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生活智人108】傑森&芭黎絲‧羅森塔爾 走過喪親之痛 人生啟新頁

文/楊慧莉 一年一度清明掃墓,近日登場,藉由這個節日,我們感念已故親人。即便如此,失去至親的痛,仍讓人記憶猶新,甚至未曾離去。美國律師傑森‧羅森塔爾在失去摯愛後發現生命再也不同了,他的女兒芭黎絲見證父親的改變,自己也從母親的離世獲得一番啟示…… 面對喪偶 帶著愛妻遺願活下去 傑森‧羅森塔爾(Jason B. Rosenthal)是在芝加哥執業的美國律師,原本朝九晚五的生活,因妻子離世一夕丕變,而跨入不同領域,不僅成為講者、作者,還成立基金會,協助兒童教育和早期卵巢癌的檢測。 牽手臨終留彩蛋 傑森的妻子艾米‧克勞斯‧羅森塔爾(Amy Krouse Rosenthal)是知名作家、短片製作人和電台主持人。她是多產作家,除了兩本開創性的回憶錄,出版過三十多本童書,其中與女兒芭黎絲合著的《親愛的女孩》躍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她也是一位很棒的公共演說家,可以跟全球各種年齡層的小孩和大人暢談。 二○一七年,艾米因卵巢癌而辭世。過世前十天,她在《紐約時報》的專欄〈現代愛〉中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悲傷、有趣、卻也很誠懇。那篇文章是關於她與傑森的生命故事,但聚焦於傑森。文章就叫做「你可能會想嫁給我先生」,傑森覺得那像是一個為他量身訂做的創意廣告,妻子擺明為他留了一個空間,要他在她離開後再用另一個愛的故事填滿下半生。 傑森與艾米牽手二十六年,生養三個子女。夫妻倆有很多共通點,都喜歡相同的藝術、紀錄片和音樂,也有相仿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他們彼此很相愛,至死不渝。失去摯愛讓傑森心碎。即便如此,他清楚這種傷心故事很多人都經歷過,他的故事唯一獨特之處在於它已公諸於世,因為艾米那篇允許他追求自己幸福的文章之故。 在家安寧優缺點 愛妻走後一年,傑森上公益平台分享妻子離世前的情景、自己在妻子走後的心情和心得。 原來,艾米在人生最後階段回家接受安寧照護。在家安寧療護的好處是再也不用聽到醫院裡的機器開開關關吵雜的聲音、也沒有護理人員進出病房開藥的干擾,還有家人陪在身旁。只是,那段時間,傑森要眼睜睜的看著妻子在只能吃流質的食物下日益消瘦、帶妻子上樓回房有如跑一場馬拉松。 他和艾米努力讓那段日子有意義。他們談論很多事,包括死亡、為人父母等。傑森問艾米在她缺席時,自己要如何當個最棒的父親,艾米會強調他跟每個孩子都已建立很好的關係,因此一定可以當個好父親,這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安寧療護中,夫妻倆還安排了幾組訪客,讓傑森覺得妻子好勇敢,可以在身體日益衰敗下接見訪客,先是她的父母、三個手足,然後是朋友和家人。每個人都訴說了關於艾米和夫妻倆的美麗故事,也讓傑森發現艾米如何深深影響她那些忠貞的朋友。 在家安寧可以讓人較舒服的壽終正寢,但對於家人來說,至親臨終前後的一景一物會在心中揮之不去。傑森永遠記得帶著妻子吃力進出盥洗室,以及艾米斷氣後,抱著她的軀殼下樓經過飯廳、客廳等待後續處理的情景。 父親離世添哀傷 艾米臨終前在《紐約時報》的那篇報導讓傑森在她走後,以一種公開方式經歷悲傷。許多讀者聯繫傑森,表達哀悼,這才發現艾米的巨大影響力,超出家人預期。有些回應以一種幽默方式,在傑森傷痛不已時協助他度過難關。 比方說,有位女性讀者在看了艾米的文章後寫信給傑森說,「我願意嫁給你,只要你從此滴酒不沾。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條件。我答應會活得比你久。」另一個家族朋友寫來的短箋也讓傑森看了笑中帶淚。朋友說,「我記得到你家享用安息日晚餐時,艾米教我如何製作搭配沙拉的麵包丁,只有艾米能在麵包丁中展現創意。」 艾米離世後幾個月,傑森幾十年來與帕金森氏症奮戰的父親因併發症也相繼離世,讓他又一次承受失去親人的打擊。覺得老天在跟他開玩笑,難道是試煉?不管如何,他得堅持下去,因為這是艾米公開的「御令」。 在艾米離世後的那一年,傑森努力走出悲傷,尋找生命中的美麗和喜悅。不過,實際狀況是,家族聚會、婚禮、紀念艾米的活動,都會很難熬。人們看他表現得從容而優雅,問他是怎麼辦到的。其實,他多半很悲傷,也覺得一團糟。 生命中仍有陽光 傑森坦言,在妻子剛離世的頭幾個月時以為會一輩子絕望下去。一個朋友也喪偶,跟他說,「你會再活出喜悅的。」他一開始不信,但因為妻子公開允許他尋找自己的幸福,他得試著去找點「樂子」,包括去聽一場音樂會,跟自己的兄弟、要好朋友或大學麻吉來場旅行認識不同的人。此外,他的喜悅也來自三位子女,他們也常跟他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漸漸的,傑森發現,美麗的事物無所不在,「生命將美麗蘊藏在簡單的時刻裡,這種看待世界的方式在艾米的DNA裡。」比方說,美麗出現在他早晨通勤看見陽光照在密西根湖面上時,或駐足時看見光線在一天不同時段如何灑進他們的房屋裡。 對傑森來說,艾米走後的日子讓他感到悲傷難耐,但生命中仍有「陽光」,艾米給了他一個「空間」和機會去填滿新的人生,讓他開始懂得要擁抱當下好好活著。現在,他傳講和書寫關於如何處理失落、哀傷並在痛苦中找尋希望和喜悅的課題。藉此,他展開新的人生,在人生空白頁持續寫下新的篇章,也同時鼓舞他人要好好活著、去愛並找到自己的陽光。 面對喪母 擁抱與單親的新關係 傑森在妻子離世後學到的最大功課之一是,「面對悲劇事件,你可以在無法預期的情況下找到復原力。」 心理素質外,傑森的人生也不可同日而語,整個人徹底改頭換面。女兒芭黎絲(Paris Rosenthal)見證父親的改變,「母親生病前,父親很內向,每周工作六天,每天朝九晚五,忙著處理個人受傷的法律案件。」 與父親一起療傷 母親罹病當時,芭黎絲才剛上大學,對於要學什麼、將來要從事哪一行還很茫然。母親病故,全家進入愁雲慘霧,卻也幫助她和父親重新思索要如何繼續自己的人生。 在芭黎絲就讀的大學,學生以提問創造自己主修的科系。芭黎絲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面對死亡?」她也開始分享自己當一名喪母的年輕女兒經歷,整個夏天她在一間非營利的卵巢癌機構工作。同時間,她的父親,傑森,離開原本的法律工作,轉而花時間公開談論自己喪偶的經驗。 即便並非刻意,女兒後來發現父女在療傷止痛的路上攜手同行,他們一起投入圍繞死亡話題的領域。結果,父女關係拉近了許多。 而今,芭黎絲和傑森平時有很多可以一起談論和做的事,這是艾米在世時不曾有過的。傑森會跟女兒說說自己當一名單親的挑戰,芭黎絲則會跟父親談談自己的愛情和友情。父女關係上的變動隨著時間,也慢慢成為日常。 分享心得與信念 面對喪母之痛,芭黎絲還在成長路上,但她很願意分享自己目前的心得,供他人參考: ◎打破界線 「如果你有雙親,你的心態是:我只跟母親說這個,只跟父親做那個,不妨跟他們說說和做做不同的事,看看會發生什麼。」芭黎絲希望她早點明白這點,而今她只有一種選擇了。 ◎溝通需求 「那些只有單親的朋友,要對自己和單親有耐心,你可能有時甚至要站在單親的立場去溝通自己的需求,即便你已習慣當個收聽者。」 ◎擁抱新機會 有一句話說,所有事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芭黎絲對此話仍百感交集,因為她寧願母親仍活著。不過,她很感謝母親走後所發生的所有新關係和成長機會,特別是她與父親創造了堅不可摧和難以置信的新關係。 九歲時,她跟父親一起去學跆拳道,幾年苦練後兩人成了黑帶級高手,因此父親幫她打下了堅韌的基礎,只是她當時有所不知,父親也是想利用這種共學創造父女相處的優質時間,一如父親的本色,總是設想周到。 與母親合著《親愛的女孩》後,芭黎絲也與父親合著了一本童書:《親愛的男孩》──兩本書都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書中有一句話:「Always trust magic」(總是相信神奇力量),這是她母親生前在工作和生活中常用到的一句話。芭黎絲認為不管我們的信仰為何,「Always trust magic」能提醒我們所有人要相信宇宙中的神奇力量,一如她幸運的成為傑森的女兒,就是一種神蹟。  

