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生醫新創跨域平台 工研院建構完整生態圈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正式啟動!工研院表示,此次小聚吸引資本市場、生醫新創等35家廠商共襄盛舉,期盼引領新創在智慧醫療趨勢下掌握關鍵策略,以平台為基盤「一棒接一棒」強強聯手,為生醫產業發展,開啟嶄新的篇章。 為建構生醫新創完整生態系,工研院積極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首場小聚攜手中華開發資本共同舉辦,以智慧醫療為主軸,特邀主攻AI智慧醫療、行銷50多國的邦睿生技董事長徐振騰,以及打造結合AI與醫療的創新智慧醫材、在全台逾半數醫學中心落地的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分享生醫新創的創業關鍵及全球布局策略。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過去工研院持續推動新創發展,深刻體會到新創在成長過程中亟需四大支持,包括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因此,工研院極力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期許從合作交流逐步邁向實質合作,完善生醫新創育成生態系統,布局全球商機。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表示,平台的目的就是連結資源和力量,工研院和開發資本分別投入技術和資金,同時引入對生醫有興趣的其他產業。開發資本期待成為資金運水車,對接伯樂與千里馬,使資金活水得以流動。 中華開發大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何俊輝指出,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的原始概念是希望串接資金與技術,擴大既有的投資平台,降低雙方的摸索成本。 邦睿生技總經理徐振騰分享其創業經驗指出,營收躍升的起點,就是從以往「技術第一」的思維,翻轉為傾聽市場及客戶,依據使用者需求及應用介面,創造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與商業模式。 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表示,宏碁智醫一直以來從科技導入醫療,以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判讀(AI Medical)聚焦於眼、骨、心、腦等四大重要疾病,並成功在台灣和海外地區拿下10張醫材許可證,智慧醫材成功導入全球8個國家或地區。未來,將帶領新創公司,加速成長及產品轉型升級。

MORE

睡不好又運動無力 男甲基化異常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年近50歲企業家,為眾所稱羨的成功人士。然而,在光鮮亮麗的形象之下,卻有長期焦慮、必須依賴藥物才能入睡,以及面對喜愛的運動卻無力完成的情形。透過功能醫學的腎上腺壓力皮質分析及甲基化代謝分析檢測,發現黃體酮及睪固酮過低、以及甲基化不足的情形,因而引發焦慮、入睡困難、提不起勁等狀態。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比喻道,可以影響DNA運作的甲基化作用,有如身體健康的基石,若基石不穩固,身體就好像隨時可能傾頹的大廈,引發諸多「亞健康」情形。 蘇聖傑醫師表示,男性在四、五十歲左右,正是鄰近更年期的階段,荷爾蒙自然會減少。此外,長期過度壓力,致使腎上腺素或交感神經頻繁作用,都有可能影響甲基化代謝的平衡。 甲基化的影響範圍廣泛,包括基因表達調控、免疫系統調節、荷爾蒙代謝和精神健康等方面。此外,睡眠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合成也依賴甲基化作用。當這些功能失衡,導致甲基化不足時,也會引起其他需要甲基化的功能失調,形成連鎖反應,導致亞健康狀態。 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蘇聖傑表示,亞健康狀態的表現,包括睡眠品質不佳、長期焦慮、疲倦乏力等問題。雖然藥物治療可以提供短期緩解,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藥物依賴,或因未解決根本問題而引發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消化系統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為了預防慢性病發生,應關注其根本原因的調整與改善。 改善甲基化代謝功能,可依醫師指示補充相關保健品,如活性葉酸、SAMe、B6、B12等。他提醒,也可從檢視「作息是否規律」、「睡眠是否正常」、「運動是否足夠」這三大生活型態做起,從根本平衡甲基化代謝功能。 而若民眾自覺有以下情形,如專注力不佳、經常頭痛、憂鬱、身體不明原因疼痛、缺乏動力、睡眠障礙、經常焦慮等亞健康症狀,亦可透過甲基化代謝分析,釐清相關問題,儘早解決潛在的健康風險。

