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庶民生活史】淺談藥船

文/宋玉澄 作家林家樺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了一篇散文〈搗〉,開場就說:「外婆家的藥鋪地上有台『研槽』(台語發音:菸走),槽中有個滾輪,將份量多的藥材放入、腳踩輪軸,輪子便可將藥輾碎。」 研槽,見過的人知道她說的是甚麼,沒見過的就難從文字中意會了。研槽在客語中有客語的發音,再加上中國大陸各地的方言,也有藥船、藥舟、鐵研船、碾藥船,以及碾槽、藥撚子、藥碾子、藥捻子、碾藥巢等不同的寫法;各種發音的眾聲喧譁,其實說的都是同一個物品,是碾磨中藥材的一種器具。 眾多名稱中有個正式學名——惠夷槽。下半部極像一艘尖底船,有船首、船尾之分,講究的惠夷槽,更有以龍首為頭、龍尾為底的造型;上半部是個活動滾輪,輪中心有個凸出插柄,供兩腳踩踏,也有個正式名稱——墮,也稱輪墮,墮有由上而下及毀壞的雙重意思,大概就是放入研槽的東西經過輪墮的輾壓,其本質未變,卻已毀壞了本來面目的意思。 講中醫藥,離不開神醫華陀,惠夷槽的學名就在西元兩百年前後華陀行醫時出現。惠是贈予,含報恩之意;夷是平安,有化險為夷的傷癒之寓;槽,就是碾藥之器。起因是華陀救治一位鐵工,鐵工痊癒後製作了一個輾磨鐵器回報,稱為惠夷槽。自此,惠夷槽成了醫家必備之物,並世代流傳。 只是後人,見其形如船,以外型稱呼,方有藥船、藥舟之名,但只說對了一半,忽略了上面還有一個滾輪;或有人以功能為重,才有輾槽、研槽等等的叫法。學名,或因過於拗口、斯文,漸漸不彰,不若暱稱,聽其名就知其物,流行於各處。但我個人極喜歡藥船一詞,因船有度人危厄,更含有到彼岸,達到真正解脫煩惱的想望。 藥船與茶輾,型制功能相同,極像雙胞胎,差別僅在一用於藥材一用於茶葉。但唐代前,無茶字,僅有荼,荼是一種飲用藥材,除了茶葉還有其他配料,類似今日人們熟悉的擂茶,應是古時飲品的演化。因客語中的「擂」就是「研磨」;不同的是昔時用茶輾,現在客家人用臼杵。 另外, 我曾好奇:茶輾與藥船兩者到底誰時先出現?猜想應該同時。問了谷歌大神,答案卻是顧左右而言他,不得要領。但至今日,藥船也罷、茶輾也好,甚或同是研磨器具的藥剪(刀)及藥杵,俱在時代的前進腳步中,逐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舞台。