MORE

【書頁微光】《不知道的都叫樹》深耕在生命沃土上的植物手記

文/金多誠 作者古碧玲以雜學家之姿寫植物,50篇植物手記,連結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 喜歡植物,沒什麼高情遠志,純粹就是耳濡目染,內化成自己的嗜好。──古碧玲 《不知道的都叫樹》初看這帶有些許調侃意味又有一定真實性的書名,就覺得這句話說的正是自己,再看作者古碧玲說:「壓根沒想過會寫一本以植物為自己生命載體的書。」更引起想細細閱讀、體會的好奇。 以植物承載生命故事 這本以「植物」承載生命故事的「奇書」,50篇植物手記,連結著作者說不盡的人生故事,從童年、青春時期到擁有自己的家庭;從自家餐桌、庭園、市街、野外到旅途上……有懷想、有發現、有夢想、有創意,也有知識,更有以植物為師所體悟的生命觀照……閱讀過程中處處是驚喜,隱隱中也勾連起我們因植物而緊緊相連的記憶。 「念幼稚園時,從都會中心搬到留著許多池塘和園林的副都心。隻身上下學路途中,一大片綠盈盈厚敦敦的葉叢竟開滿紫花,見獵心喜的自己雙腳踏進其間,手還沒伸長,『糟糕!』竟是一汪水塘!小小的身軀全身盡溼……回到家有沒有被修理一頓,早已忘卻,倒牢記著跟母親嘰哩呱啦描述池子和植物的樣子,『布袋蓮。』母親二話不說告訴自己最早認得的其中一種植物名。」 書裡這段生動的描述,可以看出古碧玲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對植物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情,而回應的如此自然而篤定的母親就是啟蒙者。古碧玲形容家裡總是生機勃勃的一方小院落,是引她進入植物世界的「渡船頭」,母親就是舵手,為她指點迷津;而父親總能種出「飛瀑般」花海的神奇魔法,帶給她無限的驚歎與懷想……點點滴滴都是深耕她獨有生命經驗的沃土,這也是閱讀《不知道的都叫樹》這本書之所以讓人一再回味的底蘊。 在序文中,作者寫道:「多數人用食物連結記憶,自己則是用植物回味哪一年到哪裡、跟誰一起。」也正是與植物有如此緊密的牽繫,透過細膩的敘事功力,讓以不同植物為主題的每一個篇章,都有著豐富的層次與獨特的視角,靜心品讀,篇篇皆耐人尋味。 舉例來說,在〈母親花,梔子花〉、〈父親花,矮牽牛〉裡,她寫烙印在靈魂深處的孺慕之情,回憶四歲時母親帶她獨自滿山遍野採梔子花、教她嚐蛇莓那一天的難能可貴,遺憾著來不及了解父親來時路與沒能學會父親種植物絕活…… 又例如,在〈角落植物〉裡,身為資深媒體人、報導者,習慣隱身在「他人」之後的作者,以「角落生物」自比,對「角落植物」不免有情感投射。她寫「豢養」在盆中的野草花,兀自在花盆裡上演著「生死寂滅,榮枯隨緣」的自然循環。也以角落植物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對照人類總想著消滅非我族類以為會完全趕盡殺絕的無知…… 植物如空氣陽光水 與植物相處就是作者的日常,生活裡處處都有與植物的連結,她寫如何熱中親嚐如山野零食般的漿果、寫沿著山壁採川七的心喜、寫蝶豆花如何從綠肥到餐飲寵兒的歷程,她也寫逛花市買切花的竅門、與花店主人交流的暖心故事、插花配色的獨到之處、畫下植物的巧思、綠手指朋友們對植物的瘋魔……每一篇都以獨有的風采,邀請我們進入植物神奇的世界。 或許我們真的「不知道的都叫樹」或者是略知一、二的植物新生,就當作是與植物做朋友的起點,可以跟著收錄在書中的作者攝影作品與畫作,開始享受與植物相遇的驚喜,創造自己獨有的生命故事。