MORE

重度海洋性貧血症  健保解除患者危機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須仰賴長期輸血以維繫體內血紅素濃度,避免衰弱無力、甚至死亡。儘管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近年卻因高齡及少子化的關係,經常發生血庫缺血。每當「血荒」發生,就是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的日常「備受衝擊」的時刻。 以往重度海洋性貧血症的治療選擇較為單一,今年健保署為海洋性貧血症患者帶來好消息,正式通過給付紅血球成熟劑,這項可幫助患者體內紅血球成熟的新治療,可望讓重度海貧患者減少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身為醫學中心與教學醫院,身肩急重難罕醫療責任,為院內患者申請到健保給付,期望能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 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説,海洋性貧血症是一種由於先天基因缺陷,導致紅血球中血色素異常的遺傳疾病,病患無法將足夠的氧氣送到全身,進而影響器官運作,患者也經常處於臉色蒼白、頭暈無力的狀態。 邱世欣表示,目前全台約有400位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除了少數遇到適當的捐贈者可進行骨髓移植外,大多數患者一生都得定期接受輸血治療;然而,長期輸血會使鐵質沉積於心臟、肝臟、胰臟、內分泌及其他器官,引起心臟衰竭、肝功能損傷、糖尿病等器官傷害。 因此,輸血患者還需搭配排鐵劑治療,但排鐵劑也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噁心等副作用。整體而言,治療既費時又辛苦,卻是患者不得不接受的命運。 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佩瑾表示,有別於過往只能緩解症狀,當今醫學已有很大突破,紅血球成熟劑,可調節造血後期的紅血球成熟,讓患者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在體內即可自行產出成熟的紅血球,改善無效造血現象。 林佩瑾指出,今年率先為院內海貧患者申請到健保給付,更彰顯高醫重視病患醫療品質的程度,期望接下來能引入更多資源、繼續提升海洋性貧血症患者的照護品質。

MORE

醫提醒超過3個月慢性疼痛 遵循醫囑至關重要

【本報台北訊】有些小疼痛容易被忽略,專家提醒,超過3個月的非癌疼痛,就屬於「慢性疼痛」,成因較複雜,如有疼痛問題應就醫,積極找出病因,同時要遵循醫囑,將該次療程的藥確實服用完畢,否則某些藥品可能產生抗藥性,同時也避免將藥品拿給其他親友服用,畢竟藥物的效期、交互作用、每個人的體質等,都不見得完全一致。 國際疼痛研究學會定義,「疼痛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及情感的體驗,它通常是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造成。」奇美醫院麻醉科講座教授王志中說,疼痛可分為癌症造成的疼痛,以及非癌症的慢性疼痛。 王志中指出,造成急性或慢性癌症疼痛的原因,大致可分為腫瘤侵犯造成、腫瘤檢查或治療造成、尚未被識別的因素造成,整體照護目標包含緩解疼痛、恢復生活功能、提升生活品質等,常見的止痛方法如腫瘤治療、神經阻斷術、復健或運動治療、心理治療、止痛藥品治療等。 針對「非癌慢性疼痛」,王志中指出,定義上為「超過3個月」的非癌疼痛,成因常較複雜,在起始時,可能是因軀體、內臟或由神經系統受到傷害所引起,後來加入了許多其他因素共同促成疼痛的慢性化,包含身體(原有的疾病及其他共病症)因素、心理(精神、情緒、心靈)因素及人際(家庭、朋友、社會)支持力不足等因素。 王志中表示,國際上依照慢性疼痛病情治癒難易程度,區分為4個階梯的治療模式,並以第1階的「病人自我疼痛管理」最重要,可透過自我復健或運動,或瑜伽、太極、正念等紓壓活動,搭配自我照護,病人或照顧者,可透過衛福部委託奇美醫院編撰的「癌症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與「非癌慢性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民眾版)」,查詢相關資訊,但如果疼痛未改善,應就醫尋求協助。 但有些民眾在疼痛發作時,會服用先前沒吃完的治療藥品,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民眾就醫後,還是要遵醫囑將藥品服用完畢,如為疑似感染的抗生素,務必要遵醫囑,把整個療程的藥吃完,避免產生抗藥性。 王志中補充,考量藥品儲備安全性和病人安全性,如藥品效期、交互作用、個人體質等,應遵循「誰拿藥誰吃」的概念,看病拿的藥就不能給別人吃,同時也應將藥品妥善保存,避免幼童誤食。

