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親子動動腦】絕不放棄孩子 | 人間福報

【親子動動腦】絕不放棄孩子

THE MERIT TIMES
文/吳娟瑜
字級
收藏文章
69觀看次
圖/123RF
文/吳娟瑜

親子相處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早期的答案通常是成績導向,希望孩子考上理想學校,一路衝向頂峰。多年下來,這種教養理念已經悄悄地改變了。

惠雅媽媽習慣嘮叨,唸個不停的結果,國中二年級的兒子下意識地拔頭髮。惠雅急了,她一直問兒子:「你到底有什麼壓力,說出來呀!」兒子後來是躲著拔頭髮,一句話都不想吭。

媽媽放彼此自由

兒子若知道自己有什麼壓力,他早就懂得求助,懂得調適,他就是只要聽到媽媽的腳步聲,聽到媽媽講的話,手不知不覺就開始拔頭髮,這一動作,媽媽看了不停地制止,兩人關係更形緊張。

幸好惠雅聽到輔導主任提到「拔毛症」(是強迫症的一種重覆行為,類似咬指甲、摳皮膚),明白青春期兒子在課業上有壓力,不懂得到戶外活動以釋放壓力;假日又一直補習,缺乏娛樂活動,導致精神焦慮的結果。

惠雅發現,自己也是兒子的最大壓力源,她不再跟兒子「要」答案,而是跟自己要答案,她歸納出三點需修正的家庭氣氛。

第一、不在孩子面前跟老公爭論,鬧得孩子擔心爸媽離婚,她在「幸福導師班」裡,正在學習夫妻正確的溝通模式。

第二、不要一見面就要求孩子的分數,當年她也曾經被爸媽追著要高分而不快樂,如今不可以重蹈覆轍。

第三、她需要有自得其樂的成長空間、娛樂活動,讓兒子看到媽媽的自由自在,也放開他自己的壓力和枷鎖。

夫妻攜手面對

靖馨也碰到類似惠雅媽媽的遭遇,兒子在幼稚園階段一直被投訴欺侮同學,有時還在課堂中突然站起身往外衝。靖馨夫妻靜下心聆聽資深園長的建議,立刻找到專科醫師檢測,終於接受兒子有閱讀障礙和過動症。

為了掌握黃金時刻,夫妻倆輪流請假,帶著兒子進行物理治療(加強肌肉訓練),也參加職能治療,兒子在爸媽的鼓勵下認為是去上「好好玩」的課,完全不排斥任何學習。

有關閱讀障礙,年紀較小時,書唸個兩頁就跑掉,明白是事出有因後,夫妻倆耐心地、輪流地拿著一根長尺,在字裡行間慢慢往下挪動,讓兒子一邊口出聲音,一邊互相討論,逐步弄懂意思。

有關過動症的調適,靖馨帶著幼稚園兒子在早餐後、中餐後,往運動場、公園、百貨公司遊樂場跑跑跳跳,想盡方法讓兒子多放電,才不會整天在家喊無聊,到處搗蛋。

兒子逐日長大後,靖馨夫妻帶著兒子參加荒野協會親子團,經常有露營的活動,有兒童劇團表演,隨時玩得很快樂,也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

根據靖馨的心得,她舉出三個重點,可讓類似遭遇的爸媽參考。

第一、夫妻同心協力,輪流分擔兒子的早療,以免精神上、體力上負荷過重。

第二、夫妻尊重專業,從一開始壓力重重,尤其常聽到家長告狀,到後來是和家長、老師做好朋友,提早告知兒子狀況,取得諒解,也讓兒子的同學們學習如何互動,兒子更是因訓練而有自我控制力,懂得尊重人我距離。

第三、夫妻從早先的徬徨無助,開始接觸正統訓練,也閱讀許多相關資訊,碰到有類似疑惑的家長,還會熱心協助。

不放棄才有機會

從惠雅到靖馨夫妻,社會上各個角落還有許多類似遭遇的家庭,看到孩子有異樣,從害怕到承擔、從陪伴到成長,唯一的一條路就是︱︱絕不放棄才有機會。

孩子有機會得到進展,是從爸媽絕不鬆手開始,直到有一天孩子逐步學到照顧自己,爸媽也就可以放鬆、放心、放下,這條路是漫長的,但也是值得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