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研朱札記】南菜園的初曉──尾崎秀真誕生150年紀念

文/黃議震 南菜園,讓尾崎秀真實質貼近殖民統治的權力中心,而這裡更是尾崎一家得意與不幸的初發之源。 一九○一年五月,深具漢文學養的尾崎秀真在後藤新平的推介下來台任《台灣日日新報》記者。 後藤新平的推介,改變了尾崎秀真的命運,尾崎暫別了妻子喜多、長男尾崎秀波及剛出生幾天的次男尾崎秀實,隻身遠赴陌生的台灣。 或許我們能從尾崎赴台詩作〈入基隆〉末兩句「月光西墮天將曉,忽見雞籠一角山」,稍窺其「天將曉」、滿懷憧憬的心緒…… 十九世紀末,基隆港是許多中、日人士入台登岸之所,當船舶自東海航近基隆之際,「雞籠山」,這座錐形火山便漸漸越發清晰,而登島旅人的「忽見雞籠一角山」,即是日後此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開端。 尾崎秀真踏上基隆,便開始了漫漫的四十五載寓台生涯,一九○一年十月,尾崎之妻將長男秀波託付予尾崎父母,帶著出生五個月的次子秀實來台團聚。在尾崎秀實幾十年後的追憶裡,依然記得兒時瑣事:「當時我們一家住在台北古亭庄兒玉總督的別墅『南菜園』裡,替他看家。他來到這裡,戴著近視眼鏡,身著和服,和服褲裙下穿著一雙皮鞋……。」(見《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尾崎秀樹著) 尾崎秀實筆下的「南菜園」為一八九九年六月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用六百日元的私房錢購買的台北城外古亭庄的一個別墅,說是別墅,其實不過是小小的茅屋而已。每到星期日,總督便會帶一名勤務兵到這個小屋來。他親自除草、施肥,開闢了一個菜園子,……因此守備絲毫不敢放鬆,在菜園斜對面建了一個眺望樓在那裡守備。」(見《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然而,尾崎秀真並非第一位因獲見重而受邀入住「南菜園」的名士。 昔年兒玉源太郎購下「南菜園」後的兩個月─一八九九年八月四日,受兒玉源太郎賞識的籾山衣洲即獲邀移居「南菜園」,籾山衣洲為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漢文部主任,而這位名列「東京十才子」之一的任命,是有其政治上巧妙的作用的,然而其寓台履痕,卻是文壇深於政壇。 一八九八年甫任台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為解決薩摩派的《台灣新報》和長州派的《台灣日報》障礙殖民統治的對立態勢,主導由守屋善兵衛收購兩報合併為《台灣日日新報》,籾山衣洲任職其中,擁有報媒資源,「還身兼總督兒玉源太郎的文膽,這讓籾山在當時的台灣文壇擁有過人的影響力……,故學者神田喜一郎與島田謹二,在討論日治初期台灣文壇時,皆以『文壇祭酒』一詞,來推許籾山的重要性。」(註) 尾崎秀真來台後即與籾山衣洲過從甚密,在籾山的日記裡亦記有尾崎屢屢受邀至「南菜園」雅集之事。一九○二年九月,籾山因赤痢入台北醫院療養,隔年,「四月初,籾山因長期休養與《台灣日日新報》編輯群人事改革影響,被迫由《台灣日日新報》離職。」(註)在這場離職的餘波尾聲──一九○四年四月,尾崎秀真一家繼籾山衣洲之後,遷入「南菜園」。 尾崎秀真移居「南菜園」後,心境大為不同,這一年年底,尾崎繼鈴木虎雄之後出任《台灣日日新報》漢文部主筆,人生從此踏入異木奇花之園。南菜園,讓尾崎秀真實質貼近殖民統治的權力中心,而這裡更是尾崎一家得意與不幸的初發之源。 註:廖振富、張明權《在臺日人漢詩文集》,國立台灣文學館,二○一三年十一月初版,第一三二、一三三頁。

