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1藥治多癌?跨癌別特定基因「對症」成關鍵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癌症治療不只看器官,揪出不常見於該器官的基因變異,才能找出最精準治療!以肺癌為例,台灣肺癌是發生率和死亡率雙冠的「新癌王」,也是標靶藥物與精準治療發展較早且較成熟的癌別,但臨床發現,有一群病友過去僅有化療可用、預後差,隨著基因檢測的進步,才發現是一些比較不常見,但可能發生在多種癌症的基因變異。 隨著醫藥進步,健保陸續給付肺癌使用跨癌別特定基因變異的對應標靶藥物,加上即將給付的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不僅在肺癌有精準治療,也可望成為更多癌別病友的希望,找出更多精準治療的選擇。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表示,傳統的癌症分類是以癌症原發部位、血液或細胞組織命名,治療也以原發部位癌別為處方用藥的基礎。然而,近年醫學發現不同癌別,也可能發現相同的基因突變,即為「跨癌別特定基因」,病友只要經基因檢測,確認有特定基因突變,舉例如高腫瘤突變負荷量(TMB-H)、RET融合基因或突變基因、BRAF突變、NTRK融合基因等,就有機會「不論癌別」、使用相同的藥物治療。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吳教恩進一步說明,癌症精準醫療觀念不斷進步,不但強調個人化治療的「同病異治」,近年跨癌別特定基因對應藥物的研發,包括口服單一標靶、兩種標靶藥物等,也開啟「異病同治」的新時代。研究顯示,跨癌別特定基因變異的癌症病友,採用對應藥物的治療反應率明顯增加,以BRAF基因變異對應的標靶藥為例,對肺癌、甲狀腺癌、腦瘤等實體癌症都能延長疾病控制的時間。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何肇基表示,以台灣第一大癌症的肺癌為例,每年新增超過1萬6千名患者,其中約9成屬於「非小細胞」肺癌。肺癌治療需先檢測是否有特定的驅動基因變異,再給予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以達精準治療之效。 根據《2022台灣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非小細胞肺癌常見EGFR、ALK、ROS1、EGFR Exon 20、KRAS、MET、BRAF、NTRK與RET等9大驅動基因,其中最後3種基因突變是肺癌中的「罕癌」,比例僅占1-2%左右,幸運的是,這些基因已有被核准用於多種癌症的標靶藥物被研發出來。

MORE

阿伯跛行遇良醫 免換人工膝關節

【本報彰化訊】彰化縣69歲李姓男子被建議置換右膝蓋人工關節,以解決長年跛行的痠痛,因緣巧合到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接受X光檢測,發現右腿脛骨內翻超過12度才是造成痠痛主因,接受手術不到一小時矯正右腳,治癒長期疼痛更不必換關節。 李姓男子表示,44年前騎機車發生車禍導致右小腿骨折,曾開刀治療,但右膝、右腰痠痛隨著年歲漸長愈來愈嚴重,走路跛行,中部各大醫院骨科醫師都建議換置人工關節。近日他到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遇到「膝關節炎保膝手術暨健康運動中心」執行長花世源,判定是車禍外傷導致跛行,建議暫緩換人工關節手術,先檢查再進行下一步醫療。 花世源今天說,李男車禍造成右小腿的脛骨、腓骨骨折,癒合不良,使足內翻變形,下肢錯位內斜,隨著年齡增長,傾斜角度愈來愈大,右半身有如「比薩斜塔」,目前右小腿脛骨、腓骨內翻12度(內翻超過5度、有症狀,就要手術矯正),因全身重量傾向右腳,造成右腰、右膝、下背疼痛,李男甚至考慮接受腰椎手術治療疼痛。 有些醫師認為膝蓋磨損、關節變形疼痛就要換膝關節,他主張「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媽媽給的最好」,能保留盡量保留,只要找出膝腰疼痛與跛行的原因,手術矯正拉直右下肢脛腓骨截骨,加上骨髓內釘,上下端固定在脛骨上,就解決問題。花世源強調,重度關節炎、創傷過度、嚴重軟骨缺損、骨關節全變形,需換人工膝蓋還是要換。

MORE

簡訊

簡訊 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縮短住院日 痔瘡因為位置尷尬而使人諱疾忌醫,屏東基督教醫院近期引進微創雷射痔瘡消融手術,適合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垂出肛門的第2度至第3度內痔的患者,整個手術只要30~40分鐘,不僅手術時間短、傷口疼痛低,只要2~3天患者就可出院恢復上班,不耽誤工作,也改善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領先 引進黃斑部新藥 衛福部今年初核可一項治療黃斑部病變新型藥物,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也於近日率先全台醫療院所,引進黃斑部新藥,提供溼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病患新型治療方案。 (記者陳玲芳)

