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人生行路】 我在這兒呢!

文/劉雲英 那天,我們不約而同想起辛棄疾,想到他的元宵經典詞作〈青玉案.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因為與我們的車票烏龍事件不謀而合,不禁啞然失笑。 幾個老同學相約至台中米其林推薦餐廳大快朵頤,淑芬經常南北奔波,購票經驗豐富,自告奮勇為大家先上網訂票,出發日,我們提前半小時在南港高鐵站會合分票。隔一會兒準備動身前往搭車,她突然尖叫一聲:「我的車票呢?」應該在包包裡吧?看她兩手空空,大夥如此揣測,她將包包內外層拉開迅速搜尋一遍,一無所獲,心急如焚,眼看時間節節逼近,我們也跟著頻冒冷汗,她索性把包包整個翻開倒出,「哩哩扣扣」小東西散落一地,大家一起動手找,仍不見其蹤影。 「怎麼辦?」「再買一張好了,反正是半價優惠,妳就當買全票。」淑芬不死心,逕自喃喃自語:「我通常都把車票放置包包最外層。」她邊說邊把手往內摸索,終於摸到那薄薄的一小張紙片,一直好端端躺在那,如果它能開口說話,肯定會嘲笑我們這群老眼昏花的傢伙:「我在這兒呢,這麼多雙眼睛都視而不見?」 我們不約而同想起了辛棄疾,雖然還不至尋他千百度,但也算是勞師動眾,幸好事不過三,驀然回首,忽見車票安然無恙躺在那裡,真是哭笑不得。 辛棄疾此首詞作隱喻人生有很多際遇,結局往往在意料之外,老天爺赤子心,就愛惡作劇,且樂此不疲。我們這群相知相惜的老同學,人間行路走過,悲歡離合看透,現在正是也無風雨也無晴。驚魂甫定吃完台中這一攤,馬上商議下回再遠征他方,而烏龍事件女主角在水過無痕後,仍竭力爭取為大眾服務訂票事宜,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還好我們心臟都夠強,沒被她嚇出什麼毛病來。 相交半世紀的同學情誼,在歲月輾轉下,個個都秋霜染雙鬢,「老」本來就是天道輪迴,老眼昏花、忘東忘西、丟三落四是結伴而來,我們已走不回年少,留不住記憶,難得不糊塗,日子也就得過且過,至於糗事,不嫌多,一笑置之吧。

