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全球最貴塞車費 紐約將開徵 | 人間福報

全球最貴塞車費 紐約將開徵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美國紐約最快明年4月開徵「壅塞費」,尖峰時段經過時代廣場等地段,將收709元。圖/123RF
日本企業推出全新的交通系統無人駕駛電索吊車「Zippar」,預計2025年問世。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塞車是大城市常見的問題,新加坡、英國倫敦、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城市都開始徵收塞車費,成功讓交通量減少1~3成;美國聯邦政府5月也同意紐約開徵「壅塞費」,創全美首例,最快明年4月實施,只要駕駛在尖峰時段進入60街以南的中央商業區,像時代廣場、百老匯劇院區等,一天最多繳23美元(約新台幣709元)。

根據美國交通數據公司INRIX調查,2022年紐約是全球第5壅塞的城市,每年平均塞車時間是117小時;紐約市指出,因為塞車,每位紐約人流失的生產力和多花的錢,總計達1976美元(約新台幣6萬900元),預估透過收塞車費,有望讓每天進入市區的車子數量減少2成,該市也會多出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1億元)的收入,可以用來加強交通基礎設施。

限制車流量

新加坡推擁車證

新加坡早在1975年就開始收塞車費,「區域通行證制度」(ALS)收費規則為,尖峰時段乘載1~2人的車輛每次進入中央商業區,就得付1美元(約新台幣31元),卡車或乘載3人以上的汽車則免費;為控管車輛數,1990年實行車輛定額分配製,汽車上路前,必須先投標購買「擁車證」,有效期限為10年。

倫敦2003年開始徵收塞車費,除了收費區域內居民、緊急車輛及無障礙車輛,任何9人以下的小型車輛,周一至周五早上7時到晚上6時,只要行經塞車費實施區域,每日須繳交5英鎊(約新台幣197元),2022年費用調漲至15英鎊(約新台幣591元),也改成一周7天都得收費。

斯德哥爾摩2006年實施塞車費,但該市並不是減少塞車潮,而是希望進出市中心的車流分布能更平均,所以採用分時收費制度,每個時段費用不同,並以「次」收費,每天最高收費105克朗(約合新台幣310元)。綜觀世界上有收塞車費的城市,紐約目前的定價最貴。

日開發空中列車

 App即可操作

日本東京身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卻很少有塞車的情況,被稱為「治堵」奇蹟;1960年代,該國經濟進入高速成長,但在人人買得起車之前,日本就已經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例如:1927年開通地下鐵,是亞洲最早蓋地鐵的城市;1956年開始建設大型地下停車場;東京警視廳1968年成立高峰期交通機動調整隊,1982年更組建「橙色部隊」,除了為大型活動、道路施工進行指導,也致力開發緩解交通擁堵的「路政通信體系」。

雖然路上的車輛少了,但每到通勤時間,地鐵、公車常常擠滿人潮,為解決這個問題,日本企業「Zip Infrastructure」提出電動滑索系統,開發無人駕駛電索吊車「Zippar」,可透過數位App控制膠囊纜車的移動、轉彎或變換滑索等,單趟最多可運送12個人,最快每12秒一班車,預估一個小時能運送3000人。

此外,與地面軌道交通相比,Zippar輕量化的設計,降低施工難度,成本和工期只有單軌電車的5分之1;目前已經在神奈川縣的小田原市展開測試作業,預計2025年正式推出。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