MORE

張杏如秉持利他之心 深耕學前教育半世紀

文/袁世珮 信誼基金會46周年了,當年讀著信誼童書長大的孩子,說不定都可以為孫子讀童書了。而創造這一切的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坐在有點混亂的辦公室裡整理著,著手交棒。 最初,只是一位學霸升格當母親後,發現國內優質童書匱乏,就親自去做了,從童書,到支持出版,再到近年的中央書局,張杏如逐漸生出責任感:「深山哪裡好修行、學佛為向眾生去,做這些事不是為了求名、求利,就是想做一點利他的事。」 信誼基金會聚焦在學齡前兒童,而張杏如笑說:「我的學齡前比現在的孩子幸福多了,大自然和馬路都是我們的遊戲場。」今年76歲的她回想大概70年前,台中中華路還沒有現在的繁華,孩子們打著赤腳跑在碎石子路上,爬上龍眼樹摘果子吃,外婆家就是「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孩子們就是摸蛤蜊、抓草螟仔、追著紅蜻蜓。 張杏如在8個孩子中排名老七,除了1人因身體因素沒讀大學,其他7個孩子都是台大。 受教授影響 編唐詩三百首童書 因為高中時《文星》雜誌開辦,張杏如心嚮往之,大學第一志願便選了台大歷史系,又常跨系去選課。在那個還有大師的年代,張杏如形容,聽哲學系方東美教授講課就好像見一位菩薩走下來,還有梳個髻、一身旗袍嫋嫋婷婷走進課堂講詩詞的葉嘉瑩教授。後來信誼編唐詩三百首童書,也是受到葉教授的影響。 張杏如赴美讀歷史碩士,在半世紀前,外國教授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有限,光是掃墓就能被誤解為迷信,她不能接受都研究所層級了,教授還有這種偏見,常忍不住表達觀點,一爭辯起來,獲得外號「武則天」。 雖然讀歷史與後來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但張杏如說:「歷史對我的影響是,秦皇漢武而今安在,當時間座標拉長後,要看留下的是什麼,其實留下的是詩歌文化,而不是帝王將相,歷史會讓人比較豁達一點。」 「結婚後,其實也滿尷尬的,我要去外面上班嗎?還是創業呢?跟先生一起工作嗎?」張杏如笑說,先生何壽川的永豐餘家族也不需要她賺錢,「所以我就做一個花錢的人好了,基金會在這裡,就做一些事情。」 兒子、女兒陸續出生,張杏如發現,自己的兄姐在美國,他們的孩子能從圖書館借各種圖畫書,可是當時她在台灣只看到印刷拙劣的盜版童書。那就自己來找吧。 「我最早向國外買版權時都被拒絕,因為他們覺得台灣是海盜王國。」張杏如說,幸好有機緣,經人介紹、保證,才能談下版權。她那時都自己跑紐約跟出版社談,去玩具博覽會研究人家童玩。 張杏如認為,幼兒階段的全人教育很重要,不管將來要做什麼,在此一階段要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父母不必急著送孩子學什麼技藝,「要想的是孩子的幸福,而不是孩子在這個時候的成功。你現在給他的是這些核心能力,佛家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那盞燈要在。」 首創親子館 鼓勵本土童書創作  在台灣由農村社會轉進工業社會時,信誼正好補足了年輕父母不再有長輩、鄰里幫忙照顧孩子的空缺,尤其這些父母相較上一代受過更多教育,也更在意孩子的教育,張杏如說:「信誼的確是回應了一些年輕父母的需求。」 在最初的階段,信誼的任務是「call attention」,讓社會明白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之後再主張「成長的父母、成長的老師」,只有大人成長了,才能帶領孩子成長。 信誼做了很多開風氣之先的事,例如幼兒圖書館提倡親子共讀、舉辦信誼兒童文學獎鼓勵本土童書創作、親職教育、《學前教育》月刊、親子講座等等,更是首創親子館。 盡己力發揮所能 盼留住書店 46年來,也有艱辛路,首先是人才闕如,談版權的挫折也有。張杏如只能告訴自己:「行於所當行,到這裡應該做這個事,那就去做。如果要做,就要做好。」 面對新的世代,信誼也在思考改變。張杏如說,這個階段要成為研發機構,將結果分享出去,「自己做,能跑多少地方?我們一定要用在地的力量」。例如「閱讀起步走」就是利用各地的社區圖書館網絡。 「因為在地,只要有有心人在那裡,就可以落地生根,不會像我們一陣風去了、又撤離。」張杏如還想到各地的獨立書店,雖然是一道美麗的文化風景線,但同時也是風雨飄搖,如果信誼成為這些書店背後支持的力量,再透過書店照顧一些偏鄉、弱勢的孩子,也是借力使力。 「我想到用獨立書店的角度去切入,讓書店不要消失。」張杏如說:「照黑暗角落的那個光,不要消失。這是我們這個階段希望努力的方向。」 接下中央書局 重燃文化火炬 2020年10月18日,台中中央書局重新開幕。曾經是中台灣延續自日治時代的文化地標,卻經歷關閉、轉租、破敗,沈寂22年,直到此時重新點燃文化火炬。背後的力量,還是張杏如。 「人,都是隨緣作勢,就是有這個緣分嘛。」張杏如輕描淡寫回應這件事的「功勞」,同為台中人,知道中央書局的意義,「我們碰到了,就覺得應該做,不是什麼偉大的事情,有資源在手上的人,就會變成你的責任、而不是你的資產。」 接手後才知道,父親早年曾經持有中央書局的股票,在中央書局出入的那一代仕紳都是小時常來家裡的叔伯,如「遂性伯」莊垂勝、「煥珪伯」張煥珪,葉榮鐘根本就是鄰居。張杏如的兄姐也都往中央書局跑,考上好學校,爸爸會去那裡買鋼筆再刻名字。 於大,是地方上的文化盛地,於小,有家族的情懷,在得知這裡可能要被拆除時,張杏如接了。 很多人說,中央書局這一棟樓,是前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送給妻子70大壽的生日禮物,是很浪漫的事。但張杏如笑說:「修復下來,是一點也不浪漫的事。」 原本是租,因考慮到修復投入的鉅額資金,才決定買下來,將被一次次轉租而遮蔽、亂漆的天花、牆面、柱子,還它本來面貌,終於重新開幕,以上善基金會名義運營,中央書局再一次開創新局的周三讀書會也上路,在上善董事長詹宏志號召下,成為這個世代少有的閱讀形式。 願當他人助力 繼續為孩子講故事 人們覺得,張杏如是人生勝利組,她謙說:「幸福的面貌非常多,幸福是冷暖自知的事,但的確除了先生的身體比較麻煩一點以外,我也沒有什麼牽掛。」 身體健康,自大學以來體重上下變動在兩公斤以內,可以一餐兩碗飯,先吃青菜、再吃澱粉,少吃肉、多吃其他蛋白質,76歲還容光煥發。可是她在考慮退休了,「信誼現在有數位長、營運長、研發長,我的確是ready to step down,可以過我自己的日子了。」 張杏如想重拾舊日興趣,寫字、打太極拳、「花下讀未完書」,還有彈琴,也是讓手動一動,讓腦子不要退化,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退下來,不管是待在家或繼續參與社會,重點是「來去自如」,她說:「永遠可以是別人的助力,我永遠都可以來信誼給孩子講故事。」 如老子說「上善若水」,張杏如說:「水往低處流,所以滋潤萬物,我們做幼兒教育也是,要蹲得下來,不怕往低處去,更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是她46來年帶信誼基金會投入幼兒教育的基本態度。

