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這些高風險族群注意 沒症狀不代表健康

【本報綜合報導】許多病患平常看起來沒症狀,但在住院後,為何感覺身體狀況愈來愈差?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這其實是很多人的誤區,沒症狀不代表身體健康,醫生是不會平白無故要人住院的,並點名5個高風險族群。 黃軒表示,許多隱藏的健康問題,都是在定期的體檢中被發現的,尤其中老年朋友可能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就忽略了定期體檢的重要性,等到真的不舒服才去醫院,檢查才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問題早已悄悄來到身邊。 黃軒也特別點出一些看似健康卻不健康的高風險族群,提醒民眾最好定期體檢、提早預防。 一、家族癌症史 如果家中有人曾罹患肺癌、大腸癌等,罹癌風險可能會增加,應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肝功能檢查以及胃鏡檢查等。 二、肥胖 肥胖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才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圖/FREEPIK 三、抽菸和喝酒 長期抽菸和過量飲酒,恐成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高風險族群,戒菸和限制飲酒是重要的健康習慣。 四、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建議50歲以上民眾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甲狀腺檢查、大腸癌篩檢等。 五、情緒壓力 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的人,將成為罹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健康高風險族群者,如肺癌、大腸癌、乳癌以及胰臟癌等,提醒民眾日常應保持心理健康,適當的壓力管理對預防癌症很重要。

MORE

兒童早期療育 中藥、針灸助開竅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專家指出,3歲前是發展遲緩的黃金治療期,提早診斷治療,效果可提高10倍以上,可見「早療」的重要。而在傳統中醫學中,也有類似發育障礙之描述,累積了許多治療發展遲緩兒童的經驗。 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晉賢說,中醫在治療「五遲」、「五軟」等兒童發展遲緩,主要有兩種策略,一為「藥物」,二為「針灸」。「自古以來,中醫將這些情況分屬不同臟腑的虛損,臨床上使用通竅、醒腦、健脾、補氣、滋腎等相應的藥物來治療。」 張晉賢引用《小兒藥證直訣》中談到「五遲」,就是中醫對小兒發育遲緩的觀察,有立遲、行遲、語遲、髮遲、齒遲等,「五遲」中的「語遲」指的是語言發展遲緩,「立遲」與「行遲」其實就是動作發展遲緩。 「髮遲」初生時沒有頭髮或非常少,隨年領增長,頭髮仍稀疏難長或不濃密;「齒遲」指一般嬰兒六個月至八個月大時開始長牙,大約到兩歲半至三歲時,會長齊二十顆乳牙。若一歲仍未出牙、或數量甚少,就是屬齒遲。 而「五軟」,則是指小兒頭軟、項軟、口軟、手足軟、肌肉軟。這五種發育遲緩,和五種肌肉萎軟的疾病,都屬於小兒發育障礙的病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發展遲緩兒發生率約為 6-8%,台灣每年約有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每年就會新增1萬 5000名發展遲緩兒童,換言之,台灣平均每15個孩子,就有一人可能面臨發展遲緩問題。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已知「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為最大,而環境因素則包括後天營養、家庭環境刺激等。 中醫臨床上使用通竅、醒腦、健脾、補氣、滋腎等相應藥物,來治療兒童發展遲緩。而除了針灸及藥物外,家長平時在家也可幫小朋友「捏脊」;安全起見,捏脊方法可於門診中請中醫師先行示範。 小兒腦性麻痺的症狀,包括運動障礙、感覺異常、語言能力及智力異常或低下;目前,中外已有研究證據顯示,中西醫整合復健治療腦性麻痺,比傳統治療方法更為有效。 ★演講通告:6 月 2 日下午 2 點到 4 點,張晉賢與楊賢鴻兩位中醫師,在線上有免費視訊課程,主講「中醫應用在兒童學習遲緩、腦性麻痺治療的角色」及「過敏性疾病中醫養生」,免事先報名,屆時可以網路查詢關鍵字「瘋中醫 基金會」找到入口。

