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皈依大師三十二年 | 人間福報

皈依大師三十二年

THE MERIT TIMES
文/黃明侃(國際佛光會檀講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2007年,星雲大師與黃明侃、張彩霞伉儷接心,於佛光山傳燈樓一樓合影。 圖/黃明侃提供
文/黃明侃(國際佛光會檀講師)

星雲大師,我們緬懷您!

弟子清範(黃明侃)在1991年,加入您所創辦的國際佛光會中華協會(後更名「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有別於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所隸屬之協會),並皈依於您座下,做一個平凡的佛光人、成立佛光三好家庭。

大師您遽然的圓寂,離開了我們,至今仍令我們無法接受,因為在我們的心中,您不只是佛光會創會總會長、佛光山的開山宗長,不只是我所皈依的師父,您更是我視如父親的長輩,您的精神深植吾心。

皈依在您座下的歲月,已經三十二年,後學一輩子最精華的日子,就在此期間度過,讓我們對您細說吧!

1991年加入佛光會,這是一個有信仰的組織,有別於一般社團,也是個人生命的轉捩點。印象深刻的是接觸到佛光山的第一本書《傳燈》,這是由符芝瑛女士所著,內容中寫著:從度化非洲有史以來的第一批出家僧眾,到接引台灣百萬在家信眾,星雲大師是一位心胸開闊、慈悲喜捨的地球人,也親身實踐了佛門、「同體共生」的慈悲心量。弟子從中認識了大師並非一般人,對您的尊敬從內心油然而生。

大師親自授證會長

回憶大師於1992年,在佛光山檀信樓親自授證給我「會長」之會旗、印信,這是首次目睹,是最接近大師,也是創造我個人新生命的一刻。至今看到當時所拍照留存的相片,感覺猶如昨日一般,您是如此集莊嚴、威儀於一身的一代大師。何其有幸,由大師親自授證,也由我親自從大師的手中,接過了信物,現在回憶起來,仍興奮不已。

我們的一生,是大師您給我們的:從幸福的人生、快樂的一生等歡喜,歷歷在目。記得有一次,高雄普賢寺住持滿益法師到敝舍佛光普照,在好多位法師及佛光人的面前,後學問了一個問題:佛光山星雲大師著寫了那麼多的好書,應該從何讀起呢?滿益法師毫不猶豫即時的回答:就從《佛光緣》、《佛光世界》開始詳讀,這二本書就成為個人當會長時的寶典。

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也到住所普照,看到我家書房的書以及擺設時,脫口說:「這不就是佛光山的縮影,小佛光山嗎?」

確實,後學對大師的每本書,從早期開始,就一本不漏,也因為書太多,書房容不下,而換了一間新房子(因光線好,空間更大),一住已二十五年,就是目前佛光人三代同住的房舍。

擔任檀講師改變人生

後學因個性內向,不善與人講說,而甚感困擾,在加入佛光會的第二年(1993年),有機緣參加預備檀講師培訓,此後就不曾間斷。每半年一期的培訓,課程非常適合現代人的需要,它改變我的人生,也是在工作職場最需要的一環;諸如學習潛能開發、人際關係應對,以及個人身心的改變等等,都是關鍵之處,所以在每期二天一夜的培訓,不敢怠慢。當初參加預備檀講師的培訓,並不是為了做檀講師,卻改變了我的一生,至此對大師您的恩澤不能忘。

在佛光會、參加道場共修,因此更加了解佛光山,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正是人一生最需要的,也是大師所常說的,學佛不能沒有慈悲,慈悲,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慈悲是能替別人著想,學佛行佛,就是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感謝大師的教誨。

二十年來人間音緣不間斷

參加合唱團、唱「人間音緣」歌曲,就像讀經,二十年來不間斷,是個人生涯重要的功課。記得2017年,佛光南屏合唱團和指揮陳昱秀老師,約20人到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在雲湖湖畔師生合唱〈雲湖之歌〉,至今回憶起來,更加的懷念大師。

閱讀大師的《人間萬事》、《星雲法語》,真正落實在2014年擔任人間佛教宣講員至今,大師的智慧法語如一座燈塔,能夠在生活中解決我們的煩惱與困擾,因而改變我們很多習性與方向,指引我們的人生。佛光會的宣講員,每一位都是大師千手千眼之化身。

大師啊!這樣容易將佛法運用在每個佛光人的身邊,融入了每個佛光人的生活裡,以及工作當中,我們實在太感謝您了!

效法人生三百歲

大師,您的「人生三百歲」,我們非常欽佩,您的精神、毅力、堅定不移的精神,永遠讓我崇敬與效法,更是讓我們絲毫不敢懈怠的原動力。您的教誨、開示,字字句句留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雖然與大師相處三十二年,但在我們的心中,大師將永遠留在每一位佛光人的心坎裡,我們永遠記得您!因為您改變了我們一生,讓我們緬懷您!我們有說不盡感恩的話,您留下的法,我們受用一生,您留下的威儀法相,已深深留駐在我們的心中。

大師的開示和遺訓:三好、四給、五和在生活中實踐,不但改變了個人,也可以改變家庭、社會,更可以推動世界的和平。大師偉大的智慧,我們讚頌您!因為近五百年來,您是一位最有智慧與慈悲的聖者、賢者。

我們敬愛您!我們緬懷您!

弟子 清範謹識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