MORE

【趨勢人物74】 品牌創意總監波尼 帶頭改善時尚業

文/楊慧莉 另闢蹊徑 踏上時尚 救贖路 艾米‧波尼(Amy Powney)是英國時尚設計師。二○○六年,她進入服飾品牌「珍珠之母」(Mother of Pearl),從在剪裁室裡打掃,一路做到品牌創意總監和大股東。二○一七年,她獲頒BFC/Vogue設計師時尚基金獎。接著,她把贏得的獎金投入「珍珠之母」的第一條永續服飾生產線,也同時展開她的時尚永續探索之旅。儘管看似一時興起,但這一切要從她的出身源頭說起。 從源頭看時尚業 波尼的設計師生涯起源於童年時與母親一起快樂做手工。她夢想著要在一個引領潮流的奢華時尚業大展創意。與之相反,她的童年在穿搭轉贈的二手衣和沒有品牌的衣服中度過,因此常遭同儕嘲笑。 然而,她卻是個成長於英國北部鄉下的農家子弟,對於萬物的起源有著與生俱來的理解,明白農夫身分讓他們位居食物鏈的底層。而今,進入所夢想的產業,她也決定要弄清楚產業的來龍去脈。 六年前,她以品牌總監身分著手一個新任務,要為自己的品牌打造一個完全永續的服飾系列。她並不清楚那意謂著什麼,但她明白要先弄懂衣服生產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和流程。 一如食物歷經農場到餐桌的過程,波尼發現時尚業也是產自天然資源,「你的衣服也來自蠕蟲、動物、農業、森林或化石燃料。沒有蠕蟲,就沒有蠶絲;沒有綿羊,就沒有毛料;沒有農業,就沒有棉花;沒有樹木,就沒有人造絲;沒有化石燃料,就沒有因為便宜而在所有布料中最廣泛使用的聚酯纖維,這種纖維由原油製成,即你加進汽車的相同燃料。」 揭露時尚黑暗面 現在,大家談到氣候變遷,就會提及各種汙染源,如航空、旅遊、航運、農業、工業化、塑膠汙染、化石燃料等。波尼提醒,以上都是衣服製作過程中的一部分。比方說,一件聚酯纖維洋裝的生產,結合了化石燃料和塑化汙染,在氣候變遷中難辭其咎;清洗時又釋出塑膠微粒到海洋,然後進入食物鏈,最後跑進我們身體裡;當丟掉到垃圾掩埋場時,又要歷經幾百年的時間分解。 此外,過去老祖母會縫縫補補又三年,而今在鼓勵消費的風潮下,許多第一年才購買的衣服五件就有三件淪落到垃圾掩埋場。智利,有一座全球最大的掩埋場,充斥著許多未穿過、未賣出去的衣物。 波尼認為,現代人失去與衣物的連結,這要拜全球資本主義大量工業化和一條線生產範型之賜,這種範型催生了所有東西只要速成又便宜就好的觀念,「我們不太在乎東西的起源,只看品牌,而品牌只顯示衣物在哪製造,不會告訴你它們如何織染,更不會說全球有三十四億人投入此產業,七成是女性,不為人所見,多數人的薪資低到不足以餬口。」 品牌總監反思,在時尚業,我們都愛談論平等、女性主義、多元化、賦權,稱許穿上我們設計的名流、影響者,卻不會談論那些生產衣物的女性,視她們一如便宜、隨時可扔的聚酯纖維洋裝。 衣物生產過程探索中,波尼發現我們身上所穿的每件衣服大概都遊歷了五個不同國家,歷經二十個不同的流程,有可能去過的地方比主人都多,至少你衣櫥中的衣物遊歷之地的總和是如此。 不只是設計衣服 過去,波尼就讀設計學校,學到的是只要把東西設計漂亮就好,怎麼做出來都是之後的事。而今,得知生產過程後,她要從頭翻轉整個流程。於是,她用自己的品牌開啟了一個永續、可追蹤的供應鏈,設計就從源頭開始。她使用自然有機農作法取得天然纖維,以取代聚酯纖維;與團隊不僅對製作生產有要達成的目標,也協助教育消費者。比方說,多數的衣物線上購物,買家只需考慮尺寸、顏色和剪裁,但他們會讓客戶針對屬性或材料進行篩選,試圖將倫理和美學放進同一個對話之中。 在改造原有的系統中,波尼發現還得在供應鏈中加入另一個環節,以創造一個循環系統,其中很多事情涉入其中,像是如果砍掉一棵樹,用其他東西替補,替補的東西能否給森林帶來更多價值?或是如果再生和有機耕作方式成為新常態,每位採摘者能否跟著土壤本身一起獲得滋潤? 時尚永續探索過程中,波尼見到了為其貢獻衣衫的綿羊。她原本不認為這件事富革命性,但事實證明它確實如此。在她明白前,她已上了新聞,並成為一部紀錄片的主角,還幫英國版的《Vogue》寫專欄,這讓她充滿希望。 至此,時尚還是她當初所想,涵蓋了流行趨勢、品牌、標誌等,只是現在增加了新的層面。未來,她除了要繼續設計和製作衣服,也要型塑我們的未來,而這兩件事齊頭並進。 以身作則 拋磚引玉救地球 今天,波尼是時尚業的改革先鋒,支持可追溯的供應鏈,尊重動物和低環境影響。她的品牌運作以環境保護為前提,曾於受訪時表示,「現在醒來,都在為試圖拯救這個世界的未來效力。」 永續關鍵在透明 二○二○年,她與現任英王查理三世和羊毛品牌「Campaign for Wool」合作,設計出一款限量版的圍巾,藉此展示可生物分解和再生材料。去年,一部獨立製片《重新構想的時尚》(Fashion Reimagined)發行。片中,介紹了設計師波尼及其所代表的品牌「珍珠之母」,最重要的是,記錄了波尼在創設品牌的各個環節中,盡力達到可持續發展並符合道德標準的過程。 《重新構想的時尚》順著「從田地到時尚」的旅程,檢視了一件衣服的整個供應鏈,深入衣服製作的每個環節。設計師將她的品牌放在「顯微鏡」下細細檢視,凸顯透明化的重要性。 波尼表示,「詳細規畫每個階段,在每個點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不是簡單的工作,但如果真的想要永續發展,這是一個品牌需要做到的。」更進一步指出,「品牌只要用了更天然或有機的纖維就說自己是永續的,不過就是在『漂綠』,整個供應鏈都應顧及。這是一個很大的承諾,這也就是為何透明化如此重要,消費者需要看到一個品牌做到什麼程度,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波尼也不諱言,自己是一個小品牌,如果他們做得到,其他人也可以。 對紀錄片的期許 《重新構想的時尚》敦促顧客扛起責任,自己做研究、別盡信書並究問你在變動世界中的位子,「時尚業是一個不會讓自己透明化的系統,所以我們必須透過決心和努力自己來。」 波尼說,「紀錄片是給穿衣服或做衣服的人看的。」她不認為消費者清楚其衣服的來歷,希望影片給予觀眾充分訊息,鼓勵他們重新思索其使用衣櫥的方式或未來要如何生產衣服;「如果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那麼我們所做的工作和影片本身就成功了。」 對於那些也想改善的業者,波尼的建議是,從小處著手是關鍵;如果要馬上都做到,注定失敗,還不如步步為營。另外,說到衣櫥,她一直都主張少買一點、買好一點,「我們必須抽離一下,明白我們已用快時尚的心態和拋棄文化,對地球造成傷害。」 波尼也是轉售和出租市場的強力支持者,「你不需要老是買新東西,有一些大人和小孩都適用的不錯平台,從『Vestiaire Collective』到『Dotte』,你可以用合理的價格,找到一些很棒的東西。」 我就是那個人啦 儘管有些責任歸屬在於個人做出更好的選擇,但真正的改變最終還是落在帶領時尚業的強權集團。 「我們希望用這個影片當作討論的起點,促成產業漫漫改革之路;我很清楚我們的影片不會改變整個產業,但我希望我們藉由影片所做之事能鼓勵那個改變。」 為了讓時尚永續發展,需要有更多的立法,但那需要時間。就現階段而言,要靠品牌本身自我調節,善盡本分協助地球,「品牌需要從頭到尾檢視他們的供應鏈,這很不容易,需要時間和金錢,而且也沒如何讓品牌永續發展的手冊。」 在一個資訊爆炸、充斥各種恐怖數據及未來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波尼坦承,要總是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確實不易,有時覺得好像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動作肯定也不夠快,「但是,作為兩名稚子的媽,我必須懷抱希望,必須努力確保他們將有個安全而快樂的未來。」 而每當她有所懷疑時,就會再去翻看那個她最喜歡的引述,「當我想著:那個人怎麼不去改善一下那件事情呢?接著我便明白,我就是那個人。」