MORE

疫情期間台灣孩童近視率增幅低 眼科醫師揭露關鍵

【本報高雄訊】國際期刊Nature近期刊出台灣近視防治成果,提到新冠疫情期間台灣孩童近視率僅微幅增加,增幅遠低於其他東亞地區,是近視防治範例。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說,台灣持續宣導「近視是一種疾病」,以「天天120」計畫,推廣學童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的觀念,讓台灣近視率從最糟糕時期高達50%,目前降至4成多,「是世界絕無僅有」。 吳佩昌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民眾減少外出,許多地區的孩童近視率大幅度增加,中國大陸山東、香港等地區甚至飆高到原本的2.5倍以上;台灣的兒童近日率近10年來,從50%一直往下降到44.5%,疫情爆發後略為上升到45.2%,幅度遠低於其他東亞地區,3年間大致持平。 吳佩昌表示,台灣自2010年推出的「天天120」計畫鼓勵孩子每天走出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並持續宣導「近視是疾病」,而疾病應該要被治療的觀念,消除家長對於近視加深是正常生理現象的迷思,兩者結合下,台灣疫情前數年間的孩童視力不良率維持下降趨勢。 吳佩昌說,台灣孩童視力不良率控制成功關鍵,是衛福部宣導「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教育部呼籲學童「下課儘量到戶外活動」,都起到很大作用,近年來國人對近視治療有更多理解,只要有異常就會配合用藥,能控制住孩童視力不良率。 吳佩昌說,近年政府推行「生生用平板、班班有冷氣」一定程度上讓學童戶外活動意願降低,需要政府更大力的倡議「下課就到戶外」,除幫助孩子護眼、增加維他命D、增加社交機會外,若在課間暫時關閉教室內的冷氣與燈光,也將有助於節能。 吳佩昌表示,中國「唯有讀書高」觀念深植人心,孩子不容易有戶外活動的機會,中國政府為了防止孩童近視,試圖把戶外帶進室內,推廣玻璃教室、特殊照明設備、自然主題壁紙等,但效果仍未知。 吳佩昌說,台灣雖有取戶外教學,老師仍認為窒礙難行,建議新課綱可考慮納入每天1堂體育課,強化「天天120」護眼。

MORE

莫名大小眼 「重症肌無力」找上門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不一定是眼睛病變?17歲少女,突然出現單側眼皮下垂、晨起複視經幾分鐘才恢復的情況,起初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明顯,且伴隨吞嚥困難,陸續經兩位眼科醫師追查原因,直至轉診神經內科才確診為罕見「重症肌無力」。醫師指出,重症肌無力致死率曾高達4成, 目前仍有約2成頑固型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或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 每年6月是世界肌無力症關懷月,歐洲更自去年開始將6月2日定為「肌無力關懷日」,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希望喚起大眾對於重症肌無力的重視,特於今(31)日邀請「台灣肌無力治療之父」邱浩彰教授、義大利拿坡里腓特烈二世大學 Francesco Saccà教授,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理事長梁采葳,同台交流分享。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表示,過去醫療認識與資源有限,重症肌無力被視為絕症,許多病友因嚴重的呼吸肌無力、造成呼吸困難而致死。隨著生物製劑的研發,未來台灣重症肌無力將邁向個人化精準治療新時代,可望幫助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症,讓生活更有活力。 邱浩彰指出,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20-30歲以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   一張表速懂重症肌無力與肌少症的差異。圖/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提供 「重症肌無力」與「肌少症」有關係嗎?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梁采葳確診迄今40年,當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與長期用類固醇導致體重飆升、母親欠債籌錢救命、多段戀情被拋棄等坎坷命運。直到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她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 葉建宏說,目前國內僅少數幾位重症肌無力病友,接受生物製劑的臨床試驗,其餘病友仍在苦苦等待治療機會;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生物製劑,且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

