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44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6 與大馬法緣 5-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44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6 與大馬法緣 5-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星雲大師所撰寫的《釋迦牟尼佛傳》。圖/佛光山提供
二千位青年在馬來西亞莎亞南體育場為八萬人獻唱〈佛教靠我〉。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接受馬來西亞導演黃巧立專訪
時間:二○○九年六月四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光雲堂

記者:一九八五年,大師就傳位了,是不是那個時候您已經開始想著走向世界、走向國際,所以有這樣的想法,然後延伸到後來馬來西亞佛光會的成立。

大師:你說到「走向世界」,馬來西亞對我也有貢獻,最主要的,在檳城東姑講堂講演,應該有上萬人參加吧,擠都擠不進來,大家在外面鼓譟。那時首席部長許子根致詞的時候,聽到外面的人叫著要進來,卻不得進來,就說:「我一定要建一座能容納兩萬人的體育館,請星雲大師再來演講。」
後來在吉隆坡的莎亞南體育場,八萬人聽講,那也是盛況,讓我感覺到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動員力量很相當。像現在的佛光協會會長宋耀瑞,也很優秀,他做青年團團長時,發起一個世界佛教青年會,有八千人參加,也是好盛況。我覺得,八千個青年在佛教史上,也不差於佛陀的千二百五十人俱,雖然和佛陀講《法華經》百萬人天不能相比,不過八千青年,八千子弟兵,對佛教都有很大的貢獻。
還有陳瑞萊,也做過佛光會會長,都是優秀人才,對佛光會很有貢獻,辦過多少活動,比如《釋迦傳》的演出。還有東馬一個做律師的林玉麗,負責世界佛光會的法制典章,對世界佛光會也有很大的貢獻,後來還創建東馬佛光會,我也去過,現在還想再去。
記者:師父也懷念東馬那邊的信徒和弟子。東馬您去了兩次,其實東馬和西馬,好像兩個國家一樣。

大師:將來我在馬來西亞的紀事,你們來幫我做一下,我都不大記得了,你現在提到哪一年在哪裡,才慢慢勾引起我一點回憶,很感謝你。

記者:別那麼說,謝謝師父。師父!我們再來談談馬來西亞的東禪寺,就是佛光山開始在馬來西亞建立道場。其實大概是在一九八九年,也就是在巴生建了南方寺,您有這個印象嗎?

大師:記得,建南方寺,那個時候好像也不是很大,只要多少給他一些幫助就成了。不過東禪寺有位居士郭建鳳,他有一塊地很便宜的,賣給了佛光山建寺廟。那個時候大家也貪圖便宜,想要在那裡弘揚佛法,實際上路途很遠,從吉隆坡坐車去好像要一個多鐘點,是不容易的啊!我們也沒有車輛,靠信徒大家熱心幫忙,就在那裡慢慢地擴展。那個地也是分批一次一次,慢慢才有的,後來有些馬來西亞的青年,我都叫他們回馬來西亞弘法,這個世間靠的就是個緣分,緣分愈結愈廣,愈結愈大,凡事都是因緣所成啊!

記者:當時,師父要在馬來西亞建立道場的時候,有沒有遇過一些阻力?有沒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團體反對?

大師:統統都沒有,這個要感謝!我這一生在哪裡建寺廟都沒有遇過阻力,都是很順利的,頂多像法令、手續,拖延一點時間,這個是有的。甚至我們早期的東禪寺建築手續都不全,感謝馬來西亞政府,好多位部長給我們的支持,所以才有現在。現在馬來西亞兩任的首相,都到過東禪寺普照,對於促進回教、佛教彼此聯誼,共同為大馬這個國家來發展,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是,新任的首相剛剛上任不久,他的名字叫納吉,是馬來西亞的第六任首相,前一陣子才拜訪了東禪寺。

大師:這個是很重大的事情啊!他這個拜訪就是宗教的和諧、民族的團結,沒有分別哪一個種族、哪一個宗教,大家都是以大馬為中心。甚至我們在那裡弘揚佛教,也是為了大馬社會的安定、人心的淨化、道德的提升,為了人民的幸福安樂,對未來的希望,充實人生心靈的富有。建這個寺院,我們又不能把它帶到哪裡去,都是馬來西亞的呀!

記者:師父這麼多年,將人間佛教帶去不同的國家,那麼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國家可能是會排外的,好像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國家,相信師父在過去很多年也曾經面對過這些排外的情況,師父是以怎樣的方式去面對和處理這樣的事情?

大師:我在各地弘揚佛法,很重視和諧,像我到泰國去建寺廟、發展佛光會,連泰國的大學都頒授我榮譽博士;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總部設在泰國,還請我做永久榮譽會長。另外,我到美國、歐洲,那許多地方,佛教都很少,像我到美國建西來寺,真正支持我的反而是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父,他們很贊成,說我們美國需要佛教。我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辦法,所以你說遇到什麼阻礙、困難,我沒有感覺。

記者:大師!我們來談談國際佛光會。一九九二年,馬來西亞分會正式成立,有很多當年跟過您的弟子,全部都很積極地參與,您記得這件事情嗎?

大師:我在馬來西亞成立佛光會,好像快二十年了吧,那時候華語國家地區,傳播佛法比較快速。目前在全世界,國際佛光會有一百七十幾個協會,馬來西亞佛光協會應該是僅次於中華協會的一個很大的佛光會,信徒又多,表現又好,每次參加大會,都是幾百人,所以在巴黎、倫敦,乃至在紐約、多倫多、溫哥華,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特別感到馬來西亞的佛光光照很強。
我們希望馬來西亞的政府,一些從政的人物,不只是華人,像現在的交通部長翁詩傑,很虔誠、很有為的,假如說讓馬來西亞當地那許多回教的部長,他們也來參與,打破種族、宗教的這個界線,為了國家,也來幫助佛光會發展,那就更好了。基本上這個世界不是一統江山,不是一個人的,這個國家大家有份,多文化、多種族嘛。經常看到大馬的首相說:「我們馬來西亞是多種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呀!」這不錯,只有多采多姿的發展,國家才會有更廣大的發展。
像美國,不管你是什麼宗教、什麼種族,只要你優秀,統統都可以移民到美國來,如此一來,美國就壯大了。我覺得馬來西亞有這個條件,土地又大,物產又豐富,現在從政的人年紀又很輕,應該胸懷寬廣。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