MORE

陳志輝照護病患 力拚醫院內外科兼具

文/林敬家 在地醫療服務30多年的彰化漢銘醫院,2019年轉制為「漢銘基督教醫院」,成為彰基醫療體系醫院的一員,除了扮演深耕社區的地區醫院,因位置緊鄰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獲得充分醫療資源與醫師人力,協助分流彰基總院看診人潮,讓長者、慢性病患者就醫品質提高。 漢基院長陳志輝今年1月接任院長一職,陳志輝指出,以往在都會型醫學中心的經驗,讓他看見彰化就醫習慣與病人型態的截然不同;漢基地理位置特別,除了靠近總院彰基,又在彰化市秀傳醫院隔壁,漢基不僅是獨立的分院,也扮演「總院一個院區」的角色。 陳志輝是骨科專科醫師,過去在台中榮總服務20多年直到2021年。 他坦言,過去忙碌於臨床、學會及學校教學,著實疏忽休閒活動,近年朋友邀約開始爬山,「登山大多時間是獨自聽著自己的呼吸,是自己對話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思考時間。」 大學時是運動健將的陳志輝,擔任籃球隊長3年,也參加過棒球隊,他起初對「爬山」很不以為然,認為「不就是走路而已」,但在一次機會毫無準備下挑戰玉山,「真的爬得快死掉!」他出現高山症,卻還是撐住攻頂,下山之後才覺得身心舒暢。 「如果不是經過一步一步氣喘吁吁、腳踏實地的走上來,永遠無法看到山上美景。」曾有位前輩曾告訴他,「如果現在就停下來,那就永遠到不了了」因此陳志輝開始享受登山。 他表示,會再多爬幾座山,再去挑戰爬玉山,想去玉山北峰氣象站找老朋友。 陳志輝說,新冠疫情期間,重症患者進到彰基總院,穩定或確診後始終沒採陰的患者則由漢基接手,以維持醫學中心的運轉,現在在彰基急診滯留太久的患者,經評估也會轉到漢基治療,兩院關係緊密。 開辦社區專用車 載長輩拿藥 彰化醫療資源集中在市區,陳志輝說,常見老人騎著機車載另一名老人來看病,今年開始漢基開辦社區專用車,車輛走4條路線到社區載長輩來醫院拿藥,未來還可能請司機下車幫拿慢箋,改善交通帶給患者的不便利。 漢基從原本以婦兒科醫療為主,現在轉型有內、外、復健、眼科、中醫等30個診療科別、126位專科醫師進駐,成為社區型地區醫院。陳志輝表示,漢基內科逐漸成熟,未來將提升民眾對於外科醫療的需求。 陳志輝說,唯有專任外科醫師到院內,手術執行才能穩定,不過考量部分科別有較為單純的手術可嘗試,像是今年已有骨科、直腸外科醫師來院專任,預計會再補進泌尿外科及一般外科醫師,精進外科病房照顧術後病人的能力,以提升外科服務量能。 享受生活 規律是最大幸福  過去漢基醫院急診室受限於空間與所在位置,造成救護車停靠動線不佳、服務量受限,陳志輝表示,近期已規畫急診室前移至醫院大門口、鄰接主要幹道中山路,車輛可直駛入急診門口,並擴大急診床位數,提升民眾對漢基急症、外科醫療照護的信心。 面對忙碌的工作,陳志輝指出,許多人為了調適工作與生活壓力會列出一大串菜單,但規律最重要,無論是怎樣的休閒與生活習慣,規律才是最高境界,也是目前他認為最大的幸福。

