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改變飲食習慣 脂肪肝消失了

【本報台北訊】脂肪肝幾乎是現代人最普遍的文明病,不管胖瘦的人都有,但肥胖者嚴重程度通常較高。醫師分享一病例指出,有患者靠著「少吃水果」的方式,一年瘦了快十公斤,不但成功將血糖降下來,脂肪肝也消失了。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臉書分享診間一案例,一位年約六十歲的阿姨一年前體重是六十六公斤,長期有高血壓和中度脂肪肝。但一年後的診間超音波檢查,她的肝臟完全正常,脂肪消失了。 醫師問她怎麼瘦下來的?阿姨回答自己就是少吃水果。阿姨表示,她跟先生都很愛吃水果,自己曾一個人一天吃掉一顆鳳梨。而當時因為血糖慢慢在上升,她知道水果的糖分太高之後,也決定減少水果的攝取量,吃的量變為原本的兩成,結果體重就漸漸瘦下來。 而一般減重要成功不外乎就是靠少吃多動,但阿姨說明,運動對她沒什麼用,「我本來就有在運動,以前都有在健走,可是沒什麼用,還是少吃差最多!」 許多人健檢後都發現有脂肪肝問題,多數又因為沒什麼症狀而忽視。一旦發現脂肪肝不能置之不理,至少要控制不要讓其發炎惡化,才不會一步步演變為難以恢復的肝硬化、肝癌。 專家提醒,肥胖與脂肪肝確有密切關聯,即使為重度脂肪肝,只要花半年時間多多運動,控制飲食及體重,就有機會恢復正常。

MORE

失眠、情緒低落 憂鬱症似心患感冒

【本報台北訊】歌手李玟驟逝,憂鬱症議題受關注。董氏基金會昨日指出,憂鬱症如「心」的感冒,就算個性陽光也可能罹患;且輕生常發生於恢復期,陪伴者要注意患者有無類似交代後事的言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憂鬱症患者會無法自行控制情緒低落,並有失眠、對事物失去興趣、食欲不振、無價值感或有強烈罪惡感、無法停止負向思考等情況,甚至選擇用自我傷害來解決痛苦。 葉雅馨指出,就像平常腸胃痛、高血壓或血糖值太高時,無法自行要求自己的腸胃不要痛、血壓或是血糖不要高;因此得積極調整生活習慣,或尋求專業協助,接受心理治療或服藥等,才能控制、緩解症狀。 醫師提醒,憂鬱症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因為治療中斷、沒有完全康復,或又有突發事件而影響病情,需要特別留意。

MORE

勤洗手不搔傷皮膚 小心膿痂疹

【本報台北訊】十歲小珍(化名)前陣子嘴唇突然腫如香腸,甚至出現像「擦不乾淨的蜂蜜」分泌物,嘴痛的小珍經檢查後,才知道香腸嘴竟是細菌作怪,幸好經抗生素治療三天,回診症狀已改善。 小珍被診斷的膿痂疹,是一種皮膚表層細菌感染,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引起。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昨分享,這些細菌平時就存在所有人的生活環境及皮膚表層,一般來說,不會造成健康的人生病,但免疫力下降或是皮膚出現小傷口,細菌就會趁虛而入。 蘇軏表示,台灣氣候潮溼悶熱,細菌很容易在皮膚孳生,膿痂疹好發於兒童,因為會經由接觸傳染,所以群體生活或是衛生習慣不佳容易互相傳染,病灶常出現在臉部,患部可能會癢會痛,部分嘴唇會出現腫脹,嚴重的膿痂疹有可能會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腎炎甚至敗血症。 為什麼小珍的嘴唇會出現像「擦不乾淨的蜂蜜」的分泌物,蘇軏解釋,這些其實是膿痂疹的金黃色結痂,主要的表現在鼻子、嘴巴周圍,但有些小孩因為患部搔癢、抓撓,可能造成範圍擴散,身體其他部位也出現型態類似病灶。 膿痂疹預防方式很簡單,包含勤洗手、修剪指甲避免搔傷皮膚等。

