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活練習題】親子對談的敲門磚 | 人間福報

【生活練習題】親子對談的敲門磚

THE MERIT TIMES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圖/123RF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現在的教養觀念和以往已經不同了,以前教孝道教倫理,現在教互相尊重,強調思辨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國高中以上的孩子,已經能獨立思考、判斷對錯,對事物會產生質疑,所以當親子間因為某些想法跟觀念不一致時,父母要理性與孩子溝通是一種挑戰。

最近與朋友們聊天,共同投票出父母最沒輒、最無力的狀況,就是捧著滿心的關切,孩子卻說:「我長大了,不要你們管!」這一句話常常就把當爸媽的堵得啞口無言。是啊,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未來的人生是他們在承擔,很有道理。

但父母心中的OS是:這簡直是大逆不道。從小到大,當父母的花了多少心血,把你拉拔到這麼大。於是「枉費栽培你,怎麼這麼不孝順,你這個不肖子!」就脫口而出了。然而,父母的愛不是條件交換的,一旦扣上了「不孝」的大帽子,孩子必然會頂撞、叛逆。

父母都希望孩子走「正確」的路,「風險」較少的路,少一點跌跌撞撞,多一點風和日麗。若風險不大,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能放手讓孩子試一下,得到教訓。但是有些狀況,如果父母還是想介入干預的時候,千萬不要讓「我長大了,不要管我」這句話斷了溝通,而是要開啟溝通的門,才能有更深層的親子對談。

首先分辨孩子是挑戰權威、宣示獨立,情緒性的氣話,或是想安靜獨處。然後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思考以下兩點:

一、父母說了什麼,會讓孩子說出「不要你管」這句話?父母認知上的「建議」,是不是讓孩子感受到「強迫」與「教訓」?

二、要小心,不要扣上孝道大帽子。

當孩子的朋友,與孩子談心,是這一代父母教養的準則,如果您一直與孩子的關係是建立在「朋友」上,那麼就沒有辦法要求孩子在與您意見不同時的關鍵時刻,突然尊重您為父母,把孝「順」提出來,這會造成孩子極大的反彈,反而阻礙了雙向溝通。

我也是在幾次和孩子對戰敗北之後,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因沒有當過父母,無法同理父母的心情;但是他們總該有團隊合作的經驗吧?對隊友之間要互相尊重、共同付出、同心協力、重義氣、不過河拆橋……這些話,應該更能體會吧?

那天,當女兒一句話頂過來:「我都十八歲了,不用管我!」儘管我平日常給他人教養上的建議,但當身分切換成母親時,我還是會怒火攻心,正想拿「母親」的身分教訓她時,靈機一動想到「團隊合作」的概念:「呃,妳這麼說不公平。」女兒狐疑地瞪著我開始專心聽了。

「我們算是一個合作團隊吧?父母投資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生存技能、實踐自我、立足社會,基本上就像是一個團隊的運作。而合作團隊是利益與共,每一位對團體都有貢獻,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影響到這個團體中的他人,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不是個人能力足夠之後,就可以用一句『不要管我』,就把夥伴踢掉的,對吧?」

女兒沈默了,看她的表情,已經認同了「換個角度」說的開場白。之後,我們深度雙向溝通了兩個小時。

我把這個說法分享給好友,普遍的回應是孩子比較能接受團隊合作的概念,而不喜歡父母用輩份來強迫孩子配合順從。

也許有些父母會覺得這個時代孝道淪喪,居然把孝道用團隊合作的精神來解釋。這個點也曾困擾我,但後來想通了也就豁然開朗:身為人生前輩的我們,只要好好當孩子的心靈導師,至於孝道倫理這件事,是從心底發出代代相傳的,我們都是過來人,知道有時候反而愈強迫愈叛逆。要相信自己的教育,既然已經埋了種子,只需在旁陪伴支持,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待孩子們養兒育女,或者是年紀稍長,多些經歷衝撞之後,就會理解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