MORE

每周飛澎湖看診 蔡東翰堅持18年

文/林琮恩 執業27年裡,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副院長蔡東翰有18年過著每周往返澎湖、台灣的日子,日前獲得今年醫療奉獻獎。「醫師動、病人不動」是他不變的堅持,從軍醫畢業第1天起,就投入離島醫療,完成研究所學業後,開始在澎湖開設門診。退伍後,他在家鄉高雄落腳,仍堅持往返澎湖看診。 「對離島服務有熱忱,必須回溯到在小金門黃厝醫院服務的那段時間。」蔡東翰說,從國防醫學院畢業剛拿到醫師執照,就被派駐到小金門衛生連轄下的黃厝醫院擔任院長,「此前都在台北讀書、受訓,不知道台灣竟有一個地方醫療資源如此貧瘠。」 小金門經歷 種下奉獻種子 在戰地前線,小金門醫院原設於坑道中,後來遷至一處報廢國小,即黃厝醫院。蔡東翰說,國小建物呈L型,醫院所需空間都由一間間小教室改造:一年一班是藥局,二班是診間、病房,此克難情景令蔡東翰大受衝擊。當時健保才剛開辦,他心想,「同樣繳交健保費,為何離島居民獲得的醫療與本島差異這麼大?」 蔡東翰因此決定,在小金門的時間,要全力改善當地的醫療窘境。「在小金門服務,讓我知道行醫不必遠到非洲,台灣離島也值得我們奉獻心力。」蔡東翰表示,結束在小金門部隊服務後,他回到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免疫研究所進修,當時共同指導老師、現任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是神經外科、脊椎手術權威。蔡東翰碩士班畢業,至三總神經外科受訓6年。結訓後,他第1次踏上澎湖土地。 做基礎變革 簡易手術流程 2006年以前,澎湖醫療資源稀缺,但隨著觀光起飛,常有遊客因頭部或脊椎外傷急需手術救命,對神經外科醫師需求很大。澎湖縣政府因而與三總簽約,而完成受訓的蔡東翰於是成為派駐澎湖海軍醫院的神經外科醫師。 但後續出現狀況。蔡東翰回憶,受東北季風影響,飛往澎湖的班機常遇亂流,加上復興航空、中華航空接連在澎湖一帶發生空難,醫師們知道要支援澎湖門診時,常人心惶惶,蔡東翰的下一屆沒有學弟選擇神經外科,因此派駐1年期滿的蔡東翰自願支援每周1天的門診。沒想到,從此他在澎湖的門診,一開就是18年,更獲頒贈榮譽縣民證。 蔡東翰剛到澎湖,就做了一件基礎的變革。他把微創手術所需器械整理成「手術器材包」,並讓微創手術流程制式化,突破了第一刀難關,第二刀、第三刀相對容易,後進醫師要在澎湖動脊椎、腰椎微創手術,器械不必再東拼西湊,更有信心。 在澎湖服務期間,蔡東翰拯救過無數居民的生命。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因救人而墜崖的消防義工郭文凱,他的腦部硬膜上出血,必須搶時間,及時取出腦內血塊,哪怕只是慢1分鐘,都可能讓患者變成植物人。蔡東翰即刻聯繫手術室準備,推至開刀房後,先為郭文凱理光頭髮,塗上消毒液,在頭顱開口讓血塊流出,確認得救了,才補上其他常規動作。 郭文凱痊癒後重考3次,終於考上消防員,目前在高雄任職。蔡東翰回憶,當時郭文凱的媽媽裝了一大袋自家種的花生當謝禮,「是我至今吃過最美味的花生。」 自謙不偉大 持續精進專業 蔡東翰在澎湖18年,只有第1年是受指派,其餘17年都是自願為之,每周都搭機往返台澎兩地。計程車司機成了老友,每周五一早就在機場等待,往醫院途中一家台式早餐店,則預備好他習慣的餐點,他下車取了再奔往醫院。 軍醫退伍後,蔡東翰曾在嘉義陽明醫院執業1年。如今回到家鄉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任職,每周在澎湖的門診並沒有中斷,也持續精進手術技術。 蔡東翰謙稱,「我不是做很偉大的事情,但願意堅持做、默默做。」每周1天到澎湖看診,是他持續貢獻醫療專業的方式,也是對自己行醫助人初衷不曾間斷的提醒。

