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從師父的身教,我看見什麼? | 人間福報

從師父的身教,我看見什麼?

THE MERIT TIMES
文/知斌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職事)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知斌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職事)

當師父的湯藥侍者,是何其有幸的事,不但能親近師父,隨時聽聞師父的教誨,又有機會學習師父的行誼,這是我出家最大的福報。雖然,師父走了,師父行誼的慈悲與智慧,卻點滴在心田。

真善美的世界

想起2014年進叢林學院沒多久,就經常有因緣跟大眾一起聽師父開示,每次聽都因感動而忍不住流淚。後來,有機會到法堂近距離和師父面對面接心,師父問大家有沒有問題要問他?我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個問題,話還沒說出口,師父卻已經解答了,原來,我的師父就是這麼有智慧。

當時,師父先回答別人的提問,教導大家要「做自己」,因為「我是佛」。我的理解是:如果我們按照自心佛性,人人都能夠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不就是真善美的世界?不就是淨土了嗎?所以,身為佛光山弟子的我們,要深信並且努力,讓佛光山成為現世的人間淨土,就從「我自己」做起。

有一次推著師父走在菩提路上,師父說:「你知道嗎?《阿彌陀經》說的世界就在旁邊。」我說:「真的嗎?在哪裡?我怎麼沒看到?」妙廣法師在旁邊說:「真的喔,你自己算算看旁邊的欄楯,還有大樹。」我就開始算起來,1、2、3……7,「師父,師父,真的是,有七重欄楯、七重行樹耶,把朝山會舘跟麻竹園合起來,真的就像是經文裡面講的一樣。」

我後來想起這段對話,只有無量的感佩和讚歎,師父怎麼會想到要這麼建設呢?而且他不是同時間啟建佛光山的,他是先建設西山,然後蓋中軸線,建設東山後又再回來蓋中軸線,這些建築群卻都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師父已經把西方淨土世界展現在面前,但是我們有沒有感受到這分用心呢?師父讓我們從建築中,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在極樂世界裡了,要感受法喜禪悅,不要再被煩惱執著糾纏。

師父,弟子沒親口告訴您的是:「雖然我沒有大智慧,也很晚才親近您,更不是稱職的侍者,但我會努力修習佛法經典,我會努力閱讀您的著作,我會努力學習梵唄,我會努力宣唱『人間音緣』的歌曲,希望能把人間佛教的理念宣揚出去,不要做一個『呷教』的人,要做一個正正當當的出家人,生生世世跟隨師父弘法利生。」

四給的實踐

還沒出家前,有一次接獲侍者通知我到法堂,那時的場景還記憶猶新。走在路上,班導師妙南法師問我:「如果要你去照顧師父的話,你會怎麼辦?」我說:「他就是一位老爺爺。」

因為我的直覺,就是師父不會讓人覺得他高高在上,反而親切得像是家裡的長輩一樣。師父把我叫到他旁邊,與我握手講話,師父的手很柔軟,給人厚實、沉穩的感覺,當下很受感動。後來,我發現他經常用他的手給予大眾歡喜,大家總能因此獲得鼓勵、獲得信心。

師父的每日行程裡面,除了寫字,有很大一部分用於會客,或是與大眾開示。每每與客人見面結束前,或與大眾講話到最後,他總會輕輕地跟侍者說「站起來」,每次一這麼說,身邊的弟子都很緊張,因為他只能靠著一根枴棍來維持身體的平衡。一生注重威儀的師父不准我們從後面扶著他,也不准將輪椅靠在他的腿腳上,我們只好盡量把自己躲在師父高大身軀的後面,不讓師父發現,也避開攝影的鏡頭,然後用手虛扶著,以防師父有重心不穩的情況。

我心想:「師父,這麼危險,為什麼不坐著就好?」有一次,師父終於說了出來:「我站起來,信徒們看了會很高興。」原來,因為歡喜而生起信心,就會產生希望。當時,我真的很佩服這樣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為了大眾,可以不顧他自己的不便,不顧他自己的不適,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只為了給人尊重、給人信心、給人希望。

對於如何給人方便,師父落實在很多地方,尤其體現在建築設計上。

那個時候,師父幾乎天天去看藏經樓的工程,負責工程的慧知法師都會跟師父報告:「第一平台跟第二平台距離多少?多寬?多高?樓梯有幾階……」

印象深刻的是,師父特別問了樓梯每一個台階的高度跟面寬,當時我不能理解,後來才知道,原來師父為了讓大眾爬坡走樓梯時,不要感覺疲累,甚至考慮到大家拍大合照時能不能站得下,所以要計算高度與寬幅。如果大家有空走上佛陀紀念館的照相平台、法寶廣場第一平台等地的階梯,就可以感受到師父貼心的設計。