MORE

【一舉兩得】候診時光 不虛度

文/伍華英 出門前忘了先查詢門診進度,到了診間一看,燈號才顯示30,我掛60號可有得等了。反正今天沒什麼雜事,就找個邊角的位子坐下,脫掉外套,放下包包,拿出手機,準備悠遊廣宇。 看看訊息、滑滑臉書,讀幾則先前下載的短文,瞥幾部不明所以的短片。這時眼睛似乎開始抗議,抬頭瞧燈號,34,醫生看得真仔細,我的時間可真難熬啊!索性閉上雙眼默背心經,讓等待的時刻也能修心養性。 當我內心法喜充滿之際,感覺旁邊的空位有人坐了下來,他的噸位應該超大,因為我的屁股被震了一下。無妨,繼續念我的心經。不久,座椅開始晃動,瞇眼一瞄,果然是那壯碩男子時不時的晃腳,連動的座位也跟著同步震盪。不管,我的修行要緊,繼續念。 後來,有人與男子大聲交談,忍不住加快速度把心經念完。張開眼睛,原來男子旁邊坐了個大腹便便的老婆,兩人聊天、打電話都是音量全開,好像候診室是他家客廳似的。 瞧診間燈號才爬到40,我這難耐噪音的六十老嫗道行還不夠,真無法安住座位了,念頭一轉,何不啟動日行萬步計畫。於是,收起手機,提著包包,穿上外套,開始巡行醫院大樓。 先是漫步瀏覽牆上的壁掛圖片和衛教新知,再穿梭參觀幾個不同科別的診間,氣派的醫學中心,光是來回逛一個樓層就可達二千多步。回到原掛的診間燈號,49,那對大嗓門夫妻還在,嗯!繼續出巡。 走到樓梯間,這層是五樓,我決定先下到一樓,再步行上十樓。樓梯寬敞明亮,多數人都選擇搭電梯,所以這裡正好是我踽踽獨行的好地方。下樓輕鬆,刻意側身改變膝蓋彎曲的角度,到二樓時,碰見有人也走樓梯,一起抵達一樓後,我故意繞出大廳望望,等四下無人再踅回去(怕被笑怎有人這麼無聊,專程來醫院走樓梯)。 深吸一口氣,緩步登樓,調整腳步與氣息,想像走一步就消耗多少卡路里,不禁有些雀躍起來。上到四樓,口罩下的呼吸變得緊迫,只好小露鼻孔,讓換氣更順暢。到了八樓,雙腿不再輕盈,身體開始發熱出汗,急促的喘息聲叫我要稍作休息。原地停了十秒,心跳緩和了,繼續攻頂。看到牆上標示10F字樣,心裡竟有挑戰玉山般的小小驕傲。來醫院走樓梯,不僅練身還能度時,真是一點兒都不浪費生命啊! 回到診間,57,快輪到我了,有人不耐久候開始站起來做伸展操,也有人乾脆打起盹兒來,那對旁若無人的夫妻看來已離開,也許我真該感謝他們把我逼離座位,才有機會把囤積的卡路里給消化掉!

MORE

【庶民生活史】淺談藥船

文/宋玉澄 作家林家樺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了一篇散文〈搗〉,開場就說:「外婆家的藥鋪地上有台『研槽』(台語發音:菸走),槽中有個滾輪,將份量多的藥材放入、腳踩輪軸,輪子便可將藥輾碎。」 研槽,見過的人知道她說的是甚麼,沒見過的就難從文字中意會了。研槽在客語中有客語的發音,再加上中國大陸各地的方言,也有藥船、藥舟、鐵研船、碾藥船,以及碾槽、藥撚子、藥碾子、藥捻子、碾藥巢等不同的寫法;各種發音的眾聲喧譁,其實說的都是同一個物品,是碾磨中藥材的一種器具。 眾多名稱中有個正式學名——惠夷槽。下半部極像一艘尖底船,有船首、船尾之分,講究的惠夷槽,更有以龍首為頭、龍尾為底的造型;上半部是個活動滾輪,輪中心有個凸出插柄,供兩腳踩踏,也有個正式名稱——墮,也稱輪墮,墮有由上而下及毀壞的雙重意思,大概就是放入研槽的東西經過輪墮的輾壓,其本質未變,卻已毀壞了本來面目的意思。 講中醫藥,離不開神醫華陀,惠夷槽的學名就在西元兩百年前後華陀行醫時出現。惠是贈予,含報恩之意;夷是平安,有化險為夷的傷癒之寓;槽,就是碾藥之器。起因是華陀救治一位鐵工,鐵工痊癒後製作了一個輾磨鐵器回報,稱為惠夷槽。自此,惠夷槽成了醫家必備之物,並世代流傳。 只是後人,見其形如船,以外型稱呼,方有藥船、藥舟之名,但只說對了一半,忽略了上面還有一個滾輪;或有人以功能為重,才有輾槽、研槽等等的叫法。學名,或因過於拗口、斯文,漸漸不彰,不若暱稱,聽其名就知其物,流行於各處。但我個人極喜歡藥船一詞,因船有度人危厄,更含有到彼岸,達到真正解脫煩惱的想望。 藥船與茶輾,型制功能相同,極像雙胞胎,差別僅在一用於藥材一用於茶葉。但唐代前,無茶字,僅有荼,荼是一種飲用藥材,除了茶葉還有其他配料,類似今日人們熟悉的擂茶,應是古時飲品的演化。因客語中的「擂」就是「研磨」;不同的是昔時用茶輾,現在客家人用臼杵。 另外, 我曾好奇:茶輾與藥船兩者到底誰時先出現?猜想應該同時。問了谷歌大神,答案卻是顧左右而言他,不得要領。但至今日,藥船也罷、茶輾也好,甚或同是研磨器具的藥剪(刀)及藥杵,俱在時代的前進腳步中,逐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舞台。