MORE

【生命力量】勇氣是幸福關鍵

文/本報綜合報導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心理學家,他所開創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為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提供通往幸福的途徑。面對挑戰需要培養勇氣,勇氣是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只要坦誠,以勇敢面對挫折,成為更堅強的自己,任何一種方式都行,生命不是一條單行道,人人有權利往更好的方向去。 個體心理論點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動態的心理治療方法,相較於描述性方法專注於研究觀察到的事件,動態方法更關注於探究個人行為的底層原因。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點,是將每個人視為由環境塑造的獨特個體,而不是將人分到主觀的系統中,而其中有3個重要的關鍵論點。 ● 優越與自卑: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到追求優越感的驅動,而早期與家庭、同儕和成人的互動,能形塑出心理的自卑感和優越感。面對自卑感自然的反應是產生補償作用,透過發展自己的能力,來克服真實或想像中的自卑。 ● 社會脈絡:阿德勒也強調理解個體社會脈絡的重要性,包括出生順序、生活方式和親子教育等。他認為,獲得歸屬感、感受自我重要性的存在感,是驅動人類行為的動力。 ● 個體唯一性:阿德勒將所有人視為獨立的個體。他關注塑造個體的外部和內部過程,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人格產生影響,這使他與弗洛依德著重個人病態因素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以勇敢面對挫折,成為更堅強的自己。圖/123RF 挑戰人生革命 阿德勒心理學否認「心理創傷」的存在,一件事情是創傷還是經驗,會因定義不同而有不同結果。一個人決定要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都是自己所選擇,但卓越並非是透過與他人競爭來實現。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且不在意別人的課題,才能讓心更自由。 ●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在阿德勒的理論裡,並非心理創傷或是任何不幸造就現在的自己,而是自己「創造」了心理創傷和不幸。能夠改變你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 問題來自人際關係 世間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無法認同自己的人,常常都是因為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而選擇先否定了自己。因為缺乏自信,而選擇封閉自己。  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且不在意別人的課題,才能讓心更自由。圖/123RF ● 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阿德勒認為人際關係的紛爭,大多是因為干涉他人課題所致。關於自己的人生,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至於別人對我們做出什麼評斷,那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干預。 ● 無條件的信任關係 阿德勒認為,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共同體」,而不是競爭對手。人們總在每日生活中汲汲營營與他人競爭,其實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無可取代的,試圖擊敗他人,並沒有意義。 ● 人生幸福取決自己 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善」而行動,但這個「善」是依自己的價值觀和想法而產生,未必是普世價值。換言之,所有的「幸福」與「不幸」,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 認真活在每個當下 阿德勒心理學另一個重要的觀點——「甘於平凡的勇氣」,尤其是專注於「當下」,人生最重要的是「現在」。人生的歷程,並不僅僅在於成功的瞬間,而是完整的實現過程。  人生的歷程,並不僅僅在於成功的瞬間,而是完整的實現過程。面對挑戰需要培養勇氣,勇氣是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圖/123RF 富蘭克林效應 有人總是擔心帶給別人麻煩,但你可知道,其實有些人際關係是麻煩出來。不麻煩別人,關係就無從建立,這就是所謂「富蘭克林效應」。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富蘭克林就洞察到這一點。 求幫忙 化敵意 18世紀末期,富蘭克林還只是一名議員,他在議院發表演講時,有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意見,並且激烈地批評富蘭克林的觀點。富蘭克林知道這位議員固執難纏,卻非常想爭取他的認同,但富蘭克林採用一種另類辦法。 他打探到這位議員家中收藏了一本絕版的稀世珍書,於是他恭敬地寫了一封信,信中隻字未提政治上的意見,只說對議員家的這本藏書興趣濃厚,不知能否借來看幾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議員二話不說便把書送過來。富蘭克林於一周後歸還書,並附上一張字條,表達感激之意。 之後,雙方的關係因此產生了變化,這兩位議員化敵為友,對方也表達了對富蘭克林的認同,最後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友誼持續一生。 好關係 靠麻煩 富蘭克林說:「曾經幫忙過你一次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忙你一次。想取得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也許顛覆了大家的認知,但這種特殊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此效應得到了驗證,這個顛覆人們原有認知的心理現象,如今廣泛運用在人際關係中。 常以為麻煩別人會給他帶來困擾,從而引起對方反感,所以盡量不請人幫忙,甚至寧可選擇放棄,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但實際上,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沒有互相麻煩,關係就無從建立。讓他幫你一個忙,這會讓他感受到被認同和重視,能夠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我們通常認為「禮尚往來」,只要不斷付出就能得到回報,所以想要討好他人,總是一直付出,但結果往往卻不如人意。實際上,付出在人際關係模式不一定適用,一味付出可能得不到回報,但根據「富蘭克林效應」,讓別人為你付出反而可能更有效。 少給別人添麻煩的確是一種良好的本質,但適度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想要與人建立良好關係,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吧!讓他為你付出,進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由此重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MORE

【寶島踏查】尋道拱北殿

文/瑞奇 之前於〈汐止忠順廟今昔〉曾提及,汐止神社部分石燈籠移至拱北殿安置,故擇日驅車前往。 拱北殿前身「北港鸞堂」始建於一九○一年,一九○六年遷建於三秀山現址,期間經四次改建,於一九六六年重修完成今日之正殿、前殿與功德堂,並增建正見堂、鐘鼓樓等建築。本殿主祀孚佑帝君,陪祀釋迦摩尼佛及至聖先師孔夫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 停車場前方,可見一大石碑,其上刻有「三秀山拱北殿」,石碑前方擺放六座石燈籠(御神燈),便來自往昔之汐止神社,另有四座石燈籠放置於下方林蔭參道階梯兩側,然石燈籠的竿與基礎皆已被置換,並非往昔樣貌。因石燈籠的竿上刻有「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與「般若度愚痴」,故稱「六度燈」。 續往前行,可見一和風朱紅拱橋,為旅日華僑所獻,名「彼岸橋」。彼岸二字於佛教中有「淨土」之意,另《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亦曰:「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名言不得其性相,隨迎不見其終始,不可以學地知,不可以意生及,其涅盤之蘊也。」加上大石碑旁的六度燈,管見以為乃提醒學佛修道者明施六度,過此橋後,心靈猶如出凡入聖,同登彼岸。 行至前殿階梯旁,見「善思尊者」像,令我心生歡喜。駐足片刻後,便往上行至主殿禮敬神佛,牆面不時可見「四聖諦」、「三十二相圖說」、「孔子答小兒」及「文王聘太公」等典故。向諸神佛頂禮後,續從右側階梯前往八仙洞。 由八仙洞下至本殿虎側往「正見堂」方向,可見一雲板。往昔雲板為「報時」和「召集」之用,多半用於早課、用膳與集會前。然雲板上字跡因鏽蝕而模糊不清,僅依稀可見油漆之「汐止」、鑄造之「戊辰」與「石井鐵工」等字。石井鐵工所乃由石井太吉於一九○○創立,目前為東京證交所上市公司,迄今已營運一百二十五年之久。 續行至正見堂,見右側有一小徑,桂花業已綻放,幽幽清香撲鼻而來,頓時神清氣爽,煩惱盡消。行至「飛鳳亭」右行不遠處,可見一雙拱橋,號「楓橋」。若是楓紅季節前來,可見無數攝影愛好者,不畏山坡陡峭,手腳並用攀爬而上,只為攝下得意之作。 出拱北殿前殿虎門右側,矗立四座石碑,其中一座「拱北殿石碑」為一九○一年建廟功德主芳名石碑;最新設立之石碑,則為二○二○年建廟一百二十周年紀念捐款芳名石碑。續由「菩提路」往下至停車場,沿途為一長廊,兩側水泥柱上方橫梁漆為朱紅色,頗有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之相。 拱北殿雖為儒釋道三教合一廟宇,但加上源自汐止神社之六度燈、日籍華僑捐建之彼岸橋,倒別有一番風情,難怪楓紅或櫻花盛開時,遊人如織!