MORE

自助式導尿管爭取健保補助 讓脊髓傷者擺脫尿袋夢魘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樹先生在一場車禍意外中,成為一名頸椎四五節損傷的癱瘓患者。受傷之後,擺脫不了的尿袋成為他的人生惡夢,除了經常性的管路拉扯出血、阻塞、感染外,無法隱藏的尿袋,更讓他飽受別人的異樣眼光,因此,他開始學習自我單次導尿。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專家楊緒棣副院長指出,拋棄式導尿所需要的耗材費用不貲,對傷後即失業的樹先生,造成不小的負擔;直到他獲得可以重複性利用導尿管的資源,才成功克服前述困難。「雖然尚未有健保給付,但總算讓書樹先生的人生,不再受尿袋限制。」 楊緒棣表示,脊髓損傷是常見的意外傷害,發生原因多元,包括先天疾病、後天感染或腫瘤、意外事件造成的損傷等。統計資料指出,台灣脊髓損傷每年約新增4至5千人,累積數目相當可觀。「每個脊髓損傷傷者的受傷程度不一,因此殘餘功能也不一樣,但不管脊髓哪個部位受傷都會影響排尿系統。」 他指出,排尿需要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體神經共同控制,三套神經都要完整才能正常運作,無論哪裡受傷都會導致排尿系統不協調,使病人尿不出來,進而失禁、感染、高燒,若細菌因此進入血液或腎臟中,更可能面臨洗腎的命運或危及生命。 楊緒棣說,學會自助性清潔導尿後,只要帶著一根導尿管並搭配隔夜式導尿,病人幾乎就能正常生活,不再受尿袋限制,因此現在醫療端多鼓勵病人自助導尿,藉此改善留置尿管的不便。無奈的是,現今健保只給付留置性導尿,未有自助性導尿的醫材給付,使多數傷友仍然面臨經濟壓力及世俗眼光的兩難抉擇中。 台北慈濟醫院、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北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與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將於6月1日共同舉辦「脊時關懷 有您陪伴」講座暨義診活動,歡迎有需要的傷者及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MORE

視力模糊別輕忽!可能是視神經發炎結合腦病變

【本報台北訊】一位50多歲的婦女因為視力變差而就醫,檢查發現是視神經發炎,於是住院接受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眼肌神經科主任鄭惠禎醫師指出,「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除了視神經發炎之外,腦部也有病灶,最終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剛聽到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時,患者非常難以接受。鄭惠禎醫師說,經過一段時間後,患者漸漸能夠理解這是一個需要好好控制的疾病,也願意聽從醫師的建議接受治療,目前狀況維持穩定,在門診持續追蹤。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是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發炎反應,漸漸造成神經退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鄭惠禎醫師說,多發性硬化症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病,較好發於20~40歲的年輕族群,以女性患者占多數。 多發性硬化症的表現與受到攻擊的部位有關,可能的症狀包括複視、視力異常、色覺異常、眩暈、疲勞、肢體無力、痙攣、手腳發麻、感覺障礙、失去平衡、口齒不清等,而且每次發作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 約有80%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會表現眼部症狀,而至眼科就診。鄭惠禎醫師指出,視神經炎會造成視力減退、視野缺損、伴隨眼球轉動疼痛、光反射遲緩、甚至失明等;眼球運動系統受到影響,可能出現複視、眼瞼下垂、眼球轉動困難等;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可能出現眼球不自主跳動、凝視性麻痺等。 很多原因都會造成視力模糊,大家如果發現有視力模糊的狀況,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請盡快至眼科檢查,仔細找出病因。鄭惠禎醫師提醒,至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定要按時回診追蹤。 「曾經遇過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已經發作過視神經炎,但是沒有按時回診追蹤。直到有一天,患者因為視力模糊回到門診。檢查發現患者的視力相當差,視神經已明顯萎縮。若等到視神經萎縮再接受治療,效果大概也相當有限。」鄭惠禎醫師說,「多發性硬化症可能會有一些小發作,而病人沒有明顯的感覺,但是傷害會漸漸累積,神經學後遺症便愈來愈嚴重。患者務必定期回診!」 積極治療、穩定控制多發性硬化症 針對視神經發炎急性發作的患者,必須先排除感染、壓迫等問題,然後評估是否進行類固醇脈衝治療,以控制發炎。鄭惠禎醫師說,急性期的治療,通常以類固醇治療為主。 在急性期的症狀緩解後,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改變病程的治療。改變病程的治療有助於減少發作次數,讓病情維持穩定,盡可能減少神經破壞,避免神經學後遺症持續累積。 有多種藥物可用於改變病程的治療,包括干擾素、標靶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等,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目前也有口服藥物可供13~18歲之青少年使用,便利性高,有助提升治療遵從度。 本文由「照護線上 https://www.careonline.com.tw/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4/05/multiple-sclerosis-240520.html 原文標題:視力模糊別輕忽!多發性硬化症經常出現眼部症狀,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MORE

