,貓來富,意吉祥。 二○一七年春節過後,店門一開,一隻三花貓現身騎樓,先是使盡吃奶力氣拉長聲音喵喵喵,接著一頭猛蹭兩位店主人的大腿,幾乎是用撞的,眼神堅決,彷彿在說:「我認定你們了!」由於這家店並非天天開門,主人常把店門拉下四處做家鄉田野調查,我們自知無法好好照顧一隻貓,遂大聲喝斥:「走!這裡收留不了你。」但牠鍥而不捨,天天來,店門一開就連喵帶蹭,幾日過去,誠意動天,女主人心軟地說:「我們就餵牠吃點東西吧!」 於是,三花貓在書房「打工換食」的日子開始了。一開始只是買了包貓乾糧在門口餵,牠則認真盡責扮演「門神」角色,有客人來就起身磨蹭示好。「你們家的三花,毛色真漂亮,好像閃動的火焰!」「腿又細又長,簡直是貓界林志玲!」鄰居也說:「你們家這隻『目色』很好,分得清楚誰是『自己人』,對陌生人會特別警戒……」你一言我一語眾人好話洗腦,女主人三不五時便為這位迎賓服務生買罐頭加菜。 再過一陣子,三花趁著客人開門跟著閃進室內,待我們發現,牠已在某個書櫃上呼呼大睡。得寸進尺,「打工換食」進階成「打工換宿」。牠的睡姿贏得客人「好療癒」的稱讚,大概是處在「自己的地盤」,顯得特別安穩,任誰撫摸都不受驚擾。眠夢之貓的意象似曾相識,開業前我們走訪各地特色小店取經,逛到台南府城新美街的日本文具店時,買下一尊用和紙雕塑而成的眠夢之貓,帶回熊與貓店裡當擺飾,那是送給自己的開幕禮。紙貓正是三花,我們高度懷疑,是躺在玻璃櫃裡的眠夢之貓把街頭那隻召喚來的。 給三花取名「米踢」,姓「米」是因牠生在米食之鄉霧峰,「踢」則是跟黏TT的T諧音。米踢進門待久了,愈來愈有主人樣,精神好時迎賓送客少不了。剛開店時我們打出理念標語「在地文藝復興和友善土地的社區行動」,不斷思索如何把空間營造得更有看點、把活動辦得更有創意,門片和遮棚貼印了詩句:「按下暫停,走進久違的自己」、「陽光和微風,來這裡開讀書會」……書房舉辦各式閱讀地方的活動,「文藝復興」類有文學咖啡、文學飯糰、文學筆聚等;「友善土地」類則有咖啡渣再生皂DIY,更委請專家在店招旁裝設了一塊太陽能板,帶著客人親手用太陽公公送的電煮一杯咖啡,喝咖啡、學綠能,一兼二顧。只不過這些用心良苦的「特色」,似乎都比不上一隻貓的魅力。 不少客人一上門,東張西望,問道:「你們家貓店長呢?」客人逕自在他們心中把米踢升格為店長了!放眼書房,騎樓有牠的貓屋,室內的步步高升書櫃成了牠的專用梯道,還有粉絲送來貓玩具、貓棉被、貓臥墊、貓抓板、貓圖案的杯盤和三花貓形象的公仔,甚至有一幅親手繪製的米踢肖像。整間店貓影幢幢,我們應客人要求闢設了貓咪書區,貓繪本、貓漫畫、貓知識、貓文學、貓攝影,一應俱全。書房出品的咖啡包、明信片,米踢當仁不讓擔任代言形象大使,貓店長的待遇隨著牠的貢獻值調漲,日日乾糧、罐頭之外再加下午茶、消夜場的營養點心。 米踢當初上門毛遂自薦時,右耳已被剪了一個截角,那是結紮後原地放回的標記,聽同一條街的鄰居說,在他們那棟建築還是工地時,米踢被生下來,後來,米踢也在那裡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工班撤走,工地主任把米踢的一窩小貓帶走,分送給不同人家,獨留米踢在這條小街。工地變身為嶄新的銀髮日照中心,三花貓心想:「旁邊這家招牌上畫著貓咪圖案的小店,就是我下一個去處吧!」 轉眼米踢已有七年的貓店長資歷,牠不改「街貓」天性,每天都要往外跑,巡地盤,登高望遠,回「舊家」在日照中心的空地打滾跑跳。當我們不開店,貓店長改到隔壁戶當門神,遇到隨地便溺的小狗會伺機從背後出利爪偷襲。許多大、小朋友見到牠會打招呼,人貓之間的鄰里關係更勝人與人。這位貓店長,也有貓里長的派頭了。 我們好奇牠都往哪兒去,遂跟在後頭一起「近處的遠遊」,親近小花小草,從圍牆柱頭上仰視天空,佇足在過往不會佇足的角落,散步小街竟有了探險的趣味。是否貓來富?摸摸荷包,這點我們沒有太大的感受,貓來福倒是不假,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是大美滿的重要拼圖。如今,戶外遮棚更新了字樣:「跟小草碰鼻子,跳上屋頂磨蹭一朵雲」、「跟著貓步輕輕一蹬,一起越過了時間」……♣