MORE

5旬男複雜主動脈疾病 合併嚴重心衰竭有解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日前完成一台複雜主動脈病變合併主動脈瓣嚴重逆流的手術,游皓鈞主任在術中同時解決病人心臟衰竭,以及隨時可能破裂導致生命危險的主動脈血管瘤問題,5旬男子個案術後狀況穩定。 輔大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表示,此個案是輔醫首例完成複雜心臟衰竭及血管瘤手術,醫療團隊細心考慮病人日後可能的主動脈病變手術,展現輔醫在治療心臟重症及複雜主動脈疾病的進步,未來將造福更多病人,給予完整照護。 50多歲男性,因呼吸喘不過氣,送至輔大醫院急診,發現嚴重主動脈瓣膜逆流造成肺水腫及心臟衰竭,加上升主動脈有一直徑 6.8 公分的穿透性粥狀動脈硬化潰瘍血管瘤,另有降主動脈剝離,裂口離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非常接近,病人整條主動脈都非常不健康,一旦主動脈破裂,死亡率極高。 游皓鈞表示,團隊積極制定手術計畫,第一是解決患者嚴重主動脈瓣膜逆流造成的心臟衰竭,第二是處理隨時可能會破裂的升主動脈血管瘤,第三則是避免日後因為主動脈弓或降主動脈剝離,病人需要再開胸接受手術。 游皓鈞指出,考量病人仍屬中壯年,希望增加主動脈瓣膜的耐久年限,遂使用可擴張式、乾式牛心材質瓣膜置換,再將整條病變的升主動脈,更換為四分叉的人工血管,免除日後破裂的風險;最後,則是無名動脈及左內頸動脈去分支手術,若日後需要處理主動脈弓或降主動脈病變,不須開胸,只須在血管腔內,就能進行主動脈支架修補手術。 游皓鈞說,心血管外科團隊花費約8小時完成手術,與手術室護理師、麻醉科等團隊齊心努力、互相配合的專業執行下,病人順利於手術隔日,即拔除呼吸管路,一周內回到普通病房,持續復健,目前已出院,持續門診追蹤。

MORE

今牌人生認知牌卡 提升長輩認知功能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昨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展開為期三年的藝術與醫療專業跨域合作,同時宣告為因應台灣二○二五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發行藝術輔療工具「今牌人生認知牌卡」,為長者提供更多增進健康福祉的創新方案。 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今牌人生認知牌卡」是透過樂齡長者、心理師與職能治療師的全新視角,讓故宮六十件經典文物與生活經歷結合,使故宮的文「物」回歸到「人」、「使用者」,關照不同面向群眾。透過教材教具的互動與認知,讓「文物」轉化為生活的體驗與探索生命記憶的鑰匙,使藝術輔療成為非藥物活動的選項之一,實踐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今牌人生認知牌卡」全套包含六十張文物牌卡、文物介紹及使用指引說明一本。北榮院長陳威明表示,這是國內首創由博物館與國家級醫學中心的深度合作,將文物寓意及意象結合牌卡形式,以非藥物介入活動,充分融入長者復能過程。 牌卡也收集〈清明上河圖〉文物的部分片段,其中一張牌卡是描述迎娶的場景,讓一名輕度失智的老太太,回想起年輕時姐姐結婚的場景,有助情緒穩定。  

MORE

食物放涼再包保鮮膜 避免吃進毒素傷身體

【本報台北訊】國人最常見的食品保存方式,是將剩菜剩飯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中,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保鮮膜方便且便宜,但選用材質及方式得格外注意,錯誤使用反而將毒素給吃下肚。 市售保鮮膜分4類材質,分別為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PE)、聚甲基戊烯(PMP)。顏宗海表示,聚甲基戊烯(PMP)耐熱程度最高,但坊間較難買到該材質的保鮮膜,目前保鮮膜最常用的材質為聚乙烯(PE)及聚氯乙烯(PVC),兩種材質的耐熱程度都不高。 聚乙烯(PE)可分為「低密度聚乙烯」與「高密度聚乙烯」,前者耐熱溫度僅70∼90℃,後者為90∼110℃,雖然多數保鮮膜會採用高密度聚乙烯,但保鮮膜與保鮮盒相比,穩定度仍舊較低;聚氯乙烯(PVC)的耐熱溫度則落在70∼90℃之間。其餘兩種材質,聚偏二氯乙烯(PVDC)及聚甲基戊烯(PMP)的最高耐熱溫度,約在140∼180℃間。 顏宗海指出,聚氯乙烯(PVC)及聚偏二氯乙烯(PVDC)都有「C」作為結尾,表示有添加「氯」,保鮮膜添加氯可幫助產品變得柔軟,可隨意塑形,但同時也會添加大量塑化劑穩定材質,這兩類材質碰上高溫,如直接包裹食物放置微波爐或電鍋加熱,就會釋出塑化劑汙染食物。 加氯保鮮膜 恐汙染環境 保鮮膜中的氯還會造成環境汙染,顏宗海表示,保鮮膜使用後成為垃圾,進入到焚化爐焚燒,如果溫度無法瞬間達到850℃以上,含氯成分的物質加熱就會形成「世紀之毒」戴奧辛。 顏宗海認為,保鮮膜的穩定度都遠低於保鮮盒,因此無論是什麼材質的保鮮膜,都不要包裹著食物直接加熱,即使是耐熱程度最高的聚甲基戊烯(PMP)也不要直接加熱,畢竟民眾難以確定保鮮膜是否會釋出有毒物質。 民眾使用保鮮膜的時機,大多是包裹剩菜剩飯,也有不少民眾是把飯煮好,直接先裝妥隔天便當的飯菜,顏宗海表示,剛煮好的飯菜仍處於高溫,不建議馬上包上保鮮膜。 高油脂菜色 應避免不用 特別是食材屬於「高油脂」的菜色,或是經過高溫油炸的食物,即使使用的是耐高溫的保鮮膜食材,碰上高油也會釋出有毒物質。 有民眾擔心食物包裹保鮮膜放置冰箱冷藏後,保鮮膜會產生冷凝水,若沾染到食物上,是否也可能汙染食物?顏宗海說,目前尚未有相關的研究,但是如果是飯菜的高溫,導致保鮮膜上產生蒸氣的水分,再滴到食物上,確實有可能因為高溫,讓保鮮膜釋放出塑化劑等,透過水分再汙染到食物。 顏宗海建議,保鮮膜使用的時機,應該等待食物放涼,且食物應與保鮮膜保持距離不直接接觸,食物包裹保鮮膜時,不直接加熱,這些方式都能避免保鮮膜釋出有毒物質,而影響身體健康。  