MORE

【我行遲遲】雅丹.逐日

文/葉含氤 看雅丹地貌是一種視覺震撼,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巨石沙海的決絕荒涼,是雄奇磅礴的寂寞孤獨…… 走在敦煌彷彿走在人文歷史裡,不論是莫高窟、鎖陽城或陽關,但有一個例外——雅丹魔鬼城,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雅丹」是維吾爾語,意即陡壁的小山包。這是乾燥氣候中的一種風蝕地貌,常見於中國西北地區。而「魔鬼」,指的是常會有尖厲的勁風吹過這些山包,發出鬼哭神嚎的聲響,宛如魔鬼經過。 雅丹魔鬼城是當天的最後一個景點,這個區域東西長約二十五公里,南北寬約二公里。雅丹地貌的獨特性,在於每座山包都能對應出世間萬物的形象,如人面獅身、西海艦隊、美人像……。因為是自然形成的樣貌,所以三分靠觀看,七分靠想像,能瞧出個所以然,靠的是天分。其實它們像什麼,我倒不在意,這些山包變成今日的模樣,全是風吹的偶然,既然是偶然,也就無需執著其形貌。這片雅丹,以平坦的大地為床,矗立著一系列的高壟山脊,有些蔚然成群,有些零星孤立,不論群聚或單一,它們就是一個整體,一個由戈壁與雅丹合一的獨特地貌。 我從玉門關過來,剛好趕上景區看日落的交通車班次。雅丹的落日極富盛名,因為會隨著光線變化,產生與白天不同的光影效果。 剛開始跟著四十人座的交通車走馬看花,每一個定點的拍照處總有圍欄,只能遠觀,玩得很拘束。如果要深入雅丹,在景區大巴車的第三個站點,可以選擇再花錢包一輛吉普車。吉普車走的不是常規路線,而是能進入更精采更豐富的雅丹。我來的前一日,問過已來過此地的溫州姊姊,她認為包吉普車雖貴,但值得。當日我很幸運的湊到四人共同包一輛吉普車,減省了許多費用。 吉普車行經的路段與景區大巴完全不同,所到之處都是沒有圍欄的南區。這區域雅丹密度很高,更是遼遠壯闊,車子隨便一停,景觀都好,又因遊客銳減,賞玩品質很精緻。司機會選擇比較有看頭的地方,讓我們下車近距離觀看。有一片雅丹,從馬路走去大約要六七分鐘,是個向下的緩斜坡,沿途很美,山石旁還有不知名的耐旱植物,望眼而去蒼蒼茫茫,在曖曖暮光下更顯幽深,我們四人忍不住地一路往下探索。 看雅丹地貌是一種視覺震撼,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巨石沙海的決絕荒涼,是雄奇磅礴的寂寞孤獨。我在那裡拍到幾張滿意的風景照,上海姑娘則自拍得愉快忘我,另一對情侶也拿著專業相機到處取景。因為沒有其他人,四周很安靜,連風聲也靜悄悄的。大約十分鐘後,聽見司機遠遠地朝我們大喊:「回來了,要不趕不上落日。」確認我們都聽到後,又加強道:「用跑的。」 我們一聽到呼喊,立即收起手機相機奮力往上跑,跑不動就停下來走幾步再跑,偏偏在沙磧地跑步又格外吃力,總之跑得氣喘吁吁。我邊跑邊開玩笑地跟旁邊的上海姑娘說:「還好中午我們在陽關有吃飯,要不哪有力氣這樣跑!」這一跑,才知道方才竟不知不覺地走了老遠。戈壁像海,廣闊浩瀚,如果沒有馬路這個明顯的座標,估計會迷路。 待會合後,司機說:「今天落日時間是六點二十分。我們得趕一趕。」我看一下表,已將近六點。 看落日處是一片較平坦的雅丹戈壁,我們抵達時,已有十多人在嬉遊,在閒晃,還有一架無人機如鷹般在天空飛翔。剛開始大家還漫無目標地東走走,西拍拍,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大夥的身影與目光逐漸往同一方位聚集,並屏氣凝神地用雙眼,用手機記錄著太陽從三十度角,二十度角,到十度角,然後忽地一瞬,完全隱沒在地平面。此刻,眾人的神色有別於方才的專注,都放鬆了下來,也零星緩慢地往停車處走去。正當我以為萬物都將退場,天地也將回歸沉默時,卻在兩三分鐘後,瞥見西邊天空,綻放出如櫻花般的緋紅霞光。 真美!比等待日落時更美。那霞雲如水墨般漸次洇染,讓我忘了身處於乾旱的黃沙大漠。 搭乘吉普車離開時,我望向窗外,流連著天邊彤雲爛漫。在雅丹,我沒有聽到魔鬼般的狂風呼嘯,只看見日落天涯的雲彩,為我彈奏出優雅溫柔的樂音。