MORE

從政治系轉彎 焦元溥寫古典樂之美

文/陳昭妤 方正書房裡,床小小的,書桌小小的,窗戶亦小小的。占去空間大半的,是台YAMAHA鋼琴和一整面CD牆,拉開大片表層,還有多個裡層。「我還真沒算過買了多少,這房間裡只放了鋼琴音樂,其他類型的我放在別的房間。」 焦元溥笑稱自己連衣服都不太買,CD就是他房裡最奢華的擺飾,談及哪個音樂家,轉身就抽出他的作品。自10歲聽的第一捲古典樂錄音帶、15歲投稿寫的第一篇柴可夫斯基文章至今,他從一個讀政治系國際關係的嚴肅男孩,長成了讓古典樂深入淺出的作者。 從《遊藝黑白》到《樂之本事》,本本著作都暢銷,焦元溥不讓古典樂囿限於高塔裡,而是進入一般人的生活,讓人自發性地被勾起興趣,進而沉浸其中,「我當然最喜歡音樂,但我不會預設所有人都要喜歡音樂。」 「我們家算是採放任教育,你看過年也沒在大掃除,就知道我們有多放任。」上有個政界名人爸爸焦仁和,下有個歌手妹妹張懸,焦元溥笑說:「我爸的知名度在我求學時期是有帶給我一點陰影,但我大妹的話,對我來說完全不構成任何壓力,畢竟我在我的世界裡比她有名多了!」 他稱自己的人生和村上春樹筆下的《1Q84》有著異曲同工,「大家都覺得女主角怎麼可能走下一個交流道,就進入有兩個月亮的世界。但我也是啊!誰知道聽個古典樂,人生就變現在這樣子。」 國小主持音樂節目 開啟機緣 4歲開始學鋼琴,兒時的焦元溥卻沒太大興致,學得有一搭沒一搭。直到國小四年級,訓育主任突發奇想,讓學生在午餐時間主持廣播節目,才正式開啟他和古典樂的連結。「我還記得我被分配在禮拜四,純粹因為我會彈鋼琴,主任就說『那你來做古典音樂的節目吧。』但當時我完全不懂這一塊。」 他回憶兒時的自己是個嚴肅的乖乖牌,為了滿足師長期待,他從訓導處翻出多捲錄音帶惡補,「我還記得那是福茂出的卡帶,A面第一首是蕭邦的〈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作品18)〉,聽了覺得『哇!這鋼琴彈得真棒。』」但翻過卡帶,那首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才真正讓他淪陷。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曲子不是一般小孩會想聽的,但我一聽就入迷,而且還一再地重複聽。」從〈悲劇序曲〉出發,焦元溥開始深入布拉姆斯的系列:自鋼琴協奏曲到小提琴協奏曲,再到布拉姆斯的死對頭華格納,聽進歌劇領域,「就這樣一個牽一個,沒完沒了下去了。」 隨著聽的類型廣了,10幾歲的男孩開始訂雜誌、找書籍,試圖從所有中文資料裡得到更多知識。但就像初入門都會有的似懂非懂,「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以前你認為這一段是這個意思,作曲家卻可能根本不是這麼想的。」 涉獵文學 了解音樂家時代背景 為了更靠近音樂家的創作本意,焦元溥轉而將視野擴展至文學。 於是從音樂家的年代開始,焦元溥涉獵起19世紀各式文學著作,他以蕭邦的年代為例,「蕭邦教一堂課可能有多少法郎,要怎麼去衡量他的收入高低,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讀《悲慘世界》。」女主角芳婷為了救生病的孩子,拔下門牙去賣錢,「你會發現那牙齒原來抵不過蕭邦的一堂課。」 又如許多人討論李斯特的作品,會稱很多曲子為「拜倫式風格」,「想知道什麼是拜倫式,那你要先去讀拜倫啊。」更不用提珍奧斯汀的小說,書中每個人都在彈鋼琴,「對當時的英國女性來講,彈鋼琴有什麼意義?又為什麼是彈這些曲子,彼此都是有關係的。」 不只圍繞在音樂家本身的技巧和風格,也不只鑽研他們的樂曲,而是進入音樂家身處的時代,從不同的文學作品裡串接起立體的背景,這讓焦元溥在談古典樂時,多了故事性,觀點也更多元。 儘管學生時代就開始研究古典樂,焦元溥卻直到博士班時才投入讀音樂,考大學前,他甚至一度想念法律。但沒能考上台大法律,他改念政治系,國際關係養成他關注時事的性格,卻也成為他離開的原因。 從音符讀懂演奏者 找到自我定位 赴美攻讀外交碩士那段時間,焦元溥每天花上2、3個小時,讀遍各大歐美報紙和文章,「國際關係這科目是這樣,你要與時俱進,要知道每個地方發生什麼事,還有不同人的觀點。我是沒有討厭也學得不差,但心裡知道這就是一個責任:為了維持專業所必須負的責任。」 他望向同樣每天花上個把小時的古典音樂,突然一陣疑惑,「我就想,不對啊,沒人要考我音樂,但我每天花在音樂上也是這麼多時間,聽各種音樂曲子、不同的演奏版本,卻很快樂,沒有那種要負責任的感覺。」抓住這股從心底湧上的感受,焦元溥心想,「我何不把這快樂延長?」 就這樣,申請博士班時,他毅然決然放棄讀了多年的國際關係,改選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音樂學,就此在古典音樂裡落腳下來。 不羨慕天才同學 自我積累實力 從師大附中到台大政治,再到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一路念至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焦元溥的亮眼學歷稱得上是個學霸,他卻完全不這麼認為,「我在附中和台大裡看到太多真正的天才了,那無關學業成績,而是真正的才華和能力。但我也不會羨慕,我很清楚自己和他們的差距。」 隨著寫樂評、訪問音樂家的過程,他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長處。「特別是透過訪問音樂家,我更確定『我有從聽一個演奏,了解一個人想法的能力。』」無論這是全方位閱讀累積下來,抑或是隱藏在體內的天賦,都讓焦元溥找到自己的定位。從音符之間讀出音樂家的本意,也讓他和不少知名音樂家成了好友。 「從他們身上,我學到最多的就是,他們都很有幽默感,唯獨談到音樂,一個比一個認真,沒在跟你開玩笑。」面對音樂寫作,焦元溥也是一樣的態度:較真卻不賣弄。 和直白坦率的性格一般,焦元溥試圖讓自己寫下的每句話,都能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到大眾。 主持廣播節目 分享非主流古典樂 投入古典音樂寫作、演講、主持廣播節目,甚至協助籌辦活動,焦元溥常被視為是「推廣古典音樂」的大使。他聞言卻秒回「我完全沒有要推的意思耶!」他認為自己或許有讓「古典音樂廣傳」的意念,卻沒有「推動的意圖」。如他周一至周五在電台裡播放非主流的古典音樂,也只是因為自己喜歡或覺得特別,「既然都打開電台了,就想讓你聽點難得能聽到的。」 他舉例,很少人知道貝多芬也有為吉他寫曲,那麼他就在節目裡播出;台灣聽室內樂的人較少,那就選一天來專門介紹室內樂。「我不是那種會一直貼連結,刻意叫大家來聽的人,但有些曲子你沒有聽到不知道多好,那我就創造這些機會讓你聽到,你聽聽看,不喜歡的話也沒差。」 他認為自己就只是任性地做喜歡的事,所謂以「古典音樂為業」,單純因為不碰古典樂,會有活不下去的感覺。 小小的房間裡,樂聲流轉,那是焦元溥最眷戀的,卻也是生命裡最輕盈的一塊。當眾人忙於為他人而活,他想滿足的,只有自己。就如每首曲子,音樂家寫下的多是個人心境和際遇,初衷不為他人,而是自身。坐定書桌前,焦元溥繼續寫下本能反射出的悸動,那成就他的每一天,看似樸實,卻讓他在無形中,活出了音樂真正的本質。 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MORE

