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菌之美者有黃耳

THE MERIT TIMES
文/朱振藩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文/朱振藩

初識黃耳之名,緣於讀《食經》,作者為陳夢茵,致力香江飲食,內容豐富翔實。其中有一美饌,名為「鼎湖上素」,乃粵菜最上乘,它所用的菇類,號稱三菇六耳,共有九種之多。其中的黃耳蕈,一直心嚮往之。

後來因緣際會,得嘗此一珍味。原來採得鮮菌,加上腐竹燴之,除了鹽和油外,再無其他調味,居然味道甚佳。於是開始研究它為何方神聖,竟能鮮美如斯?

中國最早種植蘑菇,始於唐末五代初期,韓鄂撰寫的《四時纂要》,有「種菌子」二法,取材自構木,「食之不損人」。後來金代的《四時類要》及元時的《農桑輯要》、《壬禎農書》中,皆收錄之,文字雷同,僅將構木改為楮木。

在楮木上生長的菌子,味道鮮美若雞,其中則有黃耳。由於它很常見到,漸成食菌代稱。如黃庭堅的「張子饈我助貧餐,桑鵝楮雞不足云」;楊萬里的「菘羔楮雞避席揖」;史遷的「桑鵝楮雞皆不及」;還有蘇軾的「黃菘養士羔,老楮生樹雞」等,皆是其代表者。

至於將楮雞和黃耳進一步連結,可參見蘇軾〈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詩,詩云:「遣化何時取眾香,法筵齋缽久淒涼。寒蔬病甲誰能采?落葉空畦半已荒。老楮忽生黃耳蕈,故人兼致白芽薑。蕭然放箸東南去,又入春山筍蕨鄉。」其後陸游的「黃耳蕈生殊自喜」、「黃耳蕈生齋缽富」,則是專指味美的黃耳蕈了。

黃耳蕈是毛柄金錢菌的別名。據清人《吳蕈譜‧谷樹蕈》的記載,它「形瘦而小,高腳,薄口,不作傘張,質純黃如沉香色,味鮮,作羹微韌,二、三月食。」

據《食用菌生物學基礎》上的記載,遠在七百餘年前,毛柄金錢菌已栽培生產,它引用元代《農桑輯要》,其實該書引自《四時纂要》,時間上晚個兩百年。而較之西方,則要早個六百年。

大體而言,法國是西方最早栽培蘑菇的國家,約始於十七、八世紀,時為路易十四執政。令人扼腕的是,中國許多優秀的傳統生產技術,若非湮沒失傳,就是守舊不前,現在反而落後於西方了。

黃耳蕈乃世界著名的栽培食菌之一,全球生產頗豐,中國栽培有限,數量遠不及香菇、蕈菇。日本產量甚多,且迄今北海道的山區,仍用《四時纂要》古法,即取爛構木或楮木及其葉,埋之於地下,常用淘米水澆淋,等其溼潤,兩、三日即生。其滋味鮮美,一如螃蟹肉,或稱蟹味菇。

毛柄金錢菌的食法,與草菇雷同。適合煮、滷、蒸、燴、炒、燜等法成菜,吃起來軟而脆、柔而嫩、潤而滑、清且鮮,而其鮮美絕倫,堪稱「超級味精」,即使煮個豆腐湯,亦為難得之佳味。除了鮮吃外,也可以乾製、醃製,或製作成罐頭,早上啜粥時,以此物搭配,尤妙不可言。

近半世紀以來,毛柄金錢菌經人們改進,已變成金針菇,在大力推廣下,成為菇類新寵、超市必需之品。

其食法則一如本尊,尤適合自助小火鍋,只消放上一把,鮮味馬上提升,但它不耐久煮,脆感馬上下降。我吃小火鍋時,必置他料之上,水一滾即撈起,待它稍放涼後,馬上送入口中,菇傘嫩而莖脆,咀嚼似乎有聲,怎個爽字了得?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