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47 叢林參問 8-6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47 叢林參問 8-6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圖/Pixabay
修行要使內心淨化、清淨、超越,是要有心地功夫的。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提問六:現代的出家人要如何實修實證,真實的修行,真實的證悟?



信、解、行、證是學佛的次第。有了信仰要解,懂得自己信的是什麼。拜佛還不夠、求佛也不夠,要行佛。當然,在修道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修證,要有體悟,有的出家人半途而廢,不能把修行道路走到最後,主要就是沒有修證,對宗教沒有體驗。

修道人在念佛裡有體驗,有了信心,情況就會不一樣。在參禪裡面,有了禪悅,有了禪的體驗,境界也就不一樣了。甚至做慈悲的事情,多久以後有了體驗,境界都會不一樣。修行的經驗很重要,例如受持出家三百五十戒,並不是短短幾十年就能成佛的,好比從小讀書,讀到大學畢業也要二十年。當然,修行短短幾年就開悟證道的也有,但不普遍。普遍都是要發長遠心,禁得起時間磨鍊,中間要不斷地有修行體驗。

修行證悟 慈悲真義

修行的經驗,像念佛念了一支香,這支香真好,念得很安然,念得心開意解;參禪,這一支香坐得有禪悅法喜,有這樣的體驗,好像整個人就昇華、解脫了。這是每一個出家人,不管男眾、女眾都要嘗試的修行經驗,你這一生在佛教裡面才靠得住。

修行要有體驗,基本上還是老方法,念佛、參禪、打坐、持咒等,倡導人間佛教,推動心靈淨化、氣質變化,要發菩提心,都是因為有發心、有慈悲,在慈悲裡面,你會得到消息。舉個例子,我弘法幾十年,常常講慈悲,也說過佛教的慈悲主義,對慈悲有一定的理解,甚至也想要多發揚自己的慈悲心。有一次,心定法師載我到高雄煉油廠說法的回程,車子開到燕巢一帶,心中忽然現起慈悲、慈悲……我把別的東西都忘記了,都不去想,就一直稱念著慈悲、慈悲、慈悲……那一段時間,慈悲已不是知識上的了解,不是字面上的慈悲,是我心裡面真正的慈悲,是心性上的慈悲。

發菩提心 超脫自在

修證體驗也不一定是信佛教的人才會有。大迦葉尊者曾跟釋迦牟尼佛說:「我就是沒有遇到你,我也能做到緣覺,我也能開悟。」不一定要有佛才能開悟,要有心才是重要。所以要發心,發慈悲心、發菩提心,人間佛教就是發菩提心,超越人我對待,超越時空限制,超越生死束縛,所謂超脫、解脫、自在。

修行人要能自我要求,知道自己能到什麼程度,不必要求別人。常常聽人家說誰有修行、誰沒有修行、誰修得不對,這樣批評是不對的,各有各的密行,修行不是在嘴上說的,也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你說有很多人沒有修行,其實不是。有的人再有修行,我怎麼看都覺得他沒有修行,不要讓他那種裝模作樣的修行給騙了,如果對物質仍有貪求、欲望,還有貪、瞋、愚痴,這就不是修行。修行要使內心淨化、清淨、超越,是要有心地功夫的。



提問七:佛光山開山到現在四十年,您認為什麼是佛光山目前最大的挑戰?



人才不夠,雖然已經有一千多個徒眾,但是人才還是不夠,以及大家發心、道念,為佛教奉獻、犧牲的道念要加強。在世間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時候煩惱、妄想挑戰,還是靠自己,要自己挑戰,物質、自由、僧團和樂這些都很好,就是自己很難降伏,《金剛經》說「降伏其心」,降伏自己很重要。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