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36第二篇㉜】 普皆回向 擴大開展心量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36第二篇㉜】 普皆回向 擴大開展心量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7觀看次
廣勝寺上寺普賢菩薩像/明代/木/山西洪洞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第十大願、普皆回向(功德的圓滿)

三世諸佛所稱讚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實踐了前面的九大願之後,普賢菩薩的第十個大願,要將所有的願力、功德全部集合起來,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使大家都能善根成熟,一起來實踐普賢菩薩的十個大願,同時獲得其中無盡的功德法財,由此而能圓滿普賢十大願的殊勝修行。

回向的思想就是生命的延續與擴大。回向含有「給人」、「布施」、「分享」、「寄存」、「播種」等意思;也就是把自己所作的功德,回施給有緣、無緣之人,讓他們也能同獲功德利益。「普皆回向」是「法界的圓滿」;「普」是普遍、不分別、不揀擇,盡虛空、遍法界,於一切有情,無量無邊的布施、奉獻,不求回報。就如《金剛經》所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換句話說,菩薩度眾,要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來度眾生,這是「三輪體空」的圓滿實踐,也是這十大願最圓滿的總回向。

(一)回向的種類

回向的「回」是回轉,「向」是趣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能可以趣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的善根,施予眾生,或為亡者追悼,希望亡者能往生淨土等。根據各家的說法,回向有種種的不同。譬如《華嚴經疏》中有十大回向:

1.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向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2.回少向多:將所修微量的的功德,普願一切眾生都能同霑法益。

3.回小向大:將小我的發心,轉化為大我的發心,能利益更多人。

4.回因向果:將因地裡所修的一切,回向給無上菩提,以便早日成就佛道。

5.回劣向勝:所修之行雖不究竟,希望能昇華成無限的功德,成就一切眾生。

6.回此向證:將此岸所修諸多善根,回向法界一切眾生,能同證聖果。

7.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於永恆存在的真如理體。

8.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將一切的千差萬別,回向於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9.回世間向出世:將世間所有善根功德,回向眾生,能出離世間,獲得解脫。

10.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將一切順理順事之功德,回向眾生,都能成就理事無礙及事事無礙法界。

如上十種回向,又可總括為以下三種:

1.菩提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回向無上菩提,能早日成佛度眾。

2.實際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回向法界真如,能早日契入般若智海中。

3.眾生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回向無量無邊的眾生,能離苦得樂,永證解脫。

另外,在《安樂集》中有六種回向:

1.回向彌陀:將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阿彌陀佛,能早日蒙其接引。

2.回因向果:將種種念佛法門之修持功德,回向西方淨土,能早日成就。

3.回下向上:將下品下生的功德,回向昇華為上品上生。

4.回遲向速:普願一切修行上的緩慢,能加速擴大,以便早登極樂。

5.回施眾生悲念向善:普願一切善念,回向眾生,念念向善,時時行善。

6.回入去卻分別之心: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心無妄想,懇切修行。

淨土宗也有二種回向:

1.往相回向:將自己過去及今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同往西方。

2.還相回向:往生淨土之後,再興大悲,能回入娑婆,度化眾生,共成佛道。

往相回向是上求菩提,還相回向是下化眾生;前者是完成自我的上回向,後者是利益大眾的下回向。為了能下化,所以要上求;唯有能圓滿上求,才能不捨一眾。因此往相與還相,二而一、一而二,相輔相成。

回向,是佛教裡一個既殊勝又討巧的法門,而普賢菩薩的回向,不僅僅是回向而已,還是「普皆回向」,普遍的、無私的、不管有緣沒緣的、廣大而沒有局限的,全部分享眾生。

就等於我們拿錢存到銀行裡面,錢不但不會少了、被偷了、或遺失了,反而會積少成多,成就另一筆財富。又如我們手持蠟燭去引燃其他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明不會減弱,反而其他蠟燭的光光相照,而使得室內更加光明。回向也好比播種,種子在各種因緣的滋潤中,發芽、開花,最後結成累累的果實。

功德回向就像存錢、像引燃蠟燭、也像播撒種子,自身的功德不會減少,反而可以將我們的心量擴大開展,將我們所做的功德增多增益,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愈形殊勝。而且,回向的對象也可以擴及法界一切眾生,甚至可以回向給冤親債主,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

(二)如何回向

在生活中,如何來回向呢?現在試舉出二十種的回向,簡單敘述如下:

1.回事向理

何謂回事向理?就是將所修的事相上的功德,回向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例如:一件事、兩件事、三件事,乃至生活上許許多多的事,都是數字、都是有限的,如果把這些事說成道理,理就能普遍,就能讓人舉一反三,隨處運用,所以說「一理通,萬理徹」。

比方說我有一位好朋友,我有一顆好吃的糖,很想分享給他,但是他不在我身邊。於是我在吃的時候想著,真心希望他也能品嘗到這樣好吃的糖;因為我吃了這顆糖,心情很快樂,希望他也能跟我一起分享,擁有好心情。

他吃到了嗎?事相上是沒有,但是如果他知道我吃這顆糖時,一直想著希望與他分享,他心裡會覺得很歡喜:「很感謝你,對我這麼好,吃到好吃的東西還想著我、關心我、祝福我。」我的希望回向給他,他就會跟我有所相應。

同樣的,我有一塊錢,這一塊錢,希望天下的人都能應用到,不至於受貧窮之苦,那這一塊錢的意義就不一樣了。一碗飯,我一個人吃,但吃飯時,祝禱所有飢餓的人都能有一碗熱飯可以享用。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碗飯,但普世飢餓的人都能得到我們的祝願,因緣就不一樣了。如果我今年農作物的收成很好,我也願天下風調雨順,大家都能有很好的收成;好的磁場傳播四方,必然互相感染、互相成就。

回事向理,能使我們從生活的事相中得到昇華,使我們心裡能擁有大眾;心中有大眾,處處就會與人為善,和人結緣,生活上就能歡喜祥和。回事向理,世上的理很多,但理必須是大眾的、平等的、慈悲的,給人歡喜、給人接受的,才是真正的、普世的理,也才有回向的價值存在。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