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九) | 人間福報

【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九)

THE MERIT TIMES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實踐生命的意義 功德留存人間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談到「預知時至,生死逍遙自在」,也舉了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印證「預知時至」不是空泛的理論或遙遠的理想,而是可以經由個人的精進修持而親身印證的事實,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斷地有人現身說法,實實在在清楚地「預知時至」,然後安詳地捨報、自在地往生。因此,「生死逍遙自在」絕非遙不可及的夢幻玄想,而是可以經由個人的精進修持與福德因緣而成就的理想生命境界。

星雲大師在他的講說與著述中,不斷地開示我們「生命永恆、生命不死」的道理與信念;從二○○九年開始,我也不斷地強調,生命本來就是永續的,然而我們對於生命的經營卻沒有永續,這是一種很弔詭的情況,因此我們必須做一個轉變,向前邁出一大步,開展「生命的永續經營」,也就是將生命的經營,擴展、延伸到來生來世。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開展「生命的永續經營」呢?換言之,我們如何將「生命的永續經營」,持續延伸到來生來世,乃至未來的生生世世呢?

針對上述這關鍵問題,師父上人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重大的啟發,在〈我對生死的看法〉這篇文章的最後一節,師父上人以「生命意義 功德留存人間」作為小標題,內容文字不多,但是作為文章的結語,顯示其意義的重大與深遠,其中特別提到佛教的〈因果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任何人想要知道自己的過去世,只要看看今朝所承受的就知道了;想要知道自己的未來世,只要看看今朝造作的就知道了。這一首〈因果偈〉就是「生命永續經營」的最佳寫照,也是「永續經營生命」的最佳指南。我們在今生所承受與感應的種種果報,不論善惡,都是自己前世的因所累積的,而我們今生所造作的一切因緣,也不論善惡,都是提供自己來世生命續航的能量。

我們要「永續經營生命」直到來生,乃至生生世世,就要有能讓生命續航,乃至不斷向上提升的能量,而此一「永續經營生命」的能量泉源,就是「實踐生命的意義,功德留存人間」,因此,師父上人提到了「立功立德」。師父說:「人的一生當中,過生日要慶祝,結婚要慶賀,死亡也要送葬以示哀榮,甚至於一個人死了,還要做頭七、二七……七七不夠,還要作百日、做周年等種種紀念。這就要看一個人的功德了,你有功德,所謂『立功立德』,則讓人懷念,如日月長存;你沒有功德,如草木同腐朽,死亡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所以,你想留什麼在人間呢?人的一生,活的歲數多、歲數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的生命意義。」以下我為師父上人的話,再進一步做一些補充說明與義理詮釋。

師父提到的「立功立德」,語出《左傳》,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五四九年),魯國的叔孫豹出使到晉國,晉國派正卿中軍將范宣子出面迎接,他問叔孫豹:「古人有句話叫『死而不朽』,是什麼意涵?」叔孫豹沒有回答。范宣子接著說道:「從前匄的祖先,虞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龍氏,在商朝為豕韋氏,到了周朝為唐杜氏,在晉國主持中原盟會的時候是范氏,古人所說的不朽,恐怕就是這個吧?」叔孫豹說道:「以我所聽說的,這叫世世代代有祿位,而不是不朽。魯國的大夫臧文仲死後,他所說的話世代流傳,所謂不朽,說的就是這個吧!我聽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不朽)最高的是樹立德行,其次是樹立功業,再其次是樹立言論。能做到這樣,雖然死了,也久久不會廢棄,這才能說是不朽。』如果只是保存姓、接受氏,守護宗廟,世代不斷絕祭祀,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家族,官祿大的並不能叫作不朽。」

《左傳》中叔孫豹與范宣子的這段有關「死而不朽」的對話,極有啟發性,可以看出自古以來「死而不朽」就是受人關注的生命重大課題,范宣子以為「世世代代有祿位,就是不朽」,而叔孫豹不以為然,而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因為這三者「雖久不廢」,所以才能夠說是「不朽」。

范宣子說的「世世代代有祿位」,並未給社會留下生命的意義,一樣與草木同朽,而叔孫豹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為人間留下了雖久不廢的生命意義,所以是不朽。(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