MORE

【護生畫集】龜填床足

文/林少雯 南方老人年八十,日夜臥床上。床一足不平,拾磚填之,誤拾一龜。老人年百歲而死。其子拆床,龜徐步而去。負重二十年,不飲食,不死也。 ──諸子,朱幼蘭書 這幅〈龜填床足〉的護生漫畫,敘述一位老人和一隻龜的神奇遭遇,這一人一龜的緣分何其深,龜來報恩,此恩情竟用了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來還。 故事出自《文心雕龍‧諸子》。提到「諸子」,讓人想到「百家」。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各家代表。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學派紛陳,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寬廣厚實的基礎,學術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故事內容說的是南方有一座城市,住著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已老邁不堪,行動不便,必須終日臥床。但是,他睡覺的那張床,有一隻床腳不平,他躺在床上一翻身,床就會搖晃,讓他躺得很不舒服。於是老人撿了一塊磚填在床腳下,床的四隻腳平穩了,不再搖晃,他躺在床上也舒服了。 老人壽命長,在床上躺了二十年,一直到他一百歲時往生。他的兒子,悲傷地辦完了喪事,開始清理老人家房間裡的物品。最後拆除老人睡覺的床鋪時,抬起了床腳,一隻烏龜竟緩緩爬了出來,慢慢走了出去。 老人的家人一定很難相信這樣的事。他們記得二十年前,老父親提起過找了塊磚填床腳的事,沒想到老父親找來的不是磚,而是一隻烏龜。這隻烏龜,被當成磚用來塞床腳,二十年時間,不吭不叫,不吃不喝,竟能不死!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這龜簡直是神龜來著。龜雖是長壽的動物,新陳代謝慢,需要食物和能量不多,但二十年不吃不喝,也太神了!龜被床重壓在身上,負重已不容易,還要餓著肚子工作,又失去自由,實在命苦!就算床下偶有蚊蟲飛過,落在烏龜嘴邊,讓他一口吞下,那也真有限,要填飽肚子是不可能的,只能說烏龜每吃一隻蚊子或飛蟲,就得要支持他半年一年的熱量。 這隻神奇的龜,必是前世欠了老人什麼債吧。錢債也好,感情債也好,總之今生可以還清了。讀了烏龜的神奇故事,有甚麼啟發嗎?可以好好想一想喔。