MORE

天氣溼冷關節痛 伸展、熱敷助緩解

【本報台北訊】遇溼冷天氣,不少人受過傷的關節又開始感到疼痛。醫師表示,此狀況屬關節退化遇冷導致末梢循環不良現象,造成緊繃僵硬甚至疼痛,不過有些有免疫疾病的患者,在天冷的天氣也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感,如果透過熱敷或是伸展運動並未改善,建議連假後盡速就醫。 醫師表示,在診間有時會有部分患者主訴遇到下雨、天氣變冷,患處可能會隨氣溫降低而感到不適,或直接說自己「風溼」了。醫師說,一般俗稱的風溼,其實以關節退化的問題為主,亦可能伴有周邊肌肉受傷後形成疤痕組織,阻擋部分血流所造成的不適現象。 常見患者描述,天冷關節處肌肉緊繃或有關節痠痛等情形。醫師指出,退化的關節或周邊受傷的組織循環自然較差,遇下雨或換季,氣溫降低就會導致原本血流已經不佳的血管再收縮。建議若有類似現象,無論是晨間還是其他時間,都可透過運動伸展或在晚上及假日時泡熱湯,促進血液循環,減緩疼痛。 不過,若天氣變化時關節出現問題,也不能完全排除典型的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等。罹患相關疾病的患者,遇天氣變化時關節發炎的情形較為嚴重。 醫師說,若民眾出現晨間關節僵硬超過一小時、手部等關節對稱腫脹發炎、三個以上關節持續發炎、關節活動度變差等症狀,應至免疫風溼過敏科或家醫科就醫。

MORE

藍、綠、淺灰色床單 可助一夜好眠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臥室的床單顏色和睡眠品質有關。淺色、冷色系的床單在夜晚可能不適合,因為這些顏色會暗示大腦保持清醒,但它們是最透氣的;深色、暖色系可以有助於放鬆,但卻不容易散熱。專家建議選擇柔和的色調,如藍色、綠色或淺灰色,可以創造寧靜、舒緩的臥室氛圍。 睡眠專家歐利芬特(Louise Oliphant)表示,他一直實驗睡在各種不同顏色、圖案的床單上,經過大量測試,連室內設計師都證實他的結論:應該遠離紅色床單,因為紅色的鮮豔色調有刺激作用,對一夜好眠構成挑戰。 歐利芬特說,他發現淺灰色是最佳的床單顏色,在嘗試了許多色調後,淺灰色讓他感覺最平靜。

MORE

預防食物中毒 落實五要二不原則

【本報台北訊】每年五月到十月是細菌性食物中毒高峰期,食藥署昨日提醒,落實「洗鮮分熱存」及「山泉與動植,不採食」的五要二不原則,盡量不生食並徹底加熱食材,避免食物中毒。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二○一三年至二○二二年食品中毒案件,每年五月至十月為國內細菌性食品中毒案件的高峰。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不論於何時何地供膳或用餐,都應遵守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洗鮮分熱存,要落實」,也就是洗手、新鮮、生熟食分開、徹底加熱及注意保存溫度,還有「山泉與動植,不採食」的二不原則。 鄭維智進一步說明,不管是肉類、水產品或即食蔬果,調理食用前應徹底洗淨,可預防相關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烹調前後也應要洗淨雙手,並將生、熟食使用不同器具分開處理,容器具於使用前後應保持清潔,避免交叉汙染,且食材應充分加熱後再供食用。 此外,隨國人飲食習慣趨於國際化,鄭維智提醒,吃生菜沙拉、生的食物,甚至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搭配一個生蛋黃等,在潮溼炎熱的環境下,如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等容易叢生,倘生食或未徹底加熱後食用,就可能發生食品中毒,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