MORE

【慢慢撕,聽故事】圖文書《犀牛釘在樹上了》

文/廖淑儀 作家黃春明撕畫,講究的是慢的功夫,需要一點一點調整角度,跟觀察一樣,要靠自己的五官與手感慢慢揣摩。直線不真的直「你說它直,它就直。」圓也不是真的正圓,創作的想像力到哪裡,圖像的線條與輪廓就延伸到哪裡。 「當我們慢慢撕紙的時候,會有毛邊,這很重要,像這個山的稜線白白的線。」 —黃春明 聽到黃春明說這句話,再看他的撕畫,忽然明白,毛邊,原來是世間的常態。 早在1993年,黃春明就出版過5本撕畫童話繪本(皇冠出版),相隔20年,沒想到還能看見新的繪本集(聯合文學出版)。雖然這個故事也早在2015就創作,並在2017年發表(皇冠雜誌),卻是一直到了今年才出版單行版繪本。 黃春明在文壇上一直以善於說故事聞名,曾經藉由小詩,他談起自己故事的來源「濁水溪,濁水溪,當我還沒有見過你之前,你就從阿公的嘴裡流進我的耳朵。」 聽故事,說故事,創作小說、童詩、劇本、兒童劇、童話,黃春明的故事似乎說也說不完。因此,讀他的童話,也像在聽他說故事,故事裡有背景、有經過,有動作,充滿了穿插、迂迴、衝突,來來回回的探索。雖然有著落落長的文字(這本算是簡潔了),但文字裡的生動,完全無礙於插畫的鮮活與內蘊。 自然生物裡的舞台劇 故事很簡單。大白天裡,一隻自信滿滿的小犀牛第一次獨自出門探索,正當逍遙之時,偏被一隻紅蜻蜓騷擾。騷擾的方式很有趣,紅蜻蜓不過在小犀牛鼻子的角尖上停著、懸空、停著、懸空,小犀牛卻為了甩掉牠,用盡各種「犀牛」式的方法:甩頭、奔跑、上下跳、躲進水裡、最後將角撞進樹幹裡,就釘住了。 在兩隻動物的對峙中,一動一靜,當犀牛動作時,紅蜻蜓就懸空佇立;當犀牛停息時,紅蜻蜓就下飛停駐。互相對立的關係,看起來卻像是一搭一唱,一場自然生物裡的舞台劇。 黃春明的故事是土裡長出來的故事,黃春明的童年,就像繪本《小駝背》裡描繪的那個孤單寂寞的小駝背,總在寂寞時,張著好奇的眼到處觀察。因此在讀他的童話時,完全可以想像那個愛觀察的童年黃春明。例如成熟犀牛鐵甲般的外貌是「無敵鐵金剛小坦克」,書裡的灰土色,以及邊緣的點點使牠帶有真的犀牛的樣貌。且牠甩頭、泡水、眼神和動作,也根本是以犀牛的生態去延伸的。而蜻蜓點水的鮮活姿態,以及喜歡停在大型動物身上的習性,也能讓讀者想起,自己曾經在戶外看到過的蜻蜓樣子,讓我們相信故事是從生活的背景裡湧出來的。所以犀牛與蜻蜓,相處時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多內心話與對峙呢?這個答案,黃春明沒有說,等自己走到戶外,也許自然就有答案。 傳遞創作者的氣息 而黃春明撕畫,講究的是慢的功夫,需要一點一點調整角度,跟觀察一樣,要靠自己的五官與手感慢慢揣摩。直線不真的直「你說它直,它就直。」圓也不是真的正圓,創作的想像力到哪裡,圖像的線條與輪廓就延伸到哪裡。再者,黃春明選擇撕畫的用紙並非色紙,主要還來自各式各樣的雜誌、廣告等紙張,因此細看書裡的色彩,就連犀牛的灰都不是純粹的灰、天空的藍也不是純粹的藍,甚至樹葉本身有些還帶有字體(日文雜誌),遠看就像陽光在葉子布下的陰影痕跡,一點也不覺衝突。 至於毛邊,那是我最愛的部分。小時候不免跟大家一樣都有愛撕紙的經驗,尤其是出現毛邊時,特別喜歡用手撫觸,知道那就是紙的纖維與觸感,總想像它們像人類皮膚上的汗毛,摸著摸著,不知會不會起一身雞皮疙瘩?現在透過黃春明的繪本重新體驗「毛邊」,倒覺得多了更深刻的感觸。那毛邊在畫裡,是區隔肢體的邊界,也是區別不同形物的輪廓線,不同於地平線永遠是平行於地表,輪廓線是隨著萬物活動而有的邊界線。我們之所以知道犀牛這樣、蜻蜓那樣,雲如此、樹如此,不就是透過這種分野嗎? 那其實是光線從邊界露出來的樣子,卻反而形成了世界萬物的輪廓。從前喜歡狠盯著某件物體看到發呆,當眼睛開始略略失焦時,就能看見在物體邊邊形成的光暈。喜歡私下把它們當作物體的靈魂,也許有天就會傳遞私訊給自己。 現在知道那並不是祕密,原來是微光下的生命奇蹟,又或者說是有光之下,世界的常態,而在黃春明的撕畫裡傳遞出來,同樣那也是創作者的氣息。

