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如是觀史】遇見郁永河 | 人間福報

【如是觀史】遇見郁永河

THE MERIT TIMES
文/余遠炫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文/余遠炫

台灣於康熙二十二年時納入清朝領地,成為福建省的第九個府──台灣府。而談到台灣歷史,就不得不提到清朝康熙年間的福建福州師爺──郁永河。

郁永河在康熙三十六年,因為一場意外事件踏上了台灣這塊土地,寫下兩萬多字的文字,描述台灣的風土人情與所見所聞,並取書名為「裨海紀遊」。

「裨海」,就是小海的意思;而「紀遊」卻不是「遊記」。遊記是去哪裡遊玩,然後把心得與心情記錄下來;紀遊則是特別為了一件事情,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雖然與遊記頗類似,但兩者之間仍有一些差異。

那麼,郁永河究竟是為了哪一件事情來到台灣呢?

康熙三十五年的冬天,福州發生一件軍火庫失火案,五十萬斤用來製作火藥的硫磺與硝石等原料,不知為何燒得精光。

這在當時,應該是件轟動地方、驚動皇城的大事。於是康熙皇帝究責官員,並要求補回五十萬斤火藥,福建知府則要求底下所屬的同知與通判負責。擔任同知的王仲千,接到知府的命令後開始苦惱,到底要派誰去完成補足五十萬斤火藥的超級任務。

郁永河是浙江杭州人,年輕時考上了秀才,但就此在科舉的路途上停了下來。為了生活,他輾轉來到福建,並在康熙三十年成為王仲千的幕賓,也就是俗稱的「師爺」,為他分憂解勞。「同知」是五品官,比「知縣」的等級高,因此,王仲千底下就有好幾個師爺,為他處理關於糧食、鹽務、督捕、江防海防與軍火等事務。

郁師爺的能力很好,而且勇於任事,受到了王仲千的賞識。此外,他還常一邊處理公務一邊旅遊,著名的景點定不錯過,福建本省裡的八個府,到處都可見他的蹤影。當王同知正為處理失火後續焦頭爛額,還得煩惱五十萬斤火藥的籌措時,郁永河挺身而出,想到了解決方法。

火藥是由木炭、鐵砂、硝石與硫磺等物質組成,五十萬斤的火藥,大約需要十萬斤的硫磺。喜愛旅遊的郁永河,想起書上談到台灣北部的雞籠(基隆)與淡水一帶產硫磺,決定到台灣採硫,也開始了一段與台灣相遇的奇幻旅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