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情深故鄉(17-4)大台北

THE MERIT TIMES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兩名婦人在垃圾堆裡尋寶 1960年,台北萬華,兩名婦人在垃圾堆裡尋找可用之物,身旁擺放了幾個竹簍。其中一位用手上的桿棍翻弄著,另一位蹲下身子檢查翻出的雜物,一名女童好奇地看著,似乎也想加入尋寶的行列。從垃圾堆中翻找出可用的物品,是貧困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該區多為矮平房,牆邊堆放著許多竹製容器,房舍間以竹籬笆區隔,鄰近住戶在空地上立起竿子,晾晒一家的衣物。遠處可看到一根電線桿矗立著,可知該區已架設有電線,更遠處還有一根高聳的煙囪,是一間大眾澡堂,因為當時並非家家戶戶都有衛浴設備。如今住家衛浴設施十分普及,大眾澡堂的文化就從台灣消失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為人師表 1960年,基隆漁民托兒所附設幼稚園的老師們,不論儀容穿著都表現出為人師表的禮儀和端莊。此時,西方的服儀品味逐漸進入台灣人的生活,民間開始流行穿著西式服裝,幼稚園內的女教師有不少人便穿著襯衫、長裙以及連衣裙,腳上穿著皮鞋、襪子,仍然有人穿著旗袍,不過比例較少。後方托兒所內,一名調皮的孩童偷偷探頭觀望窗外動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基隆漁民托兒所附設幼稚園老師們 1960年,基隆市,基隆漁民托兒所附設幼稚園的老師們。這所托兒所專為漁民的小孩設立,當家長出外捕魚時可將孩童託付於此。基隆漁民托兒所附設幼稚園招牌上可見「傅雲題」之字樣,傅雲乃當時省政府社會處處長,負責處理、籌辦有關婦女、兒童等與居民福利相關的公共設施及相關法則,照顧兒童的托兒所、看照老年人的看護機關等,皆由他經手處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莊嚴的畢業典禮 1960年,萬華南機場。縫裁班的學生即將畢業,在典禮最開始,師長們致詞勉勵畢業生,期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職涯。儘管典禮規模很小,仍然帶有莊嚴的氣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幼稚園餐點 1960年,基隆漁民托兒所附設幼稚園的餐點,在清貧年代有白米飯可吃,算是不錯的生活水準。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呆坐的孩子們 1960年,萬華,兩個孩子無聊地呆坐著。清貧年代,每當父母外出工作,孩子們只能自己打發時間,也沒有什麼玩具可以玩。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雨中整理雜物的工人 1960年,台北萬華。卡車上,四名工人正在鋪平拖車上卸下來的雜物。雖然下著大雨,工人們仍然持續作業,多數人頭上戴著斗笠,僅在身上披著一層塑膠布,少數人穿著雨衣。斜坡上,幾輛人力拖車正排隊等著將車上的雜物倒入卡車。不遠處的道路上,停放著空無一物的拖車。 右側路肩,堆放著幾個裝滿雜物的鐵桶。貨車旁,一名撐著雨傘、背著嬰兒的婦女走在泥濘的道路上,正好奇地看著工作中的工人們。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情深故鄉:歲月台灣貳部曲》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朋友請洽購新世語文化

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