MORE

適當舉重增骨密度 預防骨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許多人透過舉重來增強肌肉和塑造身體線條,其實舉重也是一種促進骨骼健康的運動,可以減少因骨質疏鬆症而引起的骨折風險。 當骨質和礦物質密度降低時,就會發生骨質疏鬆症;不過骨頭是活的,而且其密度可以改善。 「數十年來,對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來說,傳統建議是進行輕緩運動,不要太過激烈。」葛瑞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貝克教授說,「大家一直認為解決骨質疏鬆症的運動方式就是盡量不要摔倒。因此,平衡和穩定性的運動被優先考慮,重點就是預防跌倒,但這類型的運動並無助於建立新的骨骼。」 貝克指出,骨骼在建立的過程中,受到壓力時骨頭就會彎曲,而重物可施加壓力。儘管骨骼看起來堅固,但那些小孔是透過通道相連,當骨骼彎曲時,流體會觸發骨骼的壓力感應器,發送建立骨骼的訊息。 哈佛文章指出,「研究顯示,重量訓練期間對骨頭推拉施壓,可減緩骨質流失,甚至可以促進骨質生長。對骨頭施加壓力的活動,能促使成骨細胞採取行動,形成較強健、密度較高的骨骼。」
  

MORE

外食來盤燙青菜 高纖低油少淋醬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大家都知道「多吃青菜」的好處,卻又總在遭遇便祕時,才驚覺自己平日的青菜總是「吃不夠」。高纖需靠「加菜」助攻,為此,營養師特別提醒外食者,應掌握「低油高纖」的重要原則。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國內上班族大都外食,蔬菜攝取分量普遍不夠,不然就是太吸油。建議大家除了選擇超商微波食品,也可多吃自助餐供應的各式青菜,在小吃店、麵攤吃飯時也別忘加點一盤少油、少醬的「燙青菜」。 高敏敏指出,衛福部營養調查顯示,9成以上的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19歲以上成人,每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依照年齡、性別、活動量、總熱量攝取而有不同,建議攝取量為25∼30克/天。 她強調,大多數天然蔬果中,都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健康、增加免疫力。提醒民眾,就算每天按時排便,也不一定沒有「宿便」問題。因為人體腸壁上還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渣」吸附,形成宿便。 人體免疫系統70%都分布在腸道中,因此腸道又有「第二大腦」之稱。 「腸胃」跟「大腦」其實也會互相影響,如果想改善腸胃健康,光補充益生菌還不夠,還要多吃讓益生菌生長的益生質,如膳食纖維,即可幫助體內益生菌生長。 另外,除了多吃膳食纖維,日常也要擁有良好睡眠作息,與適當運動量。

MORE

病友是藝術家! 中正紀念堂開展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由衛福部五家部立醫院共同舉辦的「我是藝術家」展,即日起至八月十四日,在中正紀念堂三樓藝廊展出。主辦單位期待大眾以看展行動,給予這些藝術家支持與鼓勵,接納康復之友。 衛福部八里療養院院長張介信表示,本次邀請許多出色的個人創作者,其中包括專業藝術家以及遠從香港來台參展的自閉症創作者,共超過一百五十件作品展出,「透過參展的藝術家,看到他們成功的復健,也提供了社會大眾對康復者正向的認識」。 八里療養院是大台北地區具有全方位精神醫療服務的區域教學醫院,對於精神疾病的醫療照護是全方位及多元化,除了醫藥常規治療外,也透過多元的復健治療模式,來幫助病友恢復及提升生活功能。

MORE

百會、合谷 按5穴位舒緩天冷眩暈

【本報花蓮訊】近日氣溫變化大,不僅容易造成感冒,還可能發生眩暈。七十歲黃奶奶最近飽受眩暈困擾,尤其是起床或姿勢移動時更加明顯,透過中醫針灸及按時服藥,狀況明顯改善。中醫師表示,眩暈除能用藥、針灸改善,也推薦五個對應穴位舒緩症狀,平時可多按摩保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 門諾壽豐分院中醫師唐漢維建議,除了用藥之外,有對應穴位可幫助舒緩眩暈症狀,包括在頭頸部、耳朵附近的百會穴、聽宮穴、翳風穴與風池穴,以及手部的合谷穴,每天按壓數回,平時按壓預防保健,暈眩發作時則加強按摩力道,緩解症狀。 唐漢維說,百會穴位於兩耳尖直上與中線的督脈交會頭頂中央處,按壓可促進頭部氣血循環;聽宮穴在耳屏(耳廓前的瓣狀凸起處)前方凹陷處;翳風穴位於耳垂後方,下頜骨後緣凹陷處。 而風池穴位在下,後頸部斜方肌外緣、枕骨下方的凹陷處;合谷穴則於手掌虎口,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處。 由於造成眩暈的原因各有不同,很多疾病也會導致頭暈目眩,症狀上有所差異,醫師建議,民眾若長期出現相關症狀而無法緩解,應盡早就醫接受完整檢查找出病因,也一定要請合格中醫師診斷,切勿聽信偏方。

MORE
/16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