MORE

【過來人給力】只要認真生活 就能鼓舞他人

文/藍介洲 前幾年,我已改行在當社工,某天我正要下班,準備搭捷運回家。在月台等車時,旁邊有一個中年婦人,可能對我很好奇吧,問我是在做什麼工作?我連想都不想,二話不說,直接反射性地跟她說我在做按摩。我心想這樣可以省得麻煩,不用像之前那樣得解釋一堆,不用再跟人們的偏見爭辯,如此何樂而不為? 結果這位中年婦人就問我在哪裡按摩?有沒有名片可以給她一張?她說她想帶她兒子一起找我按摩。 這下真的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我又不好意思說我剛才都是騙她的。還好我反應夠快,馬上隨便敷衍兩句,跟她打哈哈說,最近生意比較好,名片正好發完,並設法趕快結束這個尷尬的話題,免得露餡。 但事與願違,事情常常往反方向發展。 我原本以為這位大姐會就此打住,不再追問下去。結果她居然跟著我上捷運,鍥而不捨地,繼續問我按摩院的地址。這下,我真的要露餡了啦!我只好委婉地跟她說,因為這涉及隱私,不太方便透露。 聽我這麼一說,這位大姐也急了,連忙跟我解釋,她沒有惡意!她說她兒子去年因為車禍導致雙眼全盲,至今仍走不出來。她覺得我很不簡單,雖然眼睛看不到,不但能走出來,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還能將自己照顧得很好。她說想帶她兒子給我按摩,並希望我能跟她兒子聊聊,順便開導開導他,讓她兒子知道,雖然眼睛看不到,還是可以工作賺錢,獨立生活,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應該自暴自棄才對! 喚起體內社工魂 聽完之後,我一時語塞,而我體內的社工魂,也立馬被喚起。 這時,我已顧不得會不會因露餡而感到尷尬,馬上跟這位中年婦女坦白承認,我目前的主業是在某個視障協會擔任社工,按摩只是我偶爾兼差的副業。如果她不介意的話,我可以親自去她家一趟,跟她兒子聊聊,分享我失明後的心路歷程,看看能不能藉此鼓勵她兒子,重新振作起來。 這位大姐一開始還半信半疑,擔心我看不到,一個人去她家不會有困難嗎?我用力拍胸脯跟她再三保證,這對我不會有困難,事在人為,只要有地址,我都會設法抵達!而且我還跟她說,這樣更能夠證明給她兒子看,我們雖然看不到,還是有辦法行動自如,取決於我們要或不要而已,真的不用擔心。 我跟大姐互留電話,之後我也依約前往他們家拜訪。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出現在這位大姐家門口時,他們全家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她兒子一直問我,我真的沒有騙他嗎?我的眼睛真的都看不到嗎?我看不到怎麼有辦法一個人到他家呢?於是我就簡單跟他說明,我這一路走來的經過,同時我也跟他分享,我失明後的生活現況與經歷以及我失明前後的心路歷程。 我不斷鼓勵對方,說我非常能理解他現在的心情,剛失明時真的很不好受,因為我也是過來人。我們還是不可以失志,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別人或許會看不起我們,但是我們絕對不可以跟著也看不起自己。 有時我覺得要鼓勵人生路上跌倒的人們,實際上的現身說法,比任何言語上的打氣加油,還要來得更有幫助,更有力量! 最後,她兒子也順利走出來,並接受按摩職訓,目前已在某個按摩小站工作。整件事聽來,還算是有一個不錯的結果。 (摘自《視障者的機智生活》,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藍介洲 1973年生,全盲者。 中興法商學院(現更名為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台灣大學社工所碩士與博士。1997年考取社工師證照,是台灣第一位盲人社工師。 從事身心障礙社會工作超過25年,目前為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祕書長。

MORE

【盡其在我】如何積極過人生?

文/聖嚴法師 積極是一種很重要的生活態度。積極跟消極是相對的,如果不積極,就會變成消極。 什麼叫消極呢?消極是得過且過,有也好,沒有也好;死也好,活也好。有人說:「這個社會太緊張忙碌了,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反正我的要求不多,只求有一口飯吃就好,幹嘛跟大家一樣勞碌呢?流浪漢不都是這樣過日子嗎?」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消極的。 消極的人生觀,是灰色的,是沉悶的。對個人而言,會扼殺成長的機會;對社會而言,則是增加社會大眾的負擔,這是連做人的基本責任都不顧了;因此,我當然是贊同積極的人生。 不過,追求積極的人生,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認為積極的意思就是,努力追求成功,不外乎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有很高的收入、響亮的名氣,希望獲得名利、財富的享受,彷彿人生值得追求的就是這些東西。 一個人如果沒有努力的目標,的確很容易就喪失生命的原動力,而一般人的努力,無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權、追求勢、追求位。其實,追求的本身並沒有錯,更不是罪惡,問題是在於追求的過程中,是不是不擇手段,有沒有傷害到別人,或是傷害了自己的品德? 又如果,雖然很努力地追求,目標卻愈來愈遠,這時候該怎麼辦?是不是還要追求?是不是非要得到它不可? 積極的確是很好,可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如果太在乎目標的達成,往往會忽略自己所處的環境因緣,忽略周遭別人的感受。所以,除了積極的追求之外,還要常保平常心。能夠得到固然非常好,即使不能得到,那是因緣不具足,不必那麼難過。所以進取心、積極心要有,但是得失心最好少一些,一切「盡其在我」就可以了。這樣子,生活才會過得比較愉快,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積極,而讓他人受到傷害。 所以說,積極是一種態度,本身並沒有對錯,如果動機不純正、目標不對,或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種積極才是不對的;或是目標達成後就得意洋洋,目標達不成就痛苦萬分,這樣的積極就是錯的。唯有當目標正確,作法正確,積極就會成為一種優點,會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快樂。 先訂定好目標 這道理聽起來像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其實這兩者還是有一點不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個觀念是正確的,但是態度有一點消極。積極的態度,應該是在耕耘之前,做好更多的準備,譬如哪一種耕耘的技巧最好?市場上有沒有這個需求?有沒有通路?市場上消費得完嗎?消費不了又該如何處理?等等問題。詳細考慮之後,耕耘的結果,才容易和我們的預期相符。在考慮清楚之後,動手去做,如果達不成目標,也不需要難過,這才真的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那麼,要如何培養積極的心呢?首先要訂定目標,因為有了目標,生命才有方向。這個目標最好是「少為自己,多為別人」,譬如現在地球的環境充滿危機,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能做些什麼?你可以利用空餘的時間,投入環保工作,也可以只在自己家裡,或附近的環境,做一個小小的環保義工,這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像這樣,將自己推向一個好的方向,劍及履及地去完成它、實現它,你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有目標、有意義,這就是積極人生的真義。 (摘自《找回自己》,法鼓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6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 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提出「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MORE