MORE

【如是觀史】趙國的將相和

文/余遠炫 戰國時代的趙國與秦國是當時的兩大軍事強國,打起仗來互有輸贏。但下面這個趙國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將相和、讓敵人不敢小看,才能獲勝。 當秦昭襄王攻打趙國城池,逼著趙惠文王獻出和氏璧時,談判代表藺相如假稱璧玉有瑕疵,奪回和氏璧要與其共存亡。這下秦昭襄王急了,最後同意齋戒五日,用最虔誠的心準備迎接和氏璧。 此時,藺相如趁機託人把和氏璧暗中帶回趙國,並在秦宮與秦王周旋。秦王原本氣得想殺了藺相如,但最後還是忍住了,藺相如不但完璧歸趙,還因此聲名大噪。 藺相如本是趙國宦官繆賢的門客,繆賢因犯罪本想逃往燕國,卻被藺相如勸阻,決定向趙王坦承錯誤。趙王不但原諒了繆賢,藺相如也因此有機會成為趙王澠池赴會的重要成員。 當時,趙王與大將廉頗有共識,一旦三十天內趙王無法歸國,駐守在邊境的廉頗就會立刻返回趙國擁立新王。藺相如則陪同趙王在河南澠池與秦昭襄王相會,當趙王被逼著鼓琴後,藺相如也強迫秦王擊缶,總算沒讓趙王丟臉。 然而,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立功後,廉頗就不太高興了,難道他堂堂一個大將軍,竟比不上這個只會耍嘴皮子的無名小子嗎? 藺相如知道廉頗對他有意見,也知道廉頗是趙國倚重的良將,雖然脾氣較為暴躁,卻是個忠君愛國的人。於是告誡底下的人,不要跟廉頗的門人起任何爭執,最好躲著他們避免引發爭端。然而底下的門人也不高興,憑什麼他們得要夾著尾巴做人? 藺相如說,廉頗雖然是趙國的大將,立下許多軍功,但他連秦王都不怕,又怎會畏懼廉頗?只是,如果他們兩人不和,就會引來許多爭端。秦國怕的就是趙國的文官與武官彼此和睦不鬥氣,展現出團結的氣勢。 廉頗知道以後深感慚愧,於是就脫去上衣,揹著荊棘親自向藺相如請罪,這就是成語「負荊請罪」的由來。藺相如與廉頗上演了一場「將相和」,也讓其他國家不敢小看趙國。 只可惜澠池之會過後不到十年,藺相如病重,趙國則因捲入後來的「長平之戰」,國力迅速衰弱。

MORE

【傳百藝‧匠一心】傳承工藝種子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 祕書長王肇楠 台灣傳統文化資產工藝技術之師授徒傳,延續百年至今,所執之惟,存於一心,其顯其技,其成其功。台灣傳統民俗工藝具有精神性、符號性、儀式性、公共性與社會性,既古典又當代;向前銜接過去,向後延續未來,串聯出一層層傳統文化繽紛千姿、風華各具的面貌。 「傳百藝‧匠一心──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112年度會員大展」,以民俗工藝為原點,朝向廟宇、信物、工藝美學、傳統文化為發展路徑,包含職人精神、知識、技術、取材、文化符號等的累積建構,透過展覽之具體呈現,冀如涓涓細流,期盼工藝的種子,茁壯成長並往下扎根。 展期:即日起~2024年3月3日 時間:9:00~18: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第四展覽廳 佛館官網:www.fgsbmc.org.tw

MORE

【轉換念頭】何必覺得委屈

文/陳宏煇 脫下戎裝後,回歸到社會,先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製作麵包,但因為身體不適合久站,便放棄了原本想要「興趣與工作相結合」的念頭,在住家附近找了一份與退伍前性質相仿的職務。只是再次回到學校工作,身分已經轉變成勞工,而部分的工作內容也不相同。 退伍前還是教官的身分時,或許是軍人的性格使然,對於長官所交付的任務,我總會盡全力去完成。然而轉換身分後,因為缺少了「使命必達」的信念,再加上會用過往的經驗來衡量現今的業務性質與內容,一旦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更容易導致心態不健康。 剛接手時,有一項業務與學校環境及個人健康有關,按自己過往擔任教官的經驗,以及其他學校的業務畫分,明顯屬於校內另一個單位,因此我在執行這項業務時,總覺得這不是我的工作,便在心裡產生抗拒,一旦又遇到與他們業務協調溝通碰壁時,便會覺得無奈與委屈,只能在辦公室內與同仁抱怨,或是在網路社群上大吐苦水。 網路社群上支持我的人相當多,讓我倍覺溫暖,但卻有一好友持不同看法,留言「長官怎麼說就怎麼做啊!何必覺得委屈。」初看時覺得很刺眼,但仔細思考,「現在的身分已經不同,長官分配給你的業務,就應該要盡力把它做好,怎麼還推三阻四,還在想著怎麼把工作推給別人。」 原本還在想著業務應該是別的單位的,並不斷抱怨的我,在心態轉念後,不但努力把這項業務做到最好,還把業務績效給了他們,原本兩個水火不容的單位,也因為這個轉變,因而能夠彼此協助、互相共好,業務推展也更為順利。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成功不必在我」,與其整天哭喪著臉,不停地抱怨,還不如把自己份內事做好,讓自己能夠快樂過每一天,這樣工作才有意義。