此外,師父經常回祖庭宜興大覺寺、南京天隆寺關心工程情況。

記得有一次,師父跟都監妙士法師說:「我有一些建議可以提供給你,對大覺寺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你要不要聽一聽啊?」妙士法師說:「當然要聽啊,師父你的建議都是最好的。」走到三摩地滴水坊前面的廣場上,師父說:「這裡(用手指著),你可以增加小火車載遊客參觀……這裡(用手比畫著),你要想辦法把大雄寶殿跟觀音殿連起來,以後就不怕下雨天了……」

師父一再囑咐要用風雨走廊將整個寺院串連起來,讓信徒不用擔心下雨、下雪等天氣變化。這樣的建築形式,也體現在佛光山本山、佛陀紀念館、南京天隆寺等分院道場。師父只是聽取我們一連串的報告:「因為下雨,來參加活動的信徒們必須撐傘往返大雄寶殿跟白塔之間……」過沒幾天,他就跟妙士法師提及要設計風雨走廊。如果換成我們,可能只是聽聽就結束了,很讚歎師父總是可以從小處發現問題,進而改進。

與大眾一起前行

師父逐漸減少會客後,仍然經常坐著輪椅全山跑香巡視,其中有一條路線是從東山經大覺寮、男眾學部到大佛城。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尤其男眾學部往大佛城的門口只有階梯,輪椅難行,只好拜託男眾老師跟同學幫忙才能順利抵達,卻也因此促成男眾學部建設了無障礙通道,在新春期間開放時,信徒遊客們已可推著輪椅或嬰兒車自在的參觀。

此外,師父也常去巡禮大雄寶殿,他不喜歡驚擾太多人,經常一大早趁著遊客信徒稀少時,由一、兩個侍者推著他從電視中心前的斜坡上大雄寶殿。雖然,侍者常要氣喘吁吁才能一路抵達目的地,但我們已習以為常,倒也不覺得什麼。

有一天,山上舉辦活動,陸續有信徒香客前來。

師父關心大眾的狀況,讓我們向他報告當時察看的景象:「……許多坐著輪椅來的信徒,由家屬推上大雄寶殿參禮,推輪椅的人有年輕人、有中年人,甚至還有老人家推著老人家,因為不習慣,所以常常半途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才能再繼續往上走……」

之後的某一天,師父跟長老們說起:「常住應該要設立電梯,方便坐輪椅的信徒上下樓,電梯要大一點,不只有坐輪椅的人要進去,還要考慮推輪椅的人、陪伴的家人們。」為此,成就了現在鐘樓旁邊的大電梯,方便老人家或行動不便者可以直接到大雄寶殿參拜。

再過一陣子,師父在大雄寶殿長廊跑香,長老們也在旁陪同,師父說:「我想要蓋一座橋,從大雄寶殿到大悲殿,寬度要讓車子可以開得過去。」在不斷的勘景確認中,最後發現西淨長廊轉角處剛好跟大悲殿東單長廊高度差不多,可以水平連接。後來由長老慈惠法師監工,在「中興建設公司」努力下,新寶橋工程順利完成。由於設計風格完全承接大雄寶殿區域,常有信徒遊客以為這座橋原本就存在,殊不知是2020年1月24日才正式開放通行的。

原來,師父常聽到我們提及從舊寶橋上到大悲殿,還要走一段樓梯,年輕的信徒很發心,扛著嬰兒車就上去了,但許多回到大悲殿禮拜的老信徒,行動多少不便,即使很想回來禮拜觀音菩薩,卻因為那一段舊寶橋的樓梯難行而作罷。有感於此,在師父慈悲指導下,大眾終於有了新寶橋可以通行。

我不得不被師父的細心、貼心給折服,心想:「為什麼您能想得這麼細微呢?」我們總是事後才發現您的善巧方便之處。師父,儘管弟子沒有親口告訴您:「雖然我們總是事後才懂您的用心,雖然我們總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忙亂,但我相信您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努力做到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自己提起正念,會與周遭的人一起前進。」

師父,請您一定要乘願再來,因為愚笨的弟子,需要有您像燈塔一樣,指引前進的方向,才不至於迷路。

想念您,師父。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