揹器材上山 彭啟清為弱勢到宅看牙

文/巫鴻瑋 彭啟清30年前回家鄉開設啟清牙科診所,不久就遇上一批棘手的病人,他們是附近世光教養院的院生,大部分有腦性麻痺或多重身心障礙,不易溝通,常因為恐懼而在治療椅上躁動不安,甚至要出動3、4人束縛住他們的手腳和頭部才能開始治療。 世光教養院的老師告訴彭啟清,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牙醫師願意為院生治療。「照顧特殊需求者」從此成為彭啟清一輩子的耕耘。從身心障礙孩子到長照老人、從山地偏鄉義診到巡迴缺醫地區,甚至長途跋涉替沒法出門的人到宅治療;日前他也獲頒今年個人醫療奉獻獎。 彭啟清是新竹縣竹東鎮這座小山城資歷最深的牙醫師之一。1989年他從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1994年因為家鄉需要牙醫師,毅然辭去在台北的牙醫師工作,選擇回到竹東開業。 竹東本來就缺牙醫師。彭啟清小的時候,竹東只有一家牙醫診所,看牙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牙疼了,常常只能自己含著冰塊緩解疼痛。幼年的彭啟清便想,「如果當牙醫師,幫助人解決牙疼的問題,也不錯」。 治療教養院孩子的震撼經驗,開啟他關注特殊需求領域。一趟治療下來,彭啟清疲累不堪,但也讓他深刻體悟,特殊需求者的治療長期被忽視,必須有醫師投入。此後,他擔任新竹縣牙醫師公會「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委員會」的主委,以公會力量陸續建置身障福利機構、安養院、特殊教育學校等的醫療團。 彭啟清的名聲日漸響亮,居住在尖石、五峰的部落居民也慕名而來。這讓彭啟清發現,住在山上的居民,為了看顆牙竟然得特地花費兩天一夜下山就醫。也因為牙醫醫療資源缺乏,山上的學童許多都有蛀牙問題。 彭啟清於是參與牙醫師公會的山地醫療義診,也參與醫缺地區的巡迴醫療,在司馬庫斯部落設立醫療點。為了方便山上的病患就醫,彭啟清揹起工具就往山上跑,甚至簡單的板凳都能成為他的臨時診間。 彭啟清曾是照顧者,10多年前父親肺炎,直到往生都沒有痊癒。他記得父親喝水、吃東西常會嗆到,直到2012年參訪日本長照保險後,才了解口腔照護與吸入性肺炎之間的關係。 病患急性牙痛 前往醫治受觸動 父親離世的遺憾,彭啟清化為動力,有任何演講衛教的機會,都苦口婆心呼籲為長照的被照護者做好口腔清潔、維持口腔機能。 彭啟清於2017年加入到宅牙醫師的行列。觸動他的個案是尖石鄉一位病患。這位病患因脊髓損傷而癱瘓,那天急性牙痛,打電話給彭啟清求救,隔天彭啟清專程上山,為他治療。病患感謝的眼神也讓彭啟清至今難忘。 治療腦麻童牙痛 家庭回歸正軌  到宅治療特別容易碰上情感衝擊。他記得有一次,到偏鄉為腦性麻痺孩子看診,孩子長期因牙疼哭鬧,讓家庭生活大受影響,媽媽更瀕臨精神崩潰邊緣。但自從解決了孩子的牙痛,這些問題都煙消雲散,彭啟清初次感受到自己不僅能解決疾病的困擾,還能幫助一個家庭重返正軌。 彭啟清說,到宅看診的大困難是,要帶著30幾公斤的裝備,再者,由於病患臥床,治療的空間十分受限,彎腰駝背的姿勢也造成體力上的負擔。而如何在維護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治療,更是挑戰。 如今台灣的口腔照護長照制度正在扎根,彭啟清盼望更多年輕牙醫師投入這份「雖然辛苦但值得」的工作。 彭啟清感謝妻子、孩子的支持,讓他能實現自我期許,也感謝每個他服務過的病患體諒。彭啟清笑說,他把大半的時間都花在走訪偏鄉及到宅看診上,「診所大門最常張貼的公告就是巡迴醫療公告,病患一看就知道我出門看診去了。」

MORE

71歲開始舉重 網紅嬤練出身心平衡

編譯/陳韋廷 人老了後,體重可能隨著年紀一起逐漸增加,不健康的狀況也可能變多,但今年76歲的加拿大老奶奶喬安‧麥唐納,71歲開始靠著舉重等訓練健身減重,變得更加健康,還在社群網站上擁有上百萬粉絲。 在開始健身以前,喬安的健康問題日益嚴重。71歲這年,她的體重90公斤,有高血壓和腎臟問題,並在服用治療膽固醇與胃食道逆流的藥物,醫生甚至想將劑量增加一倍。 她的女兒米雪兒則直白點出喬安的困境說:「妳最後會像妳媽媽一樣住在養老院被別人照顧。妳想要這樣嗎?」 思考這一問題兩個禮拜並希望贏得女兒尊敬的喬安,最終決定開始嘗試運動,她離開加拿大安大略,前往墨西哥濱海小鎮圖倫去找女兒。米雪兒跟丈夫兩人都是健身教練。 喬安在那學會製作蛋白飲、上健身房並遵循女兒的健身計畫;先使用健身器材,然後是1公斤的重量訓練器材,之後逐漸調高強度。現在她能用11公斤重的器材模仿舉槓鈴,以及將槓鈴放在頭後的動作。 慶祝75歲生日 挑戰高空飛索  密西根大學復健醫學副教授彼得森說:「有一種誤解認為65歲以上的人肌肉無法長大,肌肉是一種能適應刺激的組織。重要的是先去請教醫生,慢慢開始。」 喬安會在Instagram上晒自己穿著運動上衣的照片,或是穿著沙灘裝在海浪中跳躍的照片。她擁有170多萬粉絲,並跟零售業者Women's Best合作。她說:「我喜歡去做會讓其他人說出『哦,天啊!她在幹嘛?』的事情。」 去年,喬安以高空飛索的方式慶祝自己75歲生日。她總是喜歡挑戰,總是喜歡「鍛鍊身體」。 成年後大部分時間裡,喬安過著藥罐子的生活,體重也起伏不定。當被問到為何能在71歲做出改變時,她說:「我想我在人生中遇到新的低潮。也許我已觸底反彈了。」 勇敢做出改變 把自己愛回來 她說:「我忙於家庭,忘了自己。我好希望能早點知道現在學到的事情。我本可以更健康。你真的是在跟自己對抗,因為你一直搖擺不定。我不想回到過去的我。」 當然,適應新的體態,情感上也會做出調整。喬安健身後變得更積極、更快樂、更少生氣。 她說:「我仍必須慢慢接受自己,我已經改變很多。人們常說『要學會愛自己!」剛開始時會說『有什麼好愛的』,這就是我的感覺,但我現在照鏡子時,不會轉過頭去不敢看自己。」 事實上,喬安在71歲以前早就渴望改變。她在十幾歲念中學時就開始跟體重抗爭。當時的她覺得自己又矮又胖,並對自己身形不佳感到焦慮,而現在,身為一個熟齡女性的她正努力讓自己活得更年輕。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MORE
/4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