MORE

【深頁凝視】《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創造 是一種在世上穿行的方式

文/潘煊 用心吃飯,以欣賞的心情慢慢品味每一口食物。每天在大自然中散步,懷著感激與連結,觀看進入視野中的一切。在睡前,花一點時間讚歎自己的心跳,以及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感覺。—里克.魯賓 在一場頒獎典禮上獲得5座葛萊美獎榮耀,那背後的創造力是如何蘊蓄與爆發的?被喻為天神級音樂製作人的里克.魯賓(Rick Rubin),以《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一書,向世人公開自己通向創造奧祕的心法。 擁有創造性思惟的天線 里克.魯賓曾被《時代》雜誌列入「世界上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他40年音樂製作生涯,所凝結出來的78種思考,比如內觀、靈感、調整頻率、自我的稜鏡、把藝術當作習慣等,在本書中打開一切與創造力息息相關的可能性。 現今的世代,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創造力,里克.魯賓在書中的〈修行〉篇中,強調使「覺知」不斷煥然一新的習慣:「用心吃飯,以欣賞的心情慢慢品味每一口食物。每天在大自然中散步,懷著感激與連結,觀看進入視野中的一切。在睡前,花一點時間讚歎自己的心跳,以及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感覺。」 里克.魯賓以日本陶藝中名為「金繼」的修復法,引領讀者看見別具力量的創造性思惟。這種用黃金填補裂縫,而修出一道金色脈絡的工法,雖然人們會注意到破損之處,但瑕疵不但沒有減損作品的完整性,反而成為焦點。而這一道金色疤痕也訴說著作品的故事,記錄了它珍貴的昔日經歷。 里克.魯賓建議人們:「可以把這種技巧運用在自己身上,擁抱我們的不完美。無論有什麼樣的不安全感,都可以被重新塑造,成為創造力裡的一股指引之力。」 這正是解決創作性問題的方法之一,交織在生活對話、自然、偶遇,以及現有藝術作品中,處處都有擴展新點子的素材。里克.魯賓認為,「最好的藝術家,通常都有最靈敏的天線,用以吸取在特定時刻產生共鳴的能量。」 井邊取水的生活藝術家 具有藝術能量的生活是如何的樣貌,里克.魯賓在〈意圖〉的故事裡,敘述了加爾各答的一位老人,每天到井邊取水,他慢慢將一只陶鍋下放到井裡,裝滿水之後,再小心翼翼提上來。整個過程雖然耗時,但念念分明、非常專注。 有一天,一位路過者注意到老人的辛苦差事,於是示範使用滑輪汲水,過程容易許多,水一樣裝滿陶鍋。老人當然知道,使用滑輪確實很輕鬆,但他說:「如果我花的心思和時間這麼少,水喝起來會是什麼味道呢?不可能像原來那麼好了。」 老人果然是生活的藝術家,他深沉的想法,里克.魯賓以書法互證。在毛筆揮毫中誕生的作品,線條反應了來自書法家本人的能量轉移,包括他的思想、情感、藝術經歷、無意識的信念等等,都有一種看不見的能量賦予其中。 里克.魯賓認為,人人都是一個創造性的生命:「以藝術家的身分生活,就是一種存身於世上的方式,一種感知的方式,一種集中注意力的練習。使我們的敏銳更精煉,與更微妙的音符同頻。」  人人都是深刻的創造者 里克.魯賓寫作這本書的初衷,本在著墨如何創作藝術,然而卻發現「它揭露了自己,變成了一本關於如何『活著』的書。」作為音樂教父,里克.魯賓善於激發潛力,幫助人們與自己最深邃的創造力源泉建立聯繫,「身為藝術家,就要不斷質問,怎麼樣才能讓它更好,無論『它』是什麼,也許是你的藝術,也許是你的人生。」

MORE

【佛源成語】倒果為因

文/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顛倒事物的因果關係,錯把結果當原因。 《維摩經》:「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摘自《成語之美》筆記書,上海大覺文化出版)

