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仿紙雕插畫 傳達氣候變遷嚴峻 | 人間福報

仿紙雕插畫 傳達氣候變遷嚴峻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9觀看次
佛羅里達快淹死了,公寓仍在建造中。
奧亞拉以圖像,呼籲企業不能再忽視氣候變化。
奧亞拉描繪的紐約曼哈頓,看起來以為是紙雕。圖/取自奧亞拉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我們都知道紙張的可塑性,不過需要有一雙巧手才能創造藝術。愛沙尼亞平面設計師、插畫家奧亞拉(Eiko Ojala)將這些紙雕「畫」成平面,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會誤以為是細膩的紙雕作品,但事實上這些全是透過電腦繪圖技術創造而成。仔細看奧亞拉每幅紙雕插畫,富有立體深度與紙張質感的3D效果,是將繽紛色塊作多層次組合,並搭配錯視法(trick-of-the-eye)的明暗光影變化達成擬真程度。

奧亞拉的作品簡單又直覺,他喜歡透過極簡幾何線條,慢慢地拉出相襯的另一組線條,接著使用色彩玩轉光影魔法,形塑出明暗立體陰影,當然模仿紙材紋路也是重要的關鍵,因為這樣才能騙得過每雙觀看者的眼睛。

不需文字贅言

明確傳達訊息

除了極簡主義的美學取徑獨樹一幟,視覺構圖更明確地傳達訊息,不用附加文字贅言,就足以讓人直觀畫面所指涉的主旨與意涵。

奧亞拉與英國《衛報》合作,和伯格曼(Megan Mayhew Bergman)所撰寫的專欄〈變遷的氣候〉(Climate Changed)創作同名插畫系列,圖文均關注美國南方人民近年遭逢的嚴峻環境議題。

伯格曼自小在美國南方長大,文章載述了她遊歷當地的見聞,奧亞拉接受新聞網站「My Modern Met」訪問時談到:「伯格曼與當地人們談論,全球暖化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型態,以及他們對此事的觀點。」此專欄廣泛地涵蓋當今重點議題,包括貧窮社區面臨的危險廢棄物汙染現象,或是佛羅里達州海平面上升等問題。

天馬行空創作

碰撞真實社會

奧亞拉大膽的插畫主題,裡頭皆運用對比色調,將畫面模擬為層次鮮明的紙,同時也藉著兩種顏色,鮮明地捕捉出美國南方與其他區域之間涇渭分明的差異。此外也透過宛如紙雕作品的立體景深錯覺,引領觀眾省思每項全球暖化議題。

奧亞拉在每個插圖作品中附上引人深省的描述,像是「很難在保守的地區對氣候變遷高談闊論,我們負擔不起」、「佛羅里達快淹死了,公寓仍在建造中」以及「當環境種族主義與氣候變遷交擊時,他們選中我們,因為這裡窮鄉僻壤且貧困」等語,此時再搭配畫面仔細研究,諷刺中更能體會環境惡化對弱勢群體的高風險與衝擊性。

除了氣候變遷,自學成師的奧亞拉創作靈感多與社會議題貼合,從槍枝問題、里約奧運面臨的困境到新冠疫情肆虐等,他喜歡用帶點超現實的創作碰撞真實社會,藉由這些天馬行空視覺創作,讓人們進一步產生思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