【阿三在美】噢嘛獎

文/文外 近來華人活動中心頻頻傳來聽上去是「噢嘛、噢」此起彼伏一老群幼的怪聲。很多人好奇心大起,四處尋找發聲之源,一旦找到不由都忍俊不住。 原來聲源來自新開的幼稚班,只為解決班中新請的小老師的難題。 二十來歲的小姑娘當老師,畢竟經驗未足。最難的是讓孩子們集中精力,叮囑事情時,三四歲的孩子多數卻連應答都做不到。只有一個女孩例外,那是本棱的侄外孫。每當小老師說出什麼要求,女孩兒會立即「噢」地應答一聲,注意力也能立即轉過來;其他的孩子卻只瞪著兩眼堅決不肯張口。開班未久小老師已身心俱疲。 問題擺到中心負責人小秋面前,小秋第一個找阿三想轍;當阿三得知始末,第一個則是去找好友本棱;本棱卻徑直將他們帶到棱妻面前:原來他的侄外孫現由棱妻照看。 棱妻其實也只有一個簡單招數:每當叮囑孩子什麼事,結尾馬上來一句「噢嘛」?意為「聽見的話就答應一聲『噢』」。孩子果然立即答道「噢」,久之便養成了應聲而答的好習慣。 無疑這是他們家教的一種,且無疑是對高情商的一種培養。 僅陪本棱一家包了頓餃子,一切便水落石出;且棱妻同意小秋阿三的請求,令他倆大喜過望。 第二天起,幼稚班中所有遊戲都安排為有獎活動。 小老師但凡叮囑孩子們什麼事,棱妻便在一旁演雙簧似地插一句「噢嘛」?之後並不解釋。棱妻的小侄孫卻立即應道「噢」、並隨之按囑行動,自然占足先機總能獲勝。 孩子們沒多久便從「榜樣」身上明白了一切,紛紛效仿。每次棱妻「噢嘛」出口,像一聲令下,四下已一片「噢」的應答、並爭先恐後參加到活動中去。 優勝的獎品,是大孩子那邊的學生手工班做的小成果:紙疊長頸鹿,布製小娃娃等,大受幼兒歡迎;大孩子們得知自己的小成果成了獎品且倍受珍重,同樣興奮不已。 當然最大收獲,還是幼稚班孩子學會了即時應答和注意力的集中。 阿三後來還對應答做了改進:除了可以以「噢」應答、也可以英語「Yes」、「OK」、「Alright」、「Sure」等,甚或以各家方言應答。 小老師也突發奇想,叫道:「這就是大合唱的領唱,誰先答就是優勝!」 後來對「噢嘛」的指令也做了些改進,使用了中英文乃至不同的家鄉土話……這大增了即時應答的難度和樂趣,很快便成為幼稚班甚至圍觀者尤其家長們的一大遊戲。幼稚班一片歡聲笑語。 該年年底小秋設了個新獎項。阿三將獎杯遞到棱妻手上時,不由贊歎:「嫂子妳大大縮短了這些孩子從腦到口的距離、為他們一生的順利打下了基礎,功德無量!」 小秋則即時將獎杯正面轉了過來,那上邊刻著三個金色的大字:「噢嘛獎」。

MORE

【深頁凝視】《須彌粒子》 科學與佛理的美麗邂逅

文/潘煊 《維摩詰經.不可思議品》提到:「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而現今的尖端物理認為,宇宙所有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各種基本粒子組成。《須彌粒子》,融合佛教宇宙觀裡須彌山的巨大,以及物理世界基本粒子的微小,大小融攝,互證無礙。 由佛光文化出版的《須彌粒子》,是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的最新著作,全書兩冊一套,結合科學新知與佛學修行,內容橫跨物理、化學、天文、浩瀚星空、生物演化、人工智慧等領域,不僅是全齡適讀的科普書,更可從深入淺出的篇章中,領悟宇宙「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的自然法則。     在時空裡留下痕跡 尤芳達是學有所成的電機工程專家,他的研究範疇為微波遙感、互聯網科技等,傑出的貢獻曾獲多項國內外獎項。從小學時期開始,尤芳達即經由父母接觸到佛教,虔誠的信仰讓這位學問淵博的教育工作者,透過佛法的角度,關懷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未來。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宗教能夠解答科學上提出來的疑問,這個宗教一定是佛教。」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經過100年,宇宙給了人類一個不可思議的紀念禮物。因為2015年9月,位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和華盛頓州的兩個鐳射干擾重力波觀測站,首次探測到來自宇宙的重力波。 尤芳達在〈業力之波〉一文中寫到,這個重力波可追溯到13億年前發生的事件,由於兩個黑洞碰撞、合併,過程中減損的質量,就如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式E = mc2,以重力波的方式釋放大量的能量,從遙遠的距離,經過漫長時間的傳送,被地球上的儀器探測到! 尤芳達在文中要提醒人們的是,宇宙間任何質量的移動,都在時空裡留下痕跡。人類所有行為的善惡業力之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甚至心念的轉變,都會發送波,並且被接收。 塑造自己的腦神經網路 現今的人們天天面對著科技創新浪潮與訊息氾濫,再加上周遭環境、媒體、電視、電影、社交網路等的影響,常因多所分心、胡思亂想,而可能引發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甚至對人生失去意義。尤芳達在這套書裡,總能針對紛擾世事、虛浮人心,提出積極的創造性思惟,筆意充滿鼓舞。 例如在〈腦神經含藏的善與惡〉中,尤芳達談及:「隨著個人的經驗和學習,腦神經元每一天都會產生新的連接迴路。由於腦神經網路的可塑性,讓我們可以終身學習,也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改變腦神經網路和連接迴路的訊息,學習如何活得更好、更自在。」 從字裡行間,讀者可以清晰感受到尤芳達所說,我們每一天每一刻所經歷過的人事物,和五感所收到的大量資訊,再加上腦神經網路所記錄的記憶和思考迴路,都是無時無刻對內心世界的薰習。「每一個起心動念,可以種下善或惡,乃至無數的種子,含藏在我們的腦神經網路和迴路中,並在未來發生影響的作用。」 行動能改變預言 又如發生在明朝的「預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主人翁袁了凡年輕時被一名相士鐵口直斷,將他的命運算得極準。他原本抱著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後來聽從雲谷禪師的教導,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終於掌握自己的命運,更寫下《了凡四訓》,勸請人們積福修善,改變人生。 尤芳達引用著名的「蝴蝶效應」,他說,「一隻蝴蝶翅膀的振動,可能影響未來幾個星期後的颱風軌跡,所以任何可能準確的預言,都會因為世間的各種行動和條件的變異而改變。」 尤芳達藉由這套書,點出科技世界的緣起智慧。遨遊在全書涉及的宇宙、星空、因果、善念、互聯網、大數據、平行世界……中,先進知識可以處理生活問題,而佛法智慧則能化解內心的煩惱。  