MORE

【人生風景】剛剛好的距離最美

文/美樂地 戰後嬰兒潮世代退休的人愈來愈多了,長青課程僧多粥少常供不應求,特別是運動健身課程,教室裡擠得水洩不通,老師總貼心提醒務必張開手臂,前後左右保持充足的活動距離,不要太相親不然彼此會「相礙」喔! 大齡同學們上有高堂下有兒孫,平時各自忙於家務,但每次上課總是很認真地早早報到,熱情招呼說早道好,聊天寒暄互動熱絡,傳遞滿滿的正能量。退休的老寶貝們一起活動筋骨歡樂至上,共學、共玩、共老、共好,彼此切磋加油打氣,人生旅途上有人相伴同行,真的很好!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一起走得遠,因此爬山健身的風氣相當盛行。感恩熱心奉獻的隊長登高一呼,專業嚮導踏查優質的山徑,山隊編制配有前導、中導、押隊提供行程照護,供山友免費選擇參與。 爬山行進間,距離拿捏很重要,遇有陡上山徑,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時,必須調整好呼吸,吐納細慢勻長,安步奮力向上爬升,前後距離不逼迫;遇到垂直陡下山勢,一個個依序緩慢下降,更要保持適當距離以策安全。資深山友熱心提點並教導於拉繩處須耐心等候,確認前面山友已達安全踏點後才慢慢跟上,若同時拉扯繩索,易相互影響致重心偏移跌倒。一路上山友同好們瞻前顧後互相照應,維持好隊員前進間距,不脫隊也不落隊,爬山路上開心說笑,共遊山林美景。 兒女們皆已長大就業了,放假日偶爾才會回家,平時忙於工作,也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若求學時期處處需要父母照顧生活起居。一直以來,於人生不同階段總是努力學習當個稱職的父母,特別有感於空巢期更要學會寬心、放手,與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給予彼此獨立不被打擾的生活空間,不黏也不膩,不近亦不遠,避免陷入親情勒索困境而無法自拔。 為人或處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如何丈量權衡拿捏得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剛剛好的距離就是最美最好的安全距離。