MORE

【撫今追昔】明治神宮的台灣扁柏

文/鄧榮坤 搭乘山手線鐵路至東京原宿站下車,不遠處就是佔地七十公頃的明治神宮。穿越位於路口的第一座鳥居後,沿著平坦的參道徐行,不久,便遇到矗立於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處的第二座鳥居,許多從台灣來的遊客,會對這座「頂天立地大鳥居」多看幾眼,因為建造這座鳥居的木材來自台灣丹大山,歷經多年的風吹雨打,至今仍屹立於陽光下,訴說著那段泛黃且久遠的故事。 帶領日本走向現代化的明治天皇,將政府從京都遷移至東京,之後推動明治維新運動,除引進西方的新思維與新事物,也積極維護日本的既有文化與傳統,讓日本保有古今融合的古樸與繁華樣貌。 明治天皇過世後,葬於京都的伏見桃山陵,當時的東京市長阪谷芳郎與地方仕紳,為了紀念他對日本的貢獻,於一九一六年開始推動在東京建設明治神宮的計畫,並在神宮內苑種植了三百六十五種樹木,象徵一年的嬗遞與永恆;這些樹木共約十二萬棵,分別來自日本、朝鮮、台灣,工程浩大,直到一九二○年才竣工。今日,擁有蓊鬱森林的明治神宮,是東京著名的觀光景點;秋深時,神宮外苑銀杏大道的美景,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驚嘆不已。 明治神宮共有三座鳥居,遠遠望去,猶如一位巨人矗立於這片風雨侵襲過的土地上,許多遊客在導覽員的導引下,也不免俗地對它們品頭論足一番。鳥居的樣式雖然多,但大多由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梁構成,是日本神社的醒目標誌,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塵世之間的通道。 明治神宮的大鳥居,高十二公尺,寬十七點一公尺,兩根粗壯的柱子直徑為一點二公尺,總重量達十三噸,是目前日本境內最大的木製鳥居,所使用的木材,均來自海拔三千三百多公尺、台灣百岳中排名第四十九的丹大山。 年輕的導覽員說,明治神宮落成時,台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仍在日本統治中,當時神宮大鳥居使用的是台灣總督府奉獻,樹齡超過一千二百年的阿里山檜木。一九六六年,一陣巨雷劃過大鳥居,摧毀了右側的柱子,日本政府遍尋日本境內的林木,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樹木來修復。後來,日本的木材商人川島康資數次前往台灣尋找適合的樹木,終於在橫跨南投縣信義鄉雙龍村與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卓溪鄉崙山村之間的丹大山,找到樹齡一千五百年的巨大扁柏,經過開採、運送與整修,第二代大鳥居在一九七五年落成。 至今將近五十年過去,這坐大鳥居仍挺拔地矗立在參道上,執著地捍衛著明治神宮的宏偉與莊嚴。

MORE

【生活快門】Give me a smile

文/蔡宗霖 某日晚上工作回到家,邊看電視邊吃飯,吃完後要收盤子時,意外發現碗盤中似乎有一個微笑的表情。一隻眼睛對我眨眨眼,淘氣的微笑著,好像在對我說:「Give me a smile.」將一天工作的疲憊用微笑洗滌心靈,對自己說加油!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MORE

【親子動動腦】孩子有情緒障礙?

文/吳娟瑜 「情緒管理」、「情緒勒索」、「情緒障礙」……這些情緒名詞在坊間流行起來後,許多父母有了更多警覺性,深恐一個不小心讓自家孩子成了情緒的受害者。 孩子怎麼了? 米樂媽媽是上班族,還要照顧兩個女兒,她不敢奢望正在創業的老公能夠參與教養,平日就是一打二,忙東忙西的。 米樂說每次她心煩氣躁「盯」著四歲的小女兒,不到一秒鐘,立刻看到她倒地亂吵亂鬧。「吳老師,我的女兒是不是有情緒障礙?」 這是許多爸媽常有的反應,一邊生氣一邊又擔心,孩子若成了情緒障礙兒,將來如何在學校、社會與同學、同事相處啊? 這時候,爸媽需要學習分辨孩子只是一般情緒困擾?還是到了需要專業治療的「情緒障礙」? 情緒分辨很重要 「情緒困擾」指的是孩子在表達喜怒哀懼時,失去自我調適的能力,想哭就哭、想鬧就鬧。 有一回,米樂下班後帶著兩個女兒剛到家,她想躺在床上歇會兒,不料,調皮的小女兒爬到她身上磨蹭,可能自己也累了,不耐煩地用手一推,小女兒竟大聲嚎哭。 米樂在引導下,弄懂小女兒只是「情緒困擾」,只要媽媽正確地、和氣地解釋:「媽媽需要休息十分鐘,待會兒再一起玩。」如此一來,小女兒明白媽媽並沒有討厭她、排斥她,她也不至於焦慮、緊張地吵鬧了。 「情緒障礙」的孩子可就沒這麼快地調適,這樣的孩子在人際關係、情緒反應、行為規範有不尋常行為,往往出現沮喪、焦慮、緊張、躁動、異常恐懼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 「情緒障礙」的因素是多重的,從遺傳基因、管教模式,到社會環境都可能交互作用而形成。 家中有情緒障礙兒,爸媽通常力不從心,這時需要透過專業協助,從醫師診斷到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特殊教育課程等來改善。 鄭媽媽的兒子從小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她時不時需要跑學校向老師、家長、小朋友道歉。直到兒子小學三年級碰到一位專業又有愛心的導師,鄭媽媽正式帶著兒子到情緒障礙門診掛號。 兒子接受了遊戲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還邀老公一起做家族治療,服藥的部分則是和專科醫師充分討論,適度作調整。 一年後,當兒子快升上小學四年級時,原先時不時在教室尖叫的情形終於安穩下來,每天上學前,還會站在家門前調皮地大聲喊:「媽媽,我愛妳!」 媽媽破涕為笑 破涕為笑的鄭媽媽,目前還回到兒子的母校擔任義工媽媽,在圖書館講故事,在輔導室協助建立檔案資料,她告訴我:「兒子現在唸高二,每天可以開心上學,在學校也能和老師、同學和樂相處,我是心存感激啊!」 還有,家裡的老公徹底改掉過去責怪她生下「怪獸」的說法,下班後到家會洗碗、倒垃圾、晾衣服,絕不喊累,時不時對鄭媽媽說:「老婆,妳辛苦了。」 「情緒障礙」的孩子比起「情緒困擾」的孩子讓爸媽更加辛苦,從自責自怨,到擦乾眼淚協助孩子調整,這其間的辛苦真的是「甘苦誰人知」啊! 幸好「天公疼憨人」,只要方向對了,努力的步調不中止,有朝一日,這些孩子是可以適應社會的。尤其當孩子逐日身心成熟,意識到人我互動時必要的尊重,以及加強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這時,爸媽心頭上的壓力也就可以漸漸釋放了。 鄭媽媽,一位憨厚暖心的好媽媽,身形瘦小,顯然吃過不少苦頭,她雙手合十地說:「兒子阿輝幸好遇到許多貴人,讓他人生峰迴路轉了。」我笑著對鄭媽媽說:「妳就是他的第一個貴人啊!」