MORE

【我行遲遲】一本書的因緣

文/葉含氤 這件事發生得太突然,太迅速,讓我措手不及。我捧著這本頗有重量的畫冊走回旅館途中,反覆思索著方才那一刻,彷彿無意識的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推著走,又彷彿有個至高無上者控制著這一切,以至於這段路,我走得內心澎湃不已…… 這一件事,說偶然,又像必然;說巧合,又像被安排好的。至今回想起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在敦煌那幾日,我一直在找一本書,由樊錦詩主編的,介紹莫高窟的畫冊,書名言簡意賅,就叫《敦煌》。這本書銷售的通路很少,網路買不到,據我所知,只有敦煌研究院販售。但那幾日,我去了三趟莫高窟都沒有找到,於是在離開敦煌的前一天,專程到敦煌書局找。怎知店員回應:他們沒有賣這本書。那一刹那,我突然慌急了起來,因為我即將離開這城市,若再買不到,就注定與這本書擦肩而過了。 於是「買到書」這件事成了我的執念。那日從書店出來後,我無法可想,只能再回莫高窟問問。 敦煌書局面臨黨河,門前是少有車輛進出的河堤。時約午後三點,我估算時間,應該還來得及到數字中心問這本書。說來也是可笑,我兩點才剛從莫高窟離開,不到一小時,又要往那裡去。正當我在書店門口打算攔車時,原本沒有車的河堤,正巧出現一輛出租車朝我緩緩駛近。我招了手,司機停了車。 這司機很年輕,二十多歲的青年,後來我知道他姓張。我說要到莫高窟,他愣了一下:「這時間妳進不了。」我說我知道,只是要去找一本書,這書只有莫高窟有。張師傅說:「我好像聽人說過,但妳現在去也不見得買得到,還浪費車錢。這樣吧,我先打電話問在那裡的同行,看有沒有這本書,有的話妳再去。」 又說:「如果妳還是堅持要去的話,等一下我要載一位姊姊到機場,就約在這裡上車,我可以順路拉妳去數字中心,不要車錢。妳等一下也可以問這個姊姊,她廣東來的,也很喜歡莫高窟,應該知道妳說的這本書哪裡買。」 正當我與張師傅說話的時候,左前方一棟樓裡走出來一位與我年齡相仿的女生,背著雙肩包,推著一個暗紅色的大行李箱。 司機說:「就是這個姊姊。」 這女士衣著簡樸,面目親和,走近時張師傅指著我對她說:「她要找一本書,只有研究院有賣,妳知道這本書嗎?」她不加思索地說:「我知道,我昨天在陽關買的,莫高窟沒書了。」然後轉頭問我:「妳去過陽關了嗎?」我回:「去過了,但沒有看到。」這時我大腦快速回想去陽關時的狀況,突然恨自己那時裝什麼清高,在陽關時為什麼沒有去逛商品店?以致錯失了買書的機會。 張師傅跟這位廣東女士說:「她從台灣來的,明天要離開敦煌。我其實可以幫她買再郵寄給她,只是郵寄台灣沒那麼便利。」 這女士一聽,不假思索地說:「如果妳不介意的話,我這本先讓給妳,但我已經把外面的封膜拆掉了,也翻過書了。」 我連忙說:「我當然不介意,但妳讓給我,妳怎麼辦?」 她說:「我有留莫高窟講解員的微信,她可以代買,沒事的。」 說完後她俐落地將行李箱平放在地上,從裡頭拿出一本厚重的畫冊遞給我。我之前已知這本書的定價,再次確認後,連忙用手機轉錢給她。但支付時遇到一些阻礙,可能我倆不是微信好友,錢沒能轉過去。我怕耽誤她去機場的時間,很快的先拿三百元紙鈔給她,餘額五十八元,張師傅說支付到他的帳戶,他再轉給廣東姊姊,因為出租車屬於商用戶,收款不會有問題。 我付完錢拿了書,跟他們道謝後即步行離去,但當時我心裡卻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 這件事發生得太突然,太迅速,讓我措手不及。我捧著這本頗有重量的畫冊走回旅館途中,反覆思索著方才那一刻,彷彿無意識的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推著走,又彷彿有個至高無上者控制著這一切,以至於這段路,我走得內心澎湃不已,眼淚幾乎奪眶而出,連身體都不由自主地震顫,如經歷一個奇蹟般的撼動。而我又是如此幸運,在無所適從之際遇見了張師傅,同時也遇見了這位正好買了書,又願意將書轉讓給我的廣東女士。因為有他們的幫助,讓我不留遺憾地離開敦煌。 翌日,我請張師傅來旅館載我到機場,在車上他篤定地說:「妳一定會再回來敦煌的。」 我笑著望向窗外,心裡已有了答案。