MORE

徽州的美麗與哀愁

文/符芝瑛 「耀華,你什麼時候回來?」 「橘子紅了的時候!」 這是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連續劇《橘子紅了》的第一幕。在豐收纍纍的橘園裡,看不清楚面孔的一男一女對話結束,男人毫不留戀大步走遠,鏡頭拉回女人,寬袍寬袖底下隱約露出三寸金蓮,低頭無聲淚泣,繁複厚重的傳統髮飾,壓著難以承受之重……。 清明節前應朋友邀約到婺源看油菜花,我卻完全跑題,對人工栽植的大片油菜花無感,反而一見鍾情迷戀上徽州文化。上面所說的故事正是以徽州為背景,透過螢幕展現出來徽州的美麗與哀愁,在這趟旅行中,我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及感悟。 婺源原屬安徽,上世紀三十年代被劃入江西,行政歸屬無法切割文化紐帶,無論形式或內涵,仍是徽州一脈相傳。 有人說,旅行包含三個層面:風土,風物與風情。我姑且按照這個邏輯,說說我走過的徽州。 首先是風土。 徽州自然環境多山多水,但山不是那種蘶然拔地的望之儼然,而是連綿圓潤的即之也溫。千百年來人們在山裡開墾梯田,種茶種稻,當雲霧飄來,農民人影綽約,彷彿置身潑墨畫中;徽州的水也不是轟然奔流的雄壯,而是靈秀蜿蜒的安靜,板凳橋橫跨兩岸,通濟橋加上飛簷翹頂,變成往來行人可以休憩聊家常的涼亭。 徽州的美,不存在手機相簿裡,不存在朋友圈裡,存在心裡腦海裡。 其次講講風物。 放眼徽州,最大特色應是白牆黛瓦建築,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目前看到的大多建於明、清兩朝。徽州這樣的建築形式,有其歷史社會原因。 如前所說,徽州地形閉塞,男人為謀出路,遠走他鄉做生意,留下親眷婦孺,為了安全,把圍牆建得很高,一樓只開窄門不開窗,二樓以上才開很小的窗戶。 當地人告訴我們,這種設計有「三防」──防火、防盜、防色狼。那麼採光怎麼辦?答案就在走進去的一瞬間呼之欲出,每一進都有天井,廳堂遍灑自然光,每個天井中不是挖一個池子,就是擺一口大缸,既有木造建築蓄水救火的功能,更寓意著「四水歸堂」(有水斯有財)。 徽州建築是典型的「內在美」,商人如何展現光宗耀祖、衣錦榮歸,就是蓋漂亮的房子。大量運用磚雕石雕木雕(這三項已列入非物質遺產名錄)裝飾,舉凡梁柱,門窗,無處不雕刻精美,八仙過海,福祿壽喜,琴棋書畫,漁樵耕讀等圖案,都代表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寓意家族長遠繁衍。 當地人介紹有兩個成語與徽派建築有關:一是「門當戶對」,徽派建築大門雕刻的圖樣上面有一組叫「戶對」,下面有一組叫「門當」,都可以彰顯家族的財富與地位,後來成為判斷兩家結親是否合適的標志。而「拐彎抹角」是建築與窄巷相交的那一面,從礎石往上約兩公尺,把直角修成圓弧形,一說怕轎子撞到,一說禮讓行人。 最後聊聊風情。 在風俗文化上,徽州受儒家思想熏陶極深,家族關係緊密,規矩禮法森嚴。徽商素有儒商之稱,每個村落都有私塾學堂,教導四維八德,孔孟之道,也源源不絕地向政府輸送人才,商賈之後進士秀才頗多,甚至出過不少中央大員。 但是隨著時代演變,儒家禮法慢慢成為壓抑人性,剝奪自由的枷鎖,就拿《橘子紅了》來說,大太太因為不能生育,自覺愧對夫家,花了五十銀元買來一個十八歲的姑娘為家族傳宗接代,故事以悲劇收場。在徽州仍有許多座「貞節牌坊」,提醒世人那一段生而不平等的悲慘歲月。 托朋友的福,我們有一晚住在延村清代老建築改裝的民宿裡,一腳踏出一聲百年木製樓梯的呻吟,撫摸著精雕細琢的窗櫺欄杆,不禁幽思,曾幾何時,這裡是否住過一位妙齡女子,或是一位深閨婦人,他們的世界只有天井望出去的一朵白雲,幾顆星辰? 「你什麼時候回來?」 橘子應是一年一年會紅,但是我已經不太記得詳細劇情,最後那個男人回來了沒有?♣

MORE

【阡陌之時】病房裡的花束

文/吳鈞堯 喊她「菜包」,她是會生氣的,一撇嘴,帶著點男孩輪廓的線條忽然沉靜了,果然還是少女心哪,可是我們不單喊她菜包,還真的帶了菜包過去探望。她右腿裹石膏,攤在病床上,問她是怎麼發生的,也許說太多回已經倦了,又或者不想回憶,嚷著說,「反正腿就是斷了。」 斷腿算不算是病,產生了疑竇,菜包在病床上活力十足,也或許交淺情深,沒有想到這麼多同學,分配好時間,一批一批來看她。還是吳姓同學識相,帶了花束。 我心裡頭想,帶這沒有用的東西幹嘛呢,不買菜包,何妨買一盒雞精,更實用。 但是,花束在蒼白的病榻中,產生了魔幻效果,紅、黃、白交織,搭配綠葉,病房倏然有風,成了花園。 我們都離開後,留下吳姓同學陪她。如果我的記憶無誤,他還背著吉他,也許在我們離開後,吉他被取出,無法快速刷弦,但輕輕撩撥,總比溫熱的菜包詩意。 菜包在病榻上的模樣,成為我想起她時,非常深刻的畫面。不過十七八歲呀,為什麼得以安閒自在,不是應該叫罵幾聲,或者冷著臉,但十七八歲的她,已經有了成熟女人的優雅。 隔天,課堂上碰見吳同學,他對病房後續沒有多說。他身形修長,輪廓也是,彷彿一款容器,再怎麼倒、再如何用力搖晃,始終安靜沉穩,頗有高僧入定的修為。 多年後收到吳同學喜帖,新娘竟是菜包,我無比震驚,怎麼也想不出來他們如何交往與愛戀,何況吳同學一度還說,「美女放屁,也還是一個屁。」頗有李敖調侃胡茵夢的吊兒郎當氣味。看似不動明王,還是心動於兩人世界。 「恭喜菜包……」認識多年著實難以改口,她捧著花束,人比花嬌,我才知覺沒有用的事物,也常常是大用。

MORE

【詩】夢魘的實境── 花蓮大地震芮氏規模7.2級 (2024、4、3 上午7:58:09)

