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豆漿含優質蛋白質 取代肉類健康飲品 | 人間福報

豆漿含優質蛋白質 取代肉類健康飲品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營養師表示,一般情況不會因喝豆漿影響腎功能,但腎功能不佳者應與醫師討論,再評估可以喝多少豆漿。圖/123RF
【本報台北訊】豆漿富含優質植物性蛋白質,一直是很夯的養生飲品,但喝豆漿卻有不少迷思,包括傷腎、增罹癌風險,甚至喝豆漿減重,反而愈減愈重。

營養師表示,一般人喝豆漿不須過度擔心,但腎功能不佳者不可大量飲用,避免增加腎臟負擔;乳癌或卵巢癌等女性癌友,喝豆漿前,最好與醫師討論。至於喝豆漿減重,需懂得替換動物性等蛋白質食物,控制熱量,才可能減重成功。

乳癌患者

應與醫師討論飲用量

蛋白質為人體重要營養素,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

豆漿不僅富含植物性蛋白質,也含有被稱為植物性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因此有傳聞喝豆漿恐增加女性癌症風險。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指出,喝豆漿不會引發癌症,但已有乳癌、卵巢癌等癌友,可以喝多少豆漿,應與營養師及醫師討論。

由於腎臟負責蛋白質代謝,也有不少人擔心喝豆漿會傷腎。張斯蘭表示,蛋白質引起腎功能不佳情形,是長期飲食行為所致,不會因喝豆漿影響腎功能,但腎功能不佳的人,如果攝取過量蛋白質,確實可能影響腎功能,出現尿液減少、尿素氮增加等狀況,如果合併飲食過鹹,還可能出現電解質不平衡。因此,腎功能不佳者應與醫師討論,並計算一整天蛋白質攝取量,再評估可以喝多少豆漿,避免影響腎功能。

究竟腎功能不佳者要喝多大量豆漿,就可能危害腎功能健康?新光醫院營養師高郁雯認為,如果一天喝一千五百毫升的豆漿,就算是十分大量。

健康減重

用無糖豆漿取代肉類 

該如何健康喝豆漿?張斯蘭指出,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大多含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一天三餐中有一至二餐,可以用豆漿取代肉類,例如一杯兩百四十毫升的豆漿等同於一兩肉(約三根手指幅寬的肉類),也就是說,喝一杯豆漿就減少食用一兩肉。

因此,從豆漿等黃豆製品攝取蛋白質,可以減少攝取肉類及飽和脂肪酸。

如果想喝低糖豆漿減重,張斯蘭強調,首先要了解一份肉類和一份豆漿的蛋白質及熱量是相同的,如果一直喝豆漿,還是會增加熱量,並不利於減重。

想減重的民眾,高郁雯建議,下午茶可以改喝無糖豆漿,當作是一個小點心,可增加飽足感,又能降低精緻糖類攝取。對於減重來說,關鍵在於控制熱量,豆漿本身就有熱量,必須取代肉類,才不會愈喝熱量愈多,體重反而有增無減。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