MORE

工作不忘公益 夏韻芬質量人生

文/林美齡 剛下廣播的夏韻芬 ,穿著一條高開衩的長裙走來,臉上神采奕奕的笑容,展露出55+女人的自信與優雅,那令人羨慕的Fit體態美,引得記者開口問:「你平常一定有在運動吧!」她得意的說:「當然有!而且我的有氧教練是70多歲的彭淑美老師,她都叫我辣妹呢!」 在運動健身的領域,夏韻芬可說是橘世代的標竿,她一周做兩次有氧運動與重訓,增加心肺功能及肌力,之前甚至加上一周一次的瑜伽。也就是說,與抗老有關的有氧、阻抗及伸展運動,她全都做到了。「我跟你講,人就是經歷過苦痛才知道健康多重要。」2013年夏韻芬因車禍撞斷腳,頓時失去了電視台的主持工作,然而更痛苦的是,辛苦復健8個月後好不容易可以走動,大腿卻因鋼釘穿出而再次斷裂,「那時才知道,可以站起來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因為明白「即知即行」的重要,康復後的她,開始重視運動健身,「健康是最踏實的。」夏韻芬說,人生有太多事情無法掌握,但運動可以得到健康,這是絕對可以保證的。而且,健身教練告訴她,如果不運動,就會像青蛙那樣肚子大大四肢瘦,愛美的她說:「我才不要那樣!」 提早規畫理財 顧好生活品質  那麼,何時開始思考退休理財,才能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夏韻芬說:「當你發現你開始有老花眼,就該做理財規畫了。」其實,她主張每個人在得到第一份工作之後,就該進行退休理財的規畫,但是,年輕人大都做不到,可是一旦開始出現老眼昏花的初期症狀,那就表示退休離你不遠了,這時再不規畫就來不及了。 而且,夏韻芬認為正確的投資理財觀,應是「年輕時積極、年老後保守。」但台灣人大都是反過來,大家都是領了一筆退休金後才終於想到要投資。她表示,年輕時有現金流可以積極投資、增加資產,等到退休後理財就要轉為謹慎。 至於,要達到怎樣的條件才能退休?夏韻芬說:「首先,你要有自有宅,再來,你要有1000萬。」但她說,這並不是指你現在手上就要有1000萬現金,而是要去盤算一下你的資產,包括退休金、基金、股票、定存、保險等。 夏韻芬認為,辛苦了一輩子,退休後就不該苛刻自己,手上的錢就留給自己花用,不要讓生活品質打折,尤其不要還想去幫兒孫買房子,他們都不一定感激你,「做個有錢的阿嬤多好,孫子會愛死你!」 鼓勵早立遺囑 檢視生命過往 現在的夏韻芬,有1/3的時間給工作、1/3做公益、1/3做喜歡的事。工作,讓她維持收入與自信;做公益,讓她找到自己的價值;而做喜歡的事,她說,早期我們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中年活在社會的期待中,到了老年,總該開始為自己活了吧!像她除了運動及畫畫之外,還做了很多挑戰與嘗試,更重要的是可以拒絕不喜歡的事,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夏韻芬也鼓勵大家提早立遺囑,過過宮廷劇中「立太子」的癮。她覺得遺囑中除了要做實質的財務分配之外,更重要是自我檢視,檢視這一生你留下了什麼,想告訴後人些什麼,包括人生的信念,或是病危時是否要急救、插管等,讓自己不要留下遺憾,那麼不管你在任何時刻、任何情形下離開,都可以一身瀟灑,不會有後顧之憂。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MORE

【府城巡禮】原台南合同廳舍

文/林孟慧 台南市中西區的中正路上,有著一座已達耄耋之年的公共建築──原台南合同廳舍。此廳舍建於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中央六層樓的高塔建於昭和五年,原先是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當時稱為「御大典紀念塔」;此外,也在高塔旁設立了對消防有功的日本人住吉秀松雕像。 日治時代,台南當地多為木造建築,因此每當有建物失火時,便可登上這座市內最高的塔樓瞭望,以掌握災情。因而此座高塔也稱為「火見樓」或「望火樓」。昭和十二年,另於高塔二側增建「合同廳舍」(即聯合辦公廳舍),左邊為當時的消防組詰所(即駐在所),右邊是警察會館,中間則是派出所。三個警消單位在此聯合辦公,並於一年內建造完工啟用。 此合同廳舍為折衷樣式建築,外觀為三層樓建物,但左右並不對稱,卻能各自發揮為民服務的功能,遠觀亦感莊嚴肅穆。二次世界大戰後,消防組由警察部門接收,並改名為「台南市警察消防隊」;一九八三年因拓寬路面拆除部分建築,並改建成現今面貌。 一九九八年,台南市政府將原此廳舍公告為市定古蹟,並於二○一五年展開修復工程,二○一九年完工免費開放參觀。現今稱為「台南市消防史料館」,也是台灣首座消防史料館,紀念意義特殊而重大。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內分為七大展示區,包含消防隊沿革簡介、消防相關文物及照片展覽、救護勤務介紹、消防英雄、天搖地動與VR地震搜救任務體驗等等。特別的是館內還有全台最悠久的消防滑竿,從三樓滑到一樓只需三秒鐘,令人實際感受消防人員救火時,迅速敏捷、當仁不讓的毅勇精神。