MORE

【尋找希望】綬草傳遞愛的力量

文/林筱汶 四月三日花蓮地震,我想起一位退休後長居在花蓮的老師。透過許多管道終於確認到他人平安,不過房子變成危樓,暫被安置到其他地方,幾位原本各自獨居的老人,頓時成為患難室友。 餘震不斷,老師婉拒我們前往探望,聲音裡透著驚惶後的疲累不安。想著該如何給老師一點支持呢? 思及老師對蘭花非常著迷,因為蘭花基因古老,又具多樣性,幾乎各種氣候環境都有她們的蹤跡,可見其生命力的強韌。老師如今受災寄人籬下,需要適應一陣子,也暫時無法到處訪蘭、種蘭了,我想也許可用另一種方式,讓蘭花與他再次產生連結。 上山下海訪蘭,我們絕對比不上老師,不過時值清明,正是台灣最小蘭花「綬草」的花期呀,而且平地就有機會尋得。當年也是在這樣的細雨紛紛,老師帶我們與綬草相遇,她那盤龍狀上攀的精緻小花,猶如一條粉色絲帶,令人驚豔難忘! 於是我在群組發動朋友們一起尋找綬草的身影,要把各地綬草開花的身姿傳給老師看。其實不確定能徵集到多少,因為原本在平地很常見的綬草,因被過度採集和環境開發,已列為瀕危植物,加上不開花時簡直跟雜草無異,開花時不仔細看也容易錯過,所以要尋得她的花踪,除了要有好眼力,還得憑藉一點好運氣。 心念一旦啟動,緣分便磁吸而至,朋友們無論識或不識,開始猶如都市偵探,互相通報芳蹤,密集轉傳分享;這堅韌的蘭花草啊,只要割草時不連根剷除,來年春天就有機會看她開花。有時她守候在牆角、躲在大石邊,有時新建案整地後的停車場,竟也冒出一小株,入目時忍不住一陣悸動:原來你在這裡! 整理照片時,我彷彿看見夥伴或跪蹲或趴躺在地,以各種盡可能微距的姿勢靠近,才捕捉下這些「期間限定」的身影,像在困難中尋找希望和美好,這是一種讓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啊! 這一季蘭花草盛放,見證了有情與友情的同在,我們不只把愛傳給老師,也療癒了自己!