MORE

【生活智人110】神經科學家布魯爾 運用正念療法 助你擺脫壞習慣

文/楊慧莉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不好的習慣,卻讓人難以戒除,從抽菸、嗜吃到易焦慮、手機成癮等,這些問題到了神經科學家布魯爾手裡,出現有效對策…… 陷入泥淖 習慣如何養成? 賈德森‧布魯爾 (Judson Brewer, 1974-)是美國精神病學家、神經科學家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以功能性磁振造影即時影像儀器和腦波神經回饋,研究正念相關的神經機制,並將研究結果轉化為治療成癮的程序,而成為國際知名用正念療法治癒成癮的專家;目前在布朗大學擔任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暨正念中心研究與創新部門負責人。 作為專門研究成癮的精神科醫師,布魯爾研發出可改變習慣的創新式正念療程,經實驗室測試有其療效後,與人共同創辦了「心智科學公司」(MindSciences, Inc. ,二○二○年由健康和保健公司「Sharecare」收購),開發出App式的數位療程,提供個人、公司行號和醫院體系一套有效治療各種成癮的行為改變指南。 習慣與報償有關 人是慣性動物,也因此積習難改。如果要破除壞習慣,得先從了解習慣如何建立說起。根據布魯爾的研究,習慣的養成跟學習上的正副增強作用有關。他舉小寶寶學習吃飯為例。小寶寶從學習用湯匙吃飯得到正副增強作用。一開始,他們會把食物吃得滿臉都是,慢慢的,一次比一次乾淨一點,直到最後學會吃完時臉上乾淨無瑕。每個人都經歷這樣的吃飯過程,只是我們都遺忘了學習細節,但習慣因此而養成,讓我們可以不假思索的「好好」吃飯,讓腦袋放空,繼讀學習其他新的事物。 布魯爾進一步說明,一個習慣能否養成,要視某個行為的報償度。報償度愈高的,愈容易變成習慣。「以喜歡吃某樣食物的習慣來說,我們看到某樣垂涎欲滴的食物時,腦袋就會想,『卡路里!吃了可活命!』於是,我們去吃它,覺得美味,特別是糖品,身體便發送訊息給大腦,『記得你現在吃的東西,還有哪裡可以找到它喔。』記下後,學會了下次只要重複這個過程就好:看到這個食物、享用它、覺得好滿足。此過程轉換成神經機制術語就變成:觸發(看到食物)、行為(享用食物)、報償(覺得好滿足)。」 癮君子的新發現 一旦覺得某件事報償度不高,就會打破該習慣。布魯爾舉戒菸為例。在臨床上,與其叫病人別抽菸,他叫病人繼續抽吧。一開始,患者都會以為自己聽錯了,接著他讓患者專注於抽菸當下的感受。如果感受不如預期,就會降低報償,協助自己戒菸。 根據布魯爾的臨床經驗,沒有哪個癮君子在被指示要留意抽菸當下感受後會說,很享受菸草的滋味。相反的,他們通常會說怎麼先前都沒發現菸草是這種味道,並為沒有及時發現而錯愕。 那麼,癮君子發現了什麼?布魯爾舉一個患者的說詞為例。她說,以正念的方式抽菸,即留意抽菸當下的感受,菸草聞起來像臭臭的乳酪,嘗起來像化學藥品,「好噁心啊!」 在認知上,這位女性菸癮患者明白抽菸有害身體,但加入布魯爾的戒癮療程後,從邊抽菸邊覺知的過程中發現,菸嘗起來像「便便」。此刻,她對抽菸的認知已轉換為智慧,從腦袋知道抽菸有害身體變成身體感知到了菸害,於是對自己的抽菸行為產生覺醒,一舉破除抽菸的魔咒。 不餓想吃怎麼辦 癮君子的苦,暴飲暴食者也在同一艘船上,明知自己的行為很傷身,卻無法輕易戒掉。現代人壓力大,用不停吃來紓壓的患者大有人在。針對此,布魯爾近期出版新書《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二十一天計畫打破假性飢餓與自責愧疚的迴圈,鬆綁你的飲食焦慮》(The Hunger Habit: Why we eat when we're not hungry and how to stop)。 根據布魯爾的研究,情緒上或「不自覺」的吃喝跟穩態性的飢餓不一樣。