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跟著星雲大師尋根 佛青機車環島 | 人間福報

跟著星雲大師尋根 佛青機車環島

THE MERIT TIMES
人間社記者覺瀚、李生鳳、趙姵綺、鄒因康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慧喜法師(左四)帶著佛光青年回到佛光山,慧傳法師(左五)、覺培法師(右五)關心青年及聆聽青年參訪的心得。 圖/人間社記者慧裴
佛光青年追尋星雲大師弘法足跡,騎機車環島完成參學壯遊。圖/人間社記者鄒沅峰
佛光青年踏尋大師弘法足跡,不畏風雨騎著機車向前行。 圖/人間社記者林思妤
【人間社記者覺瀚、李生鳳、趙姵綺、鄒因康綜合報導】一群佛光青年為了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增進對大師來台弘法歷程的認識,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於五日至十三日舉行「二○二三年佛光青年機車環島──跟著星雲大師去尋根」,由佛光山男眾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帶領,花費九天八夜跨越十七個縣市,沿途參訪中壢圓光寺、新竹青草湖靈隱寺、苗栗法雲禪寺、宜蘭蘭陽別院等二十餘座道場,海內外佛青共計五十餘人響應,十人全程參與,完成一場參學的壯遊。

這場活動原本是三重佛光青年分團的幾名應屆畢業生想一圓機車環島夢,有感今年大師圓寂,於是有了以機車環島尋根的想法。由慧喜法師帶領解說每一站的歷史源流,走遍青年星雲大師來台初期曾經到過的地方,感受大師在他們這個年紀時曾經的經歷,讓信仰力更扎根。這場機車環島尋根旅程,青年們也收穫了一些珍貴老照片。

參訪逾20道場

追尋大師弘法初心

五日從台北道場舉行啟程儀式,佛青們花費九天八夜跨越十七個縣市,參訪了中壢圓光寺、新竹青草湖靈隱寺、苗栗法雲禪寺、佛光山高雄佛教堂、佛光山壽山寺、宜蘭蘭陽別院等二十餘座道場,總里程一千二百公里,海內外佛青共計五十餘人隨喜響應,其中有十人全程參與,最後於十三日回到起點台北道場舉行圓滿儀式。

五日在佛光山中壢禪淨中心,由桃園講堂及中壢佛光青年舉辦「禪與咖啡──我的生涯規畫」活動,來歡迎機車環島的佛光青年。桃園講堂住持覺元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中華總會理事朱唐妹,與大眾分享星雲大師與中壢禪淨中心的甚深因緣,以及各自發心服務大眾、協助弘法事業的心得。

七日晚間抵達佛光山,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祕書長覺培法師,從高雄巨蛋佛光盃大學籃球邀請賽閉幕典禮現場趕回,聆聽青年壯遊行程的感動。

環島當中有一站是新竹靈隱寺,大師曾在此地的台灣佛教講習會授課。慧傳法師說,過去師長不讓大師打籃球,後來在靈隱寺當老師鼓勵學生打球,學生卻不敢打了;接著陸續在靈山勝境、大慈育幼院、東山設立籃球場。大師說過,這一生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蓋了籃球場。

活動總召、三重佛光青年分團長施芃年分享,踏進中壢禪淨中心時,那久遠的歷史感讓他震撼。當年吳鴻麟居士陪著大師,去附近的警局報戶口,如果沒有這段因緣,大師可能不會長留台灣,結局就會不同;還有在大師荼毘之處的台南大仙寺,聆聽「咱的佛教來了 」往事。施芃年說,騎機車幾個小時都覺得路途遙遠,但當年大師可是以徒步走過同樣的路,「想到這是大師曾經走過的足跡,就覺得他從未離開過」,讓大家更有向前的動力。

舊地朗誦創作  

穿越時空同行交會

活動召集人、三重佛光青年分團副團長鄒沅峰說,在彰化曇花佛堂,一位女眾居士表示:「我父親和大師很要好!」原來其父親就是與大師友好的彰化縣佛教支會理事長林大賡;大師在宣傳影印大藏經環島時,曾在此留下珍貴影像;在靈隱寺,參觀大師曾經授課的教室,青年們朗誦大師在青草湖邊寫下的〈星雲詩〉。鄒沅峰說,他們一直尋找大師的根在哪,「但我覺得大師的根就是他的初發心,一路以來,覺得大師就在身邊。希望追隨著大師的初心,做他的千手千眼」。

全程參與的佛光青年卓家孺表示,這次是他第四次環島,此行是以大師的故事為主軸,別具意義。感謝所有路上遇到的好因好緣,以及各道場常住的熱情接待,讓此趟環島之旅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

隨喜參與的新竹青年賴妙華也分享,回到〈星雲詩〉的創作地靈隱寺朗誦時,「有種穿越時空與大師交會的感受,令人感動萬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