文/張堃 晨光初現 黃曆上說這個時辰為凶 果然地動山搖灰塵漫天 還以?是昨晚看過的災難電影 震央左右上下動盪 籠罩在驚恐的狂亂中 彷彿置身失控的遊戲 整個島嶼跟著暈眩不止 太平洋怒濤一丈比一丈高 震幅一 波比一波強 天空裂開,灰雲嚇得飄不動了 大地搖晃,星辰躲在天際的背面 清水斷崖成了幻境 銅板街上的大廈倒塌 城市的心跳嘎然停歇 花蓮,撐住啊 東海岸的驚濤駭浪 早就化作巨龍,咆哮蒼穹 浩劫蔓延,像是蛻變的幻覺 現實與夢境瞬間交融 彩虹被黑暗吞噬 眼看樓宇倒塌 校園頓失心靈棲所 湖泊的湖光山色不再旖旎 鯉魚潭水不再清澈 太魯閣山峰低吟,無言哀傷 落石像砲彈滾下 清水隧道竟成死穴 時空扭曲如同暗霧迷茫 坍方成為新的峽谷 橋梁斷裂,馬路癱瘓 未料驚恐影片 只是夢魘的一部分 時間似乎停止了 台8線在山崖上曲折迂迴 又成了另一面風景 向罹難人致哀 向傷者致意 驚悚災難已過去 蘇花公路蜿蜒穿越山川 如惡夢甦醒 祈福的幡旗在風中飄揚 地震魔咒霎時終結 花蓮,加油啊 你終將描繪出 一幅嶄新的生命畫卷

MORE

【貓眼看人生】花姐與五毛

文/歸靜 花姐直到現在提到五毛,淚水都在眼眶中打轉,但她仍會補充一句:「我不喜歡貓。」 當年,五毛在傾盆大雨的巷弄裡亂竄,又溼又髒。恰好,花姐兒子從補習班回家,看到牠,便留下傘為五毛擋雨,自己則跑回家,溼淋淋的;明知母親討厭貓,他硬是開口央求花姐同意讓這可憐兮兮的小傢伙來家留宿,花姐女兒也加入說服的一方,拉鋸、僵持……好不容易,在兒女異口同聲,鄭重承諾,只留一晚,雨停,便放回原來的街頭,花姐才勉為其難點頭。 就這樣,橘貓來了,還有了名字「五毛」。花姐提起警覺心,高聲說:「只住一晚,取名字幹嗎?」警覺心持續在三天的雨聲中,不曾鬆懈,聞到五毛的尿味就指桑罵槐,看見五毛的毛髮更怒髮衝冠,五毛居然還跳到花姐兒子床上一起睡覺,簡直天塌了,聲色俱厲,花姐鐵心要送走這破壞家庭井然秩序的禍源。 沒想到五毛聽得花姐的話,在花姐提了N次要送牠走之際,五毛流淚了,而且只有花姐看到。根據貓奴的轉述,花姐良心忐忑:「好像我是劊子手,我有那麼狠心嗎?」最後在全家允諾配合花姐的約法百章,每日承受她的耳提面命,五毛終於能成為家中一份子。 接下來的兩年,花姐兒子與女兒,陸續到外地讀書,照顧五毛便成了花姐與丈夫的責任,好幾次,花姐趕走先生:「你這樣弄,五毛不舒服」,自己幫五毛洗澡、梳毛,還幫五毛在她的臥室裡安置了一個睡窩。但花姐還是對貓奴說:「我不喜歡牠,純粹基於人道精神。」 又過了幾年,兒女接連畢業返家,才發現五毛唯花姐話是從,也只睡花姐房間。直到油盡燈枯,排不出大便,花姐每天幫五毛摳便排尿,每天變著花樣讓五毛吃得下,睡得舒服,最後吐完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是伏臥在充滿花姐溫度與氣息的棉鞋上。每周都必定清洗家用拖鞋的花姐,居然沒洗這雙棉鞋,逕放五毛的睡窩裡。 花姐的傷心與失落,溢於言表,全家遂安排了花東之旅,沒承想,地震搗亂了行程安排,花姐說:「去哪兒都一樣,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花姐在廚房的高架上放了張五毛目光炯炯的照片,「就隨我像以前一樣看我做飯吧!」

MORE

【遇見荷】記憶之舞

文/歐銀釧 來自記憶的潮汐 一起跳舞 隨風搖曳 追逐田野和森林 來自遠方的光影 花瓣打開忘記 並肩同行 霧中的船重啟旅程 來自緋紅的雙頰 時間待在屋子裡 綻放與枯萎 誰在敲窗

MORE
/1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