MORE

【古典時節】窗下日長宜讀書

文/宋滌姬 暑期白晝長,最適合讀書,不少文人都深有體會。北宋李廌〈楊十三虞卿在希顏上人房納涼余時在村舍歸和諸公韻〉:「日長贏得讀書多。」宋朝趙恬齋〈送梁府教赴括蒼任〉:「杏花風暖好覓句,槐影日長宜讀書。」北宋黃庭堅〈迎醇甫夫婦〉:「窗下日長宜讀書。」 「日長宜讀書」,是文人的共同閱讀體驗。北宋秦觀在酷熱的暑期,用閱讀來降溫。〈寧浦書事〉: 揮汗讀書不已,人皆怪我何求。 我豈更求榮達,日長聊以銷憂。 雖然天熱讓人揮汗,然而讀書能使心情平靜安寧,秦觀藉此來消除熱惱煩憂。且夏日讀書,有明亮的陽光,薰人的南風,南宋翁森將它寫在〈四時讀書樂‧夏〉: 新竹壓簷桑四圍, 小齋幽敞明朱曦。 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 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 瑤琴一曲來薰風。 暑期的白日有蟬鳴相伴,夜間與螢蟲共讀,果真是「讀書之樂樂無窮」!清代女詩人莊德芬深有同感,〈初夏東軒讀書〉: 朱明已蒞節,晝刻日以舒。 驕陽耀廷桂,綠陰正扶疏。 披卷當午涼,豁達開交疏。 清風來徐徐,飄然動輕裾。 在中午最炎熱的時候,閱讀書卷,只覺身心豁達,清風徐徐吹來,煩悶躁熱盡數吹散。 暑期除了炎熱驕陽,還不時有疾風驟雨,帶來不同的體驗與感受。北宋黃庶〈和暑雨偶書〉: 暑如煎烹欲狂走, 猛雨似洗沉痾瘳。 寧知詩書一枕夢, 便作桃李三春遊。 一場急雨,暑氣全消,讓以書為枕的詩人,彷彿回到了春天。而北宋的傅堯俞卻是與風雨共讀。〈讀書〉: 吾屋雖諠卑,頗不甚蕪穢。 置席屋中間,坐臥群書內。 橫風吹急雨,入屋灑我背。 展卷殊未知,心與昔人會。 有客自外來,笑我苦癡昧。 且問何為爾,我初尚不對。 強我不得已,起答客亦退。 聊復得此心,沾溼安足悔。 這位讀書渾然忘我的傅堯俞,字欽之。他完全不知風雨已吹進屋內,被人取笑也不爭辯,認為能夠和古聖先賢交流心意,就算衣服全溼了也心甘情願。 傅堯俞不只閱讀古書,也重視當代作品,與蘇軾是以文會友的故交。故宮收藏蘇軾手書的〈赤壁賦〉,卷末附記:「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出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文中的「欽之」,就是傅堯俞。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謫黃州,深怕作品被斷章取義而遭來禍患,這篇傳頌千古的〈赤壁賦〉完成後一年,也只有一、二人讀過。因為傅堯俞派使者來求取近作,蘇軾親自謄寫一份,在文末特別請傅堯俞深藏此文,不要替他揚名。《宋史‧傅堯俞傳》記載:「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他的為人行事,正符合蘇軾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閱讀能拓展眼界,能與書中人物做心靈交流。明代于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將書籍視為老友,每天必定親近書本。明代陳繼儒則說:「讀未見書如晤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 無論「溫故」或是「知新」,讀書之樂樂無窮。而暑期正是「窗下日長宜讀書」的好時節,共同來品味「披卷當午涼」的書香世界吧!

MORE
/50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