MORE

吃冰不拉肚子 注意店家配料放哪裡

【本報台北訊】食藥署昨公布最新冰品、飲品的全台衛生稽查結果,包含清原芋圓、COLD STONE酷聖石冰淇淋、鮮芋仙等知名連鎖店都因「腸桿菌群」超標而遭衛生局裁罰。毒物醫師表示,腸桿菌群等微生物無色、無味,肉眼無法觀察,但民眾在購買時仍有可以注意觀察的指標,尤其夏天在7℃~60℃「危險溫度帶」環境中,細菌非常容易孳生。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民眾若吃到腸桿菌群超標的食物,多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通常服藥後就能康復;但抵抗力弱的幼兒、長者就得擔心敗血症,嚴重的腸胃炎也可能會導致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造成生命危險。 「買冰要觀察業者配料放在哪。」顏宗海指出,細菌在7℃~60℃的環境下皆可孳生繁殖,醫學上稱為「危險溫度帶」,若民眾去買冰,發現業者某些配料並非放在冰箱,而是放在「室溫」環境就要留心,食物在室溫超過1個小時,就容易孳生細菌,因此買了之後也都要在1個小時內吃完。 除此之外,飲品、冰品調製人員的細節也可以觀察。顏宗海表示,剉冰的冰塊應該戴手套拿取、置放,因為手上平常就會有微生物在上面停留,若直接拿取食材,就容易造成食品汙染,口罩、帽子等配備也都要注意。 此外,工作人員若身體不適也不宜調製食品,避免細菌汙染食物間接傳染給消費者。

MORE

行為像老番顛? 恐是失智初期徵兆

【本報新竹訊】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近期接診幾名患者,自述常忘記自己有沒有吃過藥,又或是被家人指責「老番顛」容易生氣、怪別人、嫌東嫌西,甚至被懷疑是腦中風,不過醫師一眼就看出可能是認知退化或失智症初期症狀,若要預防,最需要注意心血管健康因子與良好生活習慣兩大要素。 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尹居浩表示,神經內科門診三不五時就會出現焦慮的家屬,述說各種惱人的症狀,還有病人懷疑上市場老是買錯東西,也常拿錯錢給人家,是不是有腦中風,醫師解釋其實這些都是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初期症狀。 尹居浩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變得愈來愈脆弱,加上後天的各種傷害,讓大腦認知能力逐漸下降,而根據流行病學的推估,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約每十二個人即有一位失智者,而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約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者。 尹居浩以醫學研究為據,憂鬱症、中年高血壓、缺乏運動、糖尿病、中年肥胖症、高血脂症、抽菸,都是造成認知功能退化的主要因素,預防的方法,包括心血管健康因子與良好生活習慣兩大要素。 其中心血管健康因子包含,維持正常的血壓,不抽菸、規律的運動、少吃高糖或過多澱粉類的食物,並多攝取高纖維、富含葉酸、富含omega-3脂肪酸、較多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與反式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同時保持理想的體重、血脂肪控制,才能維持心血管健康。

MORE

簡訊

銀髮脫口秀 下月登場 再次顛覆社會大眾對「老」的刻板印象,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將推出全台首創的銀髮素人脫口秀《爺奶萬萬說(ㄕㄨㄟˋ)》,12月將正式演出,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高年級搞笑派對」。 (記者陳玲芳)

MORE

異位性皮膚炎 季節交替做好保溼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很令人困擾,尤其在先進國家罹患比例較高,患者常會起疹、抓紅臉,尤其季節交換時,乾、溼都覺得癢。醫生指出,很多慢性皮膚過敏性發炎易反覆發作,且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症狀,建議輕症者先做好保溼。 阮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黃裕文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很常見,不少是嬰幼兒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症多出現於臉部及身體的伸側,青少年及成人則好發在關節的屈側,甚至臉部及頸部。 醫生說,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並非天生對部分物質過敏,而是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 統計顯示,百分之四十的患者是在新生兒期發病,百分之十六在兒童期發病,只有少數人在成年後發作。 發病九個月內是治療的黃金期,建議家長,首先要協助遠離過敏原,黃裕文指出,寶寶出生後最早接觸的蛋白過敏原通常來自腸胃道,因此最早的過敏症狀還是食物,表現在外即為腹瀉和異位性皮膚炎,如能避免食用誘發過敏的食物有機會完全好轉。

MORE

唐寶寶與星球共舞 謝新穎號召獻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下個月就是中秋節,各式中秋禮盒紛紛上市。唐氏症基金會今年以唐氏症畫家楊茹婷畫作為概念呈現,以《與星球共舞》為主題,推出多款中秋經典限量禮盒,希望透過唐寶寶的畫作,在兵家必爭的中秋送禮市場被看見。 記者會現場邀請公益大使謝欣穎出席代言,更有化身為星球寶寶的唐氏症青年,帶領大家遨遊星際;唐寶寶以特殊造型裝扮,展現與生俱來的開朗特質,並將他們的心聲與笑容帶給大家,邀請大眾以行動支持。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冀望在中秋團圓的時分,大家能品嘗到這些美味精緻月餅與特色美味,給予這些身心障礙青年們最好的鼓勵與支持。

