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全台危橋改建 近2成5沒修完 | 人間福報

全台危橋改建 近2成5沒修完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雲林沿海車流最大的危橋後安大橋,老舊斑剝鋼筋裸露。圖/蔡維斌
【本報綜合報導】公路總局統計,2021年全台道路橋梁整體維修率僅68.1%,2022年進步到76.87%,但還有近2成5沒修完,期間相繼傳出待整修或待重建的橋梁斷裂、崩塌,成了交通安全的不定時炸彈。民代批評,蔡政府有錢撒幣補助私校生學費,因為選票看得見,卻顧不了沒有選票的橋梁維修。

公路總局昨日舉辦「花蓮大橋改建動土典禮」。花蓮大橋啟用逾半世紀,2018年2月6日花蓮大地震時橋梁位移需重建,期間經過2年間13次流標,最後以23.93億元決標,預計2026年9月完工,目標使用100年。然而,2019年南方澳大橋斷裂,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全額補助地方危橋改建,時隔3年多,部分縣市卻傳出沒錢修橋。

全台道路橋梁約2萬3000多座,其中1萬6000多座由縣市政府管理,其餘則由各部會主管。交通部《縣市政府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評鑑報告》顯示,2021年全台道路橋梁受損構件的整體維修率68.1%,超過3成未修,且比前1年度略減3.8%,去年上升至76.87%,但仍有逾2成未修。

維修率偏低 因無廠商投標

該報告2021年評比結果,基隆市維修橋梁連3年被評為「亟待改善」,高雄市、新竹縣是「待改善」,南投及台東縣的維修率僅5到6成;維修率偏低主因除了無廠商投標,另也包含在地橋梁數量多且老舊橋梁占比高,編列的維修經費不足、無多餘經費補助公所維修橋梁也是主因。

嘉義92座橋梁待修 全台最多

高雄市在這次評比是6都唯一進末段班的縣市,高市工務局也覺得顏面掛不住,原因是過去僅委由一家廠商修橋,已增加發包廠商加速作業。目前高雄的U3(1年內完成改善)橋梁共153座,已修護1/3,須立即改善的U4(須立即改善)橋梁有5座,正發包改建中。

3月底交通部長王國材到雲林考察,允諾協助13座公路系統橋梁修繕約1億5000萬元經費,就在同天,待維修的麥寮鄉編號N37橋梁被重車壓斷,事隔數日更獲知公路總局以沒錢為由,「說好補助的經費就不了了之」。

嘉義縣去年檢測出92座橋梁、共348處構件待修,縣府每年編橋檢加維修經費約2000多萬元,建設處長郭良江說,南方澳斷橋後,嘉縣10座U4橋梁待修是全台最多,目前灣內大橋重建約需6、7億元,另1座8掌2橋重建也估逾6億,費用龐大難負擔,已寫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