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10-7) 台灣北部

THE MERIT TIMES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新埔文昌祠 1920年代,新埔文昌祠,為大清道光年間貢生陳學光所倡建。立碑文:「因時而始洩其奇;聖神教澤之功,得地而益宏其化。余前於乙末鄉試後停車此地,主林有朋兄家,款洽甚殷。次年,即延請教讀,擇茅屋數間為教讀地。居是者三年,覺藏修游息,胸次灑然。乃知讀書之人,貴得其地;菁莪造士,域樸作人,有由然也。」 至光緒年間,陳朝綱發起重建,再立祠碑:「興文教而風行海表,率土普天罔弗祗順德意,思自濯磨,以仰答文治。歲春秋二仲,耀奠先師兼隆文昌之祀,其所以風示天下,甚彰彰也。夫帝君文章司命,三年大比,丹桂之籍,實秉權衡。文士廁身藝林,讀聖賢書,可弗思所自來歟!」 光復後,新埔文昌祠曾遭祝融,後來大規模重建。從清朝、日本時代到光復之後,始終香火鼎盛,成為一般學子、教育界與文化節的祭祀中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城文武廟 台北城內文武廟原貌。台北府城始建於1879年,並於南門內建造文武廟,文廟在左、武廟在右,皆為坐北朝南方位。文廟主要祭祀至聖先師孔子,武廟則祭祀關聖帝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新竹竹蓮寺 1920年,新竹竹蓮寺,又稱新竹觀音亭、新竹觀音媽廟,主奉觀世音菩薩。與都城隍廟、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古廟,歷史悠久,香火鼎盛。 據傳康熙年間,有農民於竹塹城外發現一座觀音大士像,即在南門外建小庵奉祀,以保平安,善信禱求,無不靈驗。乾隆年間,有大墾戶王世傑獻地建廟。 竹蓮寺的觀音菩薩像共有三尊,頂戴五佛冠,人稱大媽、二媽及三媽。三媽最古,已有300多年歷史,乃康熙年間農民所蓋觀音亭奉祀神像。 竹蓮寺的天上聖母像亦有三尊,分靈自福建湄洲祖廟。每年於農曆8月16日擲筊擇定南下恭請全台媽祖名廟之媽祖神尊,如朴子配天宮、白沙屯拱天宮、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鹿港天后宮等。 台灣光復後,竹蓮寺多次修繕,並於民國93年進行古蹟修復大工程,乃成就今日之規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文廟:台灣北部第一座孔廟 1920年代,台北城內文廟,為台北最早傳授禮儀與儒家學說之處。此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台灣北部設置台北府,府城於清光緒五年(1879)動工,隔年,知府陳星聚於台北城垣興築後,用剩餘的材料及款項在南門內(即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北一女一帶)建造文廟。 台北文廟初建時,由當時的台北知府陳星聚督工,1881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當年秋天舉行首次釋奠典禮。隔年,由台北仕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直到1884年才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一座孔廟在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台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光緒十七年(1891)邵友濂繼任巡撫後,還曾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台北教習。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隔年台灣即割讓給日本。日軍進占台灣時抗日義軍蜂起,日本軍隊進駐台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遭到損毀,禮器與樂器亦多遺失,建築物逐漸荒廢,也不再舉辦祭孔典禮。 1907年,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乃拆除文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考證撰文/何之浩)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附日本寺院與神社》 定價2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1500元,意者請洽新世語文化: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新埔文昌祠

1920年代,新埔文昌祠,為大清道光年間貢生陳學光所倡建。立碑文:「因時而始洩其奇;聖神教澤之功,得地而益宏其化。余前於乙末鄉試後停車此地,主林有朋兄家,款洽甚殷。次年,即延請教讀,擇茅屋數間為教讀地。居是者三年,覺藏修游息,胸次灑然。乃知讀書之人,貴得其地;菁莪造士,域樸作人,有由然也。」

至光緒年間,陳朝綱發起重建,再立祠碑:「興文教而風行海表,率土普天罔弗祗順德意,思自濯磨,以仰答文治。歲春秋二仲,耀奠先師兼隆文昌之祀,其所以風示天下,甚彰彰也。夫帝君文章司命,三年大比,丹桂之籍,實秉權衡。文士廁身藝林,讀聖賢書,可弗思所自來歟!」

光復後,新埔文昌祠曾遭祝融,後來大規模重建。從清朝、日本時代到光復之後,始終香火鼎盛,成為一般學子、教育界與文化節的祭祀中心。



台北城文武廟

台北城內文武廟原貌。台北府城始建於1879年,並於南門內建造文武廟,文廟在左、武廟在右,皆為坐北朝南方位。文廟主要祭祀至聖先師孔子,武廟則祭祀關聖帝君。



台北文廟:台灣北部第一座孔廟

1920年代,台北城內文廟,為台北最早傳授禮儀與儒家學說之處。此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台灣北部設置台北府,府城於清光緒五年(1879)動工,隔年,知府陳星聚於台北城垣興築後,用剩餘的材料及款項在南門內(即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北一女一帶)建造文廟。

台北文廟初建時,由當時的台北知府陳星聚督工,1881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當年秋天舉行首次釋奠典禮。隔年,由台北仕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直到1884年才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一座孔廟在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台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光緒十七年(1891)邵友濂繼任巡撫後,還曾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台北教習。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隔年台灣即割讓給日本。日軍進占台灣時抗日義軍蜂起,日本軍隊進駐台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遭到損毀,禮器與樂器亦多遺失,建築物逐漸荒廢,也不再舉辦祭孔典禮。

1907年,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乃拆除文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考證撰文/何之浩)



新竹竹蓮寺

1920年,新竹竹蓮寺,又稱新竹觀音亭、新竹觀音媽廟,主奉觀世音菩薩。與都城隍廟、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古廟,歷史悠久,香火鼎盛。

據傳康熙年間,有農民於竹塹城外發現一座觀音大士像,即在南門外建小庵奉祀,以保平安,善信禱求,無不靈驗。乾隆年間,有大墾戶王世傑獻地建廟。

竹蓮寺的觀音菩薩像共有三尊,頂戴五佛冠,人稱大媽、二媽及三媽。三媽最古,已有300多年歷史,乃康熙年間農民所蓋觀音亭奉祀神像。

竹蓮寺的天上聖母像亦有三尊,分靈自福建湄洲祖廟。每年於農曆8月16日擲筊擇定南下恭請全台媽祖名廟之媽祖神尊,如朴子配天宮、白沙屯拱天宮、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鹿港天后宮等。

台灣光復後,竹蓮寺多次修繕,並於民國93年進行古蹟修復大工程,乃成就今日之規模。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附日本寺院與神社》

定價2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1500元,意者請洽新世語文化: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