MORE

世界氣喘日 掌握3要點4口訣遠離氣喘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自1998年起將每年5月第一周的周二訂為「世界氣喘日」,為此,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於世界氣喘日當天與國際接軌同步舉辦「世界氣喘日!掌握氣喘3大要點與4字口訣,規律回診長治久安是關鍵」記者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希望藉此傳遞患者正確氣喘照護知識,呼籲患者「規律回診與遵從醫囑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抗發炎」的重要性,共同呼籲國民提高氣喘自我檢測與照護意識。 根據2022年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公布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調查指出,全台仍有約200萬氣喘病人尚未被診斷,臨床上僅有不到三成患者在治療氣喘,治療處境引人憂心。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協同全台近百位胸腔科醫師,一致認同強調應掌握氣喘「發現」、「監測」、「控制不發作」三大要點,與熟記「咻、閉、久、哇」4字口訣,分別對應咳嗽咻咻叫、胸口緊閉感、久咳不癒、反覆出現感冒症狀,提升自我檢測是否有氣喘症狀。 「長治久安是關鍵」世界氣喘日記者會上,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學會公共事務小組代表張博瑞醫師、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與氣喘衛教大使峮峮同台,揭露醫學會2024全新研究資料。 峮峮現身說法、分享治病經驗,「小時候氣喘狀況非常嚴重,一點點刺激都能讓我咳得痛苦不已。起初以為是過敏,結果竟然是氣喘!」她指出,光靠改變生活作息,仍非長久之計,「直到積極就醫、與醫師討論後,隨身常備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抗發炎,狀況終於大幅改善。」

MORE

腸病毒拉警報! 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家中有5歲以下的孩童家長要特別注意了,腸病毒流行期,提醒家長關切小朋友要落實勤洗手,預防腸病毒上身。高雄市衛生局今(5/7)日指出,截至第18周(4月28日到5月4日),高雄市腸病毒的急診就診941人次,停課班級數有41班。 衛生局指出,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數有一人,係為克沙奇A型,提醒家長要特別留意孩童的衛生習慣。 衛生局強調,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肥皂勤洗手,落實「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即使使用漂白水進行環境清潔,以及用酒精消毒,對腸病毒抑制效果仍然有限,務必要有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特別是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嬰幼兒出現肢體無力麻痺,或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盡速到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就醫。

MORE

看見偏鄉醫療匱乏 甜美女醫自願駐蘭嶼

【本報台東訊】台東縣蘭嶼鄉衛生所服務5年的醫師潘力銘本月初離職,遺缺昨由甜美可人的潘茹涵醫師接任,潘茹涵曾在台北慈濟醫院擔任急診醫師,去年起投入各地賑災工作,她發現偏鄉醫療匱乏,決定投身蘭嶼鄉衛生所服務,肩負起24小時醫療重任。 台東縣衛生局指出,潘茹涵為人熱心、樂於助人,曾說兒時夢想是「有能力照顧家人」,考上公費醫師後,先在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工作,訓練出迅速應對各種緊急情況的能力,也在新北消防EMTP訓練中,以授課講師和臨床實習指導醫師的身分傳授經驗,2021年起參與新北特搜醫療組的訓練。 去年南投風災中,她與消防隊徒步進入災區賑災,看見偏鄉醫療資源匱乏,許多住家距離醫療機構至少1、2小時車程,更堅定前進偏鄉服務的信念。她主動向台東衛生局毛遂自薦,入職蘭嶼鄉衛生所後,將深入社區推動「預防保健」概念,並肩負起24小時的醫療重任,成為蘭嶼的守護者。

MORE
/16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