MORE

左腳與右腳的距離

文/方秋停 左腳與右腳的距離有多遠?右腳發生的狀況多久會輪到左腳?免疫風溼病持續數年,答案便告揭曉! 關節疼痛經常是免疫疾病病發的警訊,骨骼藏匿皮膚底下,無言受到攻擊,軟骨遭破壞,骨點發炎,反覆性疼痛後續造成關節受損變形或者骨頭增生僵直,察覺異狀時往往已成不可逆損傷。 手趾如樹枝率性歧出,莫名變異正在發生。手趾病變外,腳的狀況亦不遑多讓。不知何時起我右腳大拇趾往第二腳趾日漸偏移,大拇趾骨頭突出,第二腳趾因受擠壓而懸空,造成穿鞋困難,走路失衡,只好遵從醫囑,進開刀房處置。 醫師先將突出的大拇趾骨鋸除以鈦合金包覆住,防止組織再生,另以鋼丁刺入第二趾固定矯正。 ● 猶記得術後有好一段時間不良於行,必須拄拐杖上班。上班前晚,我徹底失眠!不盡然因為難為情,更因想到將遇著旁人的詫異目光、必須反覆訴說事發原因、手術過程、後續治療及影響……,想像一雙雙迎面走來的疑惑眼神,關心、好奇或同情,此般情景對向來低調的我而言將是一大考驗。於是拚命思索如何減低尷尬、繞遠路、閃避可能觸踩到的地雷……,腦子不停盤算預想,夜就這樣流失! 強硬自尊讓人無法輕鬆!倘不要有那引人側目的拐杖,我似可忍痛健步,佯裝沒事! 清晨以單腳撐挺,梳洗畢穿著衣褲,左腳穿平常鞋襪、右腳套上石膏鞋,厚笨鞋型全然無法穿搭,頓時我似拙劣的cosplay、亦像裝載失衡的單車騎士。左手拄著柺杖緩慢前進,彷在昭告世人──我是傷患! 上車讓拐杖先再側身緩慢移入,下車一樣拐杖先下,左手施力幫助右足及全身挺站起來。校門就在前方,拐杖連手,朝陽似鎂光燈打亮舞台,引我一步步走向前晚預想的路徑。新來的警衛和我不熟,目光不造成威脅,再往前,遇見幾個行色匆匆的同事,大家都忙著呢,無人留意我的異狀,哈,前晚的擔心顯然多餘,心裡不禁感覺輕鬆與失落。再往前繞路便可搭乘電梯躲進辦公室,左手拄枴杖與右傷腳一起踩出,蠢鞋笨腳具體化我的狼狽! 踩上樓梯,突然忘記默念再三的口訣,啊!上樓時健腳先出,拐杖輔助壞腳接著跟上,下樓相反。拐杖成為第三隻腳,上樓下樓,欄杆異位,左手抓換右手,頓時手忙腳亂──「啊!哪一腳先呢?」 路過同事好心前來幫忙出主意:「應該是左腳先吧──小心──妳腳怎麼了?」 「手術!」 對方皺眉,願聞其詳的表情寫在臉上。 「還好啦!只是拇趾外翻!」 佇足或陪我走一小段,鐘聲揚起,腳步於迴廊間來來回回,不希望遇見的人陸續出現。 「妳怎麼了?」 「摔倒了喔?」車禍嗎?什麼時候發生的?保守或誇張,神情瞬間轉成嚴肅或強忍著笑…… 我擇要敘述,原來的介意全然無法守住,即連平常不曾交談,甚或叫不出名字的同事也來關心。 「拇趾外翻,我也有耶,妳覺得開刀有用嗎?」 「我兩腳都開過了!很痛喔!」 拐杖緩慢行走速度,卻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現成話題引來討論,原來某人腳也有問題,難怪常見他搭乘電梯,健步鞋內暗藏著隱疾! 原本痛恨的拐杖突然變成船槳,助我於人際流域中前行。 校園多走幾回,被所有人瞧見過便不必再擔心遇到誰! 拐杖是歧出的肢體,表明我需要扶持與禮讓,似森林中的梅花鹿角可以領路,亦像可連綿前進的樹藤。有些疼痛藏在體內或存心中,即便嚴重亦無人知曉,拄著拐杖步步前行,真誠表白,鮮少人會猜疑或傷害不良於行之人。