穩態性飢餓是最基本的生存機制,但情緒肌餓是人們遭逢壓力、焦慮、無聊、疲倦或孤寂時用以慰藉自己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會安定情緒,只會暫時轉移對這些情緒的注意力。他表示,想改變飲食習慣,「觸發」的機制沒有「行為」重要,「觸發」只是啟動過程,如想不吃,最好是把自己丟到沒有誘惑物的荒島上,眼不見為淨,但實際上並不可能,而意志力也非解決方法,但有個東西比意志力更厲害,那就是發展出另一個攸關生存的基本能力——好奇心,「在你不餓卻吃個不停時,啟動好奇的強大力量,幫助自己進入覺知的過程,每吃一片餅乾,就問自己,這片有比上一片好吃、難吃或差不多?」 根據布魯爾的臨床經驗,患者一旦留意到自己的愉悅感到達一個瓶頸,即報償降低,很快就會改變他們的行為,「一切都仰賴覺知,特別是注意我們行為的結果,並真正傾聽我們的身體。能發出感受的身體比會思考的大腦更有力量。」 脫胎換骨 當成癮遇上正念 作為戒除成癮專家,布魯爾澄清「成癮」和「習慣」之間的差別。九成五的習慣都是有助益的,一旦它已產生不良後果,還讓人持續做個不停,就越過界線變成一種「成癮」的行為。比方說,有人會習慣查看手機裡的訊息,只要訊息一進來就馬上查看,當這種習慣在開車上路時也依然故我,就不妙了。有研究顯示,開車看訊息比酒駕更危險。 陷入焦慮有原因 除了抽菸、嗜吃、開車看訊息等不良習慣,現代人也常不自主的陷入焦慮。對此,布魯爾表示,一九八○年代,有研究者指出,焦慮受副增強作用驅使,這種感受可觸發擔憂的行為,而擔憂又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處於掌控位置或至少好像有在做事,「焦慮不好受,但擔憂比不擔憂好,因為給人掌控感,我們都喜歡掌控的感受。習慣也讓人有熟悉感,熟悉給人自在,自在也是一種報償,就好像穿上熟悉的套衫。」 當時的研究讓布魯爾靈光乍現,後來便與他的團隊在實驗室研究數位療法,研發出一款叫做「鬆綁焦慮」的App,並出版《鬆綁你的焦慮習慣》(Unwinding Anxiety),協助焦慮症患者,效果比西藥還好,讓人見識到只要是行為問題,就可透過報償式的學習來改變或放掉像憂慮這樣無益的習性。 正念應用很廣泛 布魯爾把專注於當下感受的正念療法帶進診療室,一度遭人質疑,覺得他在自毀前程,但他對此療法深信不疑。他表示,正念涵蓋兩個關鍵成分:覺知和好奇(或覺知和仁慈),「如果我們能對當下發生的事專注、覺知並好奇,就能拋開很多壞習慣,因為你會發現那些你習以為常的事正帶走你的喜悅和幸福。接著,你就會開始看到一些你可行而能將喜樂和平安帶進自己世界的事。」他知道有些人喜歡怪罪自己,那其實不好受,但如果能對自己仁慈就會感覺好多了,「善待自己比批判自己感覺好多了。」 根據布魯爾的研究和觀察,正念也是職場上的利器。比方說,同時處理很多任務,已成上班常態,這有害大腦,但正念可以協助我們降低大腦預設模式網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特別是當我們陷入沉思或憂心時;正念可讓我們從容處理一個又一個任務,而免除心有旁騖的負擔。此外,他也發現,企業如果愈清楚正念的力量,就愈了解正念有助促進員工健康、留住員工,進而讓員工表現得更好奇、更良善。 正念的生活運用 既然正念這麼好用,日常生活該如何運用? 對此,布魯爾的建議是,讓專注和好奇走進你的生活裡,並留意對事情保持好奇所帶給你的感受。同時,也留意表現仁慈和慷慨的感受,看看那是多麼肯定生命和賦予生命的一件事,以及這兩種行為如何讓你能量滿滿。 另外,對那些雖沒有抽菸或因壓力就想吃東西,卻有無聊時就想看訊息,甚至開車也忍不住想回訊息的人,布魯爾的建議是,下次如果出現此情況,就好好發揮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即以好奇心覺知當下身體和內心的變化,這是你擺脫一個沒完沒了又累人的壞習慣的契機,而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留意這個衝動、對它產生好奇、然後感受放開衝動的喜悅」。