小模高跟鞋穿太久 大拇趾「美翻」近跛行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小雅」擔任服飾商品模特兒,為求整體造型美觀,幾乎整天都穿著高跟鞋拍照,日前收工回家、脫鞋後,發現大拇趾內側紅腫疼痛,以為痛風發作,就醫檢查才發現大拇趾竟已「美翻」、卡到第二趾下面,連第二趾都因長期摩擦而長硬皮。經醫師建議,採用微創手術矯正後,終於擺脫接近跛腳、不良於行的人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足踝專科醫師蘇錦宏表示,拇趾外翻是前足部最常見的變形問題,不僅會造成外觀困擾、買鞋不便,連走路都因疼痛影響儀態,是許多民眾的夢魘,其中大多數拇趾外翻是成年後才出現,平均年紀大約落在三十歲左右,以女性較多,且多半雙腳都有,甚至會隨年紀增長、日益嚴重。 蘇錦宏指出,造成拇趾外翻原因除了遺傳之外,平時常穿高跟鞋與尖頭皮鞋這類楦頭小的鞋子,更是高風險族群。除此之外,扁平足、風溼病、關節鬆弛等問題,也常會合併出現;症狀包括拇趾內側發炎紅腫痛、第二腳趾底部疼痛或是出現硬皮。患者雖不像慢性病需長期吃藥控制,但每天走路的痛楚,往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小病如不想變成大問題,務必要盡快治療。 蘇錦宏醫師提醒,如果拇趾內側出現發炎、紅腫痛等症狀,應諮詢專科醫師,安排保守或積極性治療。圖/亞大醫院提供 蘇錦宏強調,拇趾外翻角度愈大,不代表症狀就一定比較嚴重,有些人外型變形很明顯,卻完全沒有症狀,也有人看起來變形很輕微,走路時卻會紅腫痛到無法忍受。因此,若有拇趾外翻症狀,建議要尋求專業骨足踝專科醫師評估,選擇最適合的處理方式。 他也提醒,若症狀剛開始出現,不妨採取保守治療,如換穿寬楦頭而且有足弓支撐的鞋子,或者使用外翻矯正襪、矯正墊或是蹠部墊等,若有紅腫發炎狀況,也可服用消炎藥物,或以足部運動的肌力訓練改善。

MORE

腸病毒好發季 留意這些重症前兆

【中央社台北訊】炎炎夏日是腸病毒好發季節,醫師今(31)日提醒,9月前都不可掉以輕心,除口腔特定位置潰瘍或手腳有水泡等症狀,重症3大前兆包括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與肌躍型抽搐,應多留意。 腸病毒喜歡高溫的環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透過新聞稿指出,一般好發在夏季與初秋,因台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傳染或病例聚集情形,高峰期多落在每年4到9月,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杜戎玨表示,腸病毒因感染人體時主要會在腸道內繁殖,因而命名為「腸」病毒,但它並非以腸胃道症狀為主要的疾病表現,且大多好發於10歲以下小孩。 若是腸病毒感染,杜戎玨解釋,會出現口腔特定位置的潰瘍或手腳有水泡等症狀,重症3大前兆包括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與肌躍型抽搐;所謂的肌躍型抽搐,是1種全身肢體突發式顫抖,有點類似受到驚嚇的動作,在小朋友快入睡時發作特別頻繁,家長要多加注意。 圖/中央社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如糞口、水或食物汙染,或呼吸道像是飛沫、咳嗽或打噴嚏等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童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5月19日至25日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1週降15.1%,研判疫情仍處流行期,今年累計3例重症,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2例為未滿1歲幼童,病例數與去年同期3例相當。 杜戎玨提醒,家長應加強「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除提高病識警覺,平時就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做好咳嗽禮節、定期以漂白水清潔消毒環境及器物等。 此外,他還強調,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應先更衣再抱孩子,孕婦、新生兒及幼童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MORE