潮浪襲擊,貝殼、樹枝被衝上岸,風暴似已遠離。 笨拙石膏鞋保護傷腳,讓我心平氣和,教我捨棄執著、開放自我! ● 日子緩慢前進,被整治後的右足部看似完好卻常抽筋,腳平放或抬高皆不舒服,一股發自體內的刺痛感於筋脈間穿行。神出鬼沒的疼痛似會移轉,久而久之甚至凝聚特定位置。漫長的復原期夜裡經常被痛喚醒。平伸、側躺或墊枕頭,傾斜、舉高或垂放……,如陷落深淵斷崖的樹木,阻斷的血肉試圖於扭繞荊棘中接連出生存脈絡,數著日子,跛腳踩著疼痛節奏前行,總算捱到拆封那天! 護理師拿著老虎鉗靠近我,要我深呼吸,說著鉗子便咬住腳趾,猛力抽出,一次不成再一次,終於瞥見那兩根約莫四五公分的大鋼釘,當下我倒抽了一口氣──血肉之軀如何承受這般強硬迫害,難怪我最近如此難受! 腳如被砍削過的樹幹,斑斑斧痕,拆去縫線仍殘留血跡,腳板持續腫脹瘀青,這是我的腳嗎? 鋼釘抽出,骨子裡仍然疼痛不已,一道道激烈疼痛於體內蔓延,如夏日雷電自雲層密集處劈開,渾身神經跟著轟轟然。腳平伸、提舉都不舒服,筋骨齟齬,相互指責,深藏體內的劇痛無法平撫,吃力移動右腳,遍尋不著舒適點,日子難熬如擱淺船隻,啊!腳丫如破裂船槳,待養護後方能再使用! 疼痛須靠忍耐或想辦法遺忘,銼斷筋骨存留暗黑密語,總於深夜或穩坐沙發之際,筋脈便頑強地抽痛,啊!又來了,漩渦又起,烏雲聚集,欲奮力划行卻動彈不得,深怕一用力筋脈便將斷裂,只能咬緊牙根,等候這波苦難過去…… 雙足忍痛踏出,心底竟浮起勵志諺語:「苦難是成功的階梯,需要勇敢邁出腳步」、「正視疾病,勇於忍受的人,將變得更堅強、壯大」(希爾泰)。 醫師說我可以畢業了,不必再回診!此後可穿著寬鬆布鞋,等候拿掉拐杖,回復正常生活。啊!看著那被剖開復縫合的腳丫子,感覺被抑制的腳拇跟,與其他趾頭排列一起總不對勁。疼痛移轉,皮肉筋骨相互拉扯,大拇趾側邊的疼逐漸移轉至趾骨。削足適履後,腳總算塞得進以前的鞋子,而另一股疼痛卻自腳底與日俱增,腳裡似埋了顆小炸彈,一踩下便有引爆之虞,只好踮著腳尖或盡量踩腳後跟。肢體未能盡符人意,日日清洗、呵護雙腳,夜晚將之舉高,查看它們是否安好。 ● 無形的痛於體內凝固,只能與之和平共處! 近年注意力多置於右腳。不知何時起,左腳大姆趾側邊骨頭漸地凸出,初始以為是單純的皮肉組織增生,發炎指數降低後將平復,而事與願違,那不被期待的凸起日益明顯。四年前被鋸開的右腳仍留傷疤,有了上回經驗絕不願輕易再試,暗自祈禱厄運平息,而拇趾骨急切外推,凸出之骨彷如遇到了沃土生長快速,一股強烈力道自腳掌側邊挺出,大姆趾如無處伸展的樹根擠向食趾,相互壓迫的腳趾如根浮出。第二趾與中趾逐漸交錯,不在同一平面。眼看歷史就將重演,右腳曾受的苦難將於左腳重演,內心滿是抗拒…… 紅斑性狼瘡或許不會立即危及生命,卻不斷生發新的考驗,時聽小行星在體內爆破的聲響。 午後骨科不似往昔那樣喧擾,主治醫師多看兒童,候診室於是多了幾分天真吵雜。對於形同復發的類似狀況,我盡量保持不憂不懼,換了新的醫師,期待能有更好的醫療品質。X光拍攝採全新姿勢,單腳站立,膝蓋著地,腳尖撐住作預備起跑動作。嚴重變形的兩腳如荒野裡的倨傲石岩,不知醫師將如何整治? 夢魘再現,我終須面對,再次進入開刀房。

MORE
/49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