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心中 沒有男人女人之別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心中 沒有男人女人之別

THE MERIT TIMES
文/蕭依釗(星洲日報基金會副主席)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文/蕭依釗(星洲日報基金會副主席)

2500年前,佛陀提出「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為釋氏」,正因為佛教擁有「人我共尊」的平等特性、心物一體的平等主張,佛法得以迅速地從印度流傳至世界各地,與當地文化相互融和、相互尊重。

星雲大師堅持不懈地在佛光山實踐佛陀的「平等」教義。50多年前的台灣,比丘尼的地位不被重視,大師覺得有違佛教「平等」的精神,而且會削弱佛教的弘揚力量,因此提出了「四眾共有」的「平等」理念,實行「男女平權」、「僧信平等」。

為了落實這個信念,他創辦了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眾,不論在家、出家,都能入學就讀。此外,他突破傳統框框,以制度保障僧俗二眾的平等權益,讓在家、出家「兩序」、「七眾」弟子在佛光山共創「六和僧團」,這是大師的偉大創見。

大師的另一創見,是制定「師姑」入道。在佛光山的僧團,在家「師姑」、「教士」享有與出家比丘、比丘尼的權益,一樣承擔弘法大任。單就這兩項創見和創舉,就已奠定了星雲大師在現代世界佛教史上的地位。

由於古代的男權社會背景,世上幾乎所有的古老宗教倫理都是男尊女卑。星雲大師敢於突破傳統倫理框框,需要很大的智慧和氣魄。即使是名重一時的達賴喇嘛,也難以推翻藏傳佛教只有比丘而沒有比丘尼的傳統倫理。當年達賴喇訪問台灣佛光山時,驚訝於女出家眾比男出家眾多的現象。

達賴喇嘛曾設立一個專門討論比丘尼成立的委員會,然而卻礙於傳統壓力遲遲無法定案。1982年,兩位女弟子在他的指示下到佛光山受具足戒。

實際上,一直有來自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越南、泰國的女眾到佛光山叢林學院研修佛法,並接受完整的具足戒。佛光山儼然成為世界各地藏傳及南傳佛教比丘尼的取經聖地。

作為女性媒體人,筆者對一位佛教宗師有著如此開明的男女平權意識,感到特別好奇。在拜訪星雲大師時提出佛門男女平等的問題。

大師的回答充滿禪意:「我看不到男人,也看不到女人,我只看到人。佛也沒有男佛女佛,菩薩也沒有男菩薩、女菩薩。至於羅漢,過去都是男性的羅漢,後就有人鳴不平,認為女性的羅漢也很多,為什麼不把他們列出來?佛光山倡導男女平等,所以佛陀紀念館有了女羅漢。社會講究平等,男女都是一樣,男人能擔當的事務,女人也能做。今天世界上的女總統、女首相多得是,不去區分性別比較好,心中也就沒有男人、女人。」

在大師心中,沒有男人與女人之別,只有平等的眾生。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