別急著跑廁所 小號也有最佳時機

【本報綜合報導】許多人因為工作繁忙,習慣性憋尿,使泌尿道反覆感染。不過,泌尿外科醫師侯鎮邦在臉書解釋,不少民眾往往會誤解「憋尿」與「儲尿」,建議大家要適度忍尿,讓膀胱發揮儲存尿液的工作,才不容易造成膀胱的病變。 侯鎮邦表示,許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憋尿」,但往往會誤解「憋尿」與「儲尿」兩個不同的觀念。他指出,不管是門診的病人、手術過後的患者,還有自己在醫學會學術報告的主張,他都是支持正常的膀胱必須要讓其有正常的儲尿工作,也就是不要一有尿就去尿,要適度忍一下。 對此,侯鎮邦建議,等膀胱感覺有七、八分滿再去尿,「各位大可以放心,這樣不叫做憋尿,也不會導致尿路感染」。 圖/Unsplash 針對「一有尿就去尿」,侯鎮邦列出3大問題,第一點是會讓人患得患失,當民眾一天的專注力都在膀胱,會嚴重干擾生活品質。 侯鎮邦接著說明第二點,當膀胱內的尿液不夠就去尿,會增加膀胱逼尿肌的負擔,雖然年輕人可能感覺不出來,但年紀大後膀胱收縮功能退化,「排尿就變得很弱、很細、甚至滴滴答答」。 第三點,侯鎮邦強調,當膀胱的逼尿肌長期負擔增加,反而會造成膀胱病變、延展性差與慢性纖維化,並直言「你的膀胱就應該像這一把弓,正常的拉弓,射出去的箭才會又快又遠」。 圖/FREEPIK

MORE

挑選防蚊液 大人小朋友不適合共用

【本報台北訊】隨著天氣變化,近期蚊蟲日漸活躍,不只有可能傳染疾病,小朋友若被叮咬可能出現「紅豆冰」。 小花藥師花逸修 表示,不建議小朋友與大人共用防蚊液,特別是防蚊液常見成分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不可用在2個月以下嬰兒,更不建議使用宣稱有防蚊效果的精油,建議幼兒使用物理性防蚊措施。 小花藥師花逸修指出,小朋友的防蚊液挑選可以3個年齡為分界,2個月以下、2個月至2歲、2歲以上。2個月以下嬰兒不可以使用敵避與派卡瑞丁成分的防蚊液,甚至不建議使用任何防蚊液、防蚊貼片,建議採用防蚊帳、長袖等物理防治作為。 敵避是疾管署認可的防蚊成分,並非不安全,但小花藥師花逸修提醒,2個月以上幼兒建議使用低濃度防蚊液,約10%至30%;2歲以上則可以使用敵避、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防蚊液,防蚊效果持久,也沒有刺鼻氣味。 圖/小花藥師花逸修提供 若是民眾有防晒需求,小花藥師花逸修表示,建議先擦防晒乳液等,等待吸收乾燥、約十分鐘後,再擦防蚊液,避免流汗導致防蚊液稀釋。 另外,小花藥師花逸修提醒,精油等號稱天然防蚊液常被認為是更安全的選擇,但其實不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不建議三歲以下小朋友使用尤加利精油或檸檬桉,過去曾發生癲癇案例,再者防蚊效果也不佳,建議若沒有特殊過敏等限制,仍建議選購有敵避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防蚊液。

MORE
/17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