MORE

【詩】輾轉於般若池畔

文/屈大原 鴻泥以蝕心的踏印 聚離 夜船,裂帛湖面 一盞燈點亮誰的前世今生 憂思如水草勃發 拍翅群起 虛空紛紛刮傷 沉思奮飛不出低眉掩映的目光 綠意,悄然與業鏈結 心舟無岸 紅塵有渡 月光封印河塘 梵音擊碎半噸的塵囂 是一座湧動,舉足不能跨越的結界

MORE

【深情記事】等著安享老年

文/鍾敏蓉 深夜,整理已久未使用的電子信箱。信箱的寄件備份匣裡,不是公務往返的檔案郵件,就是自己投稿被留用或被退稿的信件,以及與遠方友人的彼此問候。這些,曾經都是自己刻印下的心血,如今,全已深埋在記憶的灰燼裡。 刪著刪著,睏意漸濃。其中一封,突看見自己如此記錄自己:「今天,天空的臉,很冷很陰很灰,像個沒了爹娘的小孩……整個人坐電梯般,直墜最底層,整顆心,被自己的煩惱與短視困守著。」 接著我寫道:「下班後,到安親班接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他一上車,向我問聲好,春天的和風立即吹進心底……我邊開車邊跟他說:『我一看到你,就很快樂。可是,我這樣就沒辦法進步了。』當時心裡想的是,如果如此容易就找到快樂,那我何需再追求什麼更高的成就呢?這些話我沒跟兒子說,哪知道,他立刻不疾不徐的給我一個答案:『你還需要什麼進步呢?你就等著安享老年啊!』我,差點流出眼淚……」 信末,我寫了「與你分享」四個字,做為結語。 這個「你」,這個友人,雖然已似鴻鵠,不知飛向何處,但感謝這封電子郵件,喚回了我與已研究所畢業北上工作的小兒,看似也如飛鳥漸去漸遠,但彼此曾經深情對話的珍貴瞬間。

MORE
/5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