MORE

天熱運動慎防中暑 體能差恐加劇症狀

【本報台北訊】天氣爆熱,三軍總醫院近日接到今年中暑導致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的首位病例,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患者是國中生,8日下午4時和朋友爬山,已避開溫度最高的中午時段,6時多朋友發現他意識混亂,胡言亂語,通知父母後緊急送醫,當時肛溫41.4℃,所幸經緊急降溫,症狀改善。 朱柏齡表示,據一起爬山同學表示,下午4點多時,患者就反應很累,一直到6點多,開始手腳亂揮,行為怪異,於是緊急通知父母, 此時他只認得父母,其他人都不認得了。 出現頭昏想吐 務必要提高警覺 到了三總,立即啟動中暑防治小組作業程序,25分鐘內把他的體溫降至38.5℃,患者意識逐漸恢復,但檢驗顯示仍有急性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橫紋肌溶解症及肝指數上升。 朱柏齡表示,下午4時已避開最熱時段,但事後根據氣象觀測紀錄,當時氣溫36.3度,相對溼度50%,體感溫度42度,換算下來,熱指數41.3,超過40即有中暑風險;另外,同行的人都沒事,為何這位同學中暑?進一步了解,患者的背包特別重,導致體力負荷增加,提醒大家注意,天熱除了要避免日晒,也要注意體力負荷不能太重。 事後詢問這位中暑的患者,他完全不記得被發現不對勁到送醫治療這段時間發生什麼事,記憶完全空白,醒來就已經在三總了。 另外,從同行的人發現他胡言亂語,最先的反應是通知父母而非立即送醫,朱柏齡表示,由此可見大家對熱傷害的知識不足,最近氣溫升高,一旦出現很累、頭昏、想吐、惡心等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 除了自覺症狀外,當同行者發現患者胡言亂語,言行怪異或抽搐時,可能已中暑了。 據衛福部統計,今年1~6月熱傷害患者高達956人,創3年來新高。而今年7月以來截至8日為止,熱傷害患者更達236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高偉峰近日收治一名70歲男性中暑患者,到院體溫達41.8℃,超過一般中暑40℃,合併神智不清,深陷重度昏迷。 溼度也影響散熱 下雨前多注意 高偉峰表示,經檢查男子合併膽囊炎,由於感染症會引起發燒、脫水,若再合併中暑,更是雪上加霜。所幸經緊急降溫處理後,已康復出院。 高偉峰上周也收治一名50多歲男子,患有糖尿病史,騎機車路倒被送到急診,就醫時體溫達39℃,已接近中暑溫度,檢查男子當時合併泌尿道感染,也是感染症合併有中暑症狀。 高偉峰指出,夏季常有泌尿道感染、腸胃炎、輸尿管結石等感染症,治療時可能會使用抗組織胺、抗膽鹼藥物,但此類藥物恐會抑制排汗,另膽囊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膚蜂窩性組織炎等都可能引起脫水症狀,因此,一旦此類患者合併中暑,症狀會更為嚴重。 國內已為高齡社會,這類有「感染症」的中暑患者,恐在夏季達到高峰。高偉峰提醒,氣溫、溼度都會影響身體散熱,若36℃相對溼度達100%,相當處於63℃環境,因此,中午高溫、下雨前務必留心熱傷害。          

MORE

印表機碳粉 也是傷肺因子

【本報台北訊】不是只有室外才有空汙,事實上傷肺因子常埋伏在生活周邊,連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也很難逃得過! 醫師舉例,如辦公室玻璃帷幕上的窗簾常附著一些有機物質,一受陽光照射,就會引發「光化反應」,進而產生臭氧等有毒氣體,或是印表機的碳粉經雷射強光照射,也會產生類似反應,這些有毒氣體可能對肺部健康造成傷害,日積月累下,肺功能就會大幅衰退。 除了辦公室內的上班族,機車通勤族或外送員、警消等,也容易遭受汽機車廢氣、粉塵、PM2.5等環境傷肺因子伏擊。 醫師指出,若想了解肺功能是否受損,最方便方法之一就是「肺功能檢測」,沒有侵入性、沒有輻